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包裡的美術館:為教科書注入美感細胞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11月
書包裡的美術館:為教科書注入美感細胞
「給我們一本課本,我們給孩子一座美術館。」
如果你也相信改變,請和我們由紙頁間一同仰望星空。
12,760 小時,這是從國小到高中十二年下來,升學制度裡的每個台灣學生要和教科書相處的時間。課本除了做為知識的載體之外,還能承載些什麼?
2013 年,反媒體壟斷、反強拆迫遷、抗議軍法不公的一年,青春熱血躁動不安的一年。這一年,三個剛完成海外交換計劃的柏韋、慕天和宗諺,一邊回味著在異鄉受到的視覺洗禮,一邊思考著如何讓大家與美時時相處,再造台灣美感教育。他們反覆研究,決定由不分貧富城鄉人手一本的教科書做起,讓和我們朝夕相處的小小課本承托起這個大大理想。
這三個年輕人發起了「美感細胞_教科書再造計劃」,希望利用多元的課本視覺設計,培養孩子對美的各種想像。經過四年多的探索,他們看穿理想與現實間的層層迷霧,爬越過體制內相互牽制的重重阻隔,在不斷跌倒與站起中踩出改變的腳步,讓教科書化身美術館,告訴世界「美」與「教科書」的無窮可能。
如果台灣學子能浸淫在不同視覺語言中,那我們是否就能學會用更豐富的姿態表達自我?如果社會裡人人同心求變,那我們是否就可以逆推被稱為「現實」的巨輪?美感細胞要藉著再造教科書推動全民的美感教育,也要藉記錄這段歷程,把改變的種子撒進台灣每一個角落。
*年輕世代立志改變社會的奮鬥歷程記錄。
*由教科書看台灣社會問題,號召全民一同面對體制內環環相扣的問題,凝聚共識齊心改變,以眾人之力推動社會改革。
*打開讀者對「美感」與「教科書」的想像,並藉「不考試」之後就被丟在一旁的課本提醒讀者:教育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應受大到眾更多重視。
名人推薦
吳思瑤 立法委員
林大涵 貝殼放大執行長
柯文哲 臺北市市長
柯華葳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許毓仁 立法委員、TEDxTaipei 創辦人
劉安婷 Teach for Taiwan 創辦人
聶永真 設計師
蘇仰志 雜學校創辦人
_聯合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當美學在教科書中被實踐,孩子可以是與生俱來的藝術家。──吳思瑤/立法委員
懂得如何欣賞美,是走向世界前最該學會的語言。──林大涵/貝殼放大執行長
我在2015年邀請柏韋和慕天來 TEDxTaipei 分享他們在進行的美感教科書計劃,當時對於他們這個充滿熱情,想要用美感設計來改變教育的團隊感到欽佩。
幾年下來,他們不但在這條路上繼續堅持,更重要的是他們正在進行一場大規模的社會實驗。
如果說,在過去的幾十年來僵化的教育制度是把我們困住的框框,美感教科書計劃正在一步步把我們從框框中解放出來。
我一直認為,最好的創業的題目是去解決一個自己看到的社會問題。很高興美感細胞帶領我們看到教育創新的可能性,而每一個孩子們拿到書時的喜悅與微笑是最棒的回饋。──許毓仁/立法委員、TEDxTaipei 創辦人
與美感細胞團隊並肩走在「為教育創造更美的風景」的路上,轉眼也好幾年過去了。對於他們,我從崇拜、到理解、到感動,不只是因為他們的成功,更是因為在碰到種種挫折後,他們不僅沒有怪罪一個「大魔王」,還用更大的力氣捍衛初衷。這本書中,滿溢著這份珍貴的真誠與勇敢,能夠為他們推薦,是我的榮幸,與有榮焉!───劉安婷/Teach for Taiwan 創辦人
如果要我選台灣青年世代參與社會創新的典範,第一個在腦海中出現的就是「美感細胞_教科書再造計劃」!他們不僅是台灣青年世代的整體價值觀的縮影,也是只會發生在我們這塊土地上的台灣之光!──蘇仰志/雜學校創辦人
作者簡介
張柏韋、陳慕天、林宗諺
畢業於交通大學,三個既非設計背景、亦非教育專業的門外漢,大學時因緣際會分別到訪一趟歐洲後,萌生了讓台灣更美的想法,於2013年開始推動「美感細胞_教科書再造計劃」。
張柏韋/交大人社系畢業,因自身科系與工程背景的學校有很大的反差,養成很綜合的興趣,試圖用人文的視角看待新的事物,希望有一天幫台灣找到自己的樣子。
想去西藏旅行,因此養了一隻叫拉薩的貓。
陳慕天/交大機械系畢業,有著一顆熱愛想東想西的腦袋,堅信每件事情都有改變的可能。大學時參加YEF計劃參訪歐洲,透過外面的世界反觀台灣後,種下了心中要讓台灣更美更好的種子。
小時家裡養了隻琥珀色的貓叫球球。
林宗諺/交大電機系畢業,但心裡住著一個攝影師,喜愛紀實攝影、喜歡觀察人。瑞典交換學生的經驗開啟了人生未知的另一條道路,投入影像的世界。希望透過影像提醒、保存、珍藏寶貴的時刻。
一直很想養一隻全黑的貓,但目前都無法實現。
「美感細胞_教科書再造計劃」臉書專頁:www.facebook.com/aestheticell/
前言:如果你相信改變
PART I 其實你有能力改變
起點之前:我們的成長故事
改變的起點:從教科書開始
PART II 奮力啟動美的 DNA
第一本:五年級上學期國語課本
第一次發書:看見孩子的無窮可能
群眾募資後補票
大家輪流去當兵!
