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暖戰:兩強競逐太平洋控制權的現在進行式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6月

美中暖戰:兩強競逐太平洋控制權的現在進行式

作者:麥克‧法貝
出版社:燎原
出版日期:2020年06月10日
ISBN:9789869838245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32元

這是一場美國正在輸掉的戰爭
這場戰爭不冷也不熱
是兩國在實彈戰場之外你爭我奪的「暖戰」
是一場贏取軍事霸權與經濟外交影響力的戰爭

  麥克‧法貝:「暖戰,你看到的是一種角力,想在海上佔有更多的空間。……一個想得到,一個想拿走,兩個人都想獲得控制,衝突就會發生。」

  美國與中國已經在西太平洋開戰了。這是一場美中在海上「開打」的戰爭。

  但因為都還沒有到槍砲齊射、飛彈亂飛的局面,因此作者姑且在這個階段稱之為「暖戰」。雙方既不冷戰,也不熱戰。戰爭的目標是爭奪小小的領土和大片的海洋與天空,這是一場充滿危險對峙與小型情勢緊張的暖戰、一場爭奪軍事霸權與隨之而來的經濟外交影響力的戰爭。這場戰爭由衰退但稱霸太平洋幾十年的美國海軍,對上以驚人的速度,從海防部隊進化成能在這個地區投射強大力量的藍海艦隊、正在蓬勃發展的中國解放軍海軍。

  相反,美中兩國在經濟和政治層面是合作中有衝突,衝突中有合作。但是,在南中國海洶湧的波濤之上,中國飛行員正在危險地貼近美國的偵察機飛行,中國的艦長正在命令軍艦強力插入美國軍艦的船頭前方,幾乎造成兩艦相撞!稍有意外,「暖戰」可能即刻升級成真刀真槍的熱戰。中國企圖擁有並以軍事手段,控制當今最具重要經濟價值的水域之一,這使得印太地區將會是個未來的潛在引爆點。

  但是戰場不僅僅在遠離美國本土的海洋上發生,美國內部對於該如何面對這樣一個具有威脅性的強敵也出現了舉棋不定的局面。「擁抱熊貓派」在很長一段時間佔據美國軍政圈子的龍頭,隨著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霸權受到挑戰的範圍日趨擴大,「屠龍派」的聲量開始受到重視,美國的外交與軍事政策大大的轉彎。但這樣的改變是否還來得及力挽狂瀾?「暖戰」是否能夠抵得住?

  劃設防空識別區、爭議島礁填海造陸、自我定義領海與經濟海域的解釋、南海、釣魚台等等爭議與衝突一波波起。川普嗆聲要跟北京斷交,印太局勢急速升溫。肺炎疫情卻又削弱美軍戰力,中國頻頻機艦出海為哪樁?菲律賓、印尼、澳洲、日本、南韓、泰國、臺灣、馬來西亞、甚至是社會主義兄弟的越南,無不對解放軍海軍在南海乃至整個遙遠的西太平洋地區持續成長的軍力十分忌憚。人人都想知道美國打算怎麼處理此事。

  除了航空母艦之外,中國在西太平洋的軍力,已經成為與美國海軍匹配的對手了。如今,解放軍軍艦出海繞過台灣東邊、軍機穿越中線,或朝台灣南北方向出航都已經是家常便飯,台灣又該如何應對?

  本書是最近、相對而言較短期間內的美中關係發展史的一環。雖然涉及的時間很短,但也可能相當重要,因為這段歷史會影響接下來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的歷史。沒有人能確實預測美國與中國今後的關係會怎麼發展,但不論美國與中國在未來十年、二十年或三十年會如何變化,本書作者親身採訪與目睹的事實,都有助於解釋雙方是怎麼從和諧發展到怒目相視的整個過程。

本書特色

  1.適合所有讀者閱讀的文本,不是供作制定政策參考的作品,是適合普羅大眾閱讀的科普好書。
  2.作者親身採訪與見證的事件,收錄了參與者的親身說法,同時了解美中基層與高層對於兩國對抗的看法與意見。
  3.沒有任何的理論說明,就現場所見作為素材,表達對兩國關係發展的起伏趨勢做報導。
  4.開放式的結論,沒有任何的渲染,也沒有引導任何風向,讓讀者對未來的兩國發展做判斷。

