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農少年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6月

維農少年

作者:DBC 皮耶
出版社:天培
出版日期:2004年05月01日
ISBN:9867759125
語言:繁體中文

  十五歲的維農有了麻煩,被控涉嫌殺害十六位高中同學。血案消息傳出,媒體蜂擁而至,不久,馬提里歐這個窮鄉僻壤的小鎮,湧進大批記者,每一個都想藉此機會進CNN,好揚名立萬;還栽贓其他莫須有的罪到維農頭上。尤其是維農媽媽的情人--尤拉利歐馬嗅出剝削利用維農的好機會,而當媒體的網愈拉愈緊,維農發現自己被扯進一連串愈來愈怪異的狀況。好不容易,他將迷幻藥溶進人參液裡滅跡,還用不正當的手段從老頭達屈曼先生那裡弄到必需的跑路費,之後便隨著命運的擺佈前往墨西哥,並與心目中的女神黛勒來一場約會──至少他認為如此。  這一本黑色幽默的小說,因為描繪邪惡世上的天真無辜與單純人性,令人驚異,深刻諷刺直指當代美國的中心地帶,因此備受爭議。本書版權已賣出40個國家。★暢銷作家侯文詠熱情推薦,《張老師月刊》總編輯呂政達專文導讀。★《維農少年》為DBC Pierre的處女作,榮獲2003年布克獎。  作者簡介:DBC Pierre,本名Peter Finlay。  生於澳洲,長於墨西哥,現居愛爾蘭。  皮爾是朋友對他的暱稱,DBC則代表「dirty but clean」。  他曾經沈迷於毒品和賭博的墮落世界中,後來因著寫作,使他荒唐的生活出現了曙光,也是布克獎有史以來最具爭議的得獎作家。  他以這部《維農少年》榮獲2003年英國知名小說獎「布克獎」的殊榮。  譯者簡介:  嚴韻,倫敦大學戲劇研究碩士,現專職翻譯,並從事寫作。網頁: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greenfire/

