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紐帶的建立與破裂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7月

情感紐帶的建立與破裂

作者:(英)約翰·鮑爾比
出版社:世界圖書北京公司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01日
ISBN:9787519233860
語言:繁體中文

是“依戀理論之父”鮑爾比就個體之間,特別是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情感紐帶如何建立、維繫、破裂、重建所寫的一部小書,全書通過7個章節,從心理學的角度回答了如何理解以及進入孩子的情感世界,是什麼引發了孩子的分離焦慮,分離事件如何讓父母變成了孩子情感上的死人,喪失事件對孩子人格發展的影響等諸多我們在自我成長和養育孩子中可能遇到的現實問題。此外,鮑爾比還對自己的依戀理論及安全基地概念進行了闡述,並指出了將依戀理論應用於精神分析實踐中的可能性。
 

約翰•鮑爾比(1907.2.26—1990.9.2),依戀理論之父,二等勳爵,英國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家,精神分析學家,因對兒童發展的興趣和就依戀理論作出的開創性工作而聞名於世。在一項於2002年發表在《普通心理學評論》上的調查報告中,鮑爾比在“20世紀最偉大的100位心理學家”中排第49位。此外,在一項由美國國家健康研究所組織的調查中,約翰•鮑爾比被公認為三大最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之一。2005年,為紀念約翰•鮑爾比,一名登山愛好者將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的一座無名山峰命名為“約翰•鮑爾比山”。
 

第一章 精神分析與兒童養育 /001
第二章 研究兒童發展的動物行為學方法 /027
第三章 兒童期哀悼及其精神病學意義 /049
第四章 情感紐帶的破裂對行為的影響 /073
第五章 家庭中的分離與喪失 /089
第六章 自我依賴及其促進條件 /115
第七章 情感紐帶的建立與破裂 /139
參考文獻 /173
 

作為父母,該如何把“依戀理論”變成自己的育兒經?

一位七個月大的男孩在母親的鼓勵下,在床上努力地爬向母親所在的地方。每當他快接近母親時,在一旁觀看的父親就會一把把他舉起來,放回原來的地方。孩子沒有哭,繼續看著母親,努力地爬。中途他似乎爬得有些累,一頭倒在床上,歪頭看著父親,似乎是在尋求他的幫助。母親上前去撫慰孩子,父親再一次把孩子抱走,孩子仍然沒哭。後來父親把孩子抱起,舉高,如此反復。以上所述來自一段教學錄影。觀看錄影的學員很多都表示這個父親把孩子當成了玩物。值得一提的是,發言的都是女學員。

約翰·鮑爾比所著的《情感紐帶的建立與破裂》《安全基地》等一系列書的出版是一件大事。*近在《中國新聞週刊》登出的一篇報導中,國家計生委負責人談到,我國近幾十年的GDP呈幾何級數增長,而在母親如何當母親的教育上投資為零!這是一個好的現象,說明國家開始重視如何教育母親養育孩子。在“做母親”這件事上,雖然母親沒有直接經驗,卻不乏間接經驗,比如潘光旦在20世紀40年代所寫的一篇文章《新母教》(見《潘光旦文集》),就是寫如何教母親做母親的。

我在本文開頭對錄影內容的描述中隱含了一個話題,那就是父親的角色也很重要,這一點也是鮑爾比在本書中所述的話題之一。鮑爾比不認同佛洛德的死亡本能概念。他認為,我們不可一概用死亡本能來解釋孩子表現出的消極行為。父母給孩子提供的養育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表現。母親應該儘量陪伴在孩子身邊,和孩子一起互動,而父親不應該一味去“閹割”孩子,而應該多給予孩子鼓勵和肯定。

我們可以從本文開頭對錄影內容的描述中看出父親和母親在養育孩子方面的差別,母親傾向于接納孩子,害怕孩子失敗,而父親傾向于鼓勵孩子探險,承受挫折。我認為,*重要的是父親和母親都要在孩子身邊。

在開頭那段錄影觀察中,我還想請大家注意一個現象,那就是父親的“托舉”。巴林特曾經把具有一定危險性、會讓個體產生暫時失控感後又複歸安全的活動描述為震顫活動。父親的“托舉”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種震顫活動。當父親把孩子高高舉過頭頂,母親一般會在一旁非常擔心地看著,孩子則會興奮地尖叫,要求再來一次。這種不同的陪伴態度塑造了孩子不同的品質,讓他同時擁有了女性的細膩和男性的陽剛。

