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虛與科學︰沈自尹院士的中西醫結合研究心路歷程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11月
腎虛與科學︰沈自尹院士的中西醫結合研究心路歷程
所謂中西醫結合是世界醫學各個門類中難度較高的一個分支,也可以說是一個空白區,因為要將中醫和現代醫學這兩種全然不同的醫學體系結合起來,找出結合點,但我們的老師不畏艱難困阻,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這一偉大的事業。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言,“這個偉大的事業一直深深吸引著自己,並且在這條道路上一走就走了半個世界”。如果把建國之初的中西醫結合和現在的中西醫結合事業進行比較,毫無疑問,沈院士是當代這個領域中最杰出的開創者之一。作為一個不畏艱難,勇于拓荒,而又卓有成就的科學家,沈院士的很多學術觀點、思想方法、領悟感受都值得傳承和發揚,沈院士50余年的研究成果可以說是中西醫結合研究由宏觀綜合為主的研究,提升為宏觀微觀結合以及綜合分析為主研究的重要標志之一;如果要把現在的中西醫結合和將來的中西醫結合相比,那麼我們覺得此刻整理沈院士的學術思想和學術成就非常必要,正所謂承前啟後,正當其時。本書即是在沈院士八十壽辰之際,本著總結沈院士學術思想、學術成就、啟迪後學之指導思想編輯而成。本書正文包括分為十二篇,其內容慨要如下︰
第一篇︰傳略。團結沈院士的成長經歷、學術歷程,以“道路漫長矢志不移”為題展現了沈院士對中西醫結合事業的不懈奮斗與追求精神。第二篇︰腎虛證系列理論研究的七次突破。本篇從異病同治找到腎陽虛證的物質基礎開始,從腎上腺軸、性腺軸、甲狀腺軸追溯到垂體,直至下丘腦,發現腎陽虛涵蓋了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並在分子水平對腎陽虛證進行了下丘腦功能定位,近期結合腎虛與老年T淋巴細胞凋亡的研究,利用系統生物學和基因芯片技術初步繪就了腎虛證基因網絡調控路線圖譜。該篇集中體現了沈院士的學術成就,展現了他獨具匠心的創新思維,設計巧妙的研究方法,以及善于捕捉科技前沿的與時俱進的精神。第三篇︰腎陰腎陽的研究。本篇從醫學哲學、從內分泌調節等角度探討腎陰、腎陽的本質,提出了“陰陽常閾調節論”研究基礎上,提出了“衰老是生理性腎虛”的觀點。第五篇︰證的研究。本篇不僅從古代文獻中揭示證的學術淵源,還結合最前沿的系統生物學和信息學,從腎本質的研究來闡述證本質研究的方法論。第六篇︰補賢法調節腎上腺皮質功能的意義。本篇匯集從補腎復方到單味中藥,再到有效成分改善腎上腺皮質功能的系列研究。第七篇︰補腎法對免疫功能的影響。本篇對補腎法調節免疫功能的機制,在分子水平進行了深入研究。第八篇︰中西醫結合原則和思路的提出。本篇提出“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辨病與辯證相結合”、“宏觀辯證與微觀辯證相結合”的中西醫結合方法論原則,同時也從補腎藥的作用環節、清熱解毒藥的作用原理等方面闡述了中西醫結合的一些重要思路。第九篇︰與腎相關的臨床及實驗研究。本篇匯集了補腎法的臨床應用研究,包括補腎法治療支氣管哮喘、滋陰瀉火與溫補腎陽法在激素撤減中的應用、補腎延緩衰老、溫腎利水法治療腎積水癥,充分體現了中西醫有機結合提高臨床療效的原理。第十篇︰中藥藥理和中西醫結合。本篇主要為補益藥,尤其是補腎藥的藥理研究和研究思路。第十一篇︰論中西醫結合。本篇站在推動中醫學、中西醫結合的高度,闡述沈院士對中西醫結合研究的思考。第十二篇︰科普選作。收集了部分沈院士的養生觀點。同時本書還在附錄中匯集了一些重要資料,包括媒體對腎虛及衰老研究成果的報道,沈院士培養的研究生名錄,科研成果歷年獲獎目錄。此外還附錄“師生情緣”一章,既包括沈院士對老師姜春華教授的緬懷,也有學生從各個方面對沈院士的感懷,如此,俾可以通過不同角度發揚老師的學術思想並啟迪後學。