登上TED大舞台
第二次嘗試:五年級下學期國語課本
藉「想像計畫」和「教育節」再跨一步
開始做低中高三個年級的國語課本
找出版社攜手合作
全教總的協助
第一次環島「美感發書之旅」
劉姥姥進立院大觀園
PART III 書包裡的美術館
國英數自社!五科全面啟動!
國語課本
英語課本
數學課本
自然課本
社會課本
掙扎,衝撞,等待已久的肯定
PART IV 透過教科書看見台灣
老師,很重要很重要的人
城鄉差距下的台灣
教科書大環境的病因
改變台灣的契機
PART V 一種屬於視覺的新語言
我們所說的「美」:生理、文化與潮流
視覺作為一種語言
政府部門的忽視
擁有工具,便利溝通,保有自信
PART VI 搬動教育改革的一塊磚
沒有大魔王的世界
相信改變:年輕人如何形成改革的轉動
下一步:我們看到的希望和機會
結語:我們各自夢想的改變
誌謝
附錄:募資經驗分享
前言
如果你相信改變
這一切都開始於2013年九月,交通大學裡一間不起眼的男生宿舍。
交通大學位於新竹一下交流道的山坡上。身在一所宅文化的代表校,距離所有的熱鬧,都有一段不短的路程。男子八舍216號寢室,房間的空間很窄,像很多的大學生宿舍一樣,四張大床中間只有一個不大不小的空地,三個人坐在一起都略顯擁擠。大學生的我們,沒有華麗如同電影場景般的咖啡廳或酒吧,這個想法的萌芽就在我們單調普通的宿舍裡。我們三個大學生,妄想對生活做出一點點改變。
2013年是躁動的一年,從年初的反旺中媒體壟斷,到七月的洪仲丘事件,30萬人走上凱道;八月大埔強拆案發生,學生與怪手的畫面常駐新聞版面;到九月馬王政爭赤裸的上演,對生活中的不滿與不公,默默地長出整片的荒煙蔓草。十一月一日,齊柏林導演的紀錄片《看見台灣》正式上映,透過空拍機,台灣人終於再次看到我們珍愛的土地──她的美麗令我們驕傲,但同時那些傷痕累累也格外令我們憤怒與心碎,一股渴望改變的情緒,充斥台灣人的心。
當時的我們並未察覺,但回頭看,那時的社會氛圍確實感染了我們。
這段故事,要從那年前半年的日子說起。
2013年的春天,我們三人各自到了不同國家做交換學生。對於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交換學生是生命中美好的體驗,這段時間的遠行,給的不只是視野上的經驗與精彩,更多的是一種對自己乃至於國家的反思。
那時候參加了很多派對,亢奮的夜晚伴隨著音樂與酒精的環境下,總是有很多朋友的朋友露出善意的微笑想與你認識,在跟人自我介紹來自台灣之後,往往就要用英文,在三言兩語之間,試圖解釋台灣與中國的兩岸關係,或是台灣跟泰國是兩個什麼樣不同的國家。在那樣的氣氛下,更多的時候,聽者只是禮貌地傾聽,但對於我們而言,則是不斷的被提醒著,你是台灣的孩子。
「人都是看到自己與他人的不同,才了解我們是誰。」
記憶中在異地生活的種種,返台後,時刻都成為生活中的對照與比較。
於是,九月的時候,在男子八舍216號狹窄的寢室裡,我們拿著紙筆,開始想像一個世界,一個我們都更喜歡的世界,一個把所有的美好都放進課本裡,送給孩子們的世界,畫出一個非常模糊甚至有點天真的輪廓,從頭開始相信改變。
一陣討論後,我們拿起那張寫滿畫滿的紙,定神檢視上頭琳琅滿目的計畫細項,我們好像可以看到那個新世界,而我們都很滿意。
之後的日子,我們從三個單純的大學生逐漸變化。我們的構想經歷了兩次群眾募資、十本課本設計、兩次的環島發書、全台近三百個班級、一千兩百多本課本以及許多貴人的相挺,當然,也免不了現實的各種無可奈何、難以計數的拒絕與多次的不被看好。轉眼之間,從2013年的下半年到今天,已經有四年多了。
