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整合與兒童發展:理論及實用的活動與遊戲(第二版)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11月
感覺整合與兒童發展:理論及實用的活動與遊戲(第二版)
感覺整合是大腦接收及組織各種感覺訊息,發展知覺、動作及認知的過程,與兒童發展息息相關,本書主要目的是要幫助讀者從感覺整合的觀點看待兒童發展。第一部分主要介紹感覺整合理論,包括各種學習能力發展與感覺整合之關係、感覺整合理論在兒童教育上的應用,以及感覺整合功能異常之表現、評估及治療,另也針對迄今關於感覺整合治療的規範、療效、研究與評論,並針對自閉症兒童的感覺處理障礙,以感覺整合理論為基礎的介入,做了完整的回顧與整理。第二部分則從感覺整合的觀點來分析活動,並提供許多適合兒童並有助於感覺整合功能發展的遊戲,供一般家長、老師及治療師參考。
作者簡介
羅鈞令
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兼任副教授
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顧問
臺北市學校系統職能治療師
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理事
學歷
美國南加州大學職能科學與職能治療系哲學博士
美國德州女子大學職能治療系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復健醫學系職能治療組學士
經歷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系主任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講師、副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復健部職能治療師、職能治療組組長
臺北市立仁愛醫院職能治療師
美國德州學校系統職能治療師
世界職能治療師聯盟職能科學國際諮詢團亞洲區代表
「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服務品質專案管理計畫」政策諮詢專家
教育部特殊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
衛生署早期療育諮詢委員會委員
臺北市早期療育推動委員會委員
臺北市及新北市早期療育機構訪查委員
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理事長
第一部分 理論與應用
第一章 何謂感覺整合?
第二章 感覺整合發展的要素
第三章 感覺整合與兒童發展
第四章 各種感覺系統及其與學習能力之關係
第五章 感覺整合理論在兒童教育上的應用
第六章 感覺整合功能異常
第七章 感覺整合功能異常孩童的評估與治療
第八章 感覺整合與自閉症
第九章 結語
第二部分 活動設計與實施
第十章 從感覺整合觀點認識兒童活動
第十一章 從感覺整合觀點分析兒童的日常活動
第十二章 以感覺整合為主的活動設計與帶領原則
第十三章 感覺整合活動
前庭刺激活動
觸覺系統活動
抑制原始反射反應活動
身體概念活動
改善身體穩定度活動
平衡活動
兩側協調活動
手眼協調活動
空間概念活動
計畫動作活動
精細動作活動
改善口腔功能活動
參考文獻
二版序
筆者於1980年在美國念碩士班時,學習到感覺整合理論與全套的南加州感覺整合測驗。當時並擔任系上的臨床助理,每週有兩天前往德州的Wise County擔任學校系統職能治療師,提供有需要的孩童以感覺整合為主的職能治療服務。有感於親身體驗到感覺整合治療對孩童的幫助,在回到臺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任教之後,就將感覺整合理論及測驗編入課程中,讓學生們都能學會它,以服務需要的個案。此或許為感覺整合治療成為國內兒童職能治療主流的濫觴。
1998年,在各方督促與邀請之下,筆者不揣簡陋的寫了《感覺整合與兒童發展:理論與應用》第一版,獲得極大的迴響,顯示有這方面的需求。然而,此書自初版迄今已二十一年,為何遲至今日才再出第二版呢?其實好幾年前心理出版社的林敬堯副總就曾詢問過筆者再版的意願,當時回絕了,主要是顧慮到感覺整合在過去這一、二十年的風行,甚至被過度渲染,不只在兒童職能治療領域有唯感覺整合獨尊,而忽略了眾多其他參考架構的重要性,也荒廢了職能治療最重要的「職能」本質與全人觀點的傾向;坊間一些幼兒教育或療育單位也打著感覺整合的名號大行其道,讓家長們趨之若鶩。然而,感覺整合治療畢竟只是針對感覺整合或感覺處理問題的介入,其效果並不能保證就會延伸到孩童的活動參與上面。尤其艾爾絲(Ayres)的感覺整合治療是需要具有專業背景並受過專門訓練的人,才有能力提供真正個別化的治療。此外,一味的聚焦於感覺整合或感覺處理問題,而偏廢孩童與家長每天要面對的生活上之挑戰,實在讓人為這些孩童與家庭感到不捨與憂心。看到那些需要早期療育的兒童,由家長們帶著忙碌奔波於一家一家的療育或訓練場所,實在是於心不忍,但又無從阻攔。因此很害怕若再出書,可能會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
前年底林副總又再次詢問改版之事,並告知此書仍有市場需求,但距離初版已經過了二十一年,經過多次印刷,照片的清晰度也不那麼好了。由於林副總的鍥而不捨,促使筆者再次認真思考本書再版之事。
在近二十年間有許多探討感覺整合治療療效的研究論文發表,對感覺整合治療的療效褒貶不一,迄今尚未獲得一致的結果。艾爾絲感覺整合的所屬機構Baker/Ayres Trust也非常重視此事,不只將Ayres Sensory Integration(艾爾絲感覺整合)註冊,並發表了艾爾絲感覺整合治療的基本原則(見本書第七章),期望能夠確保艾爾絲感覺整合治療的品質。其首要原則是,必須由受過感覺整合治療訓練的專業治療師提供介入。根據Parham等人(2007)和Roley等人(2007)的研究發現,許多感覺整合治療的療效研究並不是由受過專門訓練的專業治療師進行治療,或是未遵守感覺整合治療的基本原則,這或許是導致研究結果沒有定論的原因之一。
另外,對於自閉症的研究自1990年代的鏡像神經元理論提出後,也有了重大的突破,之後自閉症的相關研究快速增長,加上腦神經科學的發展,使得現今對於自閉症的了解及診斷標準都有了很大的改變。根據DSM-5,感覺處理問題是自閉症的核心症狀之一。感覺處理障礙對自閉症者的日常生活會造成多方面的影響,包括在自我照顧和學校參與方面都可能產生困難,因此許多職能治療便採用以感覺整合理論為基礎的介入方式。
本書的主要目的是幫助讀者從感覺整合的觀點來看兒童發展,包括了解各種學習能力的發展與感覺整合的關係,以及感覺整合功能異常的表現、評估及治療。本書也針對迄今關於感覺整合治療及療效的研究與評論,以及以感覺整合理論為基礎的自閉症介入之相關研究及療效(見本書第八章),做了完整的回顧與整理,希望可以幫助讀者對感覺整合有更清楚的認識,進而能夠蒙受其利,而免於其害。此外,本書並提供許多適合孩童從事並有助於感覺整合功能發展的活動,供一般家長、老師及治療師參考。
筆者期望本書的再版能夠澄清大家對感覺整合及治療的迷思,針對適合的問題,在適當的時機,接受真正懂得感覺整合治療的專業人員使用正確的方法提供服務,以獲得感覺整合治療實質的功效,也還給感覺整合治療一個應有的公道。
羅鈞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