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臺灣醫療公衛五十年(修訂版)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11月

日治臺灣醫療公衛五十年(修訂版)

作者:張秀蓉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中心
出版日期:2015年06月01日
ISBN:9789863500742
語言:繁體中文

臺灣近代醫療公共衛生建設的基礎奠定於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本書即為研究此段歷史寶貴的第一手史料。

  《日治臺灣醫療公衛五十年》蒐集、譯註日治臺灣醫療、衛生的重要史料及文獻,是研究日治臺灣醫療公衛史極其重要且必備的書。

  本書共分三部分:第壹部,譯註日治時期臺灣醫療公衛參與者、見證者──堀內次雄、丸山芳登共同撰寫之〈臺灣醫事衛生年表〉,記述當時醫療、醫學教育、傳染病防治及公共衛生……等重要大事之經緯。第貳部,為丸山芳登《日治時期臺灣醫療公共衛生業績》之譯註,分序、人口、疾病、設施四大篇,詳細記載了日治臺灣的人口狀況、傳染病現況、醫學教育、醫療行政等的調查、統計成果,完整呈現當時醫療公衛之整體面貌。第參部,編者精心選譯了當時具關鍵意義的醫療、公共衛生的法規與文獻,是深入了解日治臺灣醫療公衛政策理念與想法的重要參考資料。

名人推薦

  陳維昭(國立臺灣大學前校長)
  謝博生(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前院長)
  江東亮(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前院長)
  陳為堅(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共同推薦

  有關臺灣日治時期的醫療衛生,小田俊郎於1974年所發表的《臺灣醫學五十年》無疑是大家所最熟悉,也是最重要的一本著作。現在張秀蓉教授將1946年堀內次雄與丸山芳登所發表的〈臺灣醫事衛生年表 1895-1945〉,以及1957年丸山芳登所發表的《日治時期臺灣醫療公衛業績》加以整理、翻譯、編註,分別構成本書的第壹部、第貳部。自己再從史料中精心挑選出重要的法規和文獻成為第參部,三者構成《日治臺灣醫療公衛五十年》一書,是臺灣醫療公衛史上極其珍貴的大作,與小田俊郎的《臺灣醫學五十年》互補並輝,留下相當寶貴、難得的歷史資料。──陳維昭(國立臺灣大學前校長)

  本書第壹部分是譯自堀內次雄、丸山芳登共同具名撰寫的於過去半世紀之〈臺灣醫事衛生年表 1895-1945〉,記述日治時期熱帶傳染病防治之經緯及日本在臺灣的衛生醫療建設;本書第貳部分是譯自丸山芳登的《日治時期臺灣醫療公衛業績》,其內容除了介紹臺灣的地形、氣候、人口之外,更詳細記載了日治時期臺灣風土疾病,包括鼠疫、傷寒、赤痢、霍亂、天花、腦脊髓炎、瘧疾、恙蟲病等急性傳染病,以及寄生蟲病、蛇毒、結核病、痲瘋病、梅毒、皮膚病及地方性甲狀腺腫等特殊疾病,另外,在衛生醫療設施方面則詳細敘述日治時期臺灣的衛生行政、醫療、醫學教育、研究機關、醫事人員、環境衛生等的狀況;本書第參部分是張秀蓉教授多年來所收集的日治時期臺灣醫療衛生建設史料的精華,其內容列述相關法規及文獻,這些資料對於日治時期臺灣醫療衛生發展歷史的研究,具有相當重要的參考價值。──謝博生(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前院長)

  百年以前,臺灣仍是瘴癘之鄉,而如今臺灣人平均壽命卻名列全球排行榜前茅。這樣的健康奇蹟,是如何被創造出來?有關日治時代的中文公共衛生史料,一向極為貧乏,本書讓我們得以緬懷諸先賢的努力,以及深入瞭解臺灣健康奇蹟的由來。──江東亮(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前院長)

  本書是想要瞭解近代臺灣公共衛生奇蹟者不可或缺之鑰。──陳為堅(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作者簡介

張秀蓉

  1965年畢業於臺大歷史系,1968年取得碩士學位後赴美國伊利諾大學研究,後任教於臺大歷史系,專長為近代歐洲社會經濟史、香港史、臺灣史史料研究等,曾任臺大歷史系教授、系主任及臺大陳維昭校長特別助理。任教期間先後往布朗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劍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訪問研究。退休後,致力於臺灣醫療公衛史研究。現為臺大醫院顧問,臺灣醫學史學會理事長。

