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解!脊椎側彎的真相:寫給60萬人的自我檢測與矯正法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11月
正解!脊椎側彎的真相:寫給60萬人的自我檢測與矯正法
台灣脊椎側彎潛在患者,高達60萬人!
久站、坐穩、走遠、好體態、有自信,從正脊開始!
看診前,建立正確知識自我檢測,不需人云亦云,自己嚇自己!
確診後,藉由調整呼吸、改變生活習慣與姿勢,穩定控制並緩解側彎困擾。
源自德國,針對台灣人改良設計的系統整脊及構思運動,
不用開刀,就能有效改善側彎角度、姿勢、外觀及痠麻痛等問題,
三個月完整矯正療程,在家也能DIY,從此「行得正,坐得直」!
◎本書功能:
◆破解迷思,辨識真假脊椎側彎並對症下藥。
◆不開刀!自己就能做的脊椎側彎檢測與脊椎調校術。
◆了解並預防運動及日常造成的姿勢性脊椎側彎。
◆解析傳統治療與其他療法優缺點。
◆校正脊椎同時扭轉歪斜人生。
◎破除脊椎側彎迷思:
迷思1 每個人都有脊椎側彎,沒有人的脊椎是直的?
迷思2 「雞胸」與「漏斗胸」是否為脊椎側彎?
迷思3 走路「內八」或「外八」是不是脊椎側彎?
迷思4 背部痠痛是不是脊椎側彎?脊椎側彎可以預防嗎?
迷思5 健身、練瑜伽會導致脊椎側彎嗎?
迷思6 健身、路跑完背部痠痛,是否為脊椎側彎?
迷思7 孕婦、媽咪抱小孩覺得特別腰痠背痛,是脊椎側彎嗎?
迷思8 按摩師說我背部左右不平均,是脊椎側彎?
迷思9 小孩身體軟趴趴,被大人罵「沒脊椎」,跟脊椎側彎有關?
迷思10 夜間磨牙跟脊椎側彎有關?
◎真假脊椎側彎,跟你想的不一樣:
■駝背=脊椎側彎?
■左右肩膀不一樣高=脊椎側彎?
■彎下腰,背就凸出來=脊椎側彎?
■長短腿=脊椎側彎?
■鞋跟磨損一高一低=脊椎側彎?
■小孩寫功課姿勢不良、書包太重,就會造成脊椎側彎?
■小孩子才會脊椎側彎?
名人推薦
聯新運動醫學中心主任 林頌凱醫師
原力復健科 侯鐘堡醫師
榮總兒童骨科 奉季光醫師
專業推薦
作者簡介
李容霆
物理治療師,現任「脊聲動」物理治療所負責人
專長:
脊椎側彎矯正
學歷&證照:
高雄醫學大學物理治療學士
德國Schroth Method側彎矯正治療師
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實習治療師
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實習治療師
長春藤診所運動醫學部組長
詠贊聯合診所復健科組長
昌弘復健科診所物理治療部
推薦序 脊椎側彎患者的告白
前言 「開刀」與「不開刀」二分法之外的選擇
PART I 脊椎側彎的基本知識
CHAPTER 1 脊椎側彎跟你想的不一樣
這樣算是脊椎側彎嗎?
如何發現自己有脊椎側彎?
CHAPTER 2 脊椎側彎知多少?
脊椎側彎自我認知快問快答
健身教練把自己練歪了?!
正常與側彎的脊椎有何區別?
功能性脊椎側彎
結構性脊椎側彎
CHAPTER 3 脊椎側彎如何確診?
真假脊椎側彎:亞當氏測試一彎見真章
如何透過觀察發現脊椎側彎?
X光判讀:進一步確認側彎的角度及狀況
CHAPTER 4 脊椎側彎的影響
脊椎側彎的症狀
側彎在不同年齡會產生不同困擾
CHAPTER 5 傳統脊椎側彎的治療方式
坊間非侵入性脊椎側彎治療方式解析
CHAPTER 6 脊椎側彎一定要開刀嗎?
