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夢醉:一個香港女生與九個居港異鄉人的對話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3月

異鄉夢醉:一個香港女生與九個居港異鄉人的對話

作者:艾禮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期:2020年09月30日
ISBN:9789865540173
語言:繁體中文

有時候,我們就是要離開了家,才能找到家。
 
  「我可以明天就離開香港,我也可以在這裡再留十年。」
  「香港是我的夢想城市,在這裡生活恍若置身夢中。」
 
  人為什麼要遠渡重洋,長居異邦?香港對於異鄉人來說,又是個什麼樣的居所?
 
  作者專訪9位長住在港的異國朋友,包括成長於土耳其,隨著妻子工作來港營商的Teoman;來自印度,在香港享受到家鄉從未有過的自由和獨立自主的Natalia;從加勒比海的巴貝多(巴巴多斯)遠道而來,從藝術品銷售者變成酒吧DJ的Noel;尋找歸屬感的美國投資顧問Alex;盡情享受生活的西班牙人Oskar;紐約來的文化與宗教研究副教授James;娶了香港妻子,來自日本的退休族Sugiyama;自認「很香港」的哥倫比亞女孩Jennifer;巴西來的「足球先生」Fernando──9位異鄉人,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落腳香港。
 
  你說他們可以隨心所欲追求自己的未來嗎?並不是;你說他們毫無選擇的餘地嗎?也不是。他們的「香港印象」可能彼此矛盾:安全、清潔、教育良好、自由、充滿機會、工時長、總是匆忙、富裕、帶有膚色歧視、不愛藝術、順從於群體、富有創意和能量、帶來苦澀,也帶來快樂……然而不論如何,在這座城市裡,他們已是香港的一分子,而手裡握著這本書的你我,或許都和這些異鄉人一樣,在那個名喚自由的光譜中,浮游著。
 
本書特色
 
  專訪9位長住在港的異國朋友,從他們眼中,重新認識香港這座城市──

作者簡介
 
艾禮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系,手執相機,頭上長了無形的觸鬚,隨着混濁的氣流找尋應被看見的時刻。用未來去追已逝的瞬間。 在香港屋村長大,從小多愁善感,思緒常在虛幻的時空飛騰穿梭。對文化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充滿好奇,進了大學,善用每個機會往外飛,認識了來自世界不同角落的朋友。一路以來,藝術以不同形式常伴,躁動不安的心靈想將在不同國度的所看所聞巨細無遺地記錄下來。認為只要用心聆聽,每個靈魂的故事都值得拍成電影。今天,用文字和攝影記錄生命的記憶碎片。期盼自己的目光永遠像新生兒一般清澈明亮,才能在一片混沌看到光芒,讓其映入鏡頭,放諸世界。

總序/GLOs人文及社會系列
 
前言
Teoman (土耳其)
Natalia (印度)
Noel (巴巴多斯)
Alex (美國)
Oskar (西班牙)
James (美國‧紐約)
Sugiyama Masatoshi (日本)
Jennifer (哥倫比亞)
Fernando (巴西)

前言
 
  我們在追尋的時候,到底在追尋什麼?我們選擇流浪異鄉的時候,到底選擇了什麼?
 
  旅遊大行其道,我大學時期也捉緊機會,一年起碼往外跑兩三次,意外地除了北美洲,每個洲都曾踏足,時間最長的一次在委內瑞拉住了一個半月,下一個夏天在挪威待了三個星期,相隔一年又在土耳其和埃及玩了二十天。聽起來都是一些很引人入勝的地方,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經歷,但每次不是焦頭爛額地回香港,就是思鄉症發作,打電話給朋友大哭,或是在當地生病兩天不出門,且夾雜著一點耍抑鬱。我有一個知心好友和我一樣,每次搭上長途飛機,客身異地,就各種不快樂。很多人會覺得花了錢,難得抽了時間去旅遊,就要玩得盡興。但我和我的朋友,就是忍不住悲傷,尤其身在異鄉時,不論是形單影隻,還是好友相伴,在充滿異國風情的地方,就是要悲傷。
 
  我們花一大筆錢到不屬於自己的地方耍傷感很帥嗎?我們在追求痛苦嗎?我找不到答案。不過我知道有機會的話,我們還是會飛,用同樣的方式在心裡劃下傷口,在痛苦的伴隨之下藉機成長。
 
