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動軌迹:臺中火車站的古往今來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11月
驛動軌迹:臺中火車站的古往今來
位於臺灣中部的臺中火車站,日日旅客川流,人聲雜沓。人群裡對話喧騰,步伐緊湊,火車來了又走,去又復返,流動的是時間是人是火車,唯一矗立百年沉默不語的只有這座火車站。本書開篇首站來到日治時期,當時臺中滿城歡慶迎接第一代簡易型木構造車站的到來。第二站抵達戰後,因乘載需求而增建車站設施蛻變為第二代火車站的新面貌。第三站我們看見歷經九二一地震與SARS的嚴厲考驗後,以鐵路高架化面世的第三代火車站。駛過三代火車站,火車繼續開往中南線鐵路、手押臺車的懷舊路線,同時回顧鐵道周圍的舊宿舍等建築。火車不斷向前,當人們回望臺中火車站,將會看見何種身影與記憶?百年臺中火車站的追尋之旅,邀你同行。
作者簡介
朱書漢
時為國立中興大學歷史所碩士生,因有感於臺中中區的沒落,以及中區在文化與城市行銷上的弱勢,因此積極記錄與行銷臺中市中區的故事,也撰寫與編排如《大墩報》、《手繪小京都》等地方刊物。此外開設名為「寫作中區」的粉絲專頁,定期報導臺中及臺灣中部地區人文歷史,歡迎關注的朋友按讚追蹤。
宋德熹
本名宋德喜,臺東縣成功鎮人,臺大歷史學博士,現任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教授會理事主席,曾任中國唐代學會理事長、興大總務長、創產學院代理院長、歷史系主任。專長為歷史文創、經營謀略、詩文創作、社區營造。曾獲興大服務傑出獎、建教合作績優獎、特別貢獻獎、兩次國科會大專生專題計畫指導有方獎,並以《檔案中的校園變遷》榮獲第四屆國家機關檔案管理「金檔獎」成果。
市長序 儲備臺中的人文精神
局長序 「百年城」的五道歷史光芒
前 言 滿載一世紀的蘊藹蒼蒼
第一章 從無到有──鐵道工務科到臺中火車站
運轉起點:火車站的誕生
開通:縱貫線通車到臺中火車站改建
滿城的奉迎歡慶:皇太子行啟到中部臺灣共進會
陰霾:臺中大地震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第二章 蛻變重生──戰後第二代臺中火車站
方興未艾:火車站的增建
時代的眼淚:站前的吊腳樓
現代化的一大步:鐵路電氣化與雙線化
拉鋸戰:火車站的拆除與保留
第三章 破舊立新──第二代到第三代臺中火車站
地動山搖:九二一大地震後的再生
中區罩陰影:SARS的衝擊與站前區域衰退
鐵道飛上天:新臺中火車站的建設與鐵路高架化
再見,老屋記憶:消失的臺中火車站周圍建築
第四章 探尋遺蹤──臺中火車站旁的糖鐵
充滿糖香的鐵道痕跡:曾經存在的中南線糖鐵鐵路
改組大角力:從同業組合到運輸會社
多災多難的中南線鐵路
乘載戰後的凋敝:戰後的中南線與南北線
欲振乏力:中南線的衰亡
第五章 輕簡出發──臺中火車站旁的手押臺車線
鑽入城市的輕便車:臺中火車站周邊的手押臺車軌道
普及市井:手押臺車的營運狀況
已成追憶:手押臺車的衰落與其鐵道拆除
第六章 行旅踏查──臺中火車站與鐵道軸線的周圍建築
曾經的桂花香:臺鐵舊宿舍群的時光斷片
豐收的儲存地:臺中火車站周邊倉庫群
果香盈室:臺中香蕉物流與巴洛克式街屋
最後的防守:防空壕及碉堡群
結 語 駁坎上的鐵道
