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原重生吧!里山、里地、里海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11月
復原重生吧!里山、里地、里海
為了維持可持續循環型社會,以及維持生物多樣性的環境,所不可缺少的里山、里地、里海,該如何保護和利用呢?本書詳細追蹤日本的里山、里地之變化,並透過國際合作,採取與大眾一起參與的保護活動。本書詳盡地介紹了許多市民參與保護活動的實際案例。
作者簡介
重松敏則(Shigematsu Tshinori)
1945生,2016年歿。出生於愛媛縣,曾任非營利組織法人日本環境保全志工網絡理事長、自然環境復原學會九州分會長、非營利組織法人自然環境復原協會理事。學術方面,為農學博士,曾任大阪府立大學農學部助手、講師、九州藝術工科大學教授,九州藝工大併入九州大學後,為九州大學藝術工學研究院教授,2009年屆齡退休後,為九州大學名譽教授。從1975年開始,以實驗調查為基礎,繼續從事里山森林的保全、管理相關的生態學研究。1988年,活用其研究成果,開始著手實踐性的,有關市民參與里山管理的潛力與開展的研究。此外,也調查英國全國性的環境保全志工團體BTCV的組織營運與活動狀態,在介紹給日本的同時,1994年也開始與BTCV合作,參與舉辦了16屆的國際里山與田園保全工作假期。
譯者簡介
李宜欣
千葉大學博士,實踐大學休閒產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李宜庸
九州大學碩士,中興大學華語中心教師。
鍾雨平
義守大學應用日語系學士、曾至日本新潟大學擔任交換學生。
陳香延
千葉大學博士,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智能地域設計服務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黃奕翔
臺北科技大學創意設計學位學程畢業,曾任青文出版社企劃編輯,現任企業內設計師。
黃奕齊
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
黃世輝
千葉大學博士,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暨創意生活設計系教授兼圖書館館長。
傅炳山
神戶大學博士,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生產系副教授退休。
阮俊維
鰻鄉水產有限公司/負責人。
翁群儀
千葉大學博士,國立高雄大學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陳玉蒼
東北大學博士,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國際貿易與經營系助理教授。
邱慎
筑波大學碩士,翻譯作家。
詹鎧欣
淡江大學日研所畢業,現職為教育相關工作及翻譯作家。
朝廣和夫序
序
前言
第一篇 里山與里地的保護與循環利用
第1章 里山里地的自然
第2章 里山里地的演變
第3章 人工林的實況、管理與活用
第4章 新里山里地的提案
第5章 透過製作里山地圖掌握實況
第6章 里山里地保護與活用計畫之手法與潛力評估
第7章 竹林擴大的實況、控制與活用
第二篇 市民參與的里山里地保護與社區營造
第8章 市民參與里山維護管理的契機與成效
第9章 透過與BTCV的合作進行國際國際工作
第10章 NICE國際工作營的展開與栃木環境未來基地的籌組
第11章 都市與農山村合作的山村塾的籌組
第12章 都市裡的里山保護活動──鴻巢里山俱樂部的案例
第13章 領導與人才培育的必要性與實踐
第三篇 市民參與的循環型社區營造與河川及里海的再生
第14章 以廚餘製造堆肥之效應與活用方式
第15章 庭院、公園與學校的棲地營造與效果
第16章 接觸體驗河川以及水田生物多樣性復育的成效
第17章 博多灣的現狀與市民參與的里海再生
第18章 透過音樂的市民活動之展望
第19章 JCVN的成立與今後活動的展開
序
里山里海讀書會——來自南台灣的社造熱情
人類為了滿足更便利生活的慾望,極度擴張都市的範圍,使得許多原本的田園綠地、溼地、丘陵、淺山等,都被開發成了住宅區、道路、購物區等,不僅生態環境遭受到巨大的破壞、帶來了空氣污染的問題,也使得原本令人羨慕的里山里海與親切的農林風景、豐富的生物生態、以及合作自足的農村生活畫面,逐漸衰退與消失。
2010年聯合國在日本提起「里山倡議」,隨後並建立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網絡。台灣則藉由國際案例的探索,學習里山潛力點的研究調查、復育和實踐,逐步喚起更多居民的共識,以保護地區間的生物多樣性,以及在地生活文化與自然共生的知識與實踐。台灣有諸多地區維持著良好的生物多樣性,並兼顧人類生產活動與大自然的平衡,達到適當的里山里海的管理,例如北部八煙聚落的傳統水梯田與砌石圳道灌溉系統,或者東部花蓮豐濱鄉港口部落的傳統水梯田與埤圳生態環境,再加上中部的山區至西部沿海平原地區,都有著繁多的潛力點待調查研究和紀錄整理。
所謂里山里海,我們可理解為一種人類與大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生產與生活方式,並且擁有著「靠山吃山愛護山、靠海吃海愛護海」的可持續性概念,與珍貴的文化地景。那麼,台灣其實有諸多「里山里海實踐」的潛力點,也有許多與日本交流頻繁、重視里山里海知識的台灣學者與社造團體。2013年,其中位處中南部的幾個團隊,大家共同籌組了里山里海讀書會及社群,並努力將原為日文書籍的本書「復原重生吧!里山・里地・里海」翻譯出來。2014年7月,讀書會的各團隊合作,籌劃了能登半島里山里海見學之旅,實地考察驗證日本的里山實踐,收穫與感動良多!
