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浮橋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6月

夢浮橋

作者:谷崎潤一郎
出版社:聯合文學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24日
ISBN:9789575228248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15元

  髮香、乳香、玉足、水聲、搖籃曲,是幼年阿?對逝去母親深深的懷念。
  九歲,父親續絃,生母與後母在阿?的生活裡,兩人合而為一,無論是形象、習慣、喜好皆沒有區別,戀母的阿?,回到了母親的房中,鑽進她的懷裡,盡情吸吮,髮香、乳香、玉足、水聲、搖籃曲,幸福生活再次展開,為了疼愛阿?,父母不惜將親生子武送到鄉下撫養。
  父親對阿?的不倫行徑,知情卻從無怨語,在病逝前,只請求阿?娶媳婦侍候母親終老,並交代妻子,視阿?為昔日的丈夫一般。
  醜聞、陰謀傳遍鄉里,親家卻仍將女兒嫁給阿?,婚後不久,母親猝死。
重重謎團,如何看得清?
  本書收錄谷崎潤一郎中篇小說〈夢浮橋〉,以及四則隨筆〈文壇故事〉、〈不孝的回憶〉、〈四月的日記〉、〈高血壓症的回憶〉。
  〈夢浮橋〉以豐富華美的感官氛圍、後設結構,敘述離經叛道家庭的少年戀母故事。
  〈文壇故事〉談前輩作家紅葉老人與露伴的遺風,也述及作者與編輯的角力之戰、文壇好友的聚會逸聞。
  〈不孝的回憶〉描寫谷崎在寫作以及成長的過程中,與家人的衝突與遺憾。
  〈四月的日記〉、〈高血壓症的回憶〉為病中記事,殘弱病體與冷靜筆鋒組成奇特的紀錄文學。
作者簡介
谷崎潤一郎
  明治十九年生於東京日本橋(1886 ~ 1965)。東京帝大國文科肄業。明治四十三年與小山內薰等創刊第二次《新思潮》,發表〈刺青〉、〈麒麟〉等,受永井荷風激賞,確立文壇地位。最初喜歡西歐風格,關東大震災後遷移到關西定居,文風逐漸轉向純日本風格。以《痴人之愛》、《卍》、《春琴抄》、《細雪》、《少將滋幹之母》、《鍵》等展開富麗的官能美與陰翳的古典美世界,經常走在文壇的最高峰。晚年致力於《源氏物語》的現代語翻譯。《細雪》獲每日出版文化賞及朝日文化賞,《瘋癲老人日記》獲每日藝術大賞。一九四九年並獲頒文化勛章。一九六四年被選為第一位獲得全美藝術院榮譽會員的日本作家。
譯者簡介
林水福
  日本國立東北大學文學博士。現任興國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台灣文學協會理事長、臺灣石川啄木學會會長。曾任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外語學院院長暨副校長、輔仁大學外語學院院長暨日文系主任及所長、日本國立東北大學客座研究員、梅光女學院大學副教授、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理事長、中華民國日語教育學會理事長。著有《源氏物語的女性》、《日本文學導遊》、《讚歧典侍日記之研究》(日文)、《他山之石》、《日本現代文學掃描》、《中外文學交流》(合著)、《源氏物語是什麼》(合著);譯有谷崎潤一郎的《鍵》、《卍》、《痴人之愛》,遠藤周作的《深河》、《醜聞》、《武士》、《沉默》、《海與毒藥──遠藤周作中短篇小說集》、《我.拋棄了的.女人》,井上靖的《蒼狼》,及十原登《飛翔的麒麟》(上、下)、《家族寫真》等書;評論、散文、專欄散見各大報刊、雜誌。

