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桑德爾指定授權,10周年全新譯本,收錄台灣版獨家序言】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11月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桑德爾指定授權,10周年全新譯本,收錄台灣版獨家序言】
桑德爾:思考「正義」,才能促使我們思考最好的生活方式。
★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政治哲學家,引領當代思潮的重要指標
★引燃全球公共辯論火苗,跨世代熱烈品讀經典
★哈佛大學最受歡迎、最具影響力的一門課
★美國電視史上第一次向公眾播放的大學課程
博大精深、文筆流暢且深富人文關懷,這是能夠真正改變人的讀物。──《出版人週刊》
◎關注當代最容易被忽略的議題、最切身相關的困境
社會和政治讓人充滿挫折感,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有沒有第三種可能?如果我們希望過好自己的人生,扮演良好的公民角色,就無法迴避這些問題。本書作者桑德爾為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被譽為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其蘇格拉底式的對話互動式教學為人津津樂道,亦實踐了學術平民化的精神。「正義」課程至今已累積超過一萬五千名修課人次,使得哈佛大學首次決定將一門課製作成電視節目在美國公共電視播出,成為美國電視史上第一次向公眾播放大學課程。這十二個小時的課程被瘋狂轉寄,日本NHK 和英國BBC 也接連播出,全世界各地掀起「桑德爾熱潮」,無數人透過網路或電視收看這門課(www.JusticeHarvard.org),是哈佛大學迄今最受歡迎,也是最具影響力的一門課。
《正義》囊括桑德爾在課堂上與學生討論的各種深度議題,帶領大家踏上思辨之旅,例如該如何處理財富不平等的問題?說謊一定是錯的?十人的命比一人的命珍貴?安樂死應該得到許可?個人自由應受限制?殺人有可能具有正當性?
他以淺白清楚的方式詮釋亞里斯多德、邊沁、康德、諾齊克、羅爾斯等諸多哲學大家的觀念,探討各種衝突爭議的概念,邀請大眾持續對我們在生活中面對的兩難困境,進行自我檢視和深度思考。
【專文介紹】
朱家安(沃草公民學院主編)
幸佳慧(作家)
苑舉正(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陳嘉銘(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黃益中(高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綠 角(作家)
顏厥安(臺灣大學法律系教授)
【各界推薦】
張鐵志(中華文化總會副秘書長)
楊世瑞(北一女中校長)
蔡淇華(惠文高中教師兼圖書館主任)
(依照姓氏筆畫排列)
好評推薦
【媒體好評】
◎世界上現存的哲學家當中,最切合當代需求的一位。──《新聞週刊》
◎桑德爾以他的政治哲學處理我們廣泛存在的不安感受。──《泰晤士報》
◎桑德爾對於正義理論的解說……清楚明白又具有即時性。《正義》以我們所有人都能夠理解的方式,令我們面對那些潛藏在衝突之下卻經常沒有得到承認的概念。──《紐約時報》
◎耳目一新,桑德爾藉著將道德哲學置於公民辯論的核心而轉變了道德哲學。──《新政治家》
◎身為全世界最受喜愛的一名教師,桑德爾質疑現代公共生活的首要假設,亦即道德與宗教概念是私人事務,應該排除於公共政治辯論之外。──《觀察家報》
◎政治人物與評論者通常會針對政策提出兩項問題:這項政策會不會讓選民的生活過得更好,又會不會影響他們的自由?桑德爾正確指出了這種辯論的膚淺性,並且加上第三個標準:這項政策對於共善會造成什麼影響?──《衛報》
◎桑德爾這部廣泛探究各種熱門議題,以及永恆不墜的哲學問題的著作令人讚嘆不已……博大精深、文筆流暢且深富人文關懷,這是能夠真正改變人的讀物。──《出版者週刊》
◎桑德爾實踐了最優秀的學術平民主義,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彌爾與羅爾斯的思想,卻沒有加以簡化……他釐清了一項基本的政治鴻溝——不是介於左派與右派之間,而是介於另外的兩個陣營之間,一方認為沒有比個人權利與選擇更重要的東西,另一方則是宣稱植基於道德信仰的「共善政治」不能被忽略。──《華盛頓郵報》
作者簡介
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
