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地圖一次讀懂德國史:60幅地圖精解,60個對德國發展影響最重大的事件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11月
看地圖一次讀懂德國史:60幅地圖精解,60個對德國發展影響最重大的事件
圖文對應,講述德意志民族古往今來的重大事件
60幅地圖精解,60個對德國發展影響最重大的事件
輕鬆讀懂德國的地形地貌、多個帝國的興衰歷程、文藝復興和宗教發展、
哈布斯堡家族的擴張、馬丁•路德的生平事蹟、普魯士的崛起、
俾斯麥的精妙外交體系、兩次世界大戰與希特勒的生平等
一本書讀齊發生在歐洲內陸的歷史與未來發展
精選地圖 + 敘述生動 + 專家解析
告訴你課堂上學不到、課本裡沒寫的細節和真相
史上第一本!結合文字想像力和地圖表現力
透過視覺直觀的方式學歷史,腦中迅速建立地理方位和邏輯力
這樣讀歷史,記得牢、學得快,輕鬆又有趣!
★內容豐富
講述德國從古至今的歷史重大事件,包含古代日爾曼人與羅馬人的攻防戰、神聖羅馬帝國的興衰、哈布斯堡家族的擴張、馬丁•路德的生平事蹟、普魯士的崛起、俾斯麥的精妙外交體系、兩次世界大戰的蛛絲馬跡等。
★圖文對應
德國發展史上各種風雲際會,融合在淺顯易懂的文字敘述和精美繪製的地圖中,用最直觀、最簡明的方式呈現,便於讀者隨時快速查閱,簡明扼要理解。
★權威著作
本書作者為專業的歷史學家,身兼大學歷史系教授職務,平時鑽研歐洲史,特別對德國歷史情有獨鍾,透過作者精闢的見解與精彩的文字陳述,給予讀者最有根據性、最可信的德國發展史與德意志民族對世界的影響分析。
這樣學德國歷史,最快、最有趣
培養時空觀念是學習歷史的核心要素之一,古人即有「左圖右史」的說法,證明瞭解歷史不僅是透過文字,還須要具有地圖上的立體概念。
地圖是能使歷史地點和事件生動呈現的一種表現形式,既是知識成果的傳遞工具,也是教師們在課堂上教學時的重要輔具,利用地圖進行講解,有利學生形成準確的空間概念,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用「地圖來說歷史」具有簡潔明快、化繁為簡、直觀形象等特點,能夠清晰明瞭地把某些複雜難懂的歷史事件、概念和結論生動活潑地闡釋清楚,並揭示其內在本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深刻的印象,還能增加課堂上的樂趣。
本書透過地圖解說德國近代歷史,開啟以圖像繪製和文字敘事互相對照的敘寫方式。書中透過圖文互釋,連結時空;古今貫通,領悟真諦,呈現出多樣性和多層面,使學習歷史變得更加深刻而具體。各篇章的內容,文字敘述簡明有趣,透過親切的敘事口吻,讓各年齡層的人都能讀出興趣和想法,渴望更進一步認識發生在德國陸地上的各種大小事。
本書特色
1.史地結合,時空融合,透過全方位、新視角的編排方式,直觀認識發生在德國的古往今來事件
把文字的想像力和地圖的表現力完美結合,文字敘述力求詳盡,經過專家考證,有憑有據,地圖力求簡明清晰,一看就懂,讓學習歷史過程更加明瞭、有趣,也能讓對歷史有興趣各個年齡層讀者,產生「把歷史放在特定時空中去思考」的正確觀念。
2.全書串聯起60個對發德國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事件
全書以本書以部落時代的德意志民族為起點,串聯起60個對德國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事件包含古代日爾曼人與羅馬人的攻防戰、神聖羅馬帝國的興衰、哈布斯堡家族的擴張、馬丁•路德的生平事蹟、普魯士的崛起、俾斯麥的精妙外交體系、兩次世界大戰的蛛絲馬跡,以及東西德統一與近代發展變遷,透過書中介紹,能夠鑑古知今,全方位認識德國發展背景和未來走向。
3.敘述手法新穎,從地理視角解開網路上查不到、課堂上老師不說、史書裡沒寫歷史真相
本書編排以時間發展為序,說明德國文明的地理位置、文明演進、多個帝國的演變、與鄰國和國際間的重要戰役,隱藏在背後的真相,透過歷史學家的精密考證,具有研究、參照價值,並解讀平常查不到、難得少見的真實背景,搭配地圖對照,圖文理解,讓讀者深入了解有關德國文明發展的真實歷程,用嶄新的角度去感受、思考歷史,並且越讀越上癮,欲罷不能。
作者簡介
