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一份偉大的禮物:戰勝你的癌症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11月

癌症是一份偉大的禮物:戰勝你的癌症

作者:呂應鐘
出版社:文經社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29日
ISBN:9789576635748
語言:繁體中文

  罹癌的人之中,有1/3是嚇死的,有1/3是餓死或營養不良死的,只有1/3靠正確的醫療、健康樂觀的心理與補充營養等方法而存活下來。
  方法用對了,癌症是可以治癒的。
  作者在乍聽罹癌之時,其驚嚇與絕望和一般人一樣,不過他不願就此消沉投降,反而立即調整觀念,勇敢面對,積極尋找最新治癌方法,並完全配合專業醫師指示的療程。此外,更深入研究和實踐基因營養醫學、超心理學與能量醫學,他的生命因此完全改變,從癌症戰場健康返回,所以他虔誠地說:「癌症是一份偉大的禮物。」
  本書詳述作者罹病的心路歷程、治療內容、營養補充的方式,以及維持身心健康的全方位療法,更提供其針對各種疾病、獨到的20種基因營養醫學配方,與18個協助病友的實例給讀者參考,是癌症患者和其家人、社會大眾及醫護人員必讀的好書。
本書特色
本書加入最新的研究資料及作者多本抗癌專書精華,重新整理成更實用豐富的二版發行  「基因營養療法」與坊間的治癌方法有什麼不同?  作者罹癌後親身實證,成功戰勝癌症重獲健康;另有18個緩解癌症的實例公開分享  有學理根據──營養不足會導致包括癌症等疾病叢生,並佐以相關醫學研究與臨床報告,非一般個人經驗談  配合醫師正統醫療(化療、放療)後使用,癌症治癒率可高達85%以上
條理分明,「基因營養療法」一讀就上手  提供5大撇步教你正確選擇高單位、好吸收、100%純天然的營養品,不是充斥市面上的化學合成品  20種對症營養配方(包括日常保健、呵護女性、常見疾病及各種癌症等)提供參考
誰最需要「基因營養療法」?  尚未治療的癌症患者:可增強體力,承受各種治療帶來的不適  治療中的癌症患者:大幅減輕放療、化療等癌症治療的副作用  治療後的癌症患者:保護身體,避免癌症再度轉移、復發
作者簡介
呂應鐘
  2000年曾罹患非何杰金式淋巴惡性腫瘤,但不願被癌症擊倒,除了接受正統醫學化療與放療的救治外,更積極尋找對抗癌症的知識與方法。
  經努力不懈的研究與分析得出「分子矯正醫學(基因營養醫學)」正是救命關鍵,遂以自身人體做實驗,證明大劑量營養素療法的確可有效解決各種疑難雜症,便著書立說,汲汲推廣此一諾貝爾獎科學家提出的理論,多年來已幫助數千癌友改善健康,獲得廣大的回響。
現任:  美國Wholeself知識發展學院教授  加拿大太e中醫學院主座教授  北京普善源醫學研究院學術院長  美國IHNMA營養醫學委員會會長  中華自然醫學教育學會創會理事長
著作:  《我的腫瘤不見了》、《現代生死學》、《我的腫瘤依然不見了》、《可以不老》、《戰勝癌症》、《心經宇宙生命學》、《六根療法》、《癌症是一份偉大的禮物》等書共101種(1975年迄今)。
健康諮詢:  讀者看完本書之後,歡迎進入www.wiselife.org.tw網站閱讀健康資訊。若有諮詢需求,請用email:[email protected]與作者連絡,並提供個人最適化的健康建議。

序:一位講學理的抗癌學者∕鍾昌宏 博士前言:「對症營養」是克服疾病的關鍵
第一章  我的腫瘤就是不見了回顧罹癌初兆住院前的心路歷程醫學準則不一定適用不能對疾病無知腫瘤成因與治療方法癌症不是絕症接受化學治療要補充營養但不能聽信偏方我是大醫院的逃兵儘量降低化療的副作用放射線治療配合治療的輔助方法我的腫瘤就是不見了
第二章  基因營養醫學理論基礎營養醫學超越食品營養學 營養不足才會生病維生素不足與癌症的關係多攝取維生素A、B群、C、E天然的營養素當然比較好正確的維生素服用法礦物質是人體健康泉源以大家都缺乏的鈣為例硒元素是抗癌聖品缺乏礦物質衍生慢性病蛋白質胺基酸是生命的基礎9種人體必需胺基酸其他營養素不能攝取太多補身體也要補充水知識選擇優質飲水機
第三章  營養品教戰守則有效克病五步選購優良營養醫學調理品的要領有添加物就不是純天然的日常保健的營養醫學配方4種女性朋友最需要的營養醫學配方6種常見疾病的營養醫學配方2種失眠及憂鬱躁鬱症的營養醫學配方7種常見癌症的營養醫學配方嚴選保健食品以確保健康
第四章  與病人互動實例治病觀念影響抗癌效果細胞分子營養醫學是正確的
第五章  協助病人的重要心得用對方法維護自己的健康回診不是治療各種疾病治不好的原因有機飲食與生機飲食的誤觀要健康一定要講學理
第六章  心靈健康是無病之源堅強的信念心靈健康最重要心靈轉變,身體就健康信念生物學給我們的啟示
附錄  基因營養醫學相關文獻與觀念烹調錯誤破壞營養素美國國會提出分子矯正醫學新觀美國第七十四次國會諮文微量元素與健康息息相關美國FDA與世衛的綜合研究報告長期吃藥會造成營養不良病人住院需要更多營養標靶治療不是人人有效營養治療將成為治病重心中國已開始重視營養科學衛生署公告新的營養攝取量標準營養醫學是未來主流醫學美國對癌細胞的新研究

