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危機下兩岸因應策略與經濟合作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10月

國際金融危機下兩岸因應策略與經濟合作

作者:劉孟俊、黃群慧
出版社:中華經濟研究院
出版日期:2010年11月15日
ISBN:9789867838766
語言:繁體中文

  後兩岸經濟學術交流是中華經濟研究院(中經院)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社科院)的重點工作之一,旨在促進兩岸智庫良好的學術往來關係。除交換學術研究資料及成果,與協助接待互訪之研究人員外,並透過每年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共同發表論文的方式,加強雙方的學術交流活動。
  2009年9月,社科院籌組訪問團來台,在中經院召開學術研討會,考量國際金融危機與中國大陸經濟全球地位的顯著提升,學術研討會的議題設定於「國際金融危機對兩岸經濟的影響與因應策略」。為呈現會議成果,雙方以會議論文為基礎並對外徵稿,經學術評審過程選錄成冊。
  本專書聚焦於以下三項討論議題,分別是金融風暴對兩岸經濟的衝擊與政策回應、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制度轉型,與兩岸交流合作的成就與前景,以供相關研究者參考。
作者簡介
劉孟俊
  澳洲Monash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大陸經濟所)研究員兼副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經濟、科技政策、國際貿易投資、產業經濟。
黃群慧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管理學博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學部工作局副局長,研究員,研究領域為產業經濟和企業管理。

序、國際金融危機、兩岸因應策略與經濟合作/劉孟俊、黃群慧
主題一:金融風暴對兩岸經濟的衝擊與政策回應
一、國際金融海嘯對台灣經濟之影響/王儷容壹、台灣經濟成長於08Q3開始受到影響貳、民間消費欲振乏力參、2009年公共支出支撐經濟成長肆、僑外資來台、或對外直接投資都出現衰退伍、外貿依存度過高,重創台灣經濟陸、台灣投資人在金融投資之虧損逐步升高柒、結論捌、參考文獻
二、2009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汪同三、張濤壹、前言貳、上半年宏觀經濟運行的基本態勢參、宏觀經濟走勢判斷與預測肆、宏觀調控的方向及其政策建議伍、參考文獻
三、台灣因應全球金融風暴之經濟策略及建議/王健全、蔡鳳凰壹、前言貳、金融風暴對台灣產業貿易結構的衝擊及日本經驗的借鏡參、台灣因應金融海嘯之經濟策略肆、OECD國家因應金融風暴之策略伍、結論與建議陸、參考文獻
四、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大陸產業升級與企業轉型/黃群慧壹、前言貳、中國大陸所處的工業化階段參、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大陸工業經濟的影響肆、未來中國大陸的產業調整與升級伍、國際金融危機下中國大陸企業的戰略轉型陸、結語柒、參考文獻
五、金融危機對中國大陸「三農」的影響及應對/杜志雄壹、前言貳、金融危機對中國大陸「三農」的影響參、中國大陸採取的緩解金融危機對「三農」影響的政策措施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政策舉措的成效和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伍、促進中國大陸農業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思考陸、參考文獻
主題二: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制度轉型
一、中國大陸經濟增長與波動的特點:十個周期概述/劉樹成壹、前言貳、1953-2009年中國大陸GDP增長率的十個周期參、近30年來中國大陸經濟增長與波動的新特點肆、經濟增長與波動新特點的形成原因伍、中國大陸未來中期內經濟增長與波動的趨勢展望陸、結語柒、參考文獻
