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足人生的原動力:找回失落的愛與幸福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7月

富足人生的原動力:找回失落的愛與幸福

作者:珍.萊德羅芙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出版日期:2003年09月23日
ISBN:9576965063
語言:繁體中文

從親自哺乳開始,決定了孩子的命運,也改變了全世界!  「如果一本書可以拯救全世界的話,也許這就是那本書。」  作者花了兩年半的時間,深入南美洲的原始部落,親身體驗印第安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特別是親子間從出生到教養的方式,作者震撼於「順應人類原始自發學習的本能」才是促使人格發展最重要的關鍵因素,所以促使她完成《富足人生的原動力》這本書。  現代人已不再重視與生俱來的本能,反而尋求於不可知的科學。其中,影響最深遠的,就是襁褓時期懷抱經驗的被剝奪。研究顯示,具有暴躁、叛逆、破壞力強等反社會化行為的孩子,絕大多數都是「懷抱經驗」未被滿足所致,這些孩子日後的人格發展都會受到影響,甚至構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父母從小對待孩子的方式,決定了孩子的命運,如果父母認同作者觀念,並決定照著實行的,您的小孩將因您的決定獲得最大的幸福!  或如果您對人生及自己充滿不安與自信,想重新找回心中失落已久的幸福與愛,本書將帶給您最滿意的答案,讓您重新看待自己的生命!  雖然這是作者唯一的著作,但自1975年問世以來,即引起全球各界廣泛的討論與重視,在德國創下50萬本的銷售量,感動了無數讀者的心,至今仍被奉為養育觀念的圭臬,並有15個國家翻譯出版。本書特色 : 一、提供全新的親職教育觀點:以最原始、自然的親子對待關係,就可以創造出最能自我認同、有自信心,對家庭社會沒有疏離感的真正全人二、回歸最自然的方式來教育(陪伴)一個嬰孩的成長及發展,,將使個人發揮其潛能。三、探索出現代人行為及心理偏差原因:由於幼時缺乏安全感,將使現有教育制度下成長的人,若產生偏差的心理諮商與輔導的應用作者簡介珍‧萊德蘿芙(Jean Liadloff)  美國作家,曾經花了兩年半的時間,深入南美洲的原始部落,親身體驗印第安原住民的生活方式。這個經驗,讓她充分了解到「原動經驗」在人類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並促使她完成《富足人生的原動力》這本書。  二十多年來,珍仍四處奔走,演講、上節目、發表文章、從事精神醫療工作……持續推廣「原動之道」的理念。無數的讀者讀了這本書,也改變了他們一生的觀念。  目前,珍定居於舊金山,她沒有結婚,只和心愛的貓一起住在船屋上。閒暇時亦醉心於繪畫藝術的創作。