【導讀】虛實交錯真相迷離的夢浮橋?  林水福夢浮橋文僧故事不孝的回憶四月的日記高血壓症的回憶

虛實交錯真相迷離的夢浮橋?  林水福
  這本《夢浮橋》其實包含小說〈夢浮橋〉,雜文〈文壇故事〉、〈不孝的回憶〉、〈四月的日記〉、〈高血壓症的回憶〉。
  〈四月的日記〉、〈高血壓症的回憶〉可說同性質文章,縷述對抗高血壓的過程。如文中所言,或許有人會覺得無聊。不過,從現實生活,與生命拉扯、搏鬥過程,或許也提供我們一些參考。
  例如,如果谷崎早早放棄對抗疾病,任由疾病侵襲,那麼至少《源氏物語》沒有新新譯版本出現,也看不到《瘋癲老人日記》。有才華、有抱負的作家還得注重養生,多活幾年,或許可以為世人留下些好作品。
  〈文壇故事〉,讓我們「偷瞄」到島崎藤村原本人緣並不佳;谷崎的好吃、一如往常;日本文壇作家向出版社預支稿費,原來這麼稀鬆平常;生田長江種種令人討厭的背後,其實有著一顆極為溫柔,百般呵護女兒的心……。
  〈不孝的回憶〉,讓人讚歎谷崎散文的一流功力,也告訴我們谷崎對電影、戲劇方面的傑出鑑賞力。而最有趣、最樸實無華的是對自己過往、年輕時候的不孝的真誠告白。
  「孝道」,無論儒家或受武士道深深影響的日本社會,卻視孝為非常重要的「德行」,「不孝」罪名何其大?
  谷崎年輕時候曾有過放蕩歲月,長期和父母沒聯絡,父親找兒子,得問報社或出版社。不過,在表面「這些」不孝的行徑背後,對父母、親人的關懷並沒有忘記,只是過於「執著」或投入「當下」的工作,疏於以一點點心思表達關懷之意罷了。
  有時表面的「現象」,不一定就是內心的「忠實」呈現。
  不諱言,敢披露自己的劣行──諸如到煙花巷、染性病──,似是臺灣少見的。其背後如果深入思考,或許與傳統觀念,思想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夢浮橋》最先於《中央公論》(一九五九年十月)發表,翌年二月由中央公論社發行。在《夢浮橋》前後谷崎兩次譯《源氏物語》:
  《潤一郎新譯源氏物語》一九五一年十月由中央公論發行,全集出版完畢。
  至五九年《潤一郎新新譯源氏物語》一九六四年十一月由相同出版社發行,至翌年十月全集出書完畢。
  可以說,大約從一九五○年到一九六四年之間,谷崎沉浸在《源氏物語》的世界裡。〈夢浮橋〉原為《源氏物語》五十四帖,最後一帖的帖名。
就內容而言,似乎也與源氏相彷彿。
  以「我」第一人稱敘述的《夢浮橋》,容易讓人以為谷崎寫的是自己的生活史。一直到故事完結之前才發現原來這是一部虛構的小說,不是自傳。
  主角的「我」六歲時,生母逝世,後來父親再娶。在父親刻意「營造」──要我把繼母當成生母,生母與繼母不可分為兩人;生母與繼母名字相同等等──下,我與繼母沒有隔閡,沒有距離。在合歡亭吸奶這件事,父親不可能不知道,知道之下還讓「它」上演,就是默許。
  父親與繼母生下一子,叫阿武,故意把他送到離家遠遠的鄉下地方,只為了維持對「我」的全部愛心?
  「我」後來和澤子結婚,一家的焦點依然在繼母身上,有一天繼母被蜈蚣咬死,小說中影射可能有人故意安排的,讓人懷疑就是澤子,為了從繼母那兒把丈夫搶回來。
  然而,繼母逝世後,「我」把阿武弟弟帶回家,和澤子離婚。
  我和阿武,是同父異母兄弟?或是血緣上的父子關係?如果是父子關係,跟光源氏與繼母藤壺產下的孫子,後來繼位為冷泉帝的情節安排,豈不相似?!
  《夢浮橋》裡父親臨終前說「考慮到自己死後,讓母親和我的關係更為密切,告訴母親父親死後要把我當父親一樣看待」,還說:大家都說你的臉跟我的臉非常像,我也這麼覺得,你年紀越大越像我,媽媽有你在,如同有我在,你要讓媽媽有這樣的感覺,要把它當成是在這世上你唯一的作用,其他的幸福都不要,可以有這樣的心嗎?
  因此,為了讓媽媽幸福,你必須娶媳婦,這不是為你娶的媳婦,而是為了服侍媽媽娶的媳婦。……
  父親逝世後,母親的反應如何呢?
  母親在我面前從未表現出那麼悲傷哀嘆的樣子。……是將心中的悲傷收藏在那發福的圓滿裡嗎?……
  種種安排,讓人覺得父親希望他逝世後,「我」能「子代父職」盡一切照顧媽媽,就連媳婦也是娶來照顧媽媽,而不是為「我」而娶的。
  《夢浮橋》裡存在著「母子通姦」等問題。谷崎潤一郎的小說,既迷人,又讓人物議,充滿魅力!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