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的生存策略:學習生物演化的古老智慧,不必硬碰硬也能在人際關係、商場競爭獲益的四大生存法則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11月
弱者的生存策略:學習生物演化的古老智慧,不必硬碰硬也能在人際關係、商場競爭獲益的四大生存法則
★日本「讀賣」、「產經」、「東京」等大報鼎力推薦
★商業界好評連連
為什麼獅子、老虎、鯨魚這類生態界強者會瀕臨絕種危機?
反而斑馬、沙丁魚,乃至野草這類弱勢物種,卻依然生生不息?
沙丁魚、獨角仙、青蛙、鮭魚……超過20種生物,
群聚、逃避、隱藏、錯開等四大生存策略,
只有能在殘酷的競爭環境中生存下來,才是真正的強者!
過去,我們以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認為只有強大的物種才能存活下來,然而,面臨絕種的反而大多是這類強勢物種。那些弱勢物種,反而欣欣向榮,不斷繁衍。
大犄角的雄性獨角仙往往能戰勝中小型犄角的獨角仙而獲得食物和雌性青睞,然而,小犄角獨角仙採取「錯開」策略,等大犄角獨角仙睡了,夜間才出來覓食和尋找雌性。體型小的公象海豹打不過體型大的,牠們會採取「男扮女裝」混入大型公象海豹的「後宮」,和一群雌象海豹繁殖下一代。
本書以極為生動有趣和易懂的方式,說明了自然界中那些我們視為弱勢物種面對掠食者和環境變化的生存方式。除了常見的群聚、逃避、隱藏、錯開等生存技術外,弱者更喜愛複雜的環境,也會隨環境而變化。愈惡劣的條件,對弱勢物種而言是愈優異的生存環境。
本書例舉如沙丁魚、蜉蝣、螻蛄,甚至無法逃跑的植物,透過分析牠們的生存策略──比如弱者集中力量攻打單一強者,即商業競中的「蘭徹斯特策略」,或有如吸盤魚跟著大型魚共生的「吸盤魚商法」──讓我們看到的不只是自然生態的智慧,更是人生乃至商場上的應變和進退策略。
國內各界關懷環境人士智慧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列)
李亞夫 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李偉文 作家
劉小如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鄭國威 PanSci泛科學總編輯
作者簡介
稻垣榮洋
一九六八年生,靜岡大學研究所農業學教授,岡山大學研究所完成學業後,即加入農業、林業和漁業局。現任靜岡縣農林科學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有多本生態相關著作,包括《身邊雜草的愉快生存法》《蔬果觀察記》。
譯者簡介
劉格安
政治大學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譯作類型包含商管、醫學、旅遊、生活、歷史和小說等。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前言
第一章 對生物而言,何謂強者?
