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恩難報:唐代士人的孝道實踐及其體制化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10月

親恩難報:唐代士人的孝道實踐及其體制化

作者:鄭雅如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中心
出版日期:2014年02月18日
ISBN:9789863500001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16元

在過往的研究中,唐代被認為是較不重視孝道的時代,
但本書以士人行孝的生命經驗,整合制度史、社會史與文化史的視角,
建立層次豐富的唐代孝文化圖像。


  委別高堂愛,窺覦明主恩。今成轉蓬去,嘆息復何言。


──陳子昂〈宿空舲峽青樹村浦〉


  唐代士人為養親而求仕,為求仕而離親;宦遊遷轉的生涯模式,以及儒家倫理法制化形成的諸多規範,深刻影響士人的孝道實踐。本書以唐代士人的孝道實踐及其體制化為主題,關注人與制度、文化如何互動折衝。從官僚制度、禮律規範、社會習俗、宗教文化等脈絡,考察士人如何實踐當時社會所認定的子道,包括:養親、服喪、葬親、祭祀,以及於唐代獲得長足發展的追贈先世和追薦冥福。分析士人實踐孝道可能遭遇什麼困難,行孝重心落於何處,孝道的評價標準有何變化。藉由重建唐代士人身處之倫理體制與情境,捕捉唐代士人的生命經驗,以及唐代孝道文化的特質。
 


作者簡介

鄭雅如

  新竹市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研究領域為中國中古女性史、社會文化史。著有專書《情感與制度:魏晉時代的母子關係》,另撰有〈中古時期的母子關係──性別與漢唐之間的家庭史研究〉、〈齊梁士人的交遊──以任昉的社交網絡為中心的考察〉、〈「中央化」之後──唐代范陽盧氏大房寶素系的居住形態與遷移〉、〈重探上官婉兒的死亡、平反與當代評價〉等文。
 


第一章 緒論
前 言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唐代孝道研究回顧
第三節 研究取徑與章節安排

第二章  生養死哀
前 言
第一節  志在祿養
第二節  解職歸侍
第三節  服喪與起復
結 語

第三章  歸葬先塋
前 言
第一節 歸祔先塋的倫理意義
第二節  仕宦家庭的歸葬
第三節  遷延多年的葬事
結 語

第四章  追贈先世
前 言
第一節  漢唐間追贈先世的發展
第二節  追贈先世於私門的意義
第三節  國家提倡「以忠成孝」
結 語

第五章  追孝與追福
前 言
第一節  祭祀:示不忘先
第二節  追薦:救拔先人
結 語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士人的孝道實踐
第二節 士人行孝的特質
餘 論

徵引書目
索  引
後  記
 

士人普遍性的宦遊 自隋代廢除九品官人法,實行科舉取士,鄉里不再是士人累積入仕聲譽、取得任官資格的場域。唐代延續隋朝選制,士人入仕的途徑以蔭任與科舉為主。不論是藉由門蔭或科舉入仕,士人為追求仕途,往往必須離家宦遊。 唐代的蔭任與魏晉南北朝有著重要差異。蔭任資格以官品為準,且限定於五品以上官員;受蔭子孫不一定皆可授官,必須先進入京師學館求學,或於京師擔任千牛、齋郎等見習性質的職務,經考課或考試合格者,才能授官。故以蔭任入仕者,在成為官員以前就必須長期留住京師。 唐代的科舉主要以詩賦、策論、經義取人,雖然具備考試形式,其實具有濃厚的自薦成分。士人不論為了取得州縣的取解名額,或是為了增加科考錄取的可能,皆必須與官員文士互動往來,進獻文章,以博取名聲。故大量有志於仕的士人離開鄉里,前往帝國首都長安、洛陽或區域性的大城市活動,培養有助於入仕的名聲與人際關係。 中晚唐由於方鎮大開使府,節帥擁有辟署僚佐的權力,士人亦可由辟召入仕。不過朝廷規定只許奏請已取得出身、或是六品以下正員官為僚佐,雖然實例中曾見未取得出身的平民得到辟署,但仍為少數。此外,府主遴選僚佐多考量行政才幹、文學才能、名聲等條件,不一定選取地方人士。因此欲得辟召的士人也是四處宦遊,尋找入幕應辟的機會,宦遊之風並未稍歇。任官須迴避本籍 隋唐官制另一重要變革是,取消州縣長官自辟屬官,地方人事權統歸中央;而中央授官以本籍迴避為原則,故唐代士人多不能在家鄉擔任基層地方官。 任官迴避本籍的限制,雖然自漢代已經形成,但影響範圍只及於少數由中央任命之上層地方官,人數更多的郡縣掾屬,基本上由地方長官辟召當地大族子弟任之,故多數士人可留在家鄉任官。東漢名將馬援的從弟馬少游曾謂:「士生一世,……為郡掾吏,守墳墓,鄉里稱善人,斯可矣」。這樣的人生藍圖或許可為漢代士人所想望,而在唐代仕宦體制下,士人已不可能勾勒如此前途。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