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慢飛的孩子一把:發展障礙的兒童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6月

拉慢飛的孩子一把:發展障礙的兒童

作者:杉山登志郎
出版社:書泉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25日
ISBN:9789864510801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70元

  想了解ADHD、亞斯伯格症、學習障礙、自閉症等發展障礙??本書就夠了!
  日本銷售突破20萬本!
  於報章雜誌大受好評的暢銷書
  解開關於發展障礙的誤解與偏見
  語言發展遲緩、靜不下來、情緒不穩。
  這些發展遲緩的兒童,需要怎樣的治療或照護?
  請看長期接觸這些兒童的大師如何耐心指導…。
 

作者簡介

杉山登志郎

  一九五一年生於靜岡市。久留米大學醫學系畢。

  曾任名古屋大學醫學系精神科、愛知縣身心障礙者團體中央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靜岡大學教育系教授、愛知幼兒保健醫療綜合中心保健中心執行長等,現為濱松醫科大學兒童青年期醫學講座專任教授,也是日本幼兒精神神經學會常務理事、日本發展障礙學會理事長。專攻兒童青年期精神醫學。著有『發展障礙的多元世界』(日本評論社)、『關於兒童虐待的第四種發展障礙』(學習研究社),編有『講座 兒童心智科』(講談社)等書。另有本書續集『發展障礙的現況』(講談社現代新書)。

譯者簡介

高淑珍

  輔仁大學日文系畢,從事日文翻譯近20載。曾任錦繡、太聯、冠倫等出版社日文編譯,現為多家出版社特約日文翻譯。
 

第一章──發展障礙能治好嗎?
第二章──是「天生」還是「後天環境」所造成?
第三章──心智遲緩與臨界智商
第四章──自閉症文化
第五章──亞斯伯格症的問題
第六章──ADHD與學習障礙
第七章──關於兒童虐待的發展障礙
第八章──發展障礙的早期療育
第九章──去哪個班級上課?
第十章──需要用藥嗎?

 



  當講談社邀我寫有關發展障礙的新書時,我非常猶豫,因為我覺得幾年前,匯整發展障礙之臨床研究完成的著作(拙作『發展障礙的多元世界』日本評論社、二○○○年),幾乎已經涵蓋我截至目前為止經手的發展障礙議題了。如果能進一步發掘內容,就可以創造其他的議題,但我已跟答應其他出版社的專題邀約,要等好幾年才能完成。再者,最主要是在我目前極度緊湊的行程裡(論文一事遲遲未有進展也是原因),我也不確定是否有空完成自己也感到滿意的書。

  就在遲遲未予回覆的情況下,我每天忙於臨床研究,在發展障礙門診遇到好多值得思考的事。亦即,我在門診與家有障礙兒童的家長對話,若沒有確實傳達真正必要的事情,就會感到非常焦慮。換句話說,我發現在這個資訊化的時代,未能充分傳達正確訊息,導致殘障兒童的臨床研究,還殘留根本性的重要問題。

  於是,我決定以這個問題為重點寫一本書。若能解決這個問題,就能明顯改善發展障礙患者的社會適應性,讓障礙兒童與其家長更加幸福,再者,還能解決目前讓我們這些兒童精神科醫師最感困擾的問題──新的發展障礙患者為數眾多的後補名單(我想應該可以)。

  有關候補名單我想稍微做個說明。目前我任職的愛知幼兒保健醫療綜合中心心智科發展門診,最感困擾的是,要負責三年(!)的新後補患者。事實上,現在積極診療發展障礙的兒童精神科專家,即便沒有像我們這樣,一樣要承擔不相上下為數眾多的新後補名單。而且,超過半數的後補者已在其他專科門診接受診治,持續進行諮商,也就是尋求所謂的第二意見(second opinion)。

  而前面所說的根本性問題就是,對於治療發展障礙的誤解與偏見。

  當然我在每一章節舉出的實例,全都獲得家屬與患者本人的許可才得以公開發表;但為了保護個人隱私,我會先註記做大幅度的變更。身為醫師當然有守密的義務,加上個資保護法,有時病例的記述明顯變得有困難。但為了避免病例的解說淪為理論性質,我個人的基本原則還是,透過病例進行全面性的考量。希望大家能夠理解,為了讓一般的知識更為明朗化,我才會針對個別的病例一一加以說明。

二○○七年一一月
杉山登志郎

世人的諸多誤解以下列舉的是,特別是家裡有孩子即將入學者,對於發展障礙(兒童)的各種意見。不知各位讀者的看法如何?•發展障礙一輩子都治不好,也沒有治療方法。•發展障礙兒童還是接受普通教育比較幸福,對未來的發展也比較好。•發展障礙兒童可以從普通班級(普通班;正常班)轉到特殊班級(特教班;資源班),但反過來則不可行。•一旦進入養護學校(特教學校)就無法回到正常學校。•若能在普通班獲得周遭同學的幫助,對發展障礙兒童會有正面影響。•發展障礙兒童若拒絕上學,最好不要視同一般拒絕上學處理。•畢業於養護學校的履歷,明顯不利於日後就業。•若能進入一般的高中或大學,長大後的社交生活會比較順利。接下來則是幼兒期發展障礙兒童之父母的意見。•發展障礙是一種病,不去醫療機構就無法治療。•去醫院接受語言療法或作業療法等等治療,非常益孩子的發展。•最好儘早加入團體接觸正常孩子,對發展較好。•沒有人會死於偏食,故不需要特別矯正偏食習慣。•從幼兒期就重視孩子的自主性,更可促進孩子的發展。這所有依我來看是錯誤的見解,或者是只在某種條件下才是正確的見解,一般來說算不上是非常正確的觀念。如果你很訝異何以這些見解是錯誤的,或是關心被診斷為發展障礙的孩子,那這本書對你來說,就很有閱讀的價值。想確實了解有關發展障礙的治療或教育其實很簡單。只要等當事者長大成人,比較他長大後的狀態即可。無論理論是多麼正確,只要他長大時社會性不佳,表示他的教養過程一定出了某個問題或差錯。這可以是普遍性的問題,也可以是非常個別性的問題。再者,這可以是目前教育制度衍生的問題,也可以是透過選擇迴避的問題。接下來我想介紹兩個我長期諮商的成人案例。被診斷為學習障礙的A君A君來找我看診時為九歲,小學四年級;他因為學習落後的問題上門求診,這是八○年代後期的事。A君本身是早產兒,原本的語言發展就比較遲緩,但沒有特別做這方面的檢查。他從幼兒期就非常好動,時常摔跤,但團體行動沒問題,也沒有交友方面的困擾,所以,從當地的幼兒園進入普通的班級就學。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