牛津大學博士,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1980 年起在哈佛大學任教,以《自由主義與正義的侷限》一書奠定其學術地位,其後陸續出版《錢買不到的東西》《正義》《訂製完美》《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等,著作曾被翻譯成27 種語言,並獲得哈佛大學教學卓越獎。
桑德爾開設的「正義」課程以互動式教學為人津津樂道,思辨式的討論為學生帶來更多啟發,哈佛大學將其製作成電視節目,向大眾公開。
桑德爾亦將課程撰寫成《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一書,在全球造成轟動。桑德爾的講學足跡遍及歐洲、中國、印度、澳洲與北美,也是巴黎索邦大學的客座教授,曾為《大西洋月刊》《新共和》與《紐約時報》撰稿。2009 年在BBC 廣播電台「里斯講座」擔任主講人。
桑德爾曾經兩度來到台灣,在演講現場帶領聽眾實踐如同公開課中的「公共辯論」,探討當下最熱門的議題:人工智慧科技的道德影響;隱私在大數據時代是否仍然重要?如何處理退休人士與年輕一輩之間的世代正義問題?桑德爾向聽眾證明了深奧的哲學也能夠普及到一般民眾的生活,理性的公共辯論在各地都能實現。
譯者簡介
陳信宏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曾獲全國大專翻譯比賽文史組首獎、梁實秋文學獎及文建會文學翻譯獎等翻譯獎項,並以《好思辯的印度人》入圍第33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
譯作包括《令人著迷的生與死: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哲學課》、英國作家狄波頓系列作《我愛身分地位》《幸福建築》《宗教的慰藉》《新聞的騷動》、《藝術的慰藉》等。
推薦序 閱讀《正義》,就是充實道德理論的最佳工具 苑舉正
推薦序 透過提升道德思辨能力來改變想法,避免被偏見所左右 顏厥安
推薦序 啟蒙的開端,讓我們對討論困難的社會議題無所畏懼 陳嘉銘
推薦序 一本思索怎麼做才對與自由的快樂的好書 綠角
推薦序 脫離「無法討論政治」的困境 朱家安
推薦序 讓道德與政治問題重回台灣公共辯論的對話平台 黃益中
推薦序 思辨正義,照見更高的內涵與高度 幸佳慧
台灣版獨家作者序 思考「正義」,才能促使我們思考最好的生活方式 桑德爾
◎ 1. 為所當為
問一個社會是否公正,就是在問這個社會如何分配我們重視的事物—收入與財富、義務與權利、權力與機會、職位與榮譽。一個公正的社會懂得以正確的方式分配這些財貨,讓每個人得到自己所應得。困難之處在於每個人究竟應得什麼,以及他們為什麼應得那些東西?
◎ 2. 最大幸福原則/功利主義
我們經常面臨許多兩難,本章將探究道德與政治哲學當中的幾個重大問題:道德只是計算人命以及衡量成本與效益而已嗎?或者有某些道德義務與人權具有極為根本的地位,而超越於這種計算之上?
◎ 3. 我們對自己是否擁有所有權?/自由放任主義
正義代表幸福的最大化?假設我們從比爾‧蓋茲手上拿走一百萬美元,分給一百名窮人每人一萬美元。如此一來,整體的幸福很可能會增加。少了這筆錢對於蓋茲而言不痛不癢,受贈者卻會從那一萬美元的意外之財中獲得極大的快樂?不過,這是否剝奪了每個人都擁有的權利─可以任意運用自己擁有的物品的權利?
◎ 4. 購買服務/市場與道德
在諸多關於正義的辯論中,最激烈的都涉及市場扮演的角色:自由市場是否公平?有些商品是否花錢也買不到,或者不該用錢買得到?如果是這樣,那麼這種商品是什麼東西,買賣這類東西又有什麼不對?
◎ 5. 重點在於動機/康德
康德為義務與權利提出了一項不同的論述,其強大的力量與影響,跟任何一位哲學家提出的任何論述相比都毫不遜色。此項論述仰賴這個觀念─我們是理性的個體,應當獲得尊嚴與尊重。
◎ 6. 平等的論據/羅爾斯
美國政治哲學家羅爾斯主張,思考正義的方式就是詢問我們在初始平等狀態中,會同意接受哪些原則。想像我們在一道「無知之幕」後面進行選擇,這道帷幕讓我們對自己究竟是何種階級或性別、種族或族裔、優勢與劣勢等一切條件一無所知。由於沒有人擁有較高的談判地位,因此相互同意的原則就會是公正的。
◎ 7. 爭論平權措施
在雇用員工或者大學招生的程序中,納入對於種族與族裔因素的考量,是否為不公正的做法?若要回答這個問題,先來看看平權措施支持者對於為何應該將種族與族裔因素納入考量提出的三個理由:矯正標準化測驗當中的偏見、彌補過往的錯誤,以及促進多元化。
◎ 8. 誰應得什麼?/亞里斯多德
現代的正義理論試圖把公平與權利的問題從關於榮譽、德行與道德應得的爭論當中區分開來。亞里斯多德不認為正義能夠具有這樣的中立性,他認為有關正義的辯論無可避免地必須涉及榮譽、德行,以及美好人生的本質。在他眼中,正義就是給予人們應該擁有的東西,讓每個人得所應得。可是,一個人究竟應得什麼?功績或應得的相關基礎是什麼?