後 記 作為一輛火車頭
附 錄 臺中火車站大事紀
參考書目
序/導讀
儲備臺中的人文精神
近年來,做為宜居城市臺中市吸引各地的民眾陸續移入,人口大幅成長,躍居全臺第二大城,同時民眾對生活品質的訴求相對提高,人文精神也隨之抬頭。政府應如何規劃城市願景,以符合市民期待,這一步極為重要。
現今的臺中,能受到愈來愈多人的認同,過去打下的基礎功不可沒。許多在地的民間團體在此基礎上,活絡熱切地在臺中各地舉辨藝文活動,布置閱讀、品茗、及享用文創餐飲的舒適生活空間,或透過舉辦讀書會、講座等不同方式推展這座文化之城,使它的生活面貌、運轉軌跡可以清楚地被自身與外界所認識。而市府的文化團隊也不落於人後,以出版的力量凝聚這些人文精神,用以滿足這座對自身文化越來越有自覺的城市。
為了與過去眾多學術性的調查研究報告做區別,臺中市政府文化局特別策畫出「臺中學」叢書,以故事傾訴當地,以圖片還原環境,讓大眾透過這套書去發掘更多臺中的美好,進而典藏臺中的歷史、文化與生活。去年付梓的臺中學專書裡,分別暢談「臺中公園的今昔」、「領航者林獻堂」、「葫蘆墩圳探源」、「清水人文地誌學」、「世界珍奶與臺中茶飲」等五大主題,都獲得廣泛的回響。
今年,我們聘請宋德熹與朱書漢、游博清、方秋停、郭双富與蘇全正、林景淵與曾得標等專家學者,撰寫第二輯的臺中學,推出《驛動軌迹:臺中火車站的古往今來》、《市街之味:臺中第二市場的百年風味》、《書店滄桑:中央書局的興衰與風華》、《劇場演義:演藝娛樂現代化的天外天劇場》、《踢躂膠彩:臺灣膠彩畫之父林之助》,希望大家透過這五部專著看到臺中昔日的風華、現今正在進行的輪廓,與未來城市發展的藍圖,了解這塊土地的身世背景,進一步與臺中產生深厚的情感與歷史文化連結。
得以在一座人文風氣濃厚的城市中生活,無疑是幸福的。當然,臺中文化重鎮的地位之所以屹立不搖,靠的無非是一種長時間文化的累積,我們現在走的每一步路都是為將來進行儲備,所以我們也會持續出版一系列與臺中學相關的書籍,透過記錄不同階段、不同層面的人事物,增加這座城市的多元文化厚度。
林佳龍
序/導讀
「百年城」的五道歷史光芒
臺灣遊客偏愛日本京都。因為,那是一座洋溢著人文、藝術、歷史等氣息的棋盤式城市。然而如今卻極少人知道,昔日的臺中市也因為曾以京都為城市規劃的藍本,而被賦予了「小京都」的美稱。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百年之前的中區地貌──宏偉的臺中火車站、臺中市役所、臺中州廳;以及許多香火鼎盛的寺廟;寧靜的各類日式傳統住宅;摩登的巴洛克式洋房、現代的市場建築;以及嫵媚柔人的柳川與石橋──那份傳統與現代、繁榮與靜謐並行的優雅,也曾經在臺中如此深刻地駐足過。
生活在「小京都」這座風情萬種的城市,我總想,要怎麼樣讓它的優雅再現,或是更廣為年輕一輩所知;當然,臺中不只有優雅的小京都,還有更多精采繽紛的山海景致與極富臺灣味的城貌,提供了許多足以形塑臺中的關鍵字庫。這些字庫的單詞不應只是單薄的名詞,而是更能引發人們情感共鳴的聲音,於是,「臺中學」系列在2016年誕生了。