案例一:堅持手術「一勞永逸」的爸爸V.S.落淚的女兒
案例二:手術不漂亮,中年後飽受腰痛之苦
案例三:手術成功卻仍不如預期的大學生
侵入性脊椎側彎治療方式
PART II 脊椎調校訓練DIY
CHAPTER 7 不開刀,側彎物理治療法
系統整脊,牽一髮動全身
構思運動:融合正統物理治療與德國側彎矯正訓練
復建運動,在家也能DIY
基本練習
進階練習
三個月完整矯正療程
脊椎側彎可能影響咬合
CHAPTER 8 如何防止脊椎側彎惡化?
造成脊椎側彎惡化的風險因子
將矯正融入日常生活
脊椎側彎會好嗎?
附錄 破解脊椎側彎的迷思
迷思1 每個人都有脊椎側彎,沒有人的脊椎是直的?
迷思2 「雞胸」與「漏斗胸」是脊椎側彎?
迷思3 走路「內八」或「外八」是脊椎側彎?
迷思4 背部痠痛是脊椎側彎?
迷思5 健身、路跑完背部痠痛,是否為脊椎側彎?
迷思6 健身會練到脊椎側彎嗎?
迷思7 練瑜伽會脊椎側彎嗎?
迷思8 孕婦、媽咪抱小孩覺得特別腰痠背痛,是脊椎側彎嗎?
迷思 9 按摩師說我背部左右不平,是脊椎側彎?
迷思10 有些小孩身體總是軟趴趴,被大人罵「沒脊椎」,跟脊椎側
彎有關嗎?
迷思11 夜間磨牙跟脊椎側彎有關?
迷思12 脊椎側彎可以預防?
推薦序
脊椎側彎患者的告白
林○麗
我國三時被檢查出有脊椎側彎,至今已經17年了。
一開始在姊姊介紹下,給認識的中醫推拿師進行推拿治療。當時幾乎每天晚上都去,每次都很痛,一直以為只要忍住這樣的痛苦,側彎就會變好,就能夠跟正常人一樣。推拿師跟我說:「千萬不能開刀!」但是,十多年來每個星期推拿所花費的時間、金錢讓我懷疑:「難道我一輩子都要這樣嗎?」
終於,我決定去做個檢查,當時檢查出側彎角度分別是53度、37度,讓我非常震驚,因為我的度數明顯比國中時惡化許多,雖然外表看起來只是駝背、有點奇怪,但也說明了中醫的治療對我而言只是延緩惡化程度,卻不能減少側彎度數。
當時30歲的我,已過了黃金治療時間,再加上側彎度數太大,所有看過的脊骨神經醫生都告訴我,以我的狀況頂多只能維持不繼續惡化,而且需要穿背架、終生做復健運動。我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花了10萬元左右,一年後去照X光,側彎還是變更嚴重。
於是,我開始認真上網研究脊椎側彎,又去看了其他脊骨神經、AMCT(整脊槍)醫生後發現,其實我的年紀已不適用背架,因為脊椎已定型,無法像發育中的小孩可藉由背架矯正。而且因為工作關係也不方便長期穿戴。如果選擇開刀,網路上查到的資料都顯示,脊椎開刀的目的是改善外觀與解除神經及器官壓迫,卻不能讓身體活動功能跟正常人一樣,而且畢竟是侵入式治療,手術後留下後遺症的機率很大。
最後,我心想,只要側彎度數不繼續增加就好了,畢竟外表也許跟常人有點不同,但並不明顯。可是當我再去照X光追蹤時,我的度數仍然在緩慢增加。我開始覺得姿勢不正確、習慣不良才是造成脊椎側彎持續惡化的主要因素,若我的脊椎側彎越來越嚴重,便會影響心肺功能和體力,外觀上也會越來越明顯。為了找尋正確的姿勢、習慣及更有效的復健運動,我上網、去書店買了很多有關駝背、脊骨神經、自然療法的書,但對我完全沒用,因為那些書全都是針對一般姿勢不良的人,而不是針對真正有脊椎側彎的人。