孟鐘捷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主要從事20世紀世界史、德國現當代社會史和全球化歷史教育的教學和研究。現為國際歷史教育學會成員、德國史研究會理事。
霍仁龍
四川大學中國西部邊疆安全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國際關係學院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地理學、西南邊疆史地研究。精通地圖繪製,力求出版品成為更加精確可信的優良史地類書籍。
內容目錄
第 一 章 部落時代
1. 蠻族世界
2. 攻防之間
3. 天賜良機
第 二 章 立國肇始
4. 逐鹿中原
5. 脫穎而出
6. 畫分疆野
7. 破蛹化蝶
第 三 章 帝國光榮
8. 承續皇統
9. 雙皇相鬥
10. 邦國分立
11. 東部新貴
12. 域外之地
13. 自由之風
14. 文化遺蹤
第 四 章 宗教改革
15. 風暴前夜
16. 馬丁‧路德其人
17. 社會決裂
18. 禍結兵連
19. 帝國斜陽
20. 多彩文化
第 五 章 三足鼎立
21. 普世君王
22. 軍中之國
23. 普奧爭雄
24. 文化立邦
第 六 章 民族覺醒
25. 啟蒙之光
26. 文化民族
27. 帝國解體
28. 獨立戰爭
29. 新瓶舊酒
第 七 章 統一之路
30. 復辟時代
31. 關稅同盟
32. 革命之火
33. 夢想破滅
34. 此消彼長
35. 強人登場
36. 鐵血統一
第 八 章 第二帝國
37. 帝國歸來
38. 內部敵人
39. 五球不落
40. 城市社會
41. 海外殖民
42. 作戰計畫
43. 第一次世界大戰風雲
第 九 章 共和興衰
44. 革命浪潮
45. 民主初構
46. 割地賠款
47. 危機歲月
48. 黃金年代
49. 納粹興起
第 十 章 納粹德國
50. 鑄造神劍
51. 尋找盟友
52. 戰爭狂人
53. 帝國秩序
54. 最後解決
55. 抵抗運動
56. 帝國毀滅
第十一章 復興之路
57. 分區占領
58. 走向分裂
59. 隔離之牆
60. 重新統一
地圖目錄
圖1 古代日耳曼人主要部族的分布(西元前4 年左右)
圖2 萊姆斯防線
圖3 西元4 ∼ 5 世紀的歐洲民族大遷徙
圖4 日耳曼小王國分布圖
圖5 法蘭克王國的擴張
圖6-1 《凡爾登條約》(843 年)
圖6-2 《梅爾森條約》(870 年)
圖7 從東法蘭克王國到德意志王國
圖8 神聖羅馬帝國(1050 年左右)
圖9 神聖羅馬帝國(12 世紀初)
圖10 神聖羅馬帝國的七大選侯(1356 年)
圖11 哈布斯堡家族的擴張(1400 年左右)
圖12 騎士團國家(1309 ∼ 1402)
圖13 漢薩同盟的貿易(約1400 年)
圖14 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的文化版圖(疆域為16 世紀初)
圖15 查理五世統治下的歐洲
圖16 馬丁‧路德的主要活動路線(1483 ∼ 1522)
圖17 宗教改革中的德意志
圖18 西歐信仰分布(1618 年)
圖19 《西發里亞和約》後的神聖羅馬帝國(1660 年左右)
圖20 晚期帝國的文化都市
圖21 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擴張(1525 ∼ 1795)
圖22 普魯士的擴張之路(1614 ∼ 1740)
圖23 普魯士的擴張(1772 ∼ 1795)
圖24 1648 年後的神聖羅馬帝國
圖25 德意志啟蒙運動發生的主要城市
圖26 赫爾德的主要足跡
圖27 神聖羅馬帝國的解體和新秩序(1806 年)
圖28 獨立戰爭時期的德意志
圖29 德意志聯盟
圖30 復辟時代的壓制與戰爭重要地點
圖31 德意志關稅同盟的擴展
圖32 1848 年革命中的德意志
圖33 1848 年革命被鎮壓
圖34 德意志聯盟的經濟發展
圖35 俾斯麥的主要成長軌跡(1815 ∼ 1862)
圖36 俾斯麥統一德意志的進程
圖37 德意志帝國版圖
圖38 德意志帝國初期政治形勢圖
圖39 俾斯麥的外交體系
圖40 德意志帝國的大城市(1880 年、1910 年)
圖41 1914 年前的德國海外殖民地
圖42 德國的施利芬計畫
圖43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
圖44 1918 ∼ 1919 年革命