二、中國大陸金融改革之邏輯與展望/吳明澤、張榮豐壹、前言貳、文獻回顧參、中國大陸金融發展之大事記肆、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之貨幣與金融體系差異伍、中國大陸金融改革之理性邏輯陸、中國大陸金融改革之未來展望柒、小結捌、參考文獻
三、中國大陸地方金融之發展與展望/田君美壹、前言貳、中國大陸農村金融的發展與問題參、中國大陸城市金融的發展與問題肆、中國大陸地方金融發展的展望伍、結語陸、參考文獻
四、中國大陸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及實施效果分析/史丹壹、中國大陸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貳、中國大陸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法律法規與政策措施參、背景說明肆、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的對策伍、參考文獻
五、中國大陸區域經濟自由與知識生產力/劉孟俊、歐宜佩壹、前言貳、中國大陸市場導向的科研體系改革參、中國大陸區域知識生產力實證模型設定肆、實證結果與討論伍、結論陸、參考文獻
主題三:兩岸交流合作的成就與前景
一、全球金融危機與兩岸金融合作:問題和思考/郭金龍壹、前言貳、中國大陸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金融政策參、兩岸金融合作的發展過程和現狀肆、兩岸金融合作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伍、加強兩岸金融合作應對金融危機的幾點思考陸、參考文獻
二、交易所監管制度歷史演化及其對兩岸監管合作的啟示/張群群、朱昱壹、前言貳、交易所監管制度在市場發展過程中的演變參、交易所監管制度的演化規律及歷史經驗肆、交易所監管制度演化對兩岸金融監管合作的啟示伍、參考文獻
三、兩岸經貿整合趨勢對台商在台投資動向之初步分析/劉柏定壹、前言貳、ECFA之政策內容與其對境內投資影響之理論分析參、ECFA對於台商投資動向影響肆、小結伍、參考文獻
四、金融海嘯前後之兩岸經貿往來研析/林昱君壹、前言貳、背景說明參、兩岸投資與貿易關係之演變肆、金融海嘯前後兩岸產業分工之變化伍、結語與研究限制陸、參考文獻
五、兩岸交流下之中國大陸食品安全問題探討/溫芳宜壹、前言貳、中國大陸食品與國際消費安全參、中國大陸對於食品安全問題之改進方式肆、兩岸食品安全探討伍、參考文獻

  兩岸經濟學術交流是中華經濟研究院(中經院)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社科院)的重點工作之一,旨在促進兩岸智庫良好的學術往來關係。為加強雙方的學術交流,兩院依學術合作交流協議,於2009年9月17日在中經院召開學術研討會。考量國際金融危機與中國大陸經濟全球地位的顯著提升,學術研討會的議題設定於「國際金融危機對兩岸經濟的影響與因應策略」。
  後國際金融危機與兩岸經濟合作
  2010年對於兩岸產業合作是具有多方意義的年度,正值後金融危機時期且6月29日的第五次江陳會已於重慶正式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隨國際景氣復甦回穩,台灣與中國大陸經濟亦逐漸好轉。2010年第1季台灣與中國大陸分別強勁成長13.27%與11.9%,創金融風暴以來的高峰點。同時,兩岸的競爭力更同步躍升。根據2010年IMD世界競爭力評比,台灣的全球排名由第23名提升至第8名;同樣地,中國大陸的全球排名由20名提升至第18名。
  ECFA開啟兩岸經濟合作新契機
  回首兩岸合作歷程,從2008年6月海協、海基兩會第一次江陳會談迄今,兩岸經過良性的互動,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岸交流可說進展一日千里。回顧歷次江陳會的協商及已簽署的14項協議過程中,在經貿發展是採用「堆積木」策略。所謂「堆積木」策略就是:(1)以兩岸有共識項目優先協商;(2)循序漸進,對協商議題保持彈性。在此策略及原則下,兩會不僅完成了兩岸包機、開放觀光、兩岸郵政合作、海空運直航、食品安全、金融合作、打擊犯罪、銀行及金融監理合作、陸資來台、標準檢測及認驗證、農產品檢驗檢疫、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多項關鍵的協議,更重要的是促成了劃時代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署。
  此經由「堆積木」策略方式逐漸建構出來的合作機制,對區域安全及兩岸經貿合作有劃時代的正面的意義。ECFA簽署後,兩岸經濟與產業合作也正式進入一個新紀元。未來雙方將可在ECFA架構下加強和增進兩岸之間的經濟、貿易和投資合作,促進雙方貨品貿易和服務貿易進一步自由化,逐步建立公平、透明、便利的投資及其保障機制,擴大經濟合作領域,建立合作機制。
