腦部疾病高壓氧臨床及影像評估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7月

腦部疾病高壓氧臨床及影像評估

作者:彭慧平肖慧盧曉欣
出版社:科學
出版日期:2017年07月01日
ISBN:9787030539717
語言:繁體中文

《腦部疾病高壓氧臨床及影像評估》以腦部疾病為主線,從臨床實用性的角度出發,闡述高壓氧臨床及影像評估,重在臨床思維的養成與能力的提升。

《腦部疾病高壓氧臨床及影像評估》包括高壓氧醫學發展史及基礎理論、腦部解剖及生理和病理學、腦部影像學,以及顱腦外傷、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腦血管疾病、腦復蘇、顱內感染、顱內腫瘤、多發性硬化、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多發性硬化、一氧化碳中毒、減壓病、高原病等。

彭慧平,畢業于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現任解放軍福州總醫院高壓氧科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全軍高壓氧專業委員會委員,福建省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從事內科學、康復醫學、高壓氧醫學臨床及教學27年,在脊髓損傷、腦外傷、骨科疾病、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壓氧應用、康復評價及治療有較深入的研究和豐富的臨床經驗,能快速高效展開對潛水減壓病、氣性壞疽等危重症的搶救治療。致力於促進高壓氧與康復醫學的有機結合,推動學科融合與發展。參加福建醫科大學及福建中醫藥大學本科及研究生教學工作。目前主持兩項省部級科研基金項目。共發表論文40餘篇,參與編寫《高壓氧臨床治療學》《醫學臨床“三基”訓練•一級醫院綜合版》等著作6部。
 
肖慧,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現任解放軍福州總醫院醫學影像科副主任,《功能與分子醫學影像學雜誌(電子版)》編輯部主任、編委,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磁共振專業委員會頭頸學組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放射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福建省醫學會放射學分會頭頸組委員、福建省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放射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福建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影像學分會委員、全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醫學編輯學專業委員會委員。2013年作為訪問學者赴美國印第安那大學醫學院神經影像中心學習一年。在國內外專業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SCI收錄4篇主編著作1部,副主編1部,參編、參譯著作5部。承擔軍內外科研基金課題4項。獲軍隊醫療成果三等獎一項(第壹完成人)、福建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軍隊醫療成果二等獎各一項(排名第4)。
 
盧曉欣,醫學碩士、碩士生導師、主任醫師。曾任解放軍福州總醫院高壓氧科主任,康復醫學科主任,中華醫學會高壓氧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航海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南京軍區航海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福建省高壓氧品質控制中心副主任,《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誌》編委。從事臨床工作40餘年,有豐富的臨床、教學和科研經驗,在應用高壓氧和綜合康復療法治療腦損傷、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胎兒胎盤疾患、脊髓損傷、一氧化碳中毒、重型潛水減壓病等方面取得顯著的臨床療效並已形成治療特色。與他人合作獲軍隊科技獎、醫療成果獎及福建省科技獎20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參編高壓氧專著3部,發表論文60餘篇,被南京軍區評為“優秀中青年科技人才”。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高壓氧臨床應用的規範化及未來方向
第三節 影像醫學與腦部疾病的高壓氧應用

第二章 高壓氧醫學基礎
第一節 高壓氧醫學基礎理論
第二節 高壓氧醫學的生理學基礎
第三節 高壓氧治療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 腦部解剖及生理
第一節 腦的應用解剖
第二節 腦脊液和腦血液迴圈
第三節 神經系統主要傳導束
第四節 腦神經
    
第四章 腦部影像學
第一節 常規影像檢查技術
第二節 功能與分子成像技術

第五章 兒科腦部疾病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第三節 新生兒顱內出血
第四節 新生兒膽紅素腦病
第五節 腦性癱瘓

第六章 顱腦損傷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腦挫裂傷
第三節 顱內出血
第四節 彌漫性腦損傷

第七章 腦血管疾病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腦梗死
第三節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第四節 腦出血
第五節 蛛網膜下腔出血
第六節 血管性癡呆
    
第八章 腦復蘇
第一節 缺血缺氧性腦病
第二節 影像學變化
第三節 高壓氧治療

第九章 顱內感染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腦膜炎
第三節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第四節 流行性乙型腦炎

第十章 多發性硬化

第十一章 阿爾茨海默病

第十二章 帕金森病

第十三章 顱內腫瘤

第十四章 一氧化碳中毒
第一節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第二節 一氧化碳中毒遲發性腦病

第十五章 潛水減壓病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潛水減壓病治療
第三節 影像學

第十六章 高原病
第一節 急性高原反應
第二節 高原肺水腫
第三節 高原腦水腫
第四節 慢性高原病
參考文獻
附表 減壓病治療加壓方案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