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次生災害與地表破裂帶調查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7月

汶川地震次生災害與地表破裂帶調查

作者:周慶
出版社:地震
出版日期:2011年01月01日
ISBN:9787502837006
語言:繁體中文

為了快速評估未來餘震的活動趨勢及其影響範圍,震區強餘震地震動預測專題組根據汶川地震的餘震分佈特徵,結合地震構造模型,估計未來強餘震的可能發生地點的展布範圍;通過與同類地震序列的類比分析,估計未來強餘震的趨勢和強度;基於地震動衰減關係,計算強餘震地震動的強度及其影響範圍,並根據汶川地震的震害情況進行適當調整,編制出汶川地震強餘震地震動預測圖。

在災區次生地質災害調查,災區堰塞湖、震損水庫和重要堤防調查,震區地表破裂帶調查,強餘震地震動預測等基礎上,綜合考慮地震烈度、地形地貌、地層岩性、降雨及人類工程活動等各種因素,進行了災區地質災害的危險區劃分,明確劃分出適宜恢復重建地區、不適宜恢復重建地區(生態重建區),或適度重建區。

第一章 地質災害快速調查
1.1 工作概況及範圍
1.2 區域自然地理及地質環境
1.2.1 氣象水文
1.2.4 地質構造、新構造運動與地震
1.2.5 工程地質岩組劃分
1.3 地質災害發育特徵
1.3.1 地質災害類型
1.3.2 地質災害分佈特徵
1.3.3 地質災害形成條件
1.4 次生地質災害快速調查
1.4.1 次生地質災害快速調查
1.4.2 典型地質災害調查
1.5 結論與建議
1.5.2 建議

第二章 典型地震滑坡與泥石流溝特徵剖析
2.1 典型地震滑坡特徵剖析
2.1.1 青川東河口滑坡
2.1.2 安縣大光包滑坡
2.1.3 漩口牛眠(圈)溝滑坡
2.2 典型泥石流溝特徵剖析
2.2.1 汶川縣磨子溝
2.2.2 汶川縣牛圈溝
2.2.3 彭州謝家店子溝
2.2.4 彭州高家子溝
2.2.5 北川魏家溝

第三章 堰塞湖、震損水庫和重要堤防風險源調查統計和危險程度分類
3.1 堰塞湖的調查與統計分析
3.1.1 基本情況
3.1.2 堰塞湖危險性評估
3.2 水庫工程風險源的調查與統計分析
3.2.1 基本情況
3.2.2 險情分級
3.3 堤防工程風險源的調查與統計分析
3.3.1 基本情況
3.3.2 險情分類
3.3.3 堤防險情程度的評估方法
3.3.4 災區堤防險情調查及風險源分析
3.3.5 四川省堤防震損情況及風險源
3.4 結論與建議
3.4.1 次生水災害源的成因
3.4.2 次生水災害源的分佈特徵
3.4.3 對策與建議

第四章 震區斷裂活動性調查
4.1 震區地震地質構造環境
4.2 震區新構造運動特徵
4.3 震區主要斷裂活動性調查
4.3.1 岷江斷裂
4.3.2 龍泉山斷裂帶
4.3.3 龍門山構造帶
4.3.4 蒲江-新津斷裂
4.4 汶川8.0級地震破裂帶特徵
4.4.1 北川-映秀斷裂地震破裂帶
4.4.2 彭縣一灌縣斷裂地震破裂帶
4.4.3 小魚洞地震破裂帶
4.4.4 青川-帶北川-映秀斷裂地震破裂研究
4.4.5 汶川8.0級地震地表破裂帶特徵小結
4.5 龍門山斷裂帶的古地震研究
4.5.1 龍門山斷裂帶幾處典型探槽研究
4.5.2 龍門山斷裂帶大地震原地復發特點的分析

第五章 地震地表破裂帶寬度調查
第六章 震區次生地質災害與地震斷層相關性調查
第七章 震區強餘震地震動預測
第八章 重災區綜合災害危險區劃分
參考文獻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