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咖啡、情緒的化學效應——一日24小時的化學常識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4月

手機、咖啡、情緒的化學效應——一日24小時的化學常識

作者:阮津玫博士
出版社:商周
出版日期:2020年05月30日
ISBN:9789864778102
語言:繁體中文

「化學在做什麼啊?」
「化學就是我們生活的全部啊!」
有趣的萬事萬物皆可用化學找到答案

知識滿分!娛樂滿分!
最有趣的「生活裡的化學」開課啦!

明鏡週刊、德國亞馬遜排行榜暢銷書
*108課綱最適合教師導讀的基礎科學探究與實作範本*

化學看不見?現在就教你看見!

化學就是……
美食!能做出一手好菜就是夠格的化學家
彩妝!用豐富的色素妝點容貌
造型!定型噴霧打造頭髮膨鬆的空氣感
咖啡!水分子衝衝衝,給你熱熱的咖啡
一見鍾情!荷爾蒙分泌製造快樂、壓力、逃跑、心頭小鹿亂撞等機制
手機!70多種化學元素讓手機充滿「智慧」

我們的行為、情緒、食物、人際交往、日常用品,甚至連人體都是化學

哈佛化學博士阮津玫以「一日生活」為主軸,把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一一拆解成化學,描繪周遭常見的化學反應。學會用化學角度看世界,就能透視平常無法以肉眼觀察的事物。

書中教你認識粒子模型、熱力學、八隅體原則、化學鍵、氫鍵、氧化與還原反應、神經傳導物質與荷爾蒙、界面活性劑、氟化物、可可鹼、咖啡因等化學議題。結合了故事情節的獨創解說方式能吸引你喜歡上化學,弄懂科學的酷!

科學精神是什麼,能吃嗎?

科學精神就是不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在熟悉事物中尋找出神奇的祕密,對每個當下懷有好奇心。例如好奇咖啡為什麼變涼,進而探究分子移動的奧祕:「原來如此!竟然是分子惹的禍!」

弄懂化學真是太厲害啦!
 

作者簡介阮津玫博士Dr. Mai Thi Nguyen-Kim化學家與科學記者,德國最知名的科學YouTuber。在哈佛大學攻讀博士期間創立了YT頻道The Secret Life of Scientists,開始在網路病毒式散播科學知識。後來接手了德國WDR科學節目Quarks主持工作,與ARD/ZDF合作YT科學頻道maiLab(訂閱人數85萬)。2020年初製作的新冠病毒影片在短短四天內創下四百萬的點擊記錄。因致力於科學教育多次獲獎,其中包括:2018 Grimme Online Award2018 George von Holtzbrinck科學報導獎,是第一位獲獎的YouTuber2018年度科學記者獎2019 Hanns Joachim Friedrichs電視新聞記者獎2019 Heinz Oberhummer科學教育獎譯者簡介呂以榮德國海德堡大學老人學博士,實踐大學家兒系與社工系助理教授。曾譯Bordens & Abbott之「研究方法與設計」經典著作,以及歐洲文史、社會與心理等相關書籍。近期譯作則以健康與「健康老化」為主軸。

獻給媽咪
前言

化學上癮症
奪命牙膏
停止「化學歧視」!
久坐和抽菸一樣致命?
自然就是「亂」!
這對我有什麼好處呢?
小恐龍加上長壽漢堡
共價相容
臭之化學
水的祕密
烹飪治療
愛情與化學
熱情追求客觀態度

參考書目
 

這真是一位有良心的科學記者呀!她把自己做網紅拍攝影片的板眼、訣竅都透露得一明二白。這些都是屬於科學方法、科學素養、科學價值的範疇,可能許多學校,即使是專業訓練都放棄不教的內容……這才是最能兼具科學教育熱心和忠於專業誠實的科普傳播典範,也是我們的108課綱最適合教師導讀的基礎科學探究與實作範本。
——台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陳竹亭