  這些只是旅遊的經歷,與一個人選擇在家鄉以外的地方生活和發展事業是兩回事,但也是生命軌跡不長的我,與書中九位在港異鄉人的經歷最接近的一次了,我只能通過這些遊歷理解他們的故事。當中有灑脫的土耳其大哥、對家鄉和香港的文化差異成熟對待,文化智商很高的印度女士、性格一點都不像日本人的日本大叔、為了事業在香港發展,而在生命留下重大遺憾的紐約客、還有來自加勒比海,在香港苦中作樂的巴巴多斯*男子。他們的故事苦樂參半,聽到辛苦的部份,我不禁心想「獨在異鄉,忍受這樣不是味兒的生活為了什麼?」這問題我卻問不出口,我婉轉地問:「為什麼不回家?為什麼還留在香港?」他們的答案通常是工作需要、喜歡香港的文化、或是香港已經是他們的家了。不管他們的答案是什麼,目的也跟我旅遊時自尋痛苦一樣,選擇了某種生活模式,不論箇中好壞,都必須走下去,讓各種經歷成為成長的養分。那些五味雜陳的故事,便是他們生命的故事,只是剛好他們是個外國人,身處一個本不屬於自己、但慢慢可以管它叫家的地方。
 
  他們的經歷讓人拍案叫絕,個人魅力更是無法擋,要是尋根究底找出是什麼原因,養成每個人致命的魅力和人生態度,這本書可能會變成心理學研究了。所以我只能透過文字把我從他們身上得到的一切,毫不遺留地呈現出來,盼望文字能像攝影機一樣記錄他們的表情動作、說話節奏、情緒起伏。而為他們拍照時總會叫他們把笑容收起來,希望能拍出很酷的照片,不過千挑萬選還是笑著的更適合放在書中,因為這就是他們面向生活的樣子。
 
  書中的照片皆在香港拍攝,把外國人在香港生活的面貌拍下,有小泰國之稱的九龍城、東南亞人和非洲人的商業基地重慶大廈、白人聚居,看似沿海度假勝地的西貢……很多看上去都不像香港,但的確是香港的地方,容納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
 
  *編案:巴巴多斯,臺譯「巴貝多」,以下全書尊重作者採用香港「巴巴多斯」的譯法。

*以下節錄自〈Noel /巴巴多斯〉一篇 「最後我還是回來了,我在這享受的,遠超於它帶來的苦澀。」 * * *我和出生於巴巴多斯的Noel相約在他工作的酒吧,那裡空間不大,只有半個高中教室的面積,瀰漫著我非常不熟悉的氣氛,有別於其他昏昏暗暗、二手煙味道從冷氣出風口和皮革沙發滲透出來的酒吧。沒有刺鼻的氣味,紅黃綠的顏色令空間格外明亮,從裝潢設計到音樂都貫徹雷鬼風格,他請我喝了一杯virgin mojito,我們的訪談在音浪高漲的背景音樂下進行,我豎起耳朵聽他的一字一句。 「別人聽到我在巴巴多斯出生總會問:『它在非洲的哪個位置?』我回答巴巴多斯是在加勒比海,他們還是一臉疑惑,我就說它跟牙買加很近,他們就會反應:『喔!原來是牙買加!歡迎你從牙買加到來!』但實際他們連牙買加在哪裡都不知道。」他十七歲搬到美國居住,在那度過了人生很長時間,認識了他的妻子並成家立室,他曾到過很多國家旅遊,摩洛哥、黎巴嫩、突尼西亞等,亦曾在尼泊爾居住兩年,輾輾轉轉來到香港,現已在這居住七年。他在紐約時從事藝術品買賣,專門發掘有潛質的畫家和售賣他們的畫作。除此之外,他亦和珠寶設計師合作,在展覽出售他們的作品。 Noel原本希望在香港可以做同樣的工作,他認為香港是全球最富有的地方之一,有大量現金流,在亞洲的地位就有如紐約在西方國家的地位一樣。他期望香港會是藝術品和珠寶交易的理想之處,可惜這裡的需求傾向大品牌的珠寶,以及藝術品的二手市場交易,大部分是一些已有很大名氣,或是已過世的藝術家,例如梵谷和畢卡索。而Noel的老本行在香港無用武之地,他剛來到香港時,身邊帶著五十幅來自美國、泰國、緬甸新生藝術家的畫作,用了半年走訪許多畫廊,尋求合作機會,但他們要不是沒有興趣,就是想打畫作的主意,想踢走他這個中間人。Noel最後把畫作全數退還給藝術家。他對於這個現象大感失望,有次他在巴士上,看到曾在紐約一起合作的珠寶設計師的廣告,極為感嘆。「在香港,人們並不是因為很喜歡這個藝術品而想要把它買回家掛在牆上的。」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