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毀不銹---馬偕博士的故事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7月

寧毀不銹---馬偕博士的故事

作者:曹永洋
出版社:文經社
出版日期:2001年06月05日
ISBN:9576633028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162元

  一八五四年,加拿大牛津郡左拉村,有一個十歲的少年,聽到有人在東方傳福音,他的心靈受到感動,就向上帝許諾:「長大後也要到異邦為主做工。」  經過十七年的準備,這位青年宣教士揮別故國,隻身跋涉長途,飄洋過海來到遙遠的台灣。  這個被當地人稱為「黑鬚番」的青年,帶著簡單的行囊、一本聖經和上帝的愛,在淡水定居下來。開始時只有五個門徒,但他克服了種種艱險、試煉,以無比的信心與毅力,創立「牛津學堂」,設立「偕醫館」,展開教育、傳福音、醫療的志業,奠定了基督長老會北部教會今天的版圖。   之後,除了兩次短暫回國募款,他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獻出了一切。在這裡他娶了五股坑的女子,生兒育女,為這島嶼奉獻了一生,最後安息在馬偕墓園。  仰望歷史的長空,彷彿仍清晰聽到馬偕:「寧願焚毀,不願銹壞」的呼聲,也看到熊熊的火炬高舉。本書就是馬偕博士一生的故事和他在台灣的佳美腳跡。

Part 1 往普天下去上帝揀選的少年一點一滴的準備奇妙的通行證此地就是了Part 2 在東方榮耀神台語露天教室第一個門徒崎嶇宣教路一步一腳印神所配合的Part 3 無愧的工人弦歌永不輟杏林春常暖餘音仍繞樑最好的餞別Part 4 佳美的腳蹤薪火永相傳一塊安息的地方回首來時路附錄馬偕博士年表

推薦序寧毀不銹的馬偕博士 國策顧問 高俊明 一八七四年十月四日,一個身材高大、蓄著一臉黑鬚的加拿大青年,原本立志要飄洋過海,到西方人眼中原始神秘的大清帝國為基督獻身。沒想到經過日本橫濱、英國的殖民地香港,到達中國的廣州後,有一個神秘的聲音呼召著他,要他繼續往東,去一個從未聽過的海島--台灣。 這位虔誠的長老會宣教士,完全無視於自己阮囊羞澀、人地生疏或語言不通等外在困難,順從了聖靈的呼召,憑信心來到了台灣,寫了下面這封令人落淚的信,寄給加拿大的William Reid牧師。敬愛的William Reid牧師:  九月二十二日禮拜天,我首次用中國話證道,與會者有四十位。……其中的一個自四月起就同我一起,我也確信他必定是已經重生的人。前幾天在一個晚上的聚會中我問他,你願意跟隨耶穌多久?結果,不一會兒他眼裡含著淚珠,毫不躊躇,反而很堅決地強調:「至死不渝!」 這封書簡距離現在一百二十多年了,而今年六月二日,恰巧是馬偕博士去世一百週年紀念日。翻閱這封馬偕博士登陸台灣後不久,寄給加拿大牧師的信,仍能從字裡行間,感受他那股矢志不渝、全心事主的熱情。 馬偕博士在台灣歷史上,可說是創下了許許多多的「第一」。例如他所設立的「偕醫館」,讓台灣北部當時普遍貧苦的社會大眾,首次領受到西方現代醫學的恩賜;他所設立「牛津學堂」,是台灣首創的高等教育制度;他所設立的「淡水女學堂」,讓台灣婦女得以接受現代教育;他不畏艱險、深入鄉野,廣傳福音,興建了八十多座教堂,奠立北部長老教會今日的根基;這些都是台灣人民津津樂道的「第一」。 除此之外,馬偕還有一些較不為人知的台灣「第一」,例如他娶了五股坑的女子張聰明,首創「異國聯姻」的佳話;一百多年來,無論台灣的政權如何更易,後代子孫至今仍為這片土地奉獻打拚。另外最令人感到訝異的是,他在第二次返回加拿大時,運回了他蒐藏的六百多件原住民與漢人移民文物,如今已成為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館的瑰寶,是台灣現今最珍貴的文物;讓人讚嘆馬偕博士不但具備宣教士大無畏的「膽」,更有著名副其實的博「識」。 「寧願焚毀,不願銹壞。」不但是他的座右銘,更是他一生的寫照。曹永洋先生所寫的【寧毀不銹】,將馬偕博士「至死不渝」的奉獻精神,以及許多不為人知的小故事,圖文並茂、言簡義賅地呈現在讀者面前,是每一個愛台灣的人都應該要讀的偉人傳記。盼望你也能和我一樣,透過本書,認識這位「寧毀不銹」的上帝忠僕--馬偕博士。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