從書中吸取營養,讀書會的各團隊在這幾年間,除了舉辦能登里山之旅,還參加了2017年成大舉辦的「前瞻里山」論壇、花蓮農改場舉辦的「日本與台灣實踐里山倡議經驗交流」,甚至也自行舉辦了多屆的「牡丹森里海環境藝術設計營」、「跟著東港溪去旅行」,以及邀請三島市源兵衛川守護運動的帶領者渡邊豐博教授多次來台演講。里山里海讀書會似乎將大家都轉變成里山里海的愛好者!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創意生活設計系教授兼圖書館館長 黃世輝
因二次大戰末期的空襲,除了京都、奈良等歷史古都,不用說東京、名古屋、大阪等大都市,許多地方都市也受到毀滅性的傷害,土地也被焚燒。特別被投下原子彈的廣島和長崎,並不是悲慘或毀滅性傷害就可以形容,當時瞬間有數十萬人死亡,包含受孕胎兒在內生還者們都苦於其後遺症。筆者年幼時期經常於大阪市內四處流連,親眼看到大面積的燒塌廢墟,還有從被軍需工廠徵招的父親口中,得知每每空襲時投下的燒夷彈爆炸時,在火焰與火星紛飛中跨越幾位同伴屍體逃亡之事,還有母親訴說遺體堆積在淀川河堤上火化等如同歷歷在目一般的事蹟。 但是,人們的生命力與經濟活動相當頑強。戰後復興中不知不覺的在殘址重新興建住家、大樓,覆蓋了戰爭的痕跡。不僅如此由於都市區的工業發展需要勞工,當時不只勞動力寬裕的農村大家族青少年,壯年人口也被招往都市,但現存都市區居住地不足,因此除去部分特例,周遭的農地逐漸無秩序的住宅化、市街化,造成都市面積膨脹。 在筆者小學低年級時,日本的工業製品雖價格低廉但品質低劣,國際形象為「價低質劣」。但藉由品質改善運動與科技的進展,日本製品獲得了價格低廉,且不易故障、高品質等評價,海外出口量不斷上升,經濟也急速成長。隨著工業逐漸發展,因有越來越多農山村人口往都市移動之影響,周邊農地的都市化更加急劇地進行。在此背景下,因工資上升與農山村有了所得差距,以及商業、流通、服務業等需要雇用許多人力,加上電視普及,通過影像傳播對都市生活產生嚮往等。 雖有都市計畫,但因急劇的都市化造成地價高昇,以及優先產業振興的政策,所以無法確保足夠的公園綠地,除卻高級住宅區和國家住宅,佈局窄小雙層建造的密集住宅,中小建築業稱之為「文化住宅」,無秩序侵蝕著綠意盎然的田園地帶且逐漸擴散。另外雖因與戰後嬰兒潮出生的團塊世代重疊,不斷新設中小學,但做為其用地不少喪失灌溉用水需求的溜池被填平。在都市化進程中,溜池和殘存農地相同可以提供親水或接觸自然的體驗機會,在保存生物多樣性上是相當貴重的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