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子2:土匪窩裡的老大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11月
小兒子2:土匪窩裡的老大
小兒子阿甯咕是一個好奇充滿創意的小二生,第二集不只有他眼中爸爸的搞笑事,他還帶著相機記錄了駱家一家四口和一隻狗,讓人哈哈大笑又感動在心的點點滴滴。
改編自第54屆金鐘獎短篇動畫《小兒子》
第二集的小兒子阿甯咕不改創作鬼才的性格,
在「我的家人」攝影比賽中,
想拍出一家四口,外加一隻狗的溫馨照片!!
卻不小心拍到全家人的……
自從小兒子阿甯咕參加了「我的家人」攝影比賽,
他每天都拿著相機到處拍,無論是:
爸爸的水桶腰、阿白的破襪子、媽媽的牙齒……,
都是他眼裡不可錯過的重要畫面。
由八張照片所記錄的生活故事,
透過小兒子阿甯咕的視角,
進入一家四口和一隻狗的逗趣生活。
看阿甯咕一下子是觀察入微的攝影師、一下子是土匪窩裡的老大
一會兒又變成最有運動精神的跳繩選手,或慧眼識端端的伯樂……。
用照片記錄了駱家四人一狗,
讓人哈哈大笑又感動在心的點點滴滴。
■同場加映
《小兒子1:爸爸是夜晚暴食龍》
本書特色
1. 國內原創之動畫、繪本、讀本、漫畫四棲IP,獲獎肯定:甫獲第54屆金鐘獎短篇動畫獎,深獲讀者喜愛與肯定,多角發展,讓閱讀立體化延展。不只能體會紙本文字閱讀的樂趣,還能搭配有聲和動畫,以另一個動態有聲形式體會故事。
2.打破傳統父嚴子孝的親子主題,讀來趣味有勁:以逗趣的父子互動和對話,呈現現代另一個樣貌的父子生活,有嚴厲、有耍賴、有唬爛,更有溫馨與滿滿的愛。
3.結合多元文本形式,提供不同的閱讀刺激:以漫畫、短篇故事和週記等形式,多方呈現故事情節,拓展讀者閱讀各類文字文本的經驗。
名人推薦
閱讀推廣教師/親職作家 暖心推薦 (依姓氏筆畫排列)
作文不會寫,看完這本保證讓孩子文思泉湧!──宋曉婷(大業國小閱讀推動教師)
利用逗趣溫馨的故事,吸引孩子持續閱讀,並藉機增加字彙量,只能說這本書你家孩子不能錯過!──陳安儀(閱讀寫作老師)
我家孩子很愛動畫版的《小兒子》,現在又更上一層樓,有了橋梁書版!還是由王文華老師改寫的,十分值得一讀!──張美蘭(親職、繪本作家/小熊媽)
孩子在享受《小兒子》閱讀樂趣之餘,也能欣賞到豐富的創作之美,培養分析比較能力,拓展多元閱讀視野!──曾品方(台灣閱讀協會秘書長)
原作家駱以軍便是轉化過後的父親角色典型,而今再由王文華老師改寫,孩子讀來想必更有共鳴,同時也會是師長們非常好的寫作練習題材……──彭遠芬(台南市國語文輔導團專任輔導員)
如果我的小孩長大一點,問我晚上要看什麼書的時候,我第一本會交給他的就是本書,我相信他能從中享受閱讀的樂趣。──賴以威(臺灣師範大學電機系助理教授、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當幽默感成為平凡生活的濾鏡,喜怒哀樂都是親子攜手共度的一場冒險。──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爸爸媽媽們可以學習駱爸用自然的態度和孩子相處,讓親子關係能在幽默、輕鬆的氣氛下,更加和諧!讓你和孩子有了珍貴的生命記憶,滿滿的動力,繼續往人生的目標邁進!──嚴淑女(童書作家與插畫家協會台灣分會會長)
《小兒子》讓我時刻記得,對於孩子成長期望的初衷:「健康、平安、快樂」。──蘇麗媚(小兒子策展人、夢田文創執行長)
*有注音
作者簡介
王文華
王文華很忙,白天是老師,忙著看班上孩子發生什麼糗事:晚上是無所不能的神燈老爸,負責聽女兒說心事。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就把這些事,加一束月光,添幾聲青蛙叫,揉和一起,變成一篇一篇好玩的故事。
他寫的書曾獲金鼎獎、九歌兒童文學獎、國語日報牧笛獎等獎項。出版的作品有:【可能小學】系列、【奇想三國】系列的《九命喜鵲救曹操》與《少年魚郎助孫權》、《歡迎光臨海愛牛》、《歡迎光臨餓蘑島》等。歡迎到臉書「王文華的童話公園」走走,聽他說故事吧!