  藉由ECFA協議的簽署,兩岸透過人員及貨物直航快捷的大三通、貨物進出口關稅優惠、金融監理合作瞭解備忘錄等,可帶動兩岸商流、物流、金流、資訊流及人才流更加有效率互動,促成企業兩岸資源配置最適化,使兩岸經貿交流制度化,雙方從事經貿活動提供穩定性及可預測性。ECFA協議將可為大陸赴台投資創造新契機,運用大陸資金與市場優勢,結合台灣創新研發能量與靈活彈性的經管動能,創造互補雙贏的競爭優勢,共同開拓大中華、亞太及全球市場商機。   中國大陸發展前景與新興產業
  國際金融危機為世界經濟帶來了巨大影響,也將推動全球進入一個創新密集與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時代。世界各主要國家均致力於發展新興產業,但各國發展的內容與方向卻有所異同。例如美國,特別強調新能源、幹細胞、航太航空、寬頻網路的技術開發和產業發展,另外,也著重於節能環保、智慧地球等。日本則把重點放在商業航太市場、資訊技術應用、新型汽車、低碳產業、醫療與護理、新能源(太陽能)等新興產業,同時制訂了長期發展戰略與科技政策指南《技術創新25》。而英國將重點放在生產電動車、混合燃料車等方面,希望經濟儘快以「低碳經濟模式」復甦。德國政府亦致力於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提供5億歐元的電動汽車研發計畫預算,計畫在2011年實現鋰電池的產業化生產。另外,韓國制定《新成長動力規劃及發展戰略》,將綠色技術、尖端產業融合、高附加價值服務等三大領域共17項新興產業列為新成長動力。而台灣則主打六大新興產業,涵蓋綠色能源、生物科技、醫療照護、觀光旅遊、文化創意與精緻農業等。
  中國大陸與其他先進國家相同之處為均著重「綠色技術」與「低碳經濟」的發展,為因應全球能資源短缺與碳排放問題的挑戰,將新能源、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與新興資訊產業列入。其戰略性新興產業挑選的依據:「產品要有穩定並有發展前景的市場需求」、「要有良好的經濟技術效益」、「要能帶動一批產業的興起」。即戰略性新興產業須有產業帶動能力強、就業機會多、能耗低、污染少等特點,符合低碳經濟和迴圈經濟的發展方向,對提升產業產品附加價值,提高經濟成長的品質發揮重要作用。
  預測未來10年,將是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的10年,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工業增加值比重有望達到20%以上(《科學時報》,2010年04月14日)。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重點產業調整轉型升級」課題組測算,未來三年新能源產業產值可望達到4,000億人民幣;2015年環保產業產值可達2兆人民幣,資訊網絡及應用市場規模至少達到數兆元人民幣,數位電視終端和服務未來六年累計可帶動近2兆人民幣的產值(《中國發展觀察》,2010年04月15日)。而據國家發改委預測,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到GDP的7%-8%,到2020年更將成為經濟的支柱產業(《上海證券報》,2010年05月06日)。
  其次,未來「十二五」期間,中國大陸積極調整經濟成長模式,主要仰賴內需消費市場的擴張,產業結構轉變。兩岸產業合作不單限於外銷市場的開拓,大陸內需消費市場在快速城市化發展下,也值得合作開發。同時,中國大陸進行大幅經貿政策調整,工資顯著上漲,有賴兩岸共同輔導台商轉型升級。另外,東協加一後,中國大陸積極推動區域經濟整合,衍生各項產業跨國合作的機會。
  ECFA簽署後兩岸合作的新思維
  兩岸簽署ECFA,不但已經引起全球重視與關心,同時也開啟兩岸經濟與產業合作新契機,並帶來前所未有的投資與合作。台灣政府順勢開放到中國大陸投資產業與項目也是在傳統或成熟產業,主要強調運用中國大陸低廉生產要素,來提升現有產品競爭力與出口。但是,隨著環境的改變,中國大陸近年來生產要素的成本已經快速上升,同時勞動人力不足及環保成本也逐漸上升;另外,兩岸產業皆面臨產業轉型及產品附加價值率不足,關鍵技術待突破,軟體與應用層面待加強等共同問題。因此,需要聯手突破兩岸共同面臨的問題,且需要有新的思維,超越『招商引資、技術引進或移轉』與利用中國大陸豐富且廉價生產要素。