“人生確有自己的時空坐標,每個人都只是其中的一點,當你認識到了這一點,你就可能不再希望遷徙”,“事業的追求為了理想,生活的樂趣乃是創新,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現以八旬耄耋之年,半個世紀的事業拼搏中的一點心悟和樂趣,奉獻給關心中西醫結合事業的同道”。沈院士在自序中這樣寫道,中西醫結合事業是一個需要許多代人努力的事業,希望本書的出版,既能展現沈院士學術思想的精髓,又能鼓舞後學以推動這項事業的不斷發展。
第一篇 傳略
道路漫長 矢志不移
第二篇 腎虛證系列理論研究的七次突破
一、1959~1960年異病同治的物質基礎——腎陽虛-尿17羥皮質類固醇值低下
二、1961~1965年從腎上腺皮質追溯到下丘腦
三、1978~1982年從腎上腺軸擴大到性腺、甲狀腺軸
四、1985~1994年腎陽虛證涵蓋著神經分泌免疫網絡
五、1995~1997年對腎陽虛證進行功能定位
六、1998~2000年攻克老年T淋巴細胞過度凋亡
七、2001~2005年繪就腎虛證的基因網絡調控路線圖譜
附一 劉敬偉同志的論文
附二 從腎的研究中探討原創性研究的切入點
第三篇 腎陰腎陽的研究
第四篇 腎虛與衰老
第五篇 證的研究
第六篇 補腎法調節腎上腺皮質功能的意義
第七篇 補腎法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第八篇 中西醫結合原則和思路的提出
第九篇 與腎相關的臨床及實驗研究
第十篇 中藥藥理和中西醫藥結合
第十一篇 論中西醫結合
第十二篇 科普選作
附錄一 兩則媒體報道
附錄二 師生情緣
附錄三 研究生名錄
附錄四 獲獎情況
附錄五 珍貴照片
中西醫結合是世界醫學各個門類中難度較高的一個分支,也可以說是一個空白區,因為要將中醫和西醫這兩種全然不同的醫學體系結合起來,找出結合點.是沒有前人的經驗可以借鑒的。中西醫結合道路雖然並不平坦,但這個偉大的事業吸引了我,在這條道路上一走就走了半個世紀。為什麼有不少人包括我在內,不畏艱難甘心獻身于這一事業,必然有一些領悟和感受。
一悟︰中醫學術體系寓于哲理,而辨證論治卻具有藝術特征,“同病異治,異病同治”同時體現哲理與藝術的風貌
中醫學根源于華夏文明,春秋戰國是我國古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的時期,諸子百家進行學術爭鳴,各種學術思想蜂起,具有樸素唯物辯證法思想的哲學觀點向醫學滲透,使醫學從唯心論的神學中解脫出來,《黃帝內經》就是戰國時代的作者們受當時盛行的陰陽五行學說等的影響編著而成,建立了中醫學寓于哲理的理論體系。切實有效地指導著臨床實踐。
繪畫是藝術,無論是中國的水墨畫、西洋的油畫,畫家首先要有一個構思,再加上個人的技巧和審美情趣,才使畫能傳神,觀者賞心悅目得到會心的愉快;音樂也是藝術,無論中西名曲的產生,都得先有構思,再加上作曲家各具特色的表現手法和個人風格,使其作品久听不衰,令听者如身臨其境而有內心的共鳴。中醫不屬于藝術範疇,但卻具有藝術的特征,所謂“醫者意也”,這“意”並非隨心所欲,而是指構思,當然這不像繪畫和音樂之僅供耳目賞閱,而這構思水平的高低就是決定治療效果的好壞,中醫診治疾病的水平參差不一,看來就在構思的水平。譬如一個病人經過幾位老中醫看過,有時會得到完全不同的處方。幾個徒弟跟一位老中醫學習,幾年後有的能將老中醫的處方成套地背下來,連每個藥在處方的位置都能一成不變,有的則能將老中醫的心得與治病作風學到手,而並不拘泥于一方一藥,前者學“形”後者學“神”,後者實則是學到這位老中醫的構思方法。