第一輯「臺中學」付梓後,不僅受到海內外矚目,也獲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的出版獎勵,以及文化部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的推介選書。市府與文化局團隊感謝各界的肯定之餘,今年也再接再厲,繼續編纂「臺中學」第二輯,規劃「臺中火車站」、「臺中第二市場」、「中央書局」、「天外天劇場」、「臺灣膠彩之父林之助」等五大主題,重塑「小京都」的生活與人文風貌。而第二輯的籌畫與撰寫,很榮幸邀請到中興大學及臺中在地的專家學者們,以他們豐厚的史學素養及在臺中生活多年的實地經驗,為這五個臺中關鍵詞彙刻劃立體細緻的脈絡。
在臺中火車新站開通之際,對舊站的記憶與感情依舊鮮明地存在於每個臺中人的心中,《驛動軌迹:臺中火車站的古往今來》便是一個精準的彙整與見證;本書由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宋德熹、長期以「寫作中區」為筆名記錄臺中的朱書漢執筆操刀,不捨中卻又帶著期盼的心情,為這座老火車站的曾經與將來留下註腳。第二市場已是「臺中美食」的另類代名詞,而美味根植於整個場域獨特的歷史氛圍;透過《市街之味:臺中第二市場的百年風味》,擅長臺中發展史與文化交流史的游博清讓我們聽到了日語、臺語、國語交雜出的市場語言,更在古色的紅磚樓下聞到了青蔬、鮮魚的氣味,從不因百年過去而變質。
在電視、電腦等3C產品還未問世的年代,人們最大的娛樂便是閱讀與看電影,中央書局與天外天劇場因此與許多人的青春歲月遇見相逢。散文家方秋停不但以生動的說故事手法將中央書局在臺中建立文化碉堡的歷程娓娓道來,更訪問了諸多文化界人士,讓中央書局透過他們的記憶逐步復甦;對於即將重獲新生的中央書局而言,《書店滄桑:中央書局的興衰與風華》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指南。而天外天劇場或許是第二輯系列中最不容易詮釋的主題,但長期關注此地的蘇全正依舊透過中部首富吳鸞旂傳奇的一生,及其子吳子瑜對劇場的出資、投入,爬梳出天外天劇場的輪廓,成就了《劇場演義:演藝娛樂現代化的天外天劇場》這部作品,本書也幸得「臺中文史寶庫」郭双富的協助,收錄許多精采的圖片文獻。
如同第一輯的規劃,第二輯也選錄一位知名的臺中人物作為全輯亮點,出生在大雅、壯年乃至老年皆活躍於臺中的一代膠彩畫大師林之助便以《踢躂膠彩:臺灣膠彩畫之父林之助》一書登場。這部由林之助弟子曾得標及中興大學教授林景淵執筆的作品,除了清晰地勾勒出大師幽默迷人的風采,更重現他在動亂的大時代中,仍穩健地步向美之天地的堅定理念,是一部精采絕倫的人物觀察寫真。
巡禮了「臺中學」第二輯,我們會發現臺中何以在當年能坐擁「小京都」的封號,而這次的選題除了著重地理、歷史的主軸,也將視野延伸至庶民生活、美術藝文的層面,希望民眾不只能從文史的角度去認識臺中的曾經,更能感受與欣賞它美麗的面貌與內涵。
王志誠
滿載一世紀的蘊藹蒼蒼如果我們還可以遇到一位出生自19世紀後期的臺中人,聽他們講述以臺中火車站為核心的市區地景變化,以及那份目睹一切變化的心情,肯定會驚異於如此徹底的改頭換面。這位臺中人大概會從小時候夾在人群中,看著日本軍隊開進臺中城後開始說起──不過他當然不會說自己是臺中人,也不會說自己住在臺中市,而會稱自己是住在「大墩街」,或是「新庄仔」、「頂橋仔頭」這類舊地名。有一陣子,他對於尚未建築完成的臺灣府城上頭有日本人出沒,也有日本軍隊駐守在小北門的城牆上的畫面感到習以為常。他本以為這種前朝的舊建築會留在這塊土地上長長久久,然而等到他成年後,才發現