  在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契機下,已看到許多兩岸經濟及產業合作機會,但仍有若干議題需深入思考。首先,兩岸經貿關係日益密切,產業合作仍有廣大的發展空間。主要在於兩岸經貿尚未完全正常化,尚有多項貿易與投資障礙,有待兩岸共同努力加以突破。亟需建立兩岸良性互動機制,突出兩岸區域經貿整合的價值。
  另外就是建立具有前瞻性的兩岸產業合作機制。展望未來兩岸將共同面對人口加速老化、節能減碳,與極端氣候的挑戰。同時,就此積極發展新興產業,兩岸有必要就經貿交流的現況進行檢討,持續開拓兩岸產業經貿交流新領域。
  台灣六大新興產業與四大新興智慧型產業與中國大陸主推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相呼應,兩岸經貿關係總體的發展階段,也將從過去製造業交流為主,逐漸重心轉移為服務業合作。「綠色技術」與「低碳經濟」是台灣與中國大陸最有聚焦的領域。因應全球能資源短缺與碳排放問題的挑戰,兩岸均將電動汽車、節能環保、綠色能源與資訊網路列入。大體而言,這些新興產業不僅有市場需求前景、良好的經濟技術效益與較強的產業關連效果,也具有產業帶動能力強、就業機會多、能耗低、污染少等特點,符合低碳經濟的發展方向。尤其,兩岸共同聚焦發展新能源、環保減碳、電動車、生技與醫材、防災等新興產業及服務業,來提升兩岸全球競爭力,並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會議成果
  為呈現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對兩岸經濟的影響與因應策略研討會」的成果,中華經濟研究院與中國社科院雙方以會議論文為基礎並對外徵稿,經學術評審過程選錄成冊。本專書聚焦於以下三項討論議題:「金融風暴對兩岸經濟的衝擊與政策回應」、「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制度轉型」,與「兩岸交流合作的成就與前景」。   主題一:金融風暴對兩岸經濟的衝擊與政策回應
  2008年下半年,金融風暴席捲全球,特別是高出口依賴的台灣經濟嚴重的衰退。王儷容於「國際金融海嘯對台灣經濟之影響」中,分別從經濟成長、民間消費、物價、公共支出、固定投資,國際貿易與金融表現等層面,分析國際金融危機對台灣經濟的影響與其所面對的問題。國際金融海嘯發生後,全球經濟成長陷入停滯,貿易活動急速緊縮,致使台灣外銷訂單驟減,出口動能全面受創。為提振經濟,政府部門推出規模龐大的振興經濟方案,公共支出大增,政府舉債也逼近上限。長期而言,為積極促進民間投資,須朝健全投資環境著手,包括協助取得土地、提出有競爭力的租稅條件與建立穩定完整的人力結構。
  相同地,中國大陸也有其因應金融風暴的策略作為。汪同三及張濤於「2009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中,以2009上半年的宏觀經濟為分析主軸,就政策、工業生產、外貿、消費與投資等層面,探究中國大陸現階段宏觀經濟之發展態勢。同時進一步檢視目前宏觀經濟的運作現況,並提出宏觀調控方向與相關政策的建議。中國大陸在一系列擴大內需與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多管齊下,有效抑制經濟下滑的趨勢,使得經濟運行得以平穩回升,2009年成功地保住經濟成長8%的目標。汪同三及張濤指出,保增長仍是下一階段中國大陸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因此,應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但也要掌握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處理好當前保增長與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關係。此外,中國大陸在實施擴張財政政策或是寬鬆貨幣政策時,須注意到政府財政負擔加重與金融風險擴大等問題。
  王健全與蔡鳳凰在「台灣因應全球金融風暴之經濟策略及建議」中,分析金融風暴對台灣產業、貿易結構的影響,並歸納出台灣與OECD國家的因應策略。該文指出,政府除了運用短期的貨幣寬鬆政策及提高財政支出來振興經濟外,應推出更有利於產業結構轉型的長期政策,以利經濟的永續成長。在金融風暴中,凸顯台灣以出口為導向的產業結構,具有相當的脆弱性,有必要強化服務業的競爭力。另外,兩岸合作進一步有助於台灣對外開放,進而提升產業競爭力。最後,為促進長期經濟成長的結構調整,必要配合產業需要,積極規劃人力資源的配置與教育資源的投資。