修訂版序
初版序一╱陳維昭
初版序二╱謝博生
日治臺灣醫療公衛圖輯
編輯凡例
編者的話

第壹部 臺灣醫事衛生年表
(堀內次雄、丸山芳登 著,邱鈺珊、陳瑋荻等 譯)


1985-1904
1905-1914
1915-1924
1925-1934
1935-1945

第貳部 日治時期臺灣醫療公衛業績
(丸山芳登 著,戴政宇、蔡博薰、陳怡璇等 譯)

附表目次
自序

序篇
第一章 地形
第二章 氣候

人口篇
第一章 婚姻
第二章 出生
第三章 死亡
第四章 自然增加
第五章 臺灣未來的人口數
第六章 體格與體力

疾病篇
第一章 法定傳染病
第二章 特殊疾病
第三章 其他

設施篇
第一章 衛生行政機關
第二章 醫學教育及研究機關
第三章 醫療相關人員
第四章 醫療機關
第五章 防疫機關
第六章 保健事業
第七章 藥事
第八章 環境衛生

第參部 法規與文獻
(李衣晴、邱鈺珊、徐廷瑋等 譯)

一、醫療法規
(一)醫事
1. 臺灣醫業規則
2. 臺灣公醫規則
3. 臺灣總督府醫院官制
4. 臺灣公醫候補生規則
5. 臺灣藥劑師藥商製藥業者取締規則
6. 臺灣藥品取締規則
7. 臺灣醫生免許規則
8. 臺灣齒科醫師令

(二)研究
1.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官制
2.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分課規程
3.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分課規程改正
4.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官制
[附]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事務分掌規程第十四條 衛生部掌管事務
5. 臺北帝國大學附屬熱帶醫學研究所官制
6. 臺北帝國大學附屬熱帶醫學研究所事務分掌規程

(三)教育
1. 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官制
2. 臺灣總督府醫學校規則
3. 臺灣總督府醫學校醫學專門部規則
4. 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官制
5. 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規則一
6. 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規則二
7. 臺北帝國大學附屬醫學專門部規程
8. 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規程
9. 臺灣總督府助產婦〔助產士〕講習生規程
10. 臺灣總督府醫院看護婦〔護理師〕助產婦講習所規則

(四)其他
1. 臺灣中央衛生會規則
2. 臺灣地方病及傳染病調查委員會規程

二、醫療文獻
1. 臺灣土人醫生人員數
2. 臺灣的醫者
3. 明治32年〔1899〕2月至12 月衛生及醫事年終報告
4. 臺北醫院第一回年報目次
5. 論說
6. 臺灣公醫的本領
7. 臺灣大學設立論
8. 臺北醫院土人醫師養成情況
9. 臺灣總督府醫學校成立的由來及未來意圖
10. 後藤民政長官演敘醫學篇
11. 臺北醫院第一回年報――看護婦養成
[附]見習看護婦募集廣告
12. 臺北醫院養成看護婦
13. 明治35年〔1902〕總督府醫學校事務成績報告書目次
14. 後藤民政長官訓辭
15. 高木醫學校長訓辭
16. 後藤民政長官諭訓辭
17. 長野代理醫學校長報告及訓辭
18. 日治臺灣制式西醫醫學教育沿革略
19.《臺灣醫事雜誌》發刊詞
20.《臺灣醫事雜誌》第三編終號(社告)
21. 臺灣醫學會創立始末
[附]本會成立儀式情況
22. 臺灣醫學會第一屆大會記事

三、公共衛生法規
(一)環境改善
1. 臺灣下水道規則
2. 臺灣下水道規則施行細則
3. 臺灣下水道規則施行規程
4. 臺灣家屋建築規則
5. 臺灣家屋建築規則施行細則
6. 臺灣汙物掃除規則
7. 大清潔法施行規程
8. 臺灣鼠疫病毒汙染物處理規則
9. 臺灣鼠疫病毒汙染物處理規則施行細則

(二)鴉片
1. 臺灣鴉片令
2. 鴉片癮矯正手續

(三)疾病防治
1. 臺灣傳染病預防規則
2. 海港檢疫法
3. 臺灣海港檢疫規則
4. 臺灣總督府海港檢疫所官制
5. 臺灣種痘規則
6. 瘧疾防治規則
7. 瘧疾防治規則施行規則
8. 瘧疾防治規則施行規程
9. 痲瘋病預防法