◎ 9. 我們對彼此有什麼義務?/忠誠的兩難
國家應該為歷史上的錯誤道歉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針對集體責任以及社群的要求來思考一些棘手的問題。 ◎ 10. 正義與共善 如果公正的社會涉及共同推理美好人生,我們也必須再問,何種政治論述能夠將我們帶往這個方向? 致謝 419 注釋 421
推薦序
閱讀《正義》,就是充實道德理論的最佳工具
苑舉正
《正義》這本書,是一個哲學的傳奇。本書的作者桑德爾教授任教於哈佛大學,教授正義理論二十多年,受惠的學生超過一萬五千人,並且成為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本課程於二○○五年錄影後上網公布,成為哈佛大學第一個免費觀賞的網路課程。二○○七年本課程在哈佛大學的修課人數創下紀錄,高達一千一百一十五人。二○○九年,桑德爾將本課程寫成書,取名《正義》,一出版立即被翻譯多國語言,中文譯本於二○一一年三月問世,立即造成轟動。
在所有的哲學科目中,倫理學是最特殊的。倫理學包含了如下三項特點:第一,倫理學處理道德的議題,但並不需要專家,因為人人都知道應該接受道德規範。第二,倫理學有形式與實際的衝突;如果道德徒具形式,就沒有應用的可能,而如果道德只顧實際,就缺乏了規範的意義。第三,倫理學的內容,從兩千五百年前開始,到今天的科技社會,一直討論著固定的議題,卻沒有提供確切的答案。
《正義》所強調的內容,正是把倫理學的特性,納入所有考量當中。作者以我們的直覺,讓我們衡量面對道德的選擇。我們作選擇時,都會出現如下感覺,就是當我們做出判斷時,再轉念一想,會發覺原有的判斷其實是不正確的。判斷出錯的原因或許是,我們過於感情用事,或是過於依附原則,導致我們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出現衝突。作者非常懂得如何運用這些衝突,並佐以現實案例說明,讓我們赫然覺得,道德的選擇要達到正義的訴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本書章節的安排,剛好是違反時間序列的。作者先談十九世紀盛行的功利主義,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原則。然後,他再談十八世紀盛行的康德倫理學,以尊重人性尊嚴為主。最後本書把討論拉回了兩千五百年前的亞里斯多德,並且以提倡德性做為訴求。對於一般的進步論者而言,本書的內容,似乎說明了哲學思想在倫理道德的議題上,並不是處於進步的狀態,而這一點正好是本書最重要的地方。
所有道德的討論當中,兩難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任何道德的原則,都只能適用於部分的情況。然而這些原則一旦運用在所有情況的時候,就會出現極端的狀態,反而讓人覺得原則的應用違背了道德的訴求。然而,若是沒有原則的應用,道德判斷反而成為依據個人感覺而提出的想法。
邊沁的功利主義,是最強調原則的道德哲學。他認為,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所有的判斷都必須為最多數人爭取最大效用。為了貫徹這個原則,邊沁認為,社會中所有的價值都必須轉換為同一套效用。這種道德哲學的好處是簡單明瞭,但壞處是,忽略了人生的複雜性。
彌爾反對功利主義的量化思維,提出質的修正。彌爾認為,追求最大效用是對的,可是追求必須以自由選擇為基礎,不能夠完全以眼前的利害為主。相信感覺足以做出利害區分的人,其實相信的是產生感覺的習慣、傳統、文化與成長背景,但這些因為外在因素而塑造的感覺,卻極有可能壓制我們人在長期間對於效用的認知。時間會使得某些效用逐漸凸顯它們的價值,但若沒有給予足夠的時間,這些價值可能遭到感覺立即的否定。
