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飲食養生全書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11月
中華飲食養生全書
為什麼食物可以防治疾病:中醫理論認為人的體質因遺傳、生活環境、飲食、生活習慣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生理、病理、心理上也相應會有不同的表現,如陰虛、陽虛、陰盛陽衰、氣血兩虛等,而中醫用藥講究辨證施治,講究藥物的性味配伍。食物同藥物一樣,本身有性和味之分,因此注意日常飲食同樣可以達到防治疾病和保健養生的目的。 飲食養生的理論淵源:飲食是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以濡養的源泉,也是人體氣血津液的來源。孫思邈《千金要方•食治》中所說:「不如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又指出:「夫在身所以多疾此皆由……飲食不節故也。」《黃帝內經》中也曾指出飲食過度會傷及腸胃,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還會引起腹部脹滿堵塞、腹瀉、痢疾等。此后,歷代醫學家和養生家在飲食養生方面,繼續總結出很多寶貴的經驗。 深入淺出,講解飲食養生之道:我們根據歷代養生家的飲食養生理論編輯本書,為您提供科學的飲食養生方法及理論精髓。全書從食材以及常用中藥入手,深入淺出,講解每種食材的養生原理及食用宜忌,另外針對每種食材還特別推薦了經典菜式或經典藥膳,方便您「辨證飲食」。 本書以食材功效、養生宜忌、推薦菜式、常用中藥以及經典藥膳為切入點,將中華傳統養生與現代健康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
食療養生基礎知識食物的功能食療的基本原則什麼是藥膳養生怎樣才是科學的食療方法第一章 常用食材及推薦菜式谷物類豆類及豆制品類蔬菜類肉、禽、蛋類水產類果品類菌藻類茶花類調味品類第二章 常用中藥及經典藥膳第三章 傳統食療保健藥膳補益氣血藥膳滋陰壯陽藥膳開胃消食藥膳降壓降脂藥膳益智安神藥膳延年益壽藥膳祛皺養顏藥膳豐胸美體藥膳減肥瘦身藥膳第四章 常見病調理藥膳感冒食療藥膳咳嗽食療藥膳哮喘食療藥膳胃脘痛食療藥膳泄瀉食療藥膳便秘食療藥膳黃疸食療藥膳糖尿病食療藥膳失眠食療藥膳頭痛食療藥膳自汗、盜汗食療藥膳痔瘡食療藥膳關節炎食療藥膳月經不調節食療藥膳痛經食療藥膳妊娠嘔吐食療藥膳小兒厭食食療藥膳小兒遺尿食療藥膳痤瘡食療藥膳黃褐斑食療藥膳口瘡食療藥膳耳鳴食療藥膳鼻炎食療藥膳附錄常見疾病辯證食養食物的五味食物的四氣氣血陰陽滋養的食物
中國傳統食療養生原理來源於古老的中醫理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智慧的祖先在生活實踐中逐漸發現,許多食物不僅可以充飢、補養身體,並且能夠醫治一些簡單的疾病;在此基礎上,無數的中醫學家(尤其是古代食醫)、養生學家及道家、佛家等賢哲們又通過不懈的積累、總結,歸納形成了一套獨特的中醫食療養生體系,認為「食之偏性為藥性」,藥物和食物不可分,其分類是相對而言的,藥物是食物,食物也是藥物,只是食物的作用緩和、副作用小;藥物的作用相對顯著、副作用大。此外,食物同藥物一樣,也具有四氣五味歸經的特性。 戰國時期,中國第一部醫學專著《黃帝內經》就高度評價了飲食養生的作用,如《黃帝內經·素問·五常政大論》載:「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類,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飲食養生除了關注食物的性味歸經外,還強調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地正確選用飲食,得益的飲食人人不同,不可用一種模式定天下人飲食,提倡五味合和,主張節制飲食。具體來說,就是以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使氣味相和,達到補養調節人體的效果。 那麼食療食品與普通膳食有沒有區別呢?首先它們的共同之處,都是必須利用一定的烹調方法時行加工處理,符合食品的要求,具有色、香、味、形,但是食療食品又不能等同於普通膳食,它們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有目的地先擇某些食品,通過一定的搭配和烹調,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根據「藥食同源」理論,不斷加深對食物養生保健作用的認識和理解,有助於我們利用食物不同的性味進行調補,提高生活健康水平,實現科學、愉快的養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