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後恢復期病人的評估與治療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7月

麻醉後恢復期病人的評估與治療

作者:王明安 王明德 主編
出版社:人民衛生
出版日期:2002年12月01日
ISBN:7117051930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198元

《麻醉後恢復期病人的評估與治療》一書,是一本圍麻醉期、重點在麻醉後恢復期病人的處理的專著。全書分為3篇,共25章。第一篇為基礎篇,共七章,包括病人進入麻醉後恢復期病人轉出PACU的標準等,深入淺出地介紹了PACU醫護人員所要具備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工作。第二篇共14章,主要敘述各專科手術後病人在麻醉後恢復期的監測與處理,並且在每一章中根據各專科的特點,以多的篇幅敘述了術前、術中的病理生理變化、評估及處理,讓讀者對每一個病人有一個完整的理論和具體病情的認識,以利于對麻醉後恢復期情況作出恰當的評估與治療。第三篇共四章,主要介紿PACU的建設和管理,特別是以較多的篇幅介紹了PACU護士的培訓、職責與技術素質要求,同時還用專門一章討論PACU的法律問題。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進入麻醉後恢復室評估與監測 第一節 進入評估 一、基本情況評估 二、評估方法 第二節 監測 一、呼吸系統 二、循環系統 三、神經肌肉傳遞 四、體溫 五、腎功能 六、意識水平 七、水電解質平衡 第二章 術後急性疼痛的評估與治療 第一節 疼痛的解剖生理學 一、疼覺感受器 二、脊髓的痛覺傳導 三、腦內的痛結構 第二節 疼痛的神經生理學 一、痛覺的發生 二、疼痛的調控機制 第三節 疼痛的生理學 一、疼痛的分類 二、有關疼痛的幾種學說 三、常見的致痛物質 第四節 術後急性疼痛的影響因素 一、術後急性疼痛的原因 二、術後急性疼痛的影響因素 第五節 中樞性鎮痛藥的臨床藥理學 一、阿片受體的種類和功能 二、常用中樞性鎮痛藥的臨床藥理學 第六節 非甾體抗炎藥的臨床藥理學 一、NSAIDs的臨床藥理作用 二、NSAIDs的副作用 三、常見NSAIDs的臨床藥理學 第七節 術後急性疼痛對機體的影響 一、心血管系統 二、呼吸系統 三、神經內分泌系統 四、胃腸道和泌尿系統 五、心理、行為 六、血液系統 七、免疫系統 八、肌肉系統 第八節 術後疼痛的監測與評估 一、疼痛評估的內容和意義 二、疼痛的臨床評估方法 第九節 術後疼痛的治療方法 一、術後急性疼痛治療的意義 二、術後鎮痛的目的和基本原則 三、術後鎮痛方法 第十節 術後疼痛治療的不良反應 一、術後疼痛治療中阿片類藥物的副作用 二、術後急性疼痛治療的安全問題 第三章 麻醉手術後氧療與機械勇氣 第一節 麻醉手術後低氧 一、麻醉手術後誘發低氧的常見原因 二、臨床上低氧的分類 三、低氧的診斷標準 第二節 氧療的應用 一、氧療的指征和時機 二、氧療的分類 三、氧療的方法 四、氧療的注意事項和撤離問題 第三節 機械勇氣 一、需要機械勇氣的臨床情況 二、常用的機械勇氣方式 三、呼吸參數的設置和調節 四、呼吸機的撤離問題 第四節 高頻勇氣的應用 第四章 水、電解質失衡評估與處理 第五章 恢復期心血管功能障礙的監測、評估和處理 第六章 麻醉後病人蘇醒延遲 第七章 轉出麻醉後恢復室的標準 第二篇 特殊病人的術後監測與處理 第八章 心髒病人實施非心髒手術的麻醉監測與評估 第九章 心髒手術後監測評估和處理 第十章 胸部手術的麻醉後監護評估與處理 第十一章 器官移植手術後評估與處理 第十二章 術後胃腸道功能的評估與處理 第十三章 肝膽胰疾病術後評估與治療 第十四章 神經外科病人的術後監護與處理 第十五章 腎髒疾病患者術後評估與治療 第十六章 恥鼻咽喉及口腔頜面手術的PACU管理 第十七章 兒科患者的手術後評估與治療 第十八章 嚴重創傷麻醉手術後的評估與治療 第十九章 燒傷病人的麻醉後監護與處理 第二十章 區域麻醉的恢復 第二十一章 心肺腦復蘇 第三篇 麻醉後恢復室建設與護理 第二十二章 麻醉後監測治療室的構建 第二十三章 PACU的護理 第二十四章 麻醉後恢復室專業護士培訓 第二十五章 PACU的法律問題 附錄1 麻醉恢復評分 附錄2 麻醉後監測病房(PACU)病人的監護 附錄3 心肺復蘇(CPR)操作表 附錄4 心肺復蘇示範原則 附錄5 Glasgow昏迷評分標準 附錄6 血液成分治療原則 附錄7 敵國流動力學的正常值 附錄8 動脈血氣分析及血漿電解質正常值 附錄9 液體、電解質和能量需要表 參考文獻

現代麻醉學的發展已有150多年的歷史,而有關術後恢復室的記載,最早見于1801年英國的Newcastale醫院,它設有兩間5張病床的房間,收治術後患者。從歷史上看,術後恢復室的發展比現代麻醉學早。20世紀50年代初,由于小兒麻痹癥的流行,人工通氣支持廣泛使用,從而成為建立重癥監測治療室(ICU)的基礎。20世紀60、70年代,美國、歐洲各國ICU相繼建成。隨著外科手術的發展,護理人員的短缺,ICU不能適應實際需要,臨床上又創建麻醉後監測治療室(PACU),其收治對象以全身麻醉術後患者為主,一般逗留時間較短,通常不包括心髒手術患者。1994年美國麻醉學會(ASA)制定了PACU標準,使PACU工作更加制度化、規範化。近年,非住院手術的百分比增加,術後患者已成為PACU的收治對象,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患者即可離開PACU直接回家,因此,PACU的業務範圍得到不斷發展。 就大部分麻醉和手術後患者而言,其恢復過程是平穩順利的,而疼痛、惡心嘔吐、寒戰、情緒不安等也是常見的,但也有相當數量的患者麻醉後需要機械通氣支持,維持循環穩定等,甚至又有少數重癥患者在PACU中進行搶救等。因此,麻醉後恢復過程是圍術期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患者歷經手術和麻醉後,尤其是大的、長時間的手術患者的生理、病理生理等變化的規律,術後呼吸、循環、消化、泌尿等功能的改變,術後並發癥的防治,以及各項監測、搶救等,將有助于患者麻醉和手術後早日康復。因此,研究麻醉後患者的恢復是一門科學性、理論性、知識性、實用性很強的專業性學問。 由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王明安、湖南省腫瘤醫院王明德主編的《麻醉後恢復期病人的評估與治療》是一冊論述手術患者麻醉後恢復階段,尤其是術畢早期評估與治療的專著。該書內容十分豐富、實用,又以較大的篇幅介紹了PACU的建設與管理等。本書的出版必將成為麻醉工作者、有關手術各科醫護人員等的良師益友。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仁濟醫院 孫大金 2002年6月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