康德的道德哲學,則是以反對任何形式的功利主義為出發點。康德認為,道德判斷的基礎,不是外在的感覺,而是內在的理性。理性給予我們做道德判斷的唯一基礎,讓我們必須從形式的立場上,理解任何道德判斷,都不能夠依附在做某件事情的結果之上;我們做道德行為時,必須不考慮後果。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在康德的道德哲學中,人的尊嚴特別重要,因為這個做判斷的人,就是一切道德動機的來源。
康德的道德哲學,具有形式上的優點,但卻因為過度強調個人尊嚴的關係,以致於他未能針對社會整體的需求,提出有效的看法。羅爾斯的正義論,就是在應用康德哲學下所提出的。對於羅爾斯而言,康德的道德哲學的優勢,就是道德判斷在人所追求的理想中可以達到共識。這些共識甚至是不需要當事人的實際同意,就可以成為有效的論證基礎。羅爾斯論證,所有人能夠接受的正義理論,必須是在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優勢與劣勢的情況下完成。「無知之幕」下的結果,讓康德的理論被賦予了政治上的意義,也為了現代福利國家提供了最重要的藍圖。
不過,對於社群主義者桑德爾而言,羅爾斯的正義理論,出現了一項不足之處:理論中的人是假設的,還是具體的?桑德爾非常明確的表示,這個問題只有亞里斯多德倫理學中的目的論可以回答。目的論強調,人除了理解生存所需之外,還需要知道做這些判斷的目的為何。這個目的論的觀點,使得個人與群體能夠結合在一起,因為個人以實現群體的目的為主,而群體則讓個人發展人生。每一個人在社群中受教,目的就是促成社群的和諧:只有在和諧的社群中,每一個人才能夠達到美好的人生。
在現代社會中,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遭到了壓制個人權利的批判。這個批判認為,每一個人單憑自己就足以做出判斷,並不需要社群幫他決定甚麼是存在的目的。這個觀點引發麥金塔爾對於現代權利觀的批判。他認為,其實每一個人都是生活在具體政治環境中的人,而環境的內容主要是靠我們說出來的。所以,麥金塔爾認為,人必須要擁有說故事的能力,說出自己與外在環境的關連,以及自己對於社會認同的歸屬感。
從以上所述的內容中,桑德爾介紹了三種主要的倫理學理論,指出它們的限制,又提供了後人修正它們的結果。他在立場的選擇上,偏好亞里斯多德的理論,因為它強調政治的生命,以及這個生命對於個人所賦予的目的。作者認為,這是一個很接近實際人生的想法,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案例,直接納入群體與個人的討論當中。讀者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會逐漸發現這些案例本身,就是充實道德理論的最佳工具。
本書來自於課堂,因此有兩方面的內容,是需要讀者自己加強的。首先,這是哈佛大學的課程,所以為了要讓修課學生了解,理論和實例之間的互動,本書絕大多數內容訴求美國的日常生活。我建議讀者花點時間,了解美國的案例。其次,這堂課程中最有名的地方,不是教學的內容,而是教學的方法。桑德爾在教學中,採取蘇格拉底式的教學方法,全場互動激烈,絕無冷場,而學生針對道德的兩難,暢所欲言,不斷地激發智慧的火花。我希望本書的讀者都能夠配合網路的教學內容,設身處地參與這一場哲學的饗宴。
本書的作者非常貼心地為台灣讀者寫一個十週年版序言。桑德爾曾經分別於二○一二年與二○一七年兩度造訪台灣。他曾經在台大體育館,面對六千五百名的聽眾的時候,提出各式各樣的新興議題,檢驗正義理論的價值。面對這麼一位重要且細心的大師,我能夠為本書作序,真可以說是與有榮焉。 我必須誠摯的向國人推薦此書,但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我要提醒讀者三件事:第一,雖然本書充滿了案例,但內容卻是深入的,需要慢慢地品味。第二,本書是活的,所有的案例,其實不必然以美國的情況為主;在台灣發生的情況也是很好的案例。第三,請大家特別注意,在哲學的討論中,我們需要的不是答案的追求,而是理解的過程。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推薦序 透過提升道德思辨能力來改變想法,避免被偏見所左右