這段時間,我們有了一些當初想都沒想過的成績,也經歷了好幾次斷糧的危機與鋒利的失敗。時間把腦海裡華麗的夢想,慢慢地磨去那些不切實際的稜角,一步一步的構建出真實。總是在夜色裡,坐在陽台的木椅上,點上一根菸,伴著白天的挫折一飲而盡。但我們相信改變,我們相信這本該是一條修羅路,每一次的刻骨銘心,才能換得前行的半步。
我們有一個想像的世界。
我們想像車水馬龍的街道上,有舒適的街景;超市裡商品的包裝整齊有設計感;巷口的傳單簡約而不亂,好看的事物就在我們咫尺的距離。台灣是一個更為舒適的國家。
我們想像未來透過對美感教育的重視,在國際化的浪潮下,美感能夠真正的成為台灣的競爭力,孩子擁有更廣袤的視野,懂得與更多人溝通合作,並且在這樣的過程中保有自信。
寫書的目的是什麼?人們為什麼要看這本書?
在我們看來,是一種真實紀錄吧。記錄著夢想與現實的距離,寫下這三年多以來的每一個無知與學習,揭露每一個轉捩點的思考歷程,每一個犯過的錯誤掉進的坑,每一刻的苟延殘喘與輾轉反側。
如果你也相信改變,你也希望改變,你也看到這世界有太多需要改變,那麼或許我們可以一起斗膽仰望星空。
PART 1其實你有能力改變 〈改變的起點:從教科書開始〉 那是我們去當交換學生半年後久違的一次碰頭。詳細的細節已經不太記得了,只知道我們開始一個一個隨機的丟出一些想法,關於我們這半年來的所見所聞,那些讓我們難忘且驚奇的事物,我們發現總是那些生活中的設計與細節,最為讓人印象深刻。 話鋒一轉,我們不禁納悶起是什麼樣的教育,讓這些歐洲國家有這麼好的美感?然而,在我們的記憶裡,好像又說不上什麼特別的一堂課,或是什麼樣的教育環節,是針對美感教育去設計的。詢問過那些歐洲朋友,也沒有聽到類似的課程或是訓練。 究竟好的美感教育,是一個什麼樣的學習過程?仔細思考後,我們發現了第一件事:美感的培養在於日常生活。除非你是天才,否則沒有突然頓悟的美感訓練,只有時時刻刻的累積。那段交換生的日子,走在路上,看到的是整齊的街道,小至商店裡的食品包裝,大到街頭上張貼的廣告海報,都有別出心裁的設計與創意。 我們得到了第一個共識,美感教育需要長時間的接觸,無法一蹴可幾,換言之,必須是日常的物件,那些真正環繞在人們生活的事物。於是乎,不管是路上的招牌,還是手裡拿的傳單,甚至是街景建築的風貌,都是我們覺得能夠真正薰陶人們的美感媒介! 我們開始設想各種「讓台灣更美」的方式,我們想要給台灣人更美的生活! 在歐洲,許多古老的建築完整的保存至今,即便是在發達的21世紀,人們在享受舒適的生活之餘,仍是選擇保留歷史的建築外觀,與之共存共榮。 反觀台灣,橫七豎八又雜亂無章的街頭招牌是最令人詬病的台灣街景,走在路上總是讓人感覺相當凌亂。由於對多數台灣商家而言,招牌的存在只在於顯眼和吸引人關注,顏色越鮮豔越好,形狀越大越好,並不會特別去考慮到整體設計是否和整個街景搭配和諧。因此,百家爭鳴的結果,造就了今天台灣街頭的奇異模樣。 在一次的討論中,我們開始研究都市美學規畫做得最好的亞洲城市──「京都」的街頭。有趣的是,其實京都的街景過去也是凌亂的,是在政府的審定後,限制店家的招牌、店面的配色,來達到都市的美學規畫目標,連麥當勞的紅色logo都換成了深咖啡色,來搭配城市中老房子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