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社會學系列(群眾與權力+狂熱分子+烏合之眾+群氓之族)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5月

經典社會學系列(群眾與權力+狂熱分子+烏合之眾+群氓之族)

作者:(英)埃利亞斯•卡內蒂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01日
ISBN:9787549563043
語言:繁體中文

《群眾與權力》

本書探討了群眾與群體的動態關係,以及群眾如何、為什麼服從統治者的權力。20世紀的人類歷史充斥著集體迫害、群體狂熱、世界大戰等毀滅性災難,促使卡內蒂思考群眾與權力之間的關係。“指令”和“蟄刺”是卡內蒂解釋群眾與權力關係的兩個核心概念,卡內蒂認為,權力的本質是“指令”對人的傷害(即“蟄刺”)。追溯指令最原始的形式,是動物遇到死亡威脅時的逃亡,因此“每一道命令都隱含著殘忍可怕的死刑判決”。
 
儘管是一部理論著作,但本書的寫作風格與學院派極為不同。卡內蒂採用的是簡潔且隱喻性的文學語言,內容廣涉人類學、精神病學、生物學、社會學、哲學等領域。如卡內蒂通過深入分析精神病患者席瑞柏的回憶錄,揭示統治者和偏執狂的共同點:偉大、慷慨、藐視他人、倖存感(即比別人活得更長)。
 
《狂熱分子》

這本書主要探討群眾運動的一些共有特徵,重點是陷入狂熱的烏合之眾的人格。長期與下層民眾打交道的生活經歷使作者發現,積極投身群眾運動的往往是一些失意者。他們認為自己的生活已無可救藥地失敗,渴望逃離自我尋求重生,將生命託付給某項神聖偉業讓他們感覺不錯,整齊劃一的集體生活令個人的責任、恐懼、無能得以掩埋。運動的領導者則刻意培養參與者的罪惡感,號召自我犧牲以獲救贖。
 
自1951年出版後,《狂熱分子》即被視為社會科學領域的經典之作,短期內行銷50萬冊以上,被譯成10餘種語言,是多所大學政治系的必讀書。書中俯拾皆是充滿智慧的思想火花與一針見血的比喻,風格酷似法國思想家蒙田與巴斯卡的隨筆。至今,其佳言警句仍不斷被引用、輯錄。
 
《烏合之眾》

本書為社會心理學領域的經典著作,至今已被翻譯成大約20 種語言出版。作者以十分簡約的方式,考察了群體的特殊心理與思維方式,尤其對個人與群體的迥異心理進行了精闢分析。
 
領袖的影響力只在很小的程度上是出於他們提出的論據,而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他們的名望。享有足夠名望的領袖幾乎掌握著*權力。
 
用刀劍成就的事情,同樣可以通過言語的力量達到。像不義之財、卑鄙的剝削者、可敬的勞工、財富的社會化之類的說法,總能打動選民的心,儘管它們已經被用得有些陳腐。
教育既不會使人變得更道德,也不會使他更幸福;它既不能改變他的本能,也不能改變他天生的熱情,而且有時——只要進行不良引導即可——害處遠大於好處。
 
群體中的個人不再是他自己,他變成了一個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孤立的他可能是個有教養的個人,但在群體中他卻變成了野蠻人——即一個行為受本能支配的動物,他表現得身不由己,殘暴而狂熱。
 
群體沒有邏輯推理能力,不能辨別真偽或對任何事物形成正確的判斷。群體所接受的判斷,僅僅是強加給他們的判斷,而絕不是經過討論後得到採納的判斷。

經典之為經典,就在於其永遠不會過時。個人到群體的變化總是叫人難以理解、難以置信,此書的解釋,或能稍解你的困惑。 
 
《群氓之族》

歐洲人做過這樣的統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60年來,地球上沒有戰爭的日子只有26天。
 
美國人《群氓之族》作者發現,從1945年到1967年,因族群、宗教、信仰等造成的衝突,已經導致750萬人死亡,而且迄今未止(按:這還不包括激烈的巴以衝突、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等)。
 
人類的科技越來越全球化,政治卻越來越部落化;人類的傳播系統越來越普及化,對於該傳播哪些東西卻知道得越來越少;人類離其他的行星越來越近,對自己這顆行星上的同類卻越來越不能容忍;活在分裂之中,人類越來越得不到尊嚴,卻越來越趨於分裂。面對世界資源與權力的前所未有的激烈爭奪,人類社會正把自己撕裂,撕裂成越來越小的碎片。
 
本書作者從部落偶像、身體、名字、語言、宗教、民族、歷史起源、新多元主義等多種角度探究族群的本質,討論群體認同在政治變遷壓力下的自我塑造,縷析民族主義對世界格局的改變,以及認同問題對個人心理的巨大衝擊。作者返回源頭,從人性的基本面,考察群體認同的各種因素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環境,糾纏扭結,以致我們以各自的形態變成今天這副模樣。
 
在全球化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勢將世界抹平的今天,人類各種族間的衝突卻呈愈演愈烈之勢,現代人對歸屬感的需要也變得空前迫切,焦慮感與孤獨感成為心頭的夢魘,揮之不去。閱讀本書,既像是在讀歷史,又像是在讀預言。讀歷史,是作者30多年前所點名的族群衝突點已經一一爆發;讀預言,則是作者早已看到一些進行式的和未來式的族群衝突。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