顏厥安 羅爾斯(John Rawls)在一九七一年出版《正義論》之後,不但重振了政治哲學的研究,讓「正義」成為一個熱門議題,他在該書第一章一開始,就提出一段非常重要的陳述:「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正像真理是思想體系的首要價值一樣。一種理論,無論多麼精緻和簡潔,只要不真實,就必須加以拒斥或修正;同樣的,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們如何有效率和有條理,只要不符合正義,就必須加以改造和廢除。每個人都擁有一種基於正義的不可侵犯性,這種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會整體福祉之名也不能逾越。」
與羅爾斯的平等自由主義不同,桑德爾比較常被歸類為社群主義,在學理論辯上,他也以批判羅爾斯的正義理論揚名。但是與羅爾斯一樣,桑德爾也認為正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與議題,在個人的道德與倫理生活以及在公共領域的思考論辯裡(以下統稱道德思辨,moral deliberation),正義都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但是正義到底是什麼?標準為何?為何正義在道德思辨裡這麼重要?在各種具體個案的爭議中,又要如何運用正義準則,來進行客觀合理的分析思考呢?這些都是相當困難複雜的問題,即使好好研讀了羅爾斯的《正義論》,也不一定能獲得清楚的答案。
也許閱讀桑德爾的《正義》是相當好的起點。很多人認為此書只是一本教材,是課程演講的集錦,適合大學生上課參考,但並非嚴謹的學術之作。這個看法當然是合理的,但是只要我們想一想柏拉圖的《對話錄》,就可以發現,西方的哲學也正是誕生於一場又一場,對於具體問題的熱情思辨與對話。如果不能開始思考,投入思辨,正義也永遠只會是教條或口號。
桑德爾的這本著作,運用了許多高爭議的個案與政策議題,一方面引導讀者了解思考正義問題的途徑,也在這個過程中說明介紹了幾個最主要的理論典範。如果能認真閱讀思考,對於提昇道德思辨能力有很大幫助。大約七、八年前,台灣就翻譯引進了這本書,公共電視也發行了桑德爾哈佛「正義」課程的DVD。現在在YouTube上也很容易可以收看。然而經過了這幾年,台灣社會道德思辨以及對公共議題討論水準與嚴謹,是否有所改進呢?
也許根本不該有這樣的提問。畢竟台灣或任何一個社會的公共討論狀況,不可能受到一本書多大的影響。而且桑德爾自身所在的美國,這些年來也陷入了嚴重的黨派對立與民粹危機。其實民主社會本就無法避免在公共議題上的對立,這是公共領域的基本性質。在一九六○年代,美國社會因為越戰與民權議題陷入嚴重分裂的時候,羅爾斯仍舊提醒我們,公民最重要的責任之一就是持續支持與促進正義的體制。桑德爾則指出,雖然現實社會對於正義與權利的公共辯論往往像是一堆武斷的聲明,各方意識形態的拋擲,公民仍可透過道德思辨能力的提升來改變想法,避免被偏見所左右。
這當然不是一個輕鬆簡單的工作,桑德爾透過本書建議的起點,就是面對真實或假想的道德困境議題,而讓自己自然展開道德省思。《正義》提供了許多有趣的案例,讀者可以自行閱讀。除了這些國外經驗外,台灣也有許多題材,例如核電、死刑、同性婚姻、每週工作時數等等,都是充滿爭議的道德思辨挑戰。
值此書出版十周年之際,我有幾個想法。第一,此書只是個起點。不論針對議題還是理論,都要開始進行更細緻深入的分析探討,這也意味著,除了桑德爾,還要閱讀其他許多的著作;對議題也需要掌握更多經驗資訊。第二,可以嘗試調整開發不一樣的思考視角,例如同婚議題,也許與真愛或幸福都無關。反對死刑重要論據,也許不僅在生命權,也涉及施加給受刑人極為強烈的痛苦。第三,可以考慮在高中引進更多的「公共議題思辨」課程,在大學的博雅教育中,也可鼓勵更普遍開設類似桑德爾在哈佛大學開設的「正義」課程。