頑童班來了個新生 ●呂政達  讀完一本小說,臉上會露出狡獪交雜天真的笑容,想起小時候做過的壞事,關於異性壞壞的幻想,某個心儀的電影情節。這本小說叫什麼名字?  提示:這絕對是本以青少年為主角的小說,他必然不是父母、老師或警長心目中的乖乖牌,渾身充滿犯罪細胞和怪誕思想,但最後又是純真成為他的救贖。這樣的青少年小說傳統,前有馬克吐溫的「湯姆歷險記」、「赫克芬」,S.E.希頓的「鬥魚」,沙林傑的「麥田捕手」,屈佛塔﹝Rikki Lee Travolta﹞的「我的破碎人生」。現在,二○○三年英國的布克獎意外的頒給皮埃爾﹝DBC Pierre﹞的處女作「維農少年」,又為這個頑童班添了一名轉學新生。但他可能無法準時來上課,因為其他同學蹺課去密西西比河釣魚,或計劃跑到紐約中央公園看水鴨,這名新生卻必須周旋在小鎮懷疑和敵意的眼光裡,設法證明自己的清白。  曾經涉及吸毒、詐騙,有過荒唐史的作者,取的筆名DBC,「骯髒但純淨」﹝Dirty But Clean﹞早已為本書定調。事實上,在看慣警匪/犯罪/驚悚電影的讀者世代眼裡,疏離的母子關係,無隙不鑽、無血不灑的媒體,彀人入罪的癡胖警察,無知卻充滿敵意的鄰里,甚至那一連串以F開頭的髒話俚語,都已不再能夠嚇到人。然而,這本小說所以會受到布克獎評審青睞,乃至許多西方讀者的喜愛,卻在於四十二歲的作者模擬十五歲主人翁維農時,在憤世嫉俗、黑色幽默機鋒與豐富的後設聯想裡,他始終沒有失落真正的純真﹝innocent﹞。這種第一人稱告白與事實間的巧妙交織運用,讓讀者一開始讀小說時就願意相信,其實主角必然是清白的。從而我們也會在閱讀的過程,在咀嚼下一大串髒話和性暗示、器官描寫,像是「任由狂飆的內分泌宰割,他一定滿腦都是不雅歌曲和嗅覺荷爾蒙滋滋冒煙」這類狂亂敘述裡,觸碰到自己幾近失傳的純真。然而,我們也會想學維農力脫問一句:「這他媽的是四十二歲的作者自己的十五歲,還是十五歲的主角活到四十二歲時的心靈,什麼康德不康德的,把那隻貓放了,不就得了嗎?」  我自己閱讀小說時,經常聯想起沙林傑的「麥田捕手」和犬儒的伍迪艾倫。我想,如果伍迪艾倫十五歲遭遇到相同的處境,恐怕也會是這樣一路喋喋不休,酸澀到骨子裡的德性吧。早期作品裡伍迪艾倫不停的現身,用講黑色笑話的態度質疑嚴肅的愛與死議題,伍迪艾倫說死神是個虛張聲勢的糟老頭,而維農少年的嘲諷核心則指向對生命意義的好奇。這種好奇與探問一直貫穿全書,讓其他相繼出場的荒謬角色,都成為一個個否定答案的大問號。其實,這種想像符合心理學家艾利克森人格理論裡,對青春期任務的描述,維農少年說:「要勇敢幾乎是可能的,如果你把身上的Nike球鞋、卡文克萊牛仔褲、你的青春和你實際上的清白全加在一起的話。」  對生命的追尋和好奇,在小說裡,就化身為維農在電影「再看我一眼」﹝Against All Odds﹞看到的墨西哥海灘上的房子,以及他對少女黛勒的情慾幻想,他甚至逃離家鄉,要去追求那個熱帶的幻想。但幻想所以為幻想,即註定永遠難以追求的本質。正如同沙林傑「麥田捕手」那個懸崖邊的想像,成就那本小說永恆的價值,「維農少年」也因為有了那片出現在電影情節裡的海灘,而不僅是只有現實情節中,充滿物質主義、烤肉醬氣味和偏見蠱惑的德州小鎮,讓讀者感覺到這本小說的可愛之處,感覺到青春的莽撞,以及青春的毫無防衛。  環繞維農少年的青春,果確是無奈至極的。他的母親永遠在等待一台新的冰箱,對於兒子的境遇卻形同陌路;母親的朋友只關心烤肉大餐,肥胖的女警官古理早就在心裡將他定罪,最接近父親形象的記者 卻是名虐待狂惡漢。他最心儀的女孩永遠得不到手,耶穌,他最好的朋友已死,死在那場校園的血案裡,讓他成為惟一活著的嫌疑人,他必須靠自己拉的屎才能脫罪。閱讀這樣一本小說,心情肯定沉重,或許還需要多一點耐心,才能穿梭在校園暴力這類禁忌題材,以及作者的後現代文學筆法間。然而閱讀卻適足讓我們發笑,這就是黑色幽默的功力,維農少年栩栩如生的性格描寫,豐富的想像能力,在惡劣與不公平處境中的幽默自處之道,恰如他的前輩赫克芬,最後總會讓我們愛不釋手。這群不可思議的頑童,怎麼能夠教給成人那麼多的東西呢?  終生隱居的沙林傑,和一九六一出生的維埃爾﹝在台灣稱為五年級前段班﹞代表著不同的世代。沙林傑不愛電影,他甚至在「麥田捕手」裡宣稱,「如果有一樣我恨的東西,那就是電影,別跟我提起。」皮埃爾的寫作手法和內容卻深受電影技法的影響,小說裡,他東一句尚克勞范達美會怎麼做,西一句母親的笑容在那齣電影看過,維農少年自己還說:「而且真相總是會大白的,你知道,隨便看哪部他媽的電影就曉得。」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將發現,小說的情節和心理轉折,其實非常的蒙太奇。閱讀時,我們或許可以在心裡想像一部電影的放映,燈暗下來,影像出現在白幕上:「馬提里歐的天氣熱得要命,但門廊上的報紙新聞冷得像冰。」直到最後直昇機盤旋的高潮。  這是本引人入勝的小說,我並不建議將本書當做揭露美國社會、校園、司法或媒體黑幕的著作,那絕不是作者的意旨,這應該是關於青春的嘲弄之作,關於美國的淪落與救贖。  瞭嗎?﹝呂政達,「張老師」月刊總編輯﹞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