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學館通訊第69期(2020/12)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11月
台灣文學館通訊第69期(2020/12)
台灣文學館通訊第69期(2020/12)
探索兒童文學樂園
瘟疫蔓延時,我們閱讀山的蹤跡
《閱:文學》改版至今,轉眼一年,這一年因為疫情的關係,閱讀時間變多了,拜臺灣守住疫情之賜,和家人朋友相聚的時間也多了,臺灣也是全球少數還能正常舉辦大型典禮、活動和藝文展演的國家。接手編輯工作後,到書店翻閱文學雜誌,關心當前議題和熱銷讀物,已經變成日常,畢竟靈感這件事情,經常需要刺激和觸發的。
在改版這一年,我們一共製作了 8 個專題,從66期的「文學大未來:世界文學館」出發,有香港文學、佐藤春夫、外譯成果、三期常設展、臺灣文學基地,整體方向以博物館營運、文學政策和臺灣文學發展為脈絡。雜誌能夠順利出刊,端賴「節奏」的掌握,最終才能準時呈現在讀者面前。
在疫情肆虐全球的後疫情時代,除非經商必要,出國旅遊對一般大眾已變成奢求,許多人轉往親近島內高山,合歡山、玉山、奇萊山的美麗風景,偶爾就會出現在臉書動態上,原來,我們與山的距離,是那麼靠近,不論從古典詩人到當代文壇,在作家的書寫中,彷彿透過他們的眼睛,跟隨他們的步伐翻山越嶺,同時,也在文字中看見不同時期人們對於山林的嚮往。
為反映當代國內外兒童文學發展趨勢及面貌,「文學工場」單元採訪小兔子書房、小魯文化沙永玲執行長和兒童文學作家林哲璋,「探索兒童文學樂園」專題,透過學者陳玉金回顧臺灣圖畫書發展史,再到波隆那書展、上海國際童書展的介紹,臺文館即將誕生的「文學樂園」,與臺灣文學基地「悅讀館」互相呼應,在邁入人口負成長社會之後,此時此刻的兒童閱讀培力或許更值得思考與重視。
除了爬山,影視節目也陪伴了許多正在隔離中、無法外出的人們,兩篇關於文學改編成戲劇影視的文章,都值得品味,劇作家、導演林摶秋總計一千多件的手稿文物近期入藏,本期也有專文介紹。猶記得四月初,疫情最嚴峻時,許多經濟、工業活動突然靜止,印度人終於再次看見了被空汙遮蔽已久的喜馬拉雅山雪白山頭,才發現,山,一直都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