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曾說,民主社會的健康可以由私人公民履行職能的狀態來衡量。我認為他講的職能就包括了公民的道德思辨與公共討論。台灣的民主發展前途,也不取決於政治人物,而是由我們大家共同來塑造。 (本文作者為臺灣大學法律系教授)
推薦序
啟蒙的開端,讓我們對討論困難的社會議題無所畏懼
陳嘉銘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是一場晚近十年的全球知識傳奇。《正義》在短短幾年內就有了二十七種語言譯本,作者邁可.桑德爾因為本書在許多國家受到搖滾巨星般的歡迎。《正義》不是一本流行話題書,它也不是只圖滿足讀者好奇心的哲普書,它是一本勇於挑戰最困難的社會議題的哲學著作。作者用大量的例子闡述他的觀點,迎擊了轉型正義、同婚、代理孕母、大學入學資格、徵兵制、愛國主義、原住民以及分配正義等等這些臺灣與各國共有的極具爭議性和迫切性的當代議題。
本書之所以傳奇在於桑德爾採取了大學生(甚至中學生)就能懂的語言、以及講述各家哲學理論基礎的方法,從事哲學寫作,卻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不只是說銷售的成功。這本書不僅展示了最好的哲學分析技藝,也提供了讀者獨立哲學思辨需要的最佳素材(我幾乎忍不住要說所有素材)。
西方國家在二戰後確立了民主自由、資本主義和社會福利的政治經濟體制,六○年代社福體系持續擴張,在這個背景下,三個當代主流正義論述在七○年代的美國成形,約翰.羅爾斯的《正義論》、羅伯特.諾齊克的《無政府主義、國家和烏托邦》以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肯尼斯.阿羅的《普遍經濟平衡》相繼出版,這三個著作分別確立了三種思考正義的觀點,中間偏左的自由主義以羅爾斯為代表(本書第六章)、自由放任主義(第三章)和福利經濟學(第四章)。福利經濟學主張只要允許人們用金錢購買各種服務和權利,市場就能夠促進所有人的效益。後兩者正義觀點都支持自由市場、減少政府干預,只有羅爾斯主張擴大社會福利。
六○和七○年代的美國也是反戰、黑人民權、女性主義運動的年代,受到運動洗禮的年輕教授和學生們在八○年代對上述三種正義觀點展開兩個相反路線的批判。第一、批判他們無能解決種族、性別等群體遭受的歧視和壓迫,這個路線在八○年代末匯集為關注各種弱勢群體差異的主張。第二、批判他們忽略社會團結和共善,無能解決像墮胎、同婚、愛國主義等道德和宗教問題。桑德爾屬於第二個陣營,我們通常稱為社群主義。
為了理解社群主義,我們需要瞭解「善」(good)和「權利」(right)在當代政治哲學的意涵。這兩個概念分屬兩組不同的社會道德觀點。「善」是我們渴望的美好事物,它們帶來快樂、具有吸引力、構成了我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善」包括了健康、金錢、也包括親情、卓越的能力、帶來內在快樂的活動和高尚的品德(德性)等等。亞里斯多德是闡述追求「善」的倫理生活最好的哲學家(第八章)。「權利」是我們正當的自由領域和應該獲得的公平對待。不管人們是否追求「善」或美好人生,每個人都有義務尊重每個人的平等權利,因為我們有義務把每個人當作自由與平等的個人對待。這種義務不是我們追求的「善」,因為不管這些義務能不能帶來快樂、有沒有吸引力或者構成美好人生,每個人都必須無條件遵守這些義務。康德是「權利」觀點的現代哲學創建者(第五章)。
一般來說,在我們的道德和社會生活,每個人都在追求「善」與美好人生,可是我們也充分意識到我們有義務尊重他人的「權利」。關鍵問題是哪個思維在政治生活優先。社群主義者認為追求「善」應該是主導的社會道德思維,批評七○年代成形的三種正義觀因為把尊重「權利」當作主導思維,無能處理許多社會道德問題。相對而言,強調「權利優先於善」的哲學家則主張,在當代多元社會,每個人對「善」和美好生活都有不同看法,我們應該讓個人去決定他們要追求的「善」和美好生活,國家應該保持中立,在公共領域只要尊重每個人的自由與平等(也就是「權利」)就足夠了。