獅子和斑馬,何者較強?/小螞蟻很強嗎?/戰國武將眼中的強者/雜草並不強大/弱勢生物的三大挑戰
第二章 獵物不被獵食的策略
一、群聚:愈弱勢的生物,愈依賴群體生活/沙丁魚成群結隊的理由/強勢生物也會成群結隊
二、逃跑: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逃過獵豹追捕的方法/蝴蝶飛舞的策略/逃離神出鬼沒的敵人/察覺敵人的存在
三、躲藏:「小」的優勢/正大光明地躲藏/配合成長的階段變化/誰才是敵人?/植物也會擬態/擬態成石頭的植物/配合狀況變化/隨時準備好其他選項/噴灑農藥反而使害蟲增加
四、錯開:夢在夜裡展開/在早春開花的策略/西洋蒲公英真的很強嗎?/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駱駝並不輕鬆/錯開策略的精髓
專欄一 烏合之眾的策略
專欄二 沙丁魚的漢字寫成「鰯」的理由
專欄三 樹懶的策略
專欄四 沒思想的蘆葦的策略
專欄五 生命不苦短的蜉蝣
第三章 所有生物都是贏家
唯一比較好?還是第一比較好?/唯有第一才能生存/棲位分化的策略/同一地點的棲位分化/所有生物都是第一/真正的棲位策略/細分棲位的條件/哪怕是螻蛄都有生命/強者的策略/在小型戰場上一決勝負/蘭徹斯特策略和生物的策略
專欄六 被稱為小蟲的「螻蛄」
第四章 弱者必勝的條件
弱者偏好「複雜」/弱者偏好「變化」/「最壞」的條件才是「最好」的/新的棲位在哪裡/先驅的生存方式/棲位不會停留在同一個地方/外來植物增加的理由
第五章 替代性策略R
一、植物的策略:植物的CSR策略/弱者的致勝關鍵/植物的R策略
二、生物的繁殖策略:生物的rK策略/該選r還是選K?/隨環境變化/在嚴苛的條件下該選擇何者?/弱者的「R」策略/演化為短暫的生命
第六章 「輸即是贏」的敗犬策略
鷹派與鴿派誰比較強?/群體中的位階定奪/當個敗犬沒什麼不好/圍繞著雌性永無止盡的競爭/和平的競爭/嶄露頭角的風險/小偷的策略/鮭魚的衛星策略/男扮女裝策略/搶奪禮物/象海豹的後宮/沒有中等的體型
第七章 無法逃跑的植物如何維生?
對抗草食性動物的禾本科植物/防守型演化與攻擊型演化/毒草的演化/昆蟲與植物的腦力戰/紅皇后的登場/為了加快變化的速度/成功被吃掉/先付出再收穫
第八章 利用強者的力量
狐假虎威/真正的吸盤魚策略/當心偽裝者/依附強者/模仿強者/眾人爭相模仿的實力派/模仿更強的對象/螞蟻的庇蔭/雇用保鑣的策略/家犬的策略/利用人類的家畜
後記
前言
就像「商業策略」或「人生策略」一樣,我們經常使用「策略」一詞,不過所謂的「策略」,並不只存在於人類社會。
在生物學的世界裡,也很常使用到「策略」一詞。或許有人會想,智力發達的人類尚且如此,但在其他生物的世界裡,真的有所謂的「策略」嗎?
其他生物的智能雖然不比人類發達,卻擁有一套足以令人刮目相看的策略。
自然界是殘酷的。若沒有一套策略,絕不可能輕易存活。世界上所有的生物,無一不運用策略在殘酷的自然界求生。
自然界遵循著「弱肉強食」的法則。
唯有強者得以生存,弱者終將滅亡。這是自然的嚴格定律。但難道弱者真的只能坐以待斃嗎?
自然界有各式各樣的生物,這些生物又各有各的生存方式。然而有趣的是,放眼自然界,並不是只有強者才得以生存。
舉例而言,斑馬終日活在被獅子捕食的威脅下,但斑馬有因此而滅亡嗎?答案是否定的。
又好比這世上有許多像鼠婦、蛞蝓或步行蟲等不被人們放在眼裡的生物,看來看去都不像是強者,但牠們卻也能夠安然無恙地存活在自然界裡。
群體之中有強壯的首領,也有弱小的雄性,不過並不是只有首領才能夠繁衍後代,「弱小」的基因同樣也能夠代代相傳。
明明應該只有強者才能在自然界存活下來,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弱勢生物得以享受自然的惠澤呢?這就是本書要探討的重點。
表面上看來,人類既有智慧又偏好策略,既然如此,當然很容易單純地認為「只要比強者努力數倍,即使是弱者也能獲勝。」不過這種「只要肯拚命努力,一定會有所成就」的天真想法,可不適用於生物的世界。