鮑爾比把這種對嬰兒的觀察應用於治療中,他認為治療效果並不取決於治療師做得多麼好,而取決於治療師和來訪者共同建立的關係的品質。

一位病人曾經和我建立了一段長期的治療關係。一次,她氣衝衝地來見我,說她對女兒很失望,因為女兒沒有達到她的要求,走路劈裡啪啦的,說話聲音也很大。我問她怎麼看起來氣衝衝的。她愣了一下,然後對我說,自己就是氣衝衝的。沉默了一段時間後,她說她其實是對我氣衝衝的。我讓她接著說。她說,有些想法怕自己說了後我會把她轉介給別的治療師,於是選擇不說,憋在心裡,憋出了“火氣”,所以轉嫁到了女兒身上。

就這個話題我們談了一個月,再回到這個話題時,她說現在自己很高興,很輕鬆,就是覺得有些話可以講,不會產生多麼嚴重的後果,有些事可以做,天不會因此塌下來,有些人可以得罪,兩個人的關係也不會因此壞到哪裡去。

傑瑞米的評論很有意思,他說鮑爾比的長壽使他能見證瑪麗·安斯沃思對他理論的巨大貢獻。瑪麗·安斯沃思數年前來過中國,專講心智化,其中一個細節讓我很欽佩,那就是她找出以前的錄影仔細看,進而發現了紊亂型的依戀關係。這種關係的外在表現通常很細微,轉瞬即逝,比如孩子捂嘴的動作或者突然跌倒的行為。其實,對於特別小的嬰兒,成人在一旁靜靜地觀察遠比直接去評論和干預他或她的行為更為恰當。現實生活中,太多自以為是的父母卻往往幫孩子做決定和替孩子思考。

讀鮑爾比的書還能學會一種方法,那就是觀察法。作為父母,在開口或採取行動前,最好先觀察。下面這個例子可以說明父母這樣做的好處。一個孩子頭撞在桌子角上咧嘴要哭,他的母親立即撲過去,大聲地問孩子撞疼沒,摔著沒。作為對母親的回應,孩子開始哇哇大哭起來。試想一下,如果母親看到孩子咧嘴時,反應不那麼快,而是觀察一下孩子的反應,她很可能會發現,孩子會繼續他的遊戲。

在對一名男嬰、一名女嬰為期一年的觀察中,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母親也希望加入討論群組,看看老師怎麼講,同學怎麼反應。這兩位母親都是我的學生,她們自願加入這個為期一年的網路母嬰觀察專案。我准許她們進入討論群組後不久,她們都自動退出,因為群裡的其他母親每次都會挑出她們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橫加指責。是的,每次!

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人父母,要承受孩子投射過來的憤怒,還要承受眾人投射過來的不滿(當然,眾人的不滿可能來自他們對自己父母的不滿)。
讀鮑爾比的書不僅能讓我們更好地去行使父母的職能,還可以使自己不那麼焦慮、內疚和自責。父母不是天生的,現學現用,活學活用,從來都不晚!

施琪嘉
武漢心理衛生研究所所長
德中心理治療研究院主席

在中國當前的大環境下,成為母親意味著什麼?

《情感紐帶的建立與破裂》和《安全基地:依戀關係的起源》是鮑爾比的兩本演講集。這種出書的方式對我還是挺有參考意義的,特別適合像我這種不喜歡專門騰出時間寫書的人。我常年針對家長群體開展講座,以後可以參考這種方式出書。

約翰·鮑爾比的《情感紐帶的建立與破裂》和《安全基地:依戀關係的起源》這兩本書可以被看作“依戀三部曲”的前世和今生。因為我之前曾組織翻譯鮑爾比的“依戀三部曲”,所以在看這兩本書時感覺特別熟悉。“依戀三部曲”是在《情感紐帶的建立與破裂》的基礎上重新組織、擴展而來的,而《安全基地:依戀關係的起源》則是對“依戀三部曲”的進一步說明與更新。

鮑爾比試圖說服精神分析領域的人接受依戀理論,所以他在這兩本書中不斷提及精神分析,同時會在一些關鍵的地方指出精神分析的不足。他一邊想表達自己整體上是接納精神分析的,對經典精神分析是認同的,一邊又想表達經典精神分析側重的是回顧性研究,而他的依戀研究更具有前瞻性、實證性和科學性,企圖在某種程度上修正精神分析。他認為自己的理論是對精神分析的發展,而不是獨立於精神分析。

事實上,一個理論的推廣很可能會受到一些阻礙。在精神分析領域,鮑爾比的依戀理論並沒有受到歡迎。在我看來,發展心理學家比精神分析學家更快接受了依戀理論,依戀理論在發展心理學領域的影響要遠高於在精神分析領域的影響。

