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渡黑水溝:台灣先民奮鬥開發血汗史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7月

勇渡黑水溝:台灣先民奮鬥開發血汗史

作者:蕃芋
出版社:台灣書房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10日
ISBN:9789866318849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25元

  以豐富的文獻、深入淺出的內容,重現台灣先民來台開發的故事。
  黑水溝,為澎湖、廈門的分界處,廣約六、七十里,險冠諸海,其深無底,水黑如墨,湍激悍怒,船隻航行不利,就會人亡船翻。從西元1729年至1838年109年間,清朝官方統計在黑水溝發生船難事件高達85件,民間私船的海難更是難以統計,所以橫渡黑水溝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幾百年前的台灣是一塊禁地,也是一塊寶地。在中國沿海一帶無法生存的百姓,帶著他們的盼望與夢想,偷渡噬人無數的黑水溝,來到台灣這塊未經開發的處女地,他們歷經歲月的磨鍊,在逆境中闖出一片天。
作者簡介
蕃芋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  專研台灣史、中國史  因熱愛台灣這塊土地,願意畢生寫書歌頌禮讚台灣。  代表作品有台灣的表演藝術、台灣的歌仔戲、台灣的民間信仰、戰爭體制下的台灣等。

1、台灣地名的記憶符號(1)有關古文獻對台灣的記錄(2)中國人對台灣的稱呼
2、黑水溝的來龍去脈(1)何時出現黑水溝的稱呼? (2)古文獻對黑水溝的記載(3)細說黑水溝
3、唐山過台灣(1)中國漁民與台灣的接觸台灣錢淹腳目(2)行郊的起源與演變(3)商人運作行郊的技巧(4)市場網絡與貨物流通(5)行郊風華不再
4、台灣人為何要造反?(1)統治政權的職官體系(2)清領時期台灣阿兵哥的問題(3)台灣治安敗壞的現象(4)因造反事件影響的行政調整