有燈光就睡不熟?喝咖啡要挑時間?冬天一開窗冷空氣吹進來?不含氟牙膏更天然?巧克力只溶你口之謎?喝酒臉紅是優勢?作者不愧為悠遊於科學與社群傳播的高手,整本書信手捻來,案例愜意趣致,深度拿捏恰到好處,貼近生活時而翻案打臉,時而自嘲吐槽,整本書讓我這化學外行人一口氣讀完,竟然毫無疙瘩,更覺知識深刻腦海,科學思維迴盪心頭,彷彿自己也開了一隻化學眼……這是今年我讀到最好的科普書之一,對非專業讀者極為友善,在此推薦給你。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鄭國威

我認為津玫是很有天分的溝通者,致力於科學與大眾的對話,在德國數一數二。她不僅具備專業能力,並用無比的熱情與創意把科學化難為易,讓一般人容易理解。
——物理學家、科學節目主持人郎伽.優哥希瓦Ranga Yogeshwar

作者解釋化學的方式新穎、專業,並把研究調查做得很好,附上了參考資料出處。引用了化學結構式,也會做細部解說。儘管如此,娛樂成分卻沒短少過。
——Spektrum科學雜誌

只要好好讀(很快就可以讀完)這本書會學到很多客觀證據,同時培養出批判性思考。遇到假新聞時很有幫助,而且一點都不無聊。
——德國廣播電台文化台
 

有些人完全不瞭解化學,很無助地瞪大眼睛問:「化學在做什麼啊?」我很想大力搖醒他們,並讓他們知道:「化學就是我們生活的全部啊!囊括無遺!」例如,小時候我認為化學就是美食。我的化學家老爸就是料理高手。他告訴我,所有的化學家都擅長烹飪。爛廚子絕對不是厲害的化學家。十三歲的時候,我開始喜歡化妝。老爸告訴我,彩妝品色素長什麼樣子、為什麼髮型噴霧劑能夠打造豐盈的空氣感、酸鹼性洗臉乳又是如何一回事等等。對我個人而言,化學一直是我生命裡的重要元素,構成了部分的日常生活。 唸了化學系之後,不論是在喝咖啡、刷牙或運動的時候,我都會聯想起腺苷受體、氟化物以及新陳代謝酵素。白天散步時,我會想起褪黑激素和維生素D。煮麵時,則分析著澱粉聚合物並考慮如何提高液體沸點。順帶一提,我的廚藝出眾,堪稱成功的化學家。 一般人不僅對化學這個科目存在著刻板印象,也常給化學家貼上標籤。別人常對我說:「你看起來不像是化學家耶!」一般社會大眾的心裡總是充滿著刻板印象,例如他們認為書呆子等於擁有專業知識、缺乏社交能力的怪咖。身為科學家的我們,必須面對許多負面的刻板印象。科學家真的只活在實驗室和書架之間嗎?他們是充滿謎團的生物嗎?社會大眾完全搞不清楚科學家的樣貌,也不瞭解他們的興趣或情緒。科學家也是人嗎?唉唷,這一點好像誰也不敢確定! 唸博士班的時候,我開設了一個名為「科學家祕密生活」的YouTube頻道,以便一探科學家根底,並且希望透過影片來形塑科學樣貌。我不僅想幫助人們弄懂科學的酷,更希望我的影片能夠呈現科學家很酷的一面。這項任務就像是非常龐大的研究案,目前我仍在努力中。除了經營YouTube頻道之外,我也主持電視談話節目與廣播節目。 大家或許會問我,為什麼想寫這本書呢?答案是因為我想發揮長才,邀請大家進入我的化學世界,順便幫助大家一窺科學記者以及YouTuber的生活日常。我特別盼望透過這本書協助大家更進一步認識化學議題,並且駐足欣賞化學令人傾倒之美。我堅定地相信讀者們擁有旺盛的好奇心,相信大家在閱讀本書之後會發現:原來化學在你我的生活當中無所不在。或許,屆時大家甚至會認定化學的確是一門很棒的科學呢!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