繪者簡介
李小逸
雄人,好多年前跑到山丘上的東海大學念美術系後,開始了畫畫的路。
現居台北,擔任四貓加一人的管家,兼職宅在家裡插畫接案、
也喜歡東摸西摸做點手作,近幾年熱衷於練習簡單、減塑生活。
臉書粉絲頁請搜尋:土隹李小逸
線上作品集:www.behance.net/liyiting
推薦文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串起最平凡的幸福
曾品方/台灣閱讀協會秘書長
這本書是由王文華老師改寫駱以軍老師的《小兒子》,原著是以駱爸爸為第一人稱的敍事者,較適合大人閱讀。文華老師改寫的功力深厚,靈活轉換主要敍事者,從小兒子阿甯咕的角度來描述家庭生活,巧妙安排各種逗趣的場景,在童言童語的言談之中,有一些搞笑,有一些貼心,但又不失原作的精華。孩子眼中的爸爸,不僅是個愛說大話、忘東忘西、經常出錯的大人,更是充滿機智風趣,對孩子愛心滿滿的爸鼻。
一直以來,「閱讀123系列讀本」都受到中、低年級學生的喜愛,老師們也經常運用該系列,引導孩子們從繪本閱讀進入文字閱讀的世界。很高興今年的「閱讀123」能有《小兒子》生力軍的加入,在故事主軸方面,非常貼近小讀者的生活世界;在文字量和難易度方面,平易近人又有一點點小挑戰;在插畫方面,質樸的風格和傳神的表情,生動的襯托故事情節的張力,更添本書的精采。我已經可以想像,學校裡的孩子們,又要展開新一波到圖書館排隊等書的風潮了。
由於《小兒子》同時具備了散文、舞台劇、動畫、兒童故事、繪本等,很適合家長、老師和孩子一起挑選不同版本來共讀,適時引導孩子發現同一作品不同的呈現風格,鼓勵孩子在享受閱讀樂趣之餘,也能欣賞到豐富的創作之美,培養分析比較的能力,拓展多元閱讀的視野。
爸爸永遠是我們最溫柔的守護者
彭遠芬/台南市國語文輔導團專任輔導員
對《小兒子》這個作品的印象,還停留在前兩年由故事工廠編導黃致凱改編的同名舞台劇,劇情不脫父與子的牽繫,主軸卻在於父親失智之後,成年兒子面對照顧責任與生活壓力的拉扯種種;今日有幸重讀由王文華老師改寫的故事本體,深有感觸,沒有父子從小到大的共同情感記憶,也就無法延伸出兒子成年、父親老後,那樣在展望未來,仍無法切斷彼此深刻連結的發展,所有的童年回憶,是最醇厚的基礎。
本書中,駱爸爸的行為或許有時迷糊,有時荒唐,但他和小兒子「諄諄教誨」的每一句真心話,卻都因著其表露無遺的赤子之心,令人會心一笑;當作者藉由生活故事,將自己的日常如珍珠般串起,並透過文字紀錄,想必更是他身為作家、人夫與人父,最深情的而自我療癒的告白。
在過去的傳統社會中,父親在子女的記憶裡,多屬沉默寡言的威權代表,然而,因為男女關係的改變,現代有大半部份的父親,卻好似將角色反轉了超過三百六十度,在小家庭中,不但經常扮演總讓媽媽加倍火冒三丈的白臉,更常是子女的好朋友兼大玩偶。現在的孩子,不知道有多少冒險刺激、只有在「檯面下」才能做的事,是和爸爸一起完成的,那點點滴滴的童真回憶,那由爸爸帶領,宛如翹課一般的神祕滋味,早已成為保留孩子純真的遊戲之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原作家駱以軍便是轉化過後的父親角色典型,而今再由王文華老師改寫,孩子讀來想必更有共鳴,同時也會是師長們非常好的寫作練習題材:看著書中的駱爸爸,我想起哪些曾與爸爸一起做的爆笑大事?爸爸是否曾經因為寵我,在後面默默的推我一把,而沒有被其它大人發現?甚至舉辦一場跨世代的「父親博覽會」,讓不同面貌的爸爸在眼前攤開,不只會讓孩子哈哈大笑,參與的大人們看了,想必也會如同閱讀此書一般,笑得眼角滲出淚水。
無論形象是搞笑、是脫線,是威嚴、是正經,不分世代,在每一個孩子的心中,爸爸永遠都是我們最溫柔的守護者。
給我兒子女兒的第一本故事
