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兒童的高效學習力打造計劃:再見,拖拖拉拉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6月

寫給兒童的高效學習力打造計劃:再見,拖拖拉拉

作者:(新加坡)張郁之
出版社:天地
出版日期:2018年11月01日
ISBN:9787545541892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94元

同學一小時就搞定的家庭作業,你熬到半夜也做不完?

不管父母如何催促,不拖到後一刻,就是不想動筆?

本書中,作者告訴孩子拖延產生的原因,並有針對性地提供了35種能夠有效治癒拖延症的方法,幫助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克服畏難情緒、惰性、行動起來,走上成功之路。

張郁之

新加坡著名教育家、暢銷書作家、知名漫畫家。

本系列圖書為作者的代表作,出版後在新加坡引發無數青少年的閱讀熱潮,獲無數好評,暢銷10年。作品被譯為多國文字出版,並榮登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和新加坡大眾書局的暢銷書排行榜。

作者也是新加坡《聯合早報》的專欄作家,並為《百萬富翁投資秘笈》《培養小贏家、小天才的秘訣》《越恐慌越得利》等多種暢銷書繪製了插圖。
 

前 言             01
導 讀             03
第一章 腳踏實地,戒掉完美主義 05
第二章 重塑心態,拒絕自暴自棄 17
第三章 分解目標,化解沉重壓力 29
第四章 整理環境,全神貫注學習 38
第五章 尊重他人,擺脫叛逆狀態 46
第六章 直面恐懼,對抗情緒壓力 56
第七章 團結協作,告別孤軍奮戰 66
第八章 勞逸結合,整裝繼續出發 74
第九章 告別懶散,走出“舒適區” 82
第十章 拒絕等待,準備好就行動 89
第十一章 改變態度,自信完成任務 96
第十二章 管理時間,提高自控能力 105
第十三章 不再逃避,敢於承擔責任 114
後 記 124
參考書目 126
索 引 128
致 謝      130
 

當接到為本書寫前言的邀請時,我興奮地說:“這太酷了!”可是,整整一周過去了,我卻一個字也沒寫出來。紙上一片空白——一個字甚至連一點墨蹟都沒留下,我的腦子裡也是一片空白。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一直糾結著不知寫些什麼,擔心自己寫得不夠好。我思慮重重,創作源泉仿佛枯竭了。

我們感覺焦慮時,好像什麼事都做不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在困難面前茫然無措,無法找到解決的辦法,只能盡力平復內心焦慮的情緒,讓自己跳出眼前的困境,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問題。這時你或許會恍然大悟——答案其實一直擺在那兒,只是當局者迷,你沒有發現它。這就是我幾乎不焦慮的原因(除了為本書作序)。焦慮除了讓人頭疼和增加幾道皺紋,對解決問題沒有任何幫助。

不過,不應該焦慮,不代表著就不會為任何事情感到焦慮。通常有如下兩種焦慮:一種是消極的、有害的,例如:“噢,這件事我沒法做到,這簡直是世界末日啊!”另一種其實是積極的、沉著而鎮定的:“嗯,這確實是個問題。我如何才能將它處理得更好呢?”很明顯,後一種才是人們陷入焦慮情緒時應採用的思維方式。

現在,在面對工作挑戰時,我不會再讓自己陷入焦慮的情緒中無法自拔。曾經的經歷教會我:當你焦慮時,幽默總是有用的。
1994年,跨入電視行業不久,我很快就意識到,做藝人得時刻面對巨大的工作壓力。圈子裡的每個人都非常緊張、焦慮,壓力巨大。置身於那樣的工作環境中,就仿佛在雷區中行走一樣。

但是,當我將幽默運用于人際關係中時,工作氛圍就變得輕鬆起來,大家更有創造力,工作也更加高效。我想,這應當是我不輕易焦慮的工作態度影響了同事,產生了非常好的效果。當然,作為回報,我自己也從中享受到了令人舒適的工作氛圍。

在即將結束序言的時候,我忍不住再次強調:請記住,焦慮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好處。

本書中有很多值得你思考的內容,閱讀這些內容後,你會意識到,停止焦慮,你就能從生活中收穫更多。此外,書中還有很多有益的小貼士、引言以及逸聞趣事,它們將引領你走上無憂無慮、快樂生活的道路。
 
Gurmit Singh(葛米星)
新加坡新傳媒集團藝人
新加坡新傳媒電視私人有限公司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