  相對於台灣的產業政策,黃群慧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大陸產業升級與企業轉型」一文中指出,中國大陸工業化正邁入中後期階段,並就因應金融風暴與產業升級調整,提出相關的政策作法,尤其側重在企業的經營策略與轉型。黃群慧指出,產業結構是否得以成功轉型,將影響中國經濟的持續競爭力。中國大陸產業調整與升級的要點為:推進勞動密集產業的梯度轉移,大力發展高技術並淘汰落後產能。其次,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提高工業運行效率。最後,提高自主創新推進技術創新,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
  中國大陸的農業經濟向來有其特殊性,杜志雄在「金融危機對中國大陸「三農」的影響及應對」特別分析國際金融危機對農村、農民和農業(所謂「三農」)的衝擊與面臨的問題,進而探究因應政策施行的有效性,並提出中國大陸農村長期發展的建言。本文提到,金融危機造成農民工就業困難;農副產品加工業出現不景氣,以致於整體上農民預期收入下降和減緩購買力的成長。同時,中國大陸為緩解金融危機對「三農」影響,避免農業部門財政支出受到排擠,也提出相應的政策。本文認為,因應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大陸農業經濟的衝擊和負面影響,需要把臨時性措施和解決「三農」問題的治本策略作一有效整合。   主題二: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制度轉型
  近30年來,中國大陸的經濟增長為世界所矚目,其經濟成長的波動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日益加深。據此,劉樹成於「中國大陸經濟增長與波動的特點:十個周期概述」文中從經濟成長率的角度考察,1953-2009年期間,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的起伏波動為主題。劉樹成首先以透過歷史資料區分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波動分為十個周期,分析近五十年的經濟成長波動的趨勢與特點;其次,以社會經濟結構轉變的角度為出發點,說明驅動中國大陸近五十年來經濟成長的因素。劉樹成發現,中國大陸在2000-09年期間的第10個周期中,經濟擴張階段由過去平均1-2年,延長到8年。這是過去60年來前所未見的經驗。劉樹成歸因於中國大陸宏觀調控政策的有效改善,與經濟結構作為內在傳導機制的提升。
  中國大陸歷經30多年的改革開放,金融體系在改革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隨著國企改革達成階段性成果後,須進一步配合金融體系與信用結構的改革,否則其經濟改革勢將難以維繫。吳明澤、張榮豐在「中國大陸金融改革之邏輯與展望」文中,比較計劃經濟國家與市場經濟國家,兩者在全國資產結構與信用結構上的差異,推論中國大陸金融改革的理性順序。吳明澤、張榮豐推論中國大陸金融改革的順序,首先由恢復銀行體系開始,建立準備金制度以及重貼現與同業拆款市場,進而建立信用貸款市場與開始恢復利率調整,爾後多樣化金融商品,形成資本市場。最後,在大致恢復其信用市場結構下,調整與強化金融監理制度。本文藉由全國資產結構表,預期中國大陸將以強化其市場交易制度與秩序為主要目標。
  對應於吳明澤、張榮豐的研究,田君美於「中國大陸地方金融之發展與展望」文中分析中國大陸農村與中國大陸城市金融的發展與問題,並提及在中國大陸加速地方金融機構發展之際,應強化銀行市場的交易制度與秩序及金融監理制度,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中國大陸經濟體制改革前,實施的是大一統的銀行體系模式,缺乏地方金融。1979年改革開放後,著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國有商業銀行才得以恢復和發展。為符合經濟與產業發展的需求,有必要大力扶植地區性的中小銀行,平衡以大銀行為核心的金融結構。
  能源問題向來是中國大陸尤其是農村地區重要的關切面向,發展可再生能源是解決中國農村能源貧困、改善能源結構和增加能源供應的重要途徑之一。史丹在「中國大陸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及實施效果分析」一文中,歸納中國大陸為加快再生能源發展的相關法律、政策措施與發展規劃;並進一步說明其政策目標:消除農村能源貧困、優化能源結構和建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史丹分析並提出目前各項執行的問題,如利用不充分、生產成本偏高或是國有企業非理性競爭等。
