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半島新石器至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6月

遼東半島新石器至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作者:徐昭峰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01日
ISBN:9787101141610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773元

遼東半島是東北亞多元文化交匯的樞紐地帶,這裡既是遼西區文化向東傳播的必經之地,也是海岱區文化向東北腹地和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傳播的必經之地,同時也是東北腹地和朝鮮半島等地文化向南、向西傳播的必由之路。
 
深入探討這一地區不同文化系統的碰撞、影響及相互作用與融合,將研究目標更多地放在以遼東半島為中心的東北亞多元文化關係比較,對於深化區域文化和區域文明研究來說,無疑是一次有益的嘗試。
  
《遼東半島新石器至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研究》研究的重點是細化遼東半島考古學文化的編年序列,探討本區文化的來源及演進,討論本區與鄰近地區的文化交流與融合,探索以本區為中心的東北亞地區文化交流等問題。

徐昭峰,教授,博士生導師,遼寧師範大學歷史文化旅遊學院院長,校特聘教授,主要從事夏商周考古學研究。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發掘個人領隊資質。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專案2項,其他專案10余項,出版著作2部。
 
在《考古》、《文物》、《光明日報(理論版)》等期刊報紙發表論文等百餘篇。獲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2項、教學成果獎1項。先後入選“興遼英才計畫”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遼寧省高等學校優秀人才支援計畫”二層次和一層次人才。社會兼職主要有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審專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通訊評審專家、中國考古學會會員等。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地形地貌與氣候環境
第二節 研究現狀
一、文化編年的日趨完善
二、專題研究
第三節 研究意義與研究目標
一、研究意義
二、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及研究目標

第二章 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
第一節 小珠山一期文化
一、門後遺址與小珠山一期文化
二、小珠山一期文化的分段、分佈與年代
三、小珠山一期文化的來源
四、相關問題
第二節 後窪下層文化
一、典型遺址出土物
二、後窪下層文化的性質與內涵
三、後窪下層文化的淵源
第三節 小珠山二期文化
一、典型遺址分析
二、文化內涵與文化淵源
第四節 後窪上層文化
一、後窪上層文化內涵
二、北吳屯上層的性質及分期
三、文化淵源
四、與小珠山三期文化的關係
第五節 小珠山三期文化
一、小珠山三期文化遺址
二、內涵、性質及區欄位型別
三、小珠山三期文化的年代及分期
四、與周邊文化的交流

第三章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
第一節 小珠山四期文化
一、典型遺址分析
二、性質與類型
三、來源和流向
四、與周邊諸文化的關係
第二節 小珠山五期文化
一、典型遺址
二、典型器物的型式變化
三、小珠山五期文化性質
四、小珠山五期文化的年代及源流
五、與周邊諸文化的交流
六、小珠山五期文化積石塚
第三節 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編年與譜系
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編年
二、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譜系
三、文化的交匯、衝突與融合
……

第四章 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
第五章 文化與社會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