各界推薦

  本書的結構別出心裁,一開篇就引人入勝。——《VOA美國之音》

  非常有先見之明。——《美國NBC新聞網》

  從雙方的角度做了完善的切入。作者從他的視角對來自中國的被訪者有深入的觀察,對於美國艦隊所面對的問題,也有敏銳的觀點。——《柯克斯評論》

  資訊完整,處理完善的作品。——《圖書館雜誌》

  一本通俗易懂的書……清楚表達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面臨的挑戰。——《華爾街日報》

 

作者簡介

麥克‧法貝(Michael Fabey)

  麥克‧法貝是個專門報導海事新聞的記者,包括海事和海軍事務,是個肯下功夫的調查記者。曾多次採訪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驅逐艦、巡洋艦等一線戰力。911事件之後,法貝開始專注在國防事務。法貝的軍事報導使他獲獎無數,其中包括獲得美國商業媒體協會頒發的「蒂摩希懷特獎」,以及獲得普立茲新聞獎的提名。

譯者簡介

常靖

  臺大機械系畢,全職譯者。譯作包括專利、電子遊戲、知性雜誌等,業餘軍事與航空迷,海陸空三棲重度軍事電玩玩家。自稱只要看自己對哪個軍事領域比較熟,就能追出自己玩過哪個遊戲。
 

美中西太平洋海上事件圖
推薦序(一) 解放軍在南海的野心
推薦序(二) 中美海上逐鹿從南海延伸到太平洋
作者序
大事紀
前  言
第一章  這一天的任務
第二章  屬於美國的海洋
第三章  吳上尉的新海軍
第四章  這就是暖戰
第五章  擁抱熊貓派
第六章  緊急倒俥
第七章  屠龍派
第八章  飛彈人
第九章  沙土長城
第十章  變更路線
謝  誌
註  釋
附錄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主戰兵力

 

第一章  這一天的任務 在一個安穩而幾乎可稱之為寧靜的十二月天裡,考本斯號單艦航行,穿過南海的藍綠色危險水域。桅桿上的美國國旗迎風飄揚,本艦與艦上的四百名官兵都十分緊張、專注,時時做好準備—他們也正在快速接近目標。 今天的目標是一艘航空母艦,這艘航艦打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旗號。對考本斯號的船員而言,這可不是演習。 考本斯號是一艘飛彈巡洋艦,屬於美軍的提康德羅加級,自然是一艘既美又富有力量的艦艇。本艦全長近六百呎、低舷外型且線條優美,能以最高三十七哩的航速劃過海面航行——在海上,這樣的速度比在陸上顯得更為激烈、急迫。站在甲板上,感受著艦體內那八萬匹馬力的動力單元在腳下低鳴,同時看著白浪流過艦艏、紅白藍三色的國旗在風中傲然飄揚—這一切的感受,就像騎著一頭重達九千噸的生物一樣。對美軍水面作戰艦艇的水兵而言,在海上看到這樣的一艘船,確實是美不勝收的景象。 但美是其次,考本斯號的主要用途是摧毀目標。為了做到這一點,艦上備有飛彈。從主甲板下的飛彈艙,到固定在甲板上發射箱內的飛彈,前前後後總共有超過一百枚飛彈,每個都是專門為了各種暴力的任務設計,包括防禦與攻擊在內。 艦上備有防空飛彈、反艦飛彈、反彈道飛彈等。有造價超過一百萬美元的戰斧巡弋飛彈,能摧毀一千哩外的目標;也有貼海飛行的魚叉飛彈,能將四分之一噸的炸藥送到海平面另一頭的敵艦上。理想中的巡洋艦武裝,還包括ASROC反潛火箭與魚雷,可以找到並擊沉躲藏的敵方潛艦,還有長達二十二呎的防空飛彈,能將超過五十哩外的敵機從空中擊落。 艦上的武裝還不只這些。如果是距離比較近的目標,比方說支援一場爭議島嶼的兩棲登陸行動好了,艦艏和艦艉各有一門五吋艦砲,能將七十磅重的高爆彈射到十五哩外。如果目標又更近一點,例如有一艘敵軍高速雙體砲艇突然開始快速接近,船上還有幾門二十五公釐巨蝮式鍊砲和幾門五零機槍。若是戰況十分緊急,敵方飛彈找到漏洞、鑽過重重防禦火力,以兩馬赫的高速朝考本斯號衝來,二十公釐的方陣快砲,能以每秒七十五發的速率射出大量砲彈,組成一堵摧毀飛彈的彈幕牆。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