在本書的序言中,理查·鮑爾比寫道,依戀理論的推廣工作並不是很順利。我猜想部分原因是精神分析本身有一個獨特的運作系統,任何可能撼動這個系統的理論都會遇到這個系統不自覺的抵抗。當年精神分析在全行業內已成為不可撼動的基石,依戀理論這塊“他山之石”若想在精神分析領域佔有一席之地,勢必會遇到困難。對於我們中國讀者來說,這也許構不成問題,因為精神分析和依戀理論對我們來說都是舶來品,我們的思維中並沒有某些定勢、偏向。

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解釋為什麼約翰·鮑爾比的兒子會說依戀理論的推廣工作並不順利。回顧家庭治療的發展史,我們可以發現,很多著名的家庭治療師最早都是來自精神分析領域。最初,他們只能偷偷從事家庭治療工作,因為家庭治療並不被正統的精神分析所認可。這和在精神分析領域推廣依戀理論時遇到的情況相似。經典精神分析理論並不強調分析真實的父母,而強調分析病人頭腦中那個內化的父母。家庭治療對真實父母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挑戰了精神分析的理論和實踐。

在促使兒童形成安全型依戀模式的過程中,母親的作用尤為重要。這個母親可以是生物學意義上的母親,也可以是行使母親職責的其他人物。這也在某種程度上提升了母親的焦慮水準。相關研究並沒有教會母親怎樣成為足夠好的母親,只會警示問題母親對孩子的不良影響。

事實上,對於中國的女性來說,成為好母親並不僅僅是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的問題,還需要社會給予大量支援。在一些難以理解的社會問題發生後,我們常常把帽子扣在當事人的母親身上,認為當前的問題是家教不好種下的禍根。我認為,在目前的社會大環境下,母親受到的傷害是系統性的。

首先是重男輕女文化。很多女孩子在早年被撫養的過程中就是一個備受傷害的物件,在關鍵時刻會被犧牲掉。沒有被善待的女性很難真正善待自己的孩子。或許曾經很好地對抗過重男輕女文化的就是獨生子女政策,因為無論孩子是男是女,家庭都不得不愛這個孩子。在我看來,要改變中國重男輕女的文化任重道遠。

其次是我國的法律對育兒女性的保護幾乎是沒有的。依戀模式的形成一般在兩歲前,這個時期嬰幼兒*需要母親的照顧。我認為母親全職陪孩子對孩子的影響是*好的,但是我從來不會建議女性做這樣的選擇,因為這種建議很可能會讓女性陷入悲慘的境地。從法律角度來看,女性為家庭付出的隱性勞動——比如育兒——是沒有價值的。如果離婚,孩子更可能會被判給經濟能力更強的男性。事實上,男女在爭奪孩子撫養權的時候更像是在進行一場經濟上的競爭。因此作為全職母親陪孩子,對很多女性來說是一場輸不起的賭博。總之,我國法律在保護成為母親的女性的權益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某種程度上也使得女性無法在兒童需要時為其提供安全的港灣。

*後是中國家庭邊界的缺失。結婚就是形成一個新家庭,但是在中國文化下,“小家”很難從“大家”中獨立出來。很多女性保不住自己的家庭邊界,被迫捲入其丈夫的原生家庭,也就是“大家”當中。我們的文化鼓勵四世同堂,男人往往不離開自己的原生家庭,他們結婚是換了一個娘——新娘,他們還是被照顧的男童,而不是一個可以保護妻子的男人,所以我們在中國的神話故事中幾乎看不到男人去救妻子。我們看到的是兒子救母親的故事,比如《寶蓮燈》《白蛇傳》。女性期待拯救自己的是她們的兒子。這是中國女性的集體無意識。母子共生是我們的文化所鼓勵的,而在精神分析中,無法分離是一種病。母子共生是有排他性的,表現為男性和母親一起排擠自己的妻子。當女性進入男性的家族時,便進入了一種失保護狀態。在無法保護自己的家庭邊界的情況下,已婚女性常常會陷入深深的抑鬱。她們承受的既有來自原生家庭的痛,還有來自新家庭的痛。期待這些女性在自己的孩子有需求的時候還能保持良好的心態,就有些強人所難了。這些女性在有憤怒的時候更可能指向自己的孩子,因為對她們來說,傷害孩子是*安全的。

總之,在我看來,讓越來越多的母親能夠成為孩子的安全基地,需要家庭、政府、社會協同努力。每一個被善待的女童更可能在未來成為一個合格的母親。完善的法律將能夠為母親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提高全社會尊重家庭邊界的意識將能夠緩解母親的焦慮和抑鬱。

我想談的另一個話題是家庭暴力。我的研究生做的研究或多或少都會涉及家庭暴力的問題。在家庭中,丈夫對妻子施暴,妻子轉向孩子施暴,是很常見的情況。夫妻間的暴力和父母針對孩子的暴力,都會極大地降低孩子的安全感。