這兩種社會道德觀戰得難分難解,從墮胎、公娼、同婚到安樂死等等議題都看到這兩種道德觀的身影。本書最精采之處是闡述了同性婚姻議題的社群主義觀點。「權利」(優先於善)觀點表面上似乎能輕易推論出婚姻是同志平等的「權利」,可是它也最無法說服反對者。反對者帶著他們對家庭和婚姻的整套美好生活的信仰而來,他們無法理解,為何對他們來說倫理上錯誤的事要受到法律積極保障?而且如果目的只是要保障平等,最一致性的結論應該是國家最好不要立法設立婚姻建制,應該讓所有異性和同性婚姻簽一般民事契約就可以了。可是婚姻是現代國家特別認可和保護的主要社會建制,社群主義者批評,如果我們不討論婚姻和美好生活的關係,我們就無從了解國家為何要怎麼做,也無法面對反對者堅信的美好生活的挑戰。桑德爾分析美國麻州最高法院馬歇爾法官的意見書是社群主義的回應:「婚姻不只是對另一個人深層的個人承諾,而且是國家對下述理想高度公開的慶賀(認可和贊同),相互性、陪伴、親密、忠誠和家庭。」這些理想不需要預設生理生育小孩的能力,同志婚姻一樣做得好和值得尊敬。正是因為國家判定婚姻的美好生活是榮譽的,所以國家特別保護婚姻的建制。「權利」論者主張國家應該在不同美好生活觀保持中立,因此無法理解婚姻這個制度。同婚議題展現了社群主義最無法令人忽視的潛力。
本書的前三分之二篇幅針對七○年代形成的三種正義觀點背後的哲學思維,做了系統、扼要和關鍵的解說和分析(第一到第七章)。作者在剩下的三分之一篇幅則闡述了他和一群被稱為社群主義者的正義觀點(第八到第十章)。不僅如此,桑德爾同時解說了福利經濟學的源頭—邊沁的功利主義,功利主義的內部變奏—約翰.彌爾,羅爾斯理論的源頭—康德,以及善、美好生活與德性論的源頭—亞里斯多德。
要在這麼短的篇幅講述彌爾、康德和亞里斯多德會嚇壞多數作者,桑德爾卻睿智地了解他必須這麼做,這是這本書是最關鍵的選擇,也是讓這本書成為傳奇的主因。不僅因為這些哲學家深邃的核心論點還能持續激發我們未來的哲學思辨,而且透過他們的思想,四種正義觀點不僅更完整、更有魅力,而且提供了我們讀者自己批判和修正這些觀點的思索基礎。光是選材,桑德爾就是偉大的哲學教育家。更不用說,我還沒讀過能像他能在這麼短的篇幅內相對到位地解說這些哲學家的著作(儘管我不完全同意他的詮釋)。打個比方來說,如果要解說一個哲學家的思想可以談十個重點,平凡的哲學教育者可能不清不楚地講了六到七個重點,可是桑德爾卻只挑出兩∼三個重點,講到清澈見底,卻讓我們對這些哲學家一目瞭然。學習知識的樂趣莫過於此。
專業哲學家可能會認為這本書不過是中學生、大學生的哲學入門教材。雖然這本書確實是當代目前最好的政治哲學入門教材,但是這仍然是誤解。本書的寫作是真正的哲學。如果蘇格拉底定義了哲學是什麼、哲學家在做什麼,桑德爾做的正是蘇格拉底的工作:以最清澈的語言和非哲學專業的人們討論道德和政治生活的難題。
任何深奧難懂的文字都是有缺陷的哲學,它們使我們對自己、對理性失去信心。只有清澈才能引起理性的興趣,而不是虛榮心的興趣。我們常因為虛榮被深奧的哲學吸引。清澈是我們的知識累積愈來愈深的前提,而且只有清澈才能讓每個人有勇氣挑戰大師和權威的觀點,因為只有清澈的語言才能被檢驗。康德說啟蒙就是勇氣。《正義》這本書讓我們對困難的社會議題討論無懼。這是哲學真正的工作:教育勇氣,或者我們該說啟蒙。 (本文作者為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推薦序
一本思索怎麼做才對與自由的快樂的好書
綠角
在打開《正義》這本書前,我預期它會是本不錯的書,但沒想到會這麼好看。 我們常以為身處現代文明世界,自己已經是一個自由人。但實情恐非如此。 正義是一本討論哲學的書籍,要怎麼做才對,就是哲學思考的核心。書中舉例,海豹部隊在阿富汗抓到牧羊人,必須在要殺要放間做出抉擇。殺了,他們行蹤就不會敗露;不殺,牧羊人可能會向塔利班通風報信。只不過這個牧羊人可能是無辜的。
是否可以犧牲一部分人的性命,換取其他人的性命?是否可用功利算計的角度來決定殺或不殺?或者,人命是不可侵犯的基本人權。怎樣才是對的?