(四)食品飲料
1. 臺灣市場取締規則
2. 臺灣牛乳營業取締規則
3. 臺灣清涼飲料營業取締規則

(五)其他
1. 臺灣屠畜取締規則
2. 臺灣小學校兒童身體檢查規程

四、公共衛生文獻
1. 臺灣的衛生
2. 德勒斯登(Dresden)萬國衛生博覽會臺灣館展品清單
[附]萬國衛生博覽會委員名單
3. 通俗衛生展覽會概況
4. 臺灣衛生狀況的今昔比較

編後語
附錄一 堀內次雄等人在臺事跡與經歷
附錄二 1895 至 1945 年日本紀年與西元紀年對照表
附錄三 日治臺灣歷任總督任期表
附錄四 重要疾病中、英、日文對照表(本書第貳部疾病篇)
參考資料

修訂版序

  2014年9月赴美渡假前,臺大出版中心告知《日治臺灣醫療公衛五十年》預備再版,可作修訂。乍聽之下很訝異,未料到這本讀起來如此生硬的一手資料,居然可以再版,對我而言真是莫大的鼓勵。於是,在我簡單的行囊中放了本書的初版本,修訂本書成為我旅居普林斯頓小屋六個星期休閒之餘的功課。

  本書出版之緣由、經過等,可參見〈編者的話〉與〈編後語〉,不再贅述。本次修訂包括訂正全書中之錯字、統一字詞、修改中文譯文讀起來繞口或有疑惑之處、訂正註文等。其中,最重要是將初版第325頁〈臺灣總督府醫院官制〉,明治31年﹝1898﹞6月18日,敕令第一一一號,替換為早一年的〈臺灣總督府醫院官制〉,明治30年﹝1897﹞5月3日,敕令第一五五號。感謝臺灣大學日文研究所徐廷瑋仔細校譯,並找出1897年〈臺灣總督府醫院官制〉的敕令,取代原先我所選用的次年修改後之敕令。

  最後,感謝選購初版的讀者,以及臺大醫學院醫學人文博物館選用此書作為臺日文化交流及與校友交流時之贈品。此書之再版,是我繼續投入還原、保存臺灣醫療公衛史的最大鼓勵。


張秀蓉(本書編註者)
2015年4月

編者的話歷史發展有其延續性。論及臺灣醫療及公共衛生(以下簡稱公衛)史,無論任何理由日治臺灣五十年是不容留白的。誠如森下薰為小田俊郎《台湾医学五十年》(1974)(本書洪有錫譯為《台灣醫學五十年》,2000年出版)撰寫的代序〈關於臺灣的日本醫學資料〉中所言:太平洋戰爭之後,被統治了五十年的臺灣脫離日本。日本在臺灣的醫學活動也劃下了休止符。現在過了二十八年的歲月。在這段期間,以日本醫學為基礎,臺灣本身也發展出自己的醫學,而擁有輝煌的成果。臺灣的日本醫學活動雖已成為歷史,但其成果和意義不可抹煞。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國民政府任命陳儀為臺灣省行政長官來臺接收,與美方磋商下決定留用一批日籍技術專業人才,俾使臺灣在各方面得以繼續運作。負責接收臺北帝國大學的是中華民國教育部臺灣區教育復員輔導委員會和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共同執行。教育部長朱家驊借調時任中央研究院植物所研究員兼所長羅宗洛先生以臺灣教育復員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身分來臺接收臺北帝國大學。朱家驊訂下「完整接收、避免損失、立即籌備復課、可暫留日籍教師、暫時一仍舊慣」之約定。日治臺灣最後十年,最高醫療、公衛的教學與研究機構包括: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及附屬醫院、附屬醫學專門部、附屬熱帶醫學研究所,日本紅十字會臺灣分會醫院,以及最大的醫學研究團體「臺灣醫學會」(成立於1902年)等五個機構均由當時醫界唯一的臺籍教授杜聰明先生接收。醫學院則依「對於不到校、有軍國主義思想及行為、無留職必要之日籍教職員則一律解職」的原則,留用32位「具特殊學術或技能」的學者專家。留用的32位中,堀內次雄(1873-1955)以「臺灣衛生史編纂工作」之專長留用。堀內次雄是日治臺灣醫療公衛發展的參與者、見證者。1946年1月戰後《臺灣醫學會雜誌》復刊即刊登了堀內次雄、丸山芳登共同具名發表的〈於過去半世紀之臺灣醫事衛生年表〉,本書譯為〈臺灣醫事衛生年表 1895-1945〉,年表的序文是: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