《安全基地:依戀關係的起源》的一個章節是關於家庭暴力的。鮑爾比在文中指出了哪些人更有可能施虐,他們早年的依戀關係是怎樣的。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鮑爾比指出,很多施虐者在原生家庭中都是受虐者。施虐有著代際傳遞的特點。鮑爾比認為,要打破這種代際傳遞,我們需要授之以魚,進而實現授之以漁,也就是先要讓那些施虐的父母體驗被悉心養育的感覺,使其內化為自己的經驗,從而產生養育的能力。
網癮問題在青少年中間很普遍。當孩子出現網癮時,一些父母往往會把他們送到網癮訓練營,有些甚至被不慎虐待致死。儘管這些父母沒有直接對孩子施虐,但他們對孩子做出了形同拋棄的行為。鮑爾比在兩本書中都闡述了父母拋棄孩子或威脅拋棄孩子對孩子造成的心理創傷。那些被送到網癮訓練營的孩子,即使身體沒有受到傷害,心理也會因被父母背叛和拋棄產生創傷。

我在從事兒童工作的時候,*先處理的就是針對兒童的暴力。父母對孩子施暴的原因很多:覺得打了孩子才能讓孩子“長記性”;對配偶有潛在的不滿,通過攻擊孩子來表達這種不滿;對外界不會表達憤怒,於是遷怒孩子。這些行為模式都有代際傳遞的特點,我在諮詢中會對不同情況進行不同處理。

我並不認為心理諮詢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曾經有一個美國家庭治療師對我說,他在婚姻諮詢中一般會勸和,只有一種情況會勸離,那就是家庭暴力。心理諮詢不是*的。在施虐者的行為模式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受虐者及時止損、結束婚姻也許才是*的選擇。但是在缺乏有力的社會支援的情況下,受虐者斷然離開施虐者,可能會促使施暴者做出瘋狂的行為,比如殺死受虐者。我想建議現在未婚的女性,在婚前一定要學會識人。很多女性在婚前是能夠察覺到配偶身上的一些危險跡象的,但是她們常常認為自己可以成為配偶的拯救者,結果婚後陷入不幸當中。

我想再來談一下針對兒童的暴力。來我諮詢室的施暴家長很多是願意改變的,但是也有一些不認為施暴是一個問題的家長。當兒童處於危險之中時,相關政府部門應該及時做出強制性的干預,剝奪父母對孩子的撫養權,而不是簡單教育一下父母後,把受虐兒童重新送回施虐父母的手中。兒童的利益是排在*位元的,他們需要父母的照顧。如果一些兒童的父母無法成為合格的父母,那麼我們就應該給他們找替代性的父母。

曾經有學生問我,如果早年建立的依戀模式不好,是不是就沒辦法改變了?我說不是這樣的。即便我們早年建立的依戀模式存在問題,後天也還會有很多更正的機會。我以前的一個來訪者就說過,她大學畢業剛工作時認識的領導人很好,她覺得自己和領導建立的關係對她有一定的治癒作用。事實上,在成長過程中,老師、鄰居、朋友等人對我們的善意之舉都會在一定程度上療愈我們。我強烈建議早年和父母建立的依戀關係不好的讀者,在成為父母前先觀察會養育孩子的人是如何和孩子相處的,內化這種健康的養育方式,以替代留存在自己潛意識中的不良養育方式。在婚戀之前,*好做一下心理諮詢,治療一下早年的創傷。當然,如果不喜歡做心理諮詢,也可以加入一些支持性的團體,從團體中獲得支持。

*後我要談一下榜樣的力量。我記得自己在十幾年前給學生講課,課後我留給學生的作業是:採訪父母如何感知自己在青春期的變化。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女生交上來的作業。她寫得非常流暢和溫馨,可以看出她和母親的關係非常好。她說自己什麼都可以和母親談,同學都非常羡慕她與母親的關係。她的同學中肯定有一些和父母依戀關係不好的,對於這些同學來說,她便是一個很好的榜樣。

我再舉一個案例。一位英國的家庭治療師會同時給好幾個家庭做家庭治療,他*有創意的地方是他會邀請幾個家庭中做得*好的留下來參與後續的家庭治療。對於這個家庭,他不再收費,反而會付些費用給他們。他希望這個家庭成為其他家庭的榜樣,因為他認為,說教有時很難教會一個家庭如何互動才是合理的,而好的榜樣則能夠促發他們不自覺地學習。

總而言之,培養安全的依戀模式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有賴於各方的努力。我希望我們的社會能越來越善待兒童,尤其是女童,因為她們是未來的母親。同時,我希望我們的社會能夠保護那些已成為母親的女性,給她們提供安全的生存環境,因為有安全感的母親才能養育有安全感的孩子。

易春麗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院講師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