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學檢驗(附贈CD-ROM)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7月

寄生蟲學檢驗(附贈CD-ROM)

作者:曹勵民 主編
出版社:人民衛生
出版日期:2010年06月01日
ISBN:9787117129480
語言:繁體中文

本教材第2版自出版發行以來已過去了8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人,人口流動性不斷增強,導致了某些人體寄生蟲病傳播機會的增加;全球氣候變暖,可能導致某些熱帶常見寄生蟲病向亞熱帶、溫帶蔓延;免疫抑制劑的廣泛使用,有毒化學品和致癌劑的任意丟棄。等,可能導致某些地區出現罕見的寄生蟲感染性疾病。值衛生部教材辦公室組織編寫高職高專醫學檢驗專業第3版專業課教材的機會,我們決定對這本教材作較全面的修改和補充。高職高專教育是為基層、社區和農村培養人才,教材編寫要與專科層次醫學檢驗實用性人才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相適應,突出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體現高職高專教材的實用性、實踐性要求,以培養職業能力為重點,注意教材的廣度深度和相關學科之間的交叉結合。 與第2版相比,第3版在結構上由原來的生物學分類順序變更為以寄生蟲主要寄生部位和致病為主線,以標本的采集分別介紹各系統寄生蟲病病原檢查技術和方法。在每種寄生蟲後增加了一個臨床病例,學生可通過閱讀、分析以提高思維推理能力。教材編寫參考了《全國臨床檢驗手冊》(第3版)有關內容,在每章內容前加入學習要求。書後附有常見人體寄生蟲的致病及其常用實驗診斷方法,以便查閱;同時,列出了寄生蟲學與寄生蟲檢驗常用參考資料(以書為主)及網址,中英文對照索引,這對讀者更具指導性。 全書共分九章,含臨床常見寄生蟲種類、病原檢查方法和免疫學與分子生物學檢查技術。適合臨床檢驗和衛生檢驗專科寄生蟲學教學及全科醫生、社區醫療和衛生防疫等人員的參考使用。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寄生、寄生蟲、宿主 一、生物種間的共生關系 二、寄生蟲的分類與命名 (一)寄生蟲的分類 (二)寄生蟲的命名 三、宿主的類別 第二節 寄生蟲的生活史及其發育階段 一、寄生蟲的生活史 二、寄生蟲的發育階段 第三節 寄生蟲與宿主的相互關系 一、寄生蟲對宿主的致病作用 二、宿主對寄生蟲的免疫作用 第四節 寄生蟲感染人體的特點 一、慢性感染與隱性感染 二、多寄生現象 三、異位寄生 四、幼蟲移行癥 五、人獸共患寄生蟲病 第五節 寄生蟲病的流行與防治 一、流行因素 二、流行的基本環節 三、流行特點 四、寄生蟲病的防治概況 第六節 寄生蟲感染的診斷 一、臨床診斷 二、實驗室檢查 三、寄生蟲病實驗室診斷中的生物安全注意事項 第二章 消化道寄生蟲 第一節 線蟲 一、似蚓蛔線蟲 二、十二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線蟲 三、毛首鞭形線蟲 四、蠕形住腸線蟲 五、其他消化道寄生線蟲 (一)糞類圓線蟲 (二)東方毛圓線蟲 第二節 豬巨吻棘頭蟲 第三節 吸蟲 一、布氏姜片吸蟲 二、異形吸蟲 三、棘口吸蟲 第四節 絛蟲 一、帶絛蟲 (一)鏈狀帶絛蟲 (二)肥胖帶絛蟲 (三)亞洲牛帶絛蟲 二、膜殼絛蟲 (一)微小膜殼絛蟲 (二)縮小膜殼絛蟲 三、其他消化道寄生絛蟲 (一)闊節裂頭絛蟲 (二)犬復孔絛蟲 第五節 原蟲 一、阿米巴 (一)溶組織內阿米巴 (二)非致病性阿米巴 二、藍氏賈第鞭毛蟲 三、隱孢子蟲 四、其他消化道寄生原蟲 (一)結腸小袋縴毛蟲 (二)人芽囊原蟲 (三)人毛滴蟲 第六節 消化道寄生蟲的檢驗技術 一、糞便標本采集的注意事項 二、檢驗後糞便標本的處理 三、消化道寄生蟲的常用檢查方法 (一)糞便直接涂片法 (二)厚涂片透明法-加藤法 (三)蟲卵及包囊濃聚法 (四)鉤蚴培養法 (五)肛門周圍寄生蟲檢查法 (六)糞便蟲體驗查法 (七)原蟲的特殊染色檢查法 (八)溶組織內阿米巴的培養 四、糞便標本的固定保存 (一)常用固定液 (二)糞便內蠕蟲的固定保存 (三)糞便內原蟲的固定保存 五、糞便中常見消化道寄生蟲的形態學特點 第三章 肝髒與膽管寄生蟲 第一節 吸蟲 一、華支睪吸蟲 二、肝片形吸蟲 第二節 絛蟲 一、細粒棘球絛蟲 二、多房棘球絛蟲 第三節 肝髒與膽管寄生蟲的檢查 一、倒置沉澱法 二、十二指腸引流液檢查 (一)十二指腸引流液檢查法 (二)腸檢膠囊法 三、棘球蚴砂的顯微鏡檢查 第四章 脈管系統寄生蟲 第五章 神經系統寄生蟲 第六章 皮膚與組織寄生蟲 第七章 呼吸系統寄生蟲 第八章 眼部寄生蟲 第九章 泌尿生殖系統寄生蟲 附錄1 常見人體寄生蟲的致病及其常用實驗診斷方法 附錄2 寄生蟲學與寄生蟲檢驗常用參考資料及網址 一、常用參考書目 二、常用學術期刊 三、寄生蟲學專業網站、數據庫、圖片期刊 中英文對照索引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