第一章 觀念的急劇改變  神祕莫測的叢林,各式各樣的動植物、千變萬化的暴風雨和落日、令人著迷的原始純真......,都在大自然中毫不保留的一一呈現,各個都是那麼生機盎然,深遂符合生命本有的生命軌道,這就是宏觀的「正道」啊! (原動、正道待修)  「正道」就在我的周圍、我的頭頂、我的腳下,每一件事都恰如其位,不論出生、活著或死亡,都有自然的次序,都合於正道。出發前往叢林生命力的自然展現不復八歲小女孩走自己的路令人著迷的原始純真神奇印第安穿透文明心智不同的選擇無私的愛無憂無慮的快樂天堂「甘蔗之旅」的啟示觀念換新,生活歸零「野蠻」的幸福感第二章 原動觀念  所有的生命都是由個別的原動力量所組成,個人的原動力量組合成家庭的原動力量,數個家庭則形成家族,從家族到社會,再從社會到全人類。 理智與本能「正確」合乎原動之道物種累積的生存經驗「抗拒改變」的重要第三章 生命的起源  原動力量的原則,是要讓理智成為有能力的僕人,而非無能的主人。人類的理智可以認知、分類、推演各種動物植物礦物和事件的關係及特性,用比其他動物更多元更富彈性的方法製作、儲存,並相互傳送所得到的訊息。最深刻的生命連結感官的意識當下與永恆為新世界做好準備被滿足的期待美好的自我認同感內在本能與天賦對擁抱的渴望認知能力急速發展生物的本能反應狼女卡瑪拉選擇性學習正確運用理智制約的心靈影響性格難以承受的罪惡感自然的經驗法則「原動寶寶」充滿原動能力不同的探索經驗分離與回復越動越有活力文明社會偏離原動之道母親的印記寶寶的磨難無法取代的親密接觸最重要的原動經驗「僧帽猴」實驗寶貴的情感互動「自我」VS.「他人」反社會與愛的失落黑猩猩的原動力量失敗的圍欄實驗第四章 成長  一個擁有健康成熟的生命原動力量的孩子,自然而然會去做合宜的事情:模仿、探索、檢驗......,既不會傷害自己,也不會危及他人。這樣的孩子自在快樂、舉止合宜,聲音和表情充滿歡喜,也會積極回應年紀比他們更小的孩子。毫不壓抑的情感抒發從依賴到信任和諧的親子互動關係孩子沒有好壞之分天生的社會性適得其反的「反社會化行為」正確解讀訊息尊重個體,做自己的主人克服叛逆,做「對」的事賦予孩子選擇權溫柔的「拒絕」充分尊重他人的決定不具威脅的全然放鬆深刻的正面意義自我的成熟發展「原動」與「非原動」自我保護能力責任就是期望自然形成的家族關係第五章 生命基本經驗的失落  寶寶在媽媽懷中的任務,就是吸取足夠的生命經驗,好在日後發展獨立自主的能力。這些例行性的經歷,是寶寶建立自信的根基、形成自我意識的基礎。這個襁褓經驗一旦被剝奪,會使他在每個當下都感到不安,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失落感,覺得想要的東西永遠都遙不可及,卻又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當下的不安感失落的生命正軌無法許諾的戀愛模式對童年的錯誤幻想是「工作」還是「娛樂」情聖症候群「髒小孩症狀」與「殉道情節」阻礙自我成長的強迫行為被剝奪的母性愛燒燙傷與「情緒問題」同性角色的形成病態的人格特質被關注的需要藥物上癮,追求「駭」感希望你能了解那種感覺自我情感的迷失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冥想」的練習心靈的淨化與自由第六章 社會  葉瓜納人幾乎從不論斷他人,並且能接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相形之下,我們這些文明人愈是受挫,遭遇孤立疏離,就愈想要去論斷他人,有時用個人的標準,有時則以團體的標準,例如國家、政治、宗教、種族、性別,甚至年齡,來做為論斷的依據。對成長的期待善用孩子的天性「玩伴團體」正確的原動之道成熟的待客之道扭曲了的反社會化行為寶貴的一課拒絕無聊/尋求正道,期待演化第七章 重返原動人生  和葉瓜納人相比,我們更迫切需要打破現有的禁忌,接受人們需要從身體接觸獲得肯定的事實。由於嬰兒時期未被滿足的期待,使我們這層渴望無止境的一再加深。不論成人或小孩,這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根本需求,只要有機會,都必須想盡辦法加以實現。身體接觸,能量釋放性愛與親密需求「人類三明治」實驗滿足「懷抱經驗」的好處與孩子共眠避免過度的保護方式生命的原動需求「以大人為中心」的陪伴方式設立模範,讓孩子自然遵循尊重孩子的基本人權

珍‧萊德蘿芙的序(呂總編譯) 中文版有感  我在一九七零年代的英國,寫出第一次出版時的《原動人生》。從那時,以及本書在美國發行以來,已經翻譯成十六種語言。雖然並未有正式的經銷商為我打理這本書,四處推銷,但這些國家的出版人總是能得知這本書的存在,前來邀我同意授權。似乎,這本書傳達的訊息自有它的力量,並不是這個珍某某寫了些什麼,而是因為這些訊息是真實的;也因為讀者從中認出,他們心中早就知曉的人性訊息。我們自己感受到,遺失了非常珍貴的正道感,因此,我們會想盡己所能的,不再讓這個缺憾傳給下一代。  在歐美,許多國家深受我們文化最優與最劣部分的影響,基本上,異化程度也比亞洲國家還深。就在幾十年前,許多,或許是大多數的中國父母,仍然遵循著傳統習俗,懂得尊重深藏在他們和孩子體內的自然律動,整天懷抱著嬰兒,晚上一起睡覺,期待孩子分享周遭人群的價值觀。即使現在的都會居民,也會有住在鄉下的親戚,並未放棄正確人類行為的原動之道,說不定,他們自己的父母或祖父母,就是極佳的原動典範。  我的著作發行中文版,個人最殷切的盼望是,希望說服中國讀者,不要跟隨我們進入悲劇般的錯誤。我們也才剛開始瞭解,我們為錯誤所付出的代價,包括變質的親子關係,父母的意志受到教養「專家」書籍的煽動,以為為了讓孩子「社會化」,就必須處處贏過這個小暴君。﹝天啊,這是史帕克博士的用語。﹞  諷刺的是,我們讓小孩子哭泣卻得不到回應,讓他們一個人睡覺,從我們獨斷的眼光來看,這是讓孩子感受到,他們如此迫切的想要接近我們是「錯誤的」。我們的作為教給他們的,只是適得其反的反自我、覺得自己是壞小孩,錯誤的,一文不值的,不受歡迎的,也常想要作出反社會的行為。  親愛的中國讀者,我們人類其實天生是社會化的動物,我們不需要再被教導成社會化。請相信人類自身的正道感,不要再隨意揮舞父母的權威,用負面的期待,破壞自信這個天生的權利吧。每個人,小孩或成人,都應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感受,也應能從容自在。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