在這樣困難的問題中,反覆思量,找尋支持與反對的原因,然後做出選擇,就是這本書的核心論點。由於全書不做空泛討論,以大量實際例子來佐證,所以讀者可完全擺脫「哲學」二字給人的刻板印象,沉浸在許多正反面的精采論述中。
《正義》書中,對「自由」二字有相當深入的解析。
譬如書中第四章提到:只有在沒有不當壓力,而且又對替代方案有足夠知情的狀況下,自由的選擇才是可能的。 我們回頭看投資大眾做出投資選擇時的狀況。
首先,投資大眾身處在一個具有相當壓力的狀況下。這個壓力常以財經媒體或金融機構的文宣為傳導媒介,加諸投資人身上。最常見的說法,就是「理財要趁早」。早幾年投資,比晚投資會多賺很多(但前提是,要有賺。在下跌的市場,早幾年投資是提早賠錢)。
其他壓力源包括,不斷的報導某些靠投資大賺一筆的個案(很有趣的是,為什麼從來不提因為投資賠到傾家蕩產的人)。
一旦投資人開始接觸投資,就會有一種「哇,我再不行動就落後太多了!」「大家都在賺,我怎可袖手旁觀」等感覺。
然後投資人一開始研究投資,最可能的狀況是,喜歡研究個股的投資人就會接觸到主動投資的論點(對於被動投資的優點及主動投資的不樂觀結果一無所知),喜歡投資基金的投資人就會接觸到有佣基金,與高額內扣費用的主動型基金(對於免佣基金,與低總開銷基金一無所知)。
很湊巧的,喜歡主動選股進出的投資人,就是券商收入的主要來源,買進有佣基金滋養了基金銷售管道,高額內扣費用基金則是基金公司的金雞母。
給你壓力,迫使你做出行動。然後故意只呈現幾種選擇,看你要選哪個。 在這種狀況下做出投資決定,可以叫自由嗎?
這種情形下的投資人,就像後面有牧羊犬,前面只有一個柵欄開口的羊群。這群羊會怎麼行動,這些投資人會做出怎樣的選擇,早已完全受制於人。
羊隻或許還會感到壓迫,但這個體系最高明的地方在於投資人會樂在其中,以為掌握了自己的財務命運,或是邁向賺錢之途。讓不自由的人以為自己很自由,就是操控的精義所在(這也是《駭客任務》這部電影中母體控制人類的手法)。
在壓力下,我們在財務知識不足的狀況下倉促決定。在資訊不對等的狀況下,我們只考慮有限的選項。結果,我們這些投資人做出了有利金融業者,而非有利自己的決定。
我親身體會過。在開始接觸投資時,我就選定基金為主要投資工具,並透過國內銀行買主動型基金,這是我投資至今最懊悔的決定。有多少投資人要和我走過一樣的路,才會知道原來還有指數型基金可以選。有多少投資人,終其一生都不會聽聞這些福音。
在投資世界,原來我們的選擇從不自由。投資人的選擇,是許多金融機構與傳媒亟欲操弄的目標。 有多少人曾經想過,自己的欲望是不是自己的自由選擇?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財富自由」。在追尋這四個字的過程中失去自由的人,恐怕遠超過得到自由的人。
對於財富的欲望,真的是你的選擇嗎?還是你只是順從當代社會崇拜金錢的觀點呢?當你心中認定人就是要有錢才算有成就,有錢才算有真自由,你只是鞏固了目前已經擁有這些東西的人的地位。 誰規定人一定要有錢才算真自由?人類這麼一個理性動物,為什麼一定要用身外之物,也就是「錢」來定義自己?
推崇財富自由的觀點,讓社會上的財富既得者,可以地位穩固、受到眾人豔羨。也讓所有推銷追求財富的方法、工具與管道的相關業者,更容易去賺取財富。而這一切,用一個順耳的口號:財富自由,就能達成。
找尋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望,然後將其當成人生目標,是大多數人應該做,但又太少人敢這麼做的事。 揮汗奔跑後,你會感到通體舒暢。同樣的,在努力運作心智之後,你也會有做出判斷、做出選擇後的快感。這個感覺,這個能在各種選項間做出抉擇的感覺,其實就是自由的快樂。
自由的人,才能自己替自己選擇。我們獨特的全人智能,為的就是讓我們能做出選擇,為的就是能讓我們獲得自由的快樂。
在主動與指數化投資間做出選擇,在高成本與低成本投資方法間做出選擇,在擇時進出與資產配置間做出選擇,在良好與惡意的投資論述間做出選擇。
在這一路選擇的過程中。你的思緒與努力,終將引領你走向自由之路。
(本文作者為知名財經作家,「綠角財經筆記」部落格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