每個脊椎側彎患者所需的運動都不一樣,因為大家側彎的方向、部位與度數都不相同。照脊骨神經醫生的說法,讓身體平衡才是最好的解決之道,但誰能告訴我,我的身體怎樣才能平衡?於是我用「平衡」兩個關鍵字在網海搜尋,最後終於找到本書作者李容霆物理治療師,透過電話和現場約診詢問,決定試做脊椎側彎系統矯正,療程包含:系統整脊、構思運動訓練……等,是針對脊椎側彎特異性的矯正方法。
沒想到三個月內,我凸起的右邊背後肋骨平坦許多,也漸漸知道如何使用我的肌肉,讓歪掉的脊椎慢慢排列到比較好的位置。其實脊椎是由一顆一顆的骨頭排列組成,撇開生長發育時的椎體與肋骨變形,最關鍵的還是長期姿勢不正確,讓肌肉不平均,繼而牽動脊椎,造成側彎明顯甚至持續惡化,最後影響心肺功能及體力。
現在的我仍在學習旋轉式呼吸,讓我凹側部位的肌肉擴張、凸側部位收縮,鍛鍊適合我身體的肌肉,讓肌肉成為最好的隱形背架,穩定我的脊椎,也許我不能像正常人一樣,但我確信,這是最適合我的運動,它不僅能讓我的側彎度數不再惡化,甚至能讓度數在可恢復的範圍內減少。
如果你也有脊椎側彎的困擾,希望也讀一讀《正解!脊椎側彎的真相》這本書,或許除了開刀,你還有更好的選擇!
前言 「開刀」與「不開刀」二分法之外的選擇 在我十多年的臨床經驗中,曾遇到過無數在現實狀況中無法根治的疾病,撇開大家耳熟能詳的內科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在復健領域大概就是脊椎或關節方面的退化問題,例如:椎間盤突出、骨刺、坐骨神經痛、經常性的腰背痠痛,膝蓋退化……等。 這些長期飽受疼痛症狀所苦的患者,排除特殊性的職業傷害,或是因長期姿勢不良,可藉由適當物理治療與運動訓練後恢復外,其他較難痊癒的族群中,脊椎側彎患者竟占滿高的比例。 追根究柢得到一個推論,就算側彎患者經由適當藥物或儀器,得到症狀治療甚至讓受傷的部位休息而有所緩解,但不舒服的感覺和症狀還是會很快復發。我們對於現代的治療計畫普遍都有一個觀念,受傷之後應該做復健運動強化肌力與身體控制,但是側彎患者的身體結構本質上與一般脊椎不同,所以運動訓練與後續日常姿勢的維持應該也有所區隔。 回想起來,我們在醫學院學習的是,如何幫助一般(正常)的身體在受傷之後恢復的治療方式,但對於本身就是脊椎側彎患者的受傷治療,卻不在課程安排中,所以只好將治療一般脊椎的方法,套用在側彎患者身上,因此治療效果很可能不如預期,這便是我開始投入脊椎側彎專業矯正領域的原因之一。 臨床上發現,許多側彎患者的困擾總是反覆持續發生,例如一般上班族常見的久坐腰痠背痛,通常可經由適當的治療與姿勢訓練明顯改善,但是側彎患者就不太適用。愛好上健身房重訓的朋友,若因為訓練不當而受傷,也能很快恢復;但對於側彎朋友來說,一旦受傷,恢復便可能遙遙無期;喜歡路跑的朋友,膝蓋不舒服也可經由治療恢復,但是側彎的朋友卻可能改善緩慢。 此外,許多家長發現孩子從小有側彎時,通常會直接想到脊椎是骨頭,所以就前往骨科就醫,而骨科醫師提供的建議多半是以骨科專業為出發點,所以會根據側彎角度的程度給予是否需要手術的建議,如此一來便造成患者本身或家長接收到的治療資訊不足。我們在骨科通常會聽到醫生這樣建議: 「側彎角度很大喔,現在就要趕快安排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