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你的身體警訊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6月

解讀你的身體警訊

作者:納祖德
出版社:商周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0日
ISBN:9789862722527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52元

  胸口悶、呼吸不順,不見得是心臟有問題,  每天腰酸背痛,不是工作太繁重而是「久坐不動」,  骨質檢測要找對部位,否則可能花大錢受罪!  瞭解身體對你發出的警訊,  才能保有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
  從現在開始,注意身體跟你的對話:  你常有胸口悶、喘不過氣的困擾嗎?  你常喝水喝得又快又急嗎?  你為了降低膽固醇而不敢吃雞蛋嗎?  你常覺得全身酸痛,擔心自己有骨質疏鬆的問題嗎?  用完餐點後,你常會覺得胃腸發脹同時胃酸往上衝的感覺嗎?  你擔心自己有家族遺傳疾病的問題嗎?  一天五蔬果,你吃進去的是熱量還是能量?  你瞭解健康檢查報告中的數據意義嗎?
  想要常保「不生病的生活」,就要從平日生活中注意身體發出的警訊,作者從三十幾年的行醫經驗中,精選出40則關鍵報告,讓你遠離疾病的威脅!
本書特色
  現代人由於環境汙染、生活壓力,無論作息與飲食都處於不正常,因此,身體也處於亞健康的狀態,與疾病就只有一線之隔。本書透過健診中心發生的案例,讓讀者在故事中瞭解如何預防疾病,保持健康。
  雖然是一本醫生寫的書,但沒有很艱深的專業詞彙,從院長問診與互動中,去體會原來只要願意改變,就可以回頭找到健康的身體。並從書中的故事裡發現哈佛對客戶的關懷以及傳達預防醫學的使命感。
  每個故事後,並補充說明專業訊息,讓讀者有不同層次的收穫。
作者簡介
納祖德
經歷:  ˇ前台北榮民總醫院、萬芳醫院、雙和醫院、康寧醫院、內湖醫院等腸胃科主治醫師  ˇ擁有行政院衛生署內科專科、台灣消化系醫學會專科、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專科等證照  ˇ台灣醫學會、內科醫學會、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中華民國醫用雷射光電學會、內視鏡醫學會、消化系醫學會會員
現任:  ˇ哈佛健診.健康管理事業機構台北院區院長  ˇ美國A4M (American Academy of Anti-Aging Medicine) 抗老化醫學會會員  ˇ台灣抗衰老再生醫學會 (T3ARM Taiwan Academy of Anti-Aging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會員

進食過快造成的病兆喝水也講究三部曲火燒心的真正原因體重超標的後遺症膽固醇也有分好壞體重過輕,小心骨質疏鬆現代人的文明病從泌尿道到腎臟的保健好習慣讓你遠離糖尿病中草藥能治病也能傷身脂肪肝不是胖子的權利從失眠引發的危機不容忽視的膽囊陰影改善你的過敏體質預防職業傷害上身顧腸胃是保健身體的基礎你有沒有腸漏症候群從排便確認腸胃問題不運動的真正原因胸口悶該怎麼辦?「坐」出來的腰痠背痛延緩老化帶來的疾病健康檢查的數據意義不容忽視的肝臟問題注意自己的家族病史沉默又可怕的高血壓不可輕忽的心血管問題糞便潛血反應的訊習別輕忽頭痛的癥兆癌症不見得是絕症小心肺結核就在你身邊平日就要顧肝保腎令人膽顫心驚的腹膜炎西醫也有望聞問切乳癌不能只靠自摸不同檢測方式的準確度找出頭暈目眩的原因健檢中心的能與不能創造自己的不生病生活預約健康的下一代
後記:院長私房養生術