1.台灣地名的記憶符號(1)有關古文獻對台灣的紀錄從漢朝以來,在文獻上對台灣的紀錄提到一些稱呼,例如「東鯷」、「夷洲」、「琉求」之類,但是經過專家學者的探討,有些並非是指今天我們所稱的台灣,有些則是可能涵蓋台灣的地名。在《前漢書•地理志》裡,有這樣一段的記載: 海外有東鯷人,分為二十餘國,以歲時來獻見。……有學者以為此段記載所提的「東鯷」,即是指「台灣」,不過持不同看法的學者提出反證,在2000年以前的中國係以黃河流域的長安、洛陽為核心活動領域,人們足跡最遠大致僅遍及至長江下游一帶,如果說在長江以南有活躍的生活動態就不太可能了,而漢朝人向來將下游的島嶼統稱為「東鯷」,因此《前漢書•地理志》提到的「東鯷」較適宜解釋為大海裡的諸島嶼,所以才說有20餘國。到了三國,吳國丹陽太守親撰《臨海水土志》提及「夷洲」這個地名:夷洲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眾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號為王,分畫土地人民,各自別異,人皆髡頭穿耳,女人不穿耳。作室居,種荊為蕃鄣。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舅姑子婦男女臥息共一大床。交會之時,各不相避。能作細布,亦作斑文布,刻畫其內,有文章以為飾好也。其地亦出銅鐵,唯用鹿觡矛以戰鬥耳。磨礪青石以作矢鏃、刀斧、鐶貫、珠璫。飲食不潔,取生魚肉,雜貯大器中以滷之,歷日月乃啖食之,以為上餚。呼民人為彌麟。如有所召,取大空材十餘丈,以著中庭,又以大杵旁椿之,聞四五里如鼓。民人聞之,皆往馳赴會。飲食皆踞相對,鑿木作器如豬槽狀,以魚肉腥臊安中,十十五五共食之。以粟為酒,木槽貯之,用大竹筒長七寸許飲之。歌似犬嘷,以相娛樂。得人頭,斫去腦,駁其面肉,取犬毛染之,以作鬚眉髮,編貝齒以作口,出戰臨鬥時用之,如假面狀。此是夷王所服。戰得頭,著首還,中庭建一大材高十餘丈,以所得頭,差次掛之,歷年不下,彰示其功。又甲家有女,乙家有男,仍委父母往就之居,與作夫妻,同牢而食;女已嫁皆缺去前上一齒。有些學者認定《臨海水土志》裡所提到的「夷洲」即指台灣,但是在中國古代常以「夷洲」、「亶洲」等名稱代表無法確定的地方,例如《吳志•孫權傳》所云:「夷洲、亶洲在海中,長老傳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山及仙藥,止此洲不還……。」從上面的記載,得知三國時期的夷洲並非僅指台灣,按常理判斷,夷洲應解釋為分散在華南沿海的島嶼較為恰當。時間發展到隋朝,煬帝曾下令朱寬、陳稜率軍到琉求逮捕幾千名男女返國。在隋朝的「琉求」另稱「流求」,有些學者認為是指今天的沖繩群島(即琉球群島),但也有一些學者指出是包含今天台灣北部的地名。綜合以上的論辯,至今尚未能明確指出古文獻所稱的一些地名即指今天的台灣。(2)中國人對台灣的稱呼探究古代中國人對台灣的稱呼有「東蕃」、「毗舍耶」、「台員」、「大員」、「大圓」、「台灣」、「大灣」、「東鯤」、「埋冤」、「琉球」、「島夷」、「東夷」、「海夷」、「夷洲」、「東鯷」、「大宛」等,從隋朝(西元581~617年)到宋朝(西元960~1278年)共約600年間,中國古文獻皆未提及台灣。直到元朝(西元1271~1368年),官方將澎湖納入版圖,稱為「平湖」,並設立「巡檢司」,隸屬於泉州晉江縣,且向當地鹽民課稅。而宋、元兩朝時期,泉州的漁民與海盜常往來於澎湖,那時候中國人稱台灣的北部為「琉球」,稱台灣的南部為「毗舍耶」。「毗舍耶」也被視為指菲律賓群島的一個海島或原始民族的稱呼,但也有可能指台灣南部的傀儡蕃,即今天的「排灣族」。明朝初葉,《東西洋考》、《閩書》、《明朝世法錄》皆稱台灣為「東蕃」。閩人周嬰在《遠遊篇•東番記》裡稱「台員」為東蕃之地,何喬遠在《閩書•島夷誌》裡稱為「大員」,張燮在《東西洋考》裡稱台灣為「大圓」,沈鐵的奏摺則稱為「大灣」。在明太祖時期,中國人稱琉球群島為「大琉球」,台灣則被稱為「小琉球」。到了明朝中葉以後,台灣的稱呼有「小東島」、「小琉球」、「雞籠(山)」、「北港」、「東蕃」等。1557年,葡萄牙人由北太平洋經過日本、琉球,抵達台灣,見此島嶼非常美麗,於是稱之為「Ilha Formosa」(福爾摩莎,意為美麗之島),從此確立了台灣在國際地理上的位置,也在歐洲列強爭相在亞洲建立商業根據地時,不可避免地捲入了紛爭,但也開啟了台灣與世界的接軌。1621年(天啟元年),荷蘭占領澎湖,1624年(明天啟四年)與明朝談判協商,從澎湖撤軍,進入台灣,成為台灣第一個有制度的政權。至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季麒光在其著作《蓉州文稿》記載:「萬曆年間,海寇顏思齊據有其地,鄭芝龍附之使稱台灣。」遂此,「台灣」這一個名詞,從清朝把台灣納入版圖的次年(西元1684年)起啟用。17世紀,對台灣來說是一個關鍵的世紀,在此世紀裡中國更換明、清兩個朝代統治,在這一百年的時間裡台灣歷經外來政權殖民統治、中國內亂、歐洲列強商戰亞洲、首波全球化展開,將台灣的戰略角色、商業地位推上了世界舞台。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