賴以威/臺灣師範大學電機系助理教授、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當爸爸之後,我逛書店的路線也隨之改變,導航系統在小說、科普區之外新增了一個童書的目的地,雖然兒子女兒都還很小,只能看繪本,但我總會翻一些中低年級的書,想像他們稍微長大一點後,捧著書坐在客廳某個角落,津津有味讀著的模樣。
逛久了,我的書也出現在童書區,那是跟王文華老師合作的作品《數感小學冒險系列》,由我負責數學,文華老師負責故事。那也是我第一次深刻體會到文華老師說故事的魅力,竟然能在必須要傳遞數學知識的限制下,寫出這麼精采有趣的故事。應該是這麼說吧,每個人眼中的世界都不太一樣。喜歡數學的我,看到事物時會先看到規律、數字、邏輯的那面。藝術家、生物學家、科學家看到的應該也都是各自不同的繽紛世界。
文華老師的魅力就在於,他能看見事物背後充滿趣味的那面,搭配他那輕鬆靈活的筆法,將原本只有他才能品味享受的故事,轉換成老少咸宜,當然,特別是小孩子,喜歡的內容。
改編自金鐘獎短篇動畫《小兒子》,我沒看過動畫,也沒讀過駱老師的原著,無法分辨哪一段是出自哪一個階段的創意。可翻開第一頁,我彷彿就來到了這一家四口的客廳做客,他們沒有意識到我來,自然地過著家裡的日常,而這個日常卻比起許多人的日常要有趣的多。像個大孩子的爸爸,因為爸爸有些幼稚而顯得成熟的小兒子,還有每次都令人期待,不知道會寫出怎樣評語的媽媽。
如果我的小孩長大一點,問我晚上要看什麼書的時候,我第一本會交給他的就是本書,我相信他能從中享受閱讀的樂趣(當然,他閱讀的時候我可以趁機算幾題數學),進而喜歡閱讀,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他能從故事中發現,日常生活其實是充滿趣味、幸福,我們缺的不是中個樂透、飛去國外度假、或是熬夜打電動,我們缺的是可能只是一種認真生活的態度,吃飽晚飯後,一家人聚在一起聊天,互相分享今天發生什麼事情,或是一起下樓去買個小吃,散散步,這樣的生活就是最美好,會成為我們在很多年很多年之後,閉上眼睛,隨時可以重新播放、享受的珍貴回憶。
《小兒子》給了我最溫暖的陪伴、紓解了為人母的壓力
蘇麗媚/小兒子策展人、夢田文創執行長
「每一個生命,可以用各自的一生,去經歷、去追問、去讓翅翼強壯,找尋上旋氣流而拉高俯瞰。學習寬恕、學習愛重自己、學習自由的瞳術。」—《小兒子》原著作家 駱以軍
《小兒子》文本源自作家駱以軍記錄日常家庭生活的散文,這是我認識駱以軍所有作品中,最為通俗、也最靠近人心的書寫,如同駱以軍說:「這沒有那麼好萊塢、沒那麼電視劇,卻每天都在發生。」沒有過多包裝和多餘心思,就是這麼記錄著一個平凡的為人父,真實到讓每個讀過、懂過的父母,都能在書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故事和座標。而我,即是那個在書中有所獲的為人母。
在母親這個角色上,我也曾遇過所有家長一般的挫折、信心的喪失,那時駱以軍的《小兒子》給了我最溫暖的陪伴,紓解了為人母的糾結、自責與壓力,同時也提醒了我,不自覺賦予孩子樣板社會框架的盲點與錯誤,理解不是只有孩子需要學習長大,面對經常失序失控的社會演進,我也應該和他一起成長,並時刻記得對於孩子成長期望的初衷:「健康、平安、快樂」。如同在《小兒子》「游泳篇」故事中所述:「也許神贈禮給你的生命,不是成為一個強者,而是一個無比自由者。」
在這段時光中的所獲所得,讓我非常想和社會分享、共好給予,因此,自2017年開始,從《小兒子》文本開展,將其轉譯成動畫、戲劇、紀實影片、音樂、律動、劇場、書店、場域策展,透過不同媒材創作,架起多重構面,觸及你、我、他的心,憶起親子之間共同的家庭記憶,並從中質變關係,美好彼此。這也是夢田文創此次和親子天下一起開啟《小兒子》閱讀123計畫的起心動念,將其轉譯成符合親子共讀的系列書籍。期望您和您的孩子,也能在其中,找到屬於你們獨一無二的家庭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