序:一位講學理的抗癌學者鍾昌宏博士(醫師、牧師、花蓮門諾醫院癌症中心主任)
  癌症的可怕是因為發生癌症的真正原因至今仍未完全瞭解。癌症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組病,它可能發生於身體各種組織器官,它可能侵犯每一種年齡層,當然年紀愈大,罹患的機會愈多。癌症的另一種可怕是可能存在於人體內很久,早期並沒有明顯症狀,不像感冒發燒、頭痛,大家就急著找醫師看病。等到症狀明顯,許多病患就已經到了癌症末期。在醫院中許多疑難雜症最後檢查出來都是和癌症有關。
  近年來癌症治療的進步日新月異,外科手術技術與方法明顯改善,觀念也進步極多。放射線治療儀器也電腦化、影像化、準確化,能夠精確、順勢、調控治療癌症,使用較高劑量治療腫瘤、轉移淋巴及延伸區域,也保護了身體重要器官組織。化學藥物及免疫治療等方法也改善癌症的控制率、治療率,並減少合併症、旁發症或死亡率。
  呂教授的這一本書,內容詳細記載他的癌病過程、治療內容、心路歷程,以及治療後維持身心靈的全方位健康法。
  我很欽佩他從「超心理學」、「能量醫學」及「宇宙生命學」等研究轉向「基因營養醫學」,甚至於獲得營養醫學博士學位,他結合自然醫學與身心靈超心理學之理論,以分子矯正醫學治療實務來幫助群眾,得到真正健康之實力基礎。
  從臨床癌症學而言,預防醫學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如何避免罹患疾病。呂教授為我們詳細解析疾病的成因,對罹患各種疾病的人強調病人更需要足夠的營養,包含各種天然的維生素、礦物質、營養素及均衡適當的醣類、脂肪、蛋白質等。
  他也導正飢餓療法、市面上所稱生機或有機飲食的誤觀。也強調心靈意念消除疾病重獲健康的重要性,畢竟癌症病患中嚇死的比較多,病死的比較少。
  這真的是一本所有人都有必要閱讀的好書,也是醫護工作人員值得參考的優良書籍,我是他的放射治療主治醫師,有榮幸先睹為快,並樂之為序。
前言:「對症營養」是克服疾病的關鍵
  從2000年8月醫生宣布我罹患「非何杰金氏鼻腔淋巴癌」之後,就開始積極尋找克服疾病的醫學理論,發現歐美早就有很多文獻提出「營養不足是各種疾病的源頭,從此我就鑽研臨床營養醫學(Clinical Nutrition或Nutraceutical),並從2001年中起陸續出版抗癌書籍提倡營養醫學的重要性,每年都有不少演講場合讓我呼籲國人要重視營養的攝取,期望矯正一般認為「營養過剩」的誤觀。
  可是,有此種領悟的人很少,大家仍然認為現代人吃這麼好,怎麼會營養不足呢,讓我有知音難尋的惆悵。  直到2009年3月31日中國時報以「飲食指南,全面翻新,舊標老掉牙,國人營養失衡」為標題,報導台灣的老掉牙營養觀念早該丟棄:
  國人飲食指南要大翻修。目前衛生署訂定的每日飲食指南竟然近廿年未更新!營養學界認為,老掉牙營養觀念早該丟棄……接受衛生署委託修訂飲食指南的台灣營養學會理事長、台大生技系主任黃青真表示,舊的飲食指南是民國八十年訂定,至今十八年,國人經濟與營養條件、健康狀況已有很大變化,營養需求應配合時代大翻修……衛生署營養健康狀況調查發現,台灣民眾從小學生到老年人,普遍欠缺多種保護性維生素與礦物質,例如B1、B2、B6、葉酸、B12、鉀、鈣、鎂。中老年人的飲食品質優於青少年,許多人蔬菜、水果、乳品、全穀類攝取量偏低,普遍有鈣攝取不足、肥胖,熱量過剩及營養不均現象。
    當我看到此篇新聞,內心感觸極多,尤其是裡面提到「台灣民眾從小學生到老年人,普遍欠缺多種保護性維生素與礦物質,例如B1、B2、B6、葉酸、B12、鉀、鈣、鎂」,很清楚的告訴我們就是因為普遍欠缺「多種保護性」維生素與礦物質,現代人才會疾病叢生。
  2009年4月27日又讀到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黃達夫院長在聯合報民意論壇上的文章,一時令我唏噓:
  健保實施十四年以來,不論是藥價的調整、門診的管制、或是審查的加強,其實都是在枝微末節處辦事,而不是從根本解決問題……。傷風感冒一年花掉健保二百九十億,就是制度的錯誤。傷風感冒本來就不應列入健保,除了造成用藥的浮濫之外,還讓不必治療的病人占去醫師寶貴的門診時間,使得國內平均門診時間短促,反而嚴重地影響了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的照護品質……。
  台灣病床、人口比率是美國的兩倍……自健保開辦以來,地方官員、民代好大喜功的惡習不改,財團把公益事業當生意做,財大勢力就大,再加上政務官沒肩膀、又不必為錯誤的政策負責,眼看著病床就這麼增加了兩萬三千多床……根據健保局的統計,每增一床就增加25萬至35萬的健保支出,兩萬三千床就等於一年約六、七百億的健保費用。顯見衛生署自己製造了為住滿病床,而提供不必要醫療的道德危機……。
  如果國人真正關心自己的健康,就應該大聲要求我們的公僕、民代們,好好為人民做對的事情。
  黃院長的全文道出當今台灣醫療的根本問題,第二天聯合報同樣版面看到一位讀者的回應文章,提到:
  拜讀昨日黃院長「擴增病床,還要住滿……」一文,終於證實心中長久的疑問。
  公公生前是洗腎病人,在鄉下地方醫院長期洗腎。肝硬化後,各種藥物的副作用越來越嚴重,我檢查所有藥物,才發現他的藥多得嚇人!每周洗腎三次,每次開出五、六種以上的藥,七日份,各式各樣的包括維生素。一個禮拜就有廿一天的藥,最後都丟進垃圾桶。請公公婉轉告訴醫生減少藥量,醫生說沒辦法,他一定要開,公公說他沒吃都丟掉浪費,於是醫生勉強改開每次三日份,我不敢再多說。
  之後,公公胃不舒服,胃鏡檢查說是胃潰瘍,再加定期門診服藥。先生安排他至台北大醫院總檢查。回鄉下一段時間後,公公精神越來越差,我懷疑他又吃胃潰瘍的藥,果然已經照過兩次胃鏡,持續服藥。我詳問他台北醫院的檢查結果,胃潰瘍已是痊癒的,請他在定期門診時問問醫生,醫生回答:「對,胃潰瘍已經好了,如果你不想吃我就不要開了。」我氣炸了,開始懷疑這些披白袍的薪水一定跟開藥與檢查有關,門診次數更不用說了。
  因為老人家住鄉下,家人不願把事情張揚,我能做的,只是減少我家的藥,但被醫院藥物殘害的病人、另一種被浪費的資源,政府機關看到了嗎?我們不但要被漲健保費,還要用自己被強迫繳的錢買藥傷害身體,真是可悲!
  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樣的遭遇。如果吃那麼多藥能夠把身體治好,我們也沒有話說。可是真相卻是:大家都知道藥吃的越多,會造成肝臟腎臟負擔加劇,讓身體機能越差,那我們吃藥做什麼?如同這位女士所言「我們不但要被漲健保費,還要用自己被強迫繳的錢買藥傷害身體,真是可悲」。
  我在此慎重提出一些前瞻的觀念,請大家深思:
  一、我在2009年2月起就開始利用演講透露金融風暴後會有「醫療風暴」,提及西醫將面臨新的瘟疫而束手無措。沒想到4月全球就發生H1N1新流感,這正是應驗醫療風暴的開始。相信在不久之後,人類就會重新思考治療行為,全面邁向「尊重自然、回歸傳統」的自然醫學道路,用「對症營養」取代「對症下藥」,才是人類永續存活的真法;
  二、「對症下營養」包含「對身營養」與「對心營養」,前者使用視個人體質與疾病差異而調理的基因營養醫學來矯正生病的細胞;後者透過正面信念思維的健康念頭來調整細胞的環境與能量,這樣的雙管齊下方能真正改善健康。相信未來,人類就會體驗到講究「靈心身」的全然健康(Wholistic Wellness)才符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規律。
  這些「全然醫學(Wholistic Medicine)」論點在我的www.wiselife.org.tw網站內有專文敘述,歡迎讀者能夠撥冗進入閱讀,定能提供給大家重新思考的空間,也願這本書的出版能夠開啟人類新的醫療方向,協助醫生在現行的治療方法之外,能夠再應用基因營養醫學療法,幫助更多病人改善健康。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