推薦序
從健康檢查到健康管理
  雖然現代醫學技術已經非常進步,但還是有各種慢性疾病持續困擾著我們,而且有持續成長及年輕化的趨勢。這些疾病包括像癌症、心臟血管、新陳代謝失調、退化性疾病、憂鬱與心理疾病等等。若此,表示現代醫學的進步,並無法讓人們更健康,或者醫療不能讓我們「促進健康」?這真是令人挫折的一件事!
  西醫在過去百年中有神速的進步,其治療策略在於擅長運用藥物來移除或抑制症狀,即所謂的「對症療法」(allopathic)。例如,給予高血壓患者服用降血壓藥物、運用抗生素來治療感染及止痛劑消除疼痛等。
  正統醫學著重在診斷與疾病的治療,而強調「醫於未病」的預防醫學,也是醫學系統中重要的環節之一,因為,從預防端做起,更能幫助人們免於疾病之苦。
  談到預防醫學,許多人會想到健康檢查。許多人以為,只要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就可以對自己健康有交代,甚至有些人以為,只要實施最完整最昂貴的檢查項目就可以高枕無憂。其實健康檢查只是預防醫學的一個開端,透過健康檢查確實可以讓我們早期發現危害身體的疾病,或提早偵測對身體將來會有危害的各種危險因子。
  健康檢查本身並不會讓人更健康,而惟有在檢查後,根據檢查結果及個人身體狀況,從飲食、運動及生活型態等各方面進行改善,才會讓我們有機會恢復健康,這就是我們近年來一直推動的,「從健康檢查到健康管理」的概念。
  我的同事納祖德院長是一位術德兼俱的肝膽腸胃科專科醫師,醫學院畢業後,經過嚴謹完整的臨床醫學訓練,一直投身臨床醫療工作。近二十年來,他除了原有專科醫師工作外,更把他全方位的醫學學識運用在健康檢查的服務工作上,對推動預防保健、健康檢查觀念的落實,不遺餘力。
  這本書的內容,是納院長三十年來看診經驗所收集的四十則故事,在看似平凡無奇的問診過程中,點出了一般人錯誤的醫學觀念、負面的生活習慣,以及忽略身體警訊所帶來的健康影響,而這些案例,或許就發生在你我週遭。
  健康,需要藉由改變日常生活方式,以及改變我們面對周遭世界的方式來取得,因此,健康也正是這種發自內心及行為改變的成果,因此健康需要主動追求,而無法被動獲得。
  希望透過這本書,共同來傳遞哈佛健康事業創業二十年來一直所秉持的理念「透過推動預防醫學及健康管理,來營造健康的社會和人群」。
  值本書付梓之際,樂推薦予關心健康生活的讀者,並為之序。
哈佛健康事業董事長王欽堂

膽固醇也有分好壞健康檢查的過程中,是否能從檢驗報告數據中,發現疾病的徵兆或趨勢,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透過很通俗的說法解釋給客人聽,並提出專業的建議,這樣才能幫助客人改善健康狀況,因此,我對於講解報告十分重視。但眼前這份檢查報告有些棘手,王先生是一位三十多歲的男性,檢查報告大多數的指數都異常,看來是整個生活型態都需要改變,否則這樣下去一定會有問題,我思考著要如何對他解說與建議。開門後進來的是一位身材魁梧的年輕人,坐下後,直接就開口問:「怎樣,有沒有什麼問題?」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的意義我開始逐項的解說。以他的身高而言,標準體重在七十五公斤左右,但他有九十四公斤,顯然超過許多,體脂肪與BMI也是超過,但我比較在意的是他的高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我常說從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可以描繪一個人平時的飲食生活型態,以銀行存款的觀念來看,膽固醇是定存,三酸甘油脂是活存,三酸甘油脂過高表示他近來的飲食熱量都超過,可能最近有很多大吃大喝的飯局;而膽固醇過高表示他長久以來的飲食都熱量過高,而且運動量也不夠,才會累積成這樣的數據,綜合這些現象一起看時,就可以判定這位年輕人的飲食並不節制。我評估了他的狀況,建議他說:「你這樣的情形已經可以去醫院治療,健保是會給付的。」我希望能幫他轉診到醫院去。「不治療會怎樣?」他酷酷地說。看來很排斥醫師的建議,或許才三十多歲,身體並沒有感到不適,但這些數據顯示著有血管疾病的因子,不能這樣放任下去。「你可能覺得現在沒有什麼不舒服,不需要去看醫生,但檢查報告顯示你的血管有發炎跡象,這是因為你的高密度膽固醇不夠,且低密度膽固醇過高,這樣會讓血管變窄變細,當血管有的部位細、有的部位粗的時候,就像寬窄不同的河流,當血流過去就會形成漩渦,血管中的流速也會因此時快時慢,容易有栓塞或剝落的狀況,接著會造成血管阻塞,更嚴重會血管壞死,或者因為壓力而破裂等狀況。」我解釋完,對方不置可否,當醫生的我遇到這種狀況,也有一種無力感,有時會安慰自己「佛度有緣人」,只能盡力去做。做完身體檢查,要是能依照醫生的建議去做,才達到目的,但如果不在乎的話,醫生也幫不上忙,所幸這樣的例子並不多。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