  中國大陸經濟轉型發展除體現在農業與能源的議題外,亦有反映在科技創新等層面。劉孟俊、歐宜佩的「中國大陸區域經濟自由與知識生產力」,設定了區域知識生產函數搭配運用中國大陸30個省市與1999-2005年的追蹤資料(panel data),藉以檢視經濟自由-市場化進程的制度改革對於科技創新活動的貢獻。本文指出,豐沛的創新要素資源、與外資企業的緊密合作連結,與人才的聚集,均可強化創新表現。此外,更重要的是強調知識產出具有其制度條件,市場化的制度轉型,足以強化研發創新與人才聚集的誘因,進而提升當地的知識生產力。
  主題三:兩岸交流合作的成就與前景
  在兩岸交流合作的各層面中,尤其是以金融合作更形突出。目前已於2009年11月16日兩岸正式簽署銀行、保險、證券及期貨三項「兩岸金融監理合作瞭解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代表建立兩岸金融監管合作機制。然而,在最近全球金融風暴,凸顯兩岸經濟貿易與金融合作的深層問題。郭金龍於「全球金融危機與兩岸金融合作:問題和思考」文中,分析中國大陸因應全球金融風暴的金融策略;其次則是探究兩岸金融合作的現況、面臨的問題與原因。郭金龍指出,為共同對抗金融危機,兩岸有共識要建立更加緊密的經貿關係和加強金融合作。首先,建議兩岸金融合作可在福建「先行先試」,建立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推動金融合作邁出實質步伐。人民幣國際化已為重要趨勢,鑑於中與韓、東協陸續簽署貨幣互換協定,兩岸應儘快解決貨幣兌換與流通中存在的問題。另外,為加速台灣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機會,加強兩岸金融監管當局以適當方式,實際達到金融監管合作的目的。最後,考量中小企業具有經濟發展與社會安定的特殊角色,兩岸應加強中小企業融資合作。
  而在張群群、朱昱的「交易所監管制度歷史演化及其對兩岸監管合作的啟示」中,回顧交易所監管制度在市場發展過程中的演變。從中瞭解,交易所監管制度演進與危機之間的關係。從而說明交易所這類組織化市場自我協調、自我管理的潛力與侷限,證券期貨市場與相關政府監督管理機構間的關係形態及其演變,以及金融市場監管模式的發展趨勢。最後,張群群、朱昱前瞻兩岸金融監管合作的作法與可開拓領域。
  2008年後,兩岸採取「堆積木」策略,從有共識的項目優先協商,並採取循序漸進,對協商議題保持彈性的模式,促進雙方的密切交流合作,並順利達到顯著的成就。其中最受到矚目且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兩岸簽署ECFA。劉柏定「兩岸經貿整合趨勢對台商在台投資動向之初步分析」中,運用問卷調查統計資料與實證分析的方式,探討ECFA下,兩岸經貿整合對海外台商返台投資之動向,並歸納出,海外台商研發密度與國際化程度越高者,越有意願提高在台投資金額;而規模較小且勞動生產力較高者,其因應策略則越傾向於提升台灣公司運籌中心地位以及提高在台研發創新之活動。
  另外,林昱君於「金融海嘯前後之兩岸經貿往來研析」著眼於中國大陸外貿政策調整與國際金融危機之影響效益,以分類產業數據,分析此二事件對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貿易往來趨勢的影響。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至今,外貿政策由「出口導向」轉向「中性貿易」。在金融海嘯危機之前,外商對中國大陸直接投資項目數成長已明顯下滑,其中以台商為劇。危機之後,中國大陸釋放利多政策,積極鼓勵出口企業轉向開發內需市場,外商對中國大陸的投資信心回溫。事實上,金融海嘯前,台灣對中國大陸的出口產品結構已受到當地政策改革的影響而出現變化。
  近年來層出不窮的中國大陸食品與農產品安全問題,已由過去單純的肥料或農藥殘留,轉變為添加有害物質的案例。在兩岸產業合作交流日益密切的當下,食品安全也成為矚目的議題。2008年9月發生的三鹿奶粉含三聚氰胺事件,造成多起嬰幼兒疾病。該事件也引起台灣消費者的恐慌。溫芳宜於「兩岸交流下之中國大陸食品安全問題探討」對中國大陸食品安全問題進行研究。本篇論文主要的論述有兩層面,首先,分析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國際檢驗結果,以及中國大陸對於食品安全問題之改進方式。其次,針對中國食品對台輸入現況,以及兩岸食品安全工作之挑戰進行探究。最後本文提出在食品安全管理上,應尋求國際交流管道與兩岸食品安全協商等方法。建立兩岸食品安全的中長期合作機制、健全雙方的資訊交流與溝通,才能確實保障兩岸消費者安全,並預防三聚氰胺類似事件的再度發生。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