圖45 1919 年的德國
圖46 《凡爾賽和約》簽署後德國的領土變動
圖47 1923 年的德國
圖48 《洛迦諾公約》(1925 年10 月5 ∼ 16 日)
圖49 納粹黨的得票率變化(1919 ∼ 1933)
圖50-1 第三帝國的高速公路建設
圖50-2 第三帝國的祕密空軍分布
圖51 希特勒的結盟體系(1933 ∼ 1939)和西方列強的回應(1939 年)
圖52 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行動(1939 ∼ 1942)
圖53 納粹德國控制區域的擴展
圖54-1 歐洲的猶太人分布(1933 年)
圖54-2 猶太大屠殺
圖55 德國抵抗運動分布圖
圖56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形勢圖(1943 ∼ 1945)
圖57-1 1945 年的德國
圖57-2 被分割占領的柏林
圖58 第一次柏林危機期間的空運示意圖
圖59 柏林圍牆
圖60 歐洲中的德國
前言
用最有趣的方式學德國歷史
培養時空觀念是學習歷史的核心要素之一,古人即有「左圖右史」的說法,證明瞭解歷史不僅是透過文字,還需要具有地圖上的立體概念。
地圖是能使歷史地點和事件生動呈現的一種表現形式,既是知識成果的傳遞工具,也是教師們在課堂上教學時的重要輔具,利用地圖進行講解,有利學生形成準確的空間概念,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用「地圖來說歷史」具有簡潔明快、化繁為簡、直觀形象等特點,能夠清晰明瞭地把某些複雜難懂的歷史事件、概念和結論生動活潑地闡釋清楚,並揭示其內在本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深刻的印象,還能增加課堂上的樂趣。
本書透過地圖解說德國近代歷史,開啟以圖像繪製和文字敘事互相對照的敘寫方式。書中透過圖文互釋,連結時空;古今貫通,領悟真諦,呈現出多樣性和多層面,使學習歷史變得更加深刻而具體。各篇章的內容及文字敘述簡明有趣,透過親切的敘事口吻,讓各年齡層的人都能讀出興趣和想法,渴望更進一步認識發生在德國陸地上的各種大小事。
雙皇相鬥在中世紀的西歐,有資格稱「皇」的,除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還有羅馬基督教會的「教皇」。說起這兩者的關係,向來是錯綜複雜,玄之又玄。從查理大帝和奧托大帝的加冕歷史來看,教皇與皇帝之間似乎達成一種微妙的平衡:教皇需要皇帝的武力保護,皇帝需要教皇的祝聖加冕。但是在雙方心目中,這種局面只是相互利用的權宜之計,如何突顯自己的權威才是當務之急。一方面,教皇宣揚聖奧古斯丁(St. Aurelius Augustinus)的理論,強調唯有教皇領導下的基督教會,才有可能幫助那些被上帝挑選而得救的人進入「上帝之城」;另一方面,帝國的歷任皇帝卻以自己的喜好廢立教皇,並利用「帝國教會體制」,來掌控主教人選。這種理論與實踐上均含混不清的關係,最終導致兩種皇權之間的鬥爭,其中尤以下述兩場鬥爭為甚。從結果來看,雙方互有勝負。第一場戰爭發生在11世紀後半葉。根據「帝國教會體制」,皇帝有權任命帝國境內的總主教註,史稱「主教授職權」。但教皇格雷高利七世(Gregor Ⅶ)卻以教權至上為由,要求收回這種權力。皇帝亨利四世(Heinrich Ⅳ)拒不讓步。兩人一個在羅馬,一個在沃姆斯,隔著阿爾卑斯山打起口水仗。教皇甚至拿出自己的法寶,以開除教籍相威脅。在中世紀的西歐,所有人都是天主教徒,如果皇帝被開除教籍,那便意味著成為異教徒,任何人都有權反對他。註:總主教:或翻譯為大主教,是基督教傳統教會的一種高階聖職人員,根據天主教及聖公會的制度,數個教區組成一個教省,其中會設有一個總教區,總教區的最高職位者則稱為總主教。皇帝很快便發現,國內反叛力量借著這個理由,更加蠢蠢欲動。無奈之下,他只能以退為進。西元1077年1月,皇帝主動在教皇駐留的卡諾莎城堡外赤足懺悔三日,方才獲得教皇的原諒。此舉被稱為「卡諾莎之行」(Gang nach Canosa),後來在德語中,成為表示「低聲下氣向人道歉」的一句俗語。不過,這場爭鬥並未就此結束。重獲教籍的皇帝回到國內後,很快平定內亂,隨即整頓軍隊,衝入羅馬,放逐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