我在跟姜老臨診時,看到在治療一個哮喘病人時,由于發病的環境、季節、體質的改變、誘發因素的不同,先後采用了四種完全不同的處方;又看到了對西醫看來是完全不同的病,如瘧疾、痢疾、哮喘、乳糜尿,在某個階段有“氣虛”表現的時候,用補氣的同一個處方而取效,使我悟到這正是體現了“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精神。後來我在腎的研究課題中,注意到一個問題,六種全然不同的疾病在某個階段都有腎虛證時,都可采用補腎法而提高療效,“異病,,既然可以“同治”,必有其共同的物質基礎,結果發現凡是腎陽虛證的病人其尿17羥值都很低,找到腎陽虛的初步物質基礎,也可以說找到了一個中西醫結合點,在]960年首次全國中西醫結合學術經驗交流大會上以“同病異治,異病同治’’富有哲理思想的命題,以腎陽虛具有共同物質基礎為內容的論文進行宣讀,以後全國常有采用這一學術思路和方法進行中西醫結合臨床與實驗研究。至于“同病異治,異病同治,,這一提法的出處已無從查考。
二悟︰中西醫結合的核心是“各取所長,優勢互補”,辨病與辨證相結合是中西醫結合的初步途徑
20世紀50年代,黨號召知識分子學習馬克思唯物辯證主義,努力改造世界觀。我在學中醫的時候讀到了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恩格斯在里面講到19世紀自然科學一系列重大發現,打開了形而上學自然觀的缺口,指出了綜合的、辯證的自然觀取代舊的自然觀已經不可避免。恩格斯的英明論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在學習中醫的我認識到,尋找不同學科的聯系,促成學科與學科的綜合是科學發展的一個趨勢,這啟發我萌生了把中醫和西醫這兩種全然不同的醫學體系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的想法。
1959年對我來說是學術生涯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我參與了上海第一醫學院髒象專題研究課題的策劃與研究,事實上從這時起,我已經走上了中西醫結合研究的道路,至于中西醫應該如何結合還沒有一點點概念。直到“十年動亂,’期間,極左思潮和形而上學的觀念泛濫,提倡一根針、一把草、一雙手的群眾運動卻不準搞自然科學的理論研究;從形而上學鼓勵中西醫結合,小的是中醫、西醫同坐一張桌子讓病人既用西藥又用中藥,大的如當初的江蘇新醫學院是把中醫學院和西醫學院硬生生地合並為一進行黨委統一領導。既然那時不準搞自然科學的理論研究,1969年我就報名參加了去四川山區的祖國醫藥探索隊進行中西醫結合的臨床探索,山區正值百日咳流行,卻又嚴重缺醫少藥,我就利用山區盛產中草藥的條件,按照中、西醫理論各自所長,結合在一張處方上,藥物的配伍體現了西醫抗菌原理與中醫扶正、鎮咳與祛痰的配合,用大鍋湯的方式發放給所有患兒,及時治療,取得了90X~︰,並有效地控制了百日咳的流行,為此還得到涪陵地區主管部門的通報表揚。這使我悟出了中西醫結合並不在于數量上的相加,形式上的合作,中西醫可以有多種多樣的結合方式,但必須升華到理論的高度作有機的結合。1970年回滬後對急性胰腺炎和上消化道出血按中醫理論“六腑以通為用”的理論,施行以大黃為主的方藥治療。對肺炎按西醫理論“抗菌素合理配伍”的思路,將五種中草藥合用進行治療,由于這些中西醫結合的設計合理,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就從大量的臨床實例和實驗數據中,概括出姜老早就提倡的“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基礎上的五種中西醫結合方式,總結成文提出“中西醫結合的初步途徑是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發表在1973年的新醫藥雜志,並被邀在全軍中西醫結合大會上作專題報告。雖然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只是臨床上中西醫藥如何結合的入門和思路方法,而它之所以被國內中醫和中西醫結合界廣泛采用論文與教科書中,因為它的核心正是汲取了中西醫在診治病癥中各自物長處,正是“各取所長,優勢互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