那些看起來很脆弱的生物,之所以能夠在自然界中存活下來,當中有一定的理由。雖然表面上活得不費吹灰之力,但弱者其實有一套弱者的生存策略。
本書希望介紹給各位的,就是那些生物的「弱者的策略」。
有時,生物的弱者策略令人讚嘆,甚至會讓人覺得「身為弱者」反而正是牠們在策略面上的強項。
這是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對於在競爭中占優勢的人或公司而言,如何好好生存下來或許並不困難,但對於多數不占優勢的人或公司而言,生存卻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正因如此,「弱者的策略」中所蘊藏的,那套在自然界中堅毅不屈地存活下來的策略,或許能夠給予我們諸多指引吧。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人類的頭腦太過聰明了呢?我們時而迷惘,時而煩惱。在不少情況下,過度思考的結果,反而讓我們選擇了一條錯誤的路。相較之下,觀察那些被視為比人類更低等的生物,牠們的生存方式反而蘊含著正確的答案。
在反覆上演激烈競爭的自然界,失敗者只會步上滅亡一途。反觀現在我們周圍的所有生物,從牠們存活於自然界這一點來看,每一種生物都是「成功者」。
經過一再地嘗試錯誤後,牠們發展出一套求生的策略。從牠們的存活即可證明,「弱者的策略」確實是有效的。不是只有強者會贏,也不是一定要模仿強者才行。
若本書能為擁有「脆弱」這種武器的你提供些許助益,筆者深感萬幸。
第一章 對生物而言,何謂強者? 獅子和斑馬,何者較強? 對於生物而言,究竟何謂「強者」? 能夠在自然界中存活下來的強者,似乎和我們人類所認定的「強者」略有不同。有趣的是,被我們視為強者的生物,有可能屬於弱勢族群;而那些看似柔弱的生物,或許才是強勢的一方。在此,讓我們先來檢視一下,被人類視為「強者」的生物,和被視為「弱者」的生物,牠們的真面目究竟如何吧。 人稱萬獸之王的獅子,擁有獠牙、銳爪和令所有動物聞之色變的咆哮聲,應該堪稱是最強的生物吧。 但我們卻從未聽說,斑馬被獅子一網打盡而瀕臨絕種,反而是擔心獅子是否會滅絕。為什麼比起被捕食的斑馬,身為掠食者的獅子反而會面臨絕種的危機呢? 吃與被吃的關係稱做「食物鏈」。有以植物為食的草食性動物,也有以草食性動物為食的肉食性動物,再上去,還有更強的生物以肉食性動物為食。自然界就是建立在這樣的關係之上。 雖然在斑馬與獅子的關係裡,肉食性動物只有獅子而已,但是一般而言,很多食物鏈都是由肉食性動物捕食肉食性動物所連結而成的。舉例而言,植物是蚱蜢的食物,蚱蜢是肉食性的螳螂的食物,螳螂是肉食性的麻雀的食物,而麻雀又是老鷹的食物,環環相扣下來,就形成了弱肉強食的食物鏈。最後組合而成的,就是所謂的「食物鏈金字塔」。 愈接近金字塔底端的生物,數量愈多;愈接近頂端,數量愈少。舉例而言,假如一隻老鷹需要吃十隻麻雀,一隻麻雀需要吃十隻螳螂,一隻螳螂需要吃十隻蚱蜢,那麼一隻老鷹要存活下去,就必須要有十乘以十乘以十,也就是一千隻蚱蜢才足夠。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一千隻蚱蜢的話,老鷹就無法存活下去。老鷹的生命非常脆弱,唯有蚱蜢的存在才得以延續。 同理,號稱萬獸之王的獅子也是相當脆弱的生物,如果沒有斑馬等草食性動物提供食物的話,獅子根本無法存活下去。 任何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絕種的物種,即稱做受威脅物種。事實上,像安地斯神鷹、西伯利亞虎、歐亞狼等號稱強者的猛禽類或猛獸,有許多都已名列受威脅物種的名單中。 對於生物而言,究竟何謂「強者」?並不是擁有鋸牙或鉤爪就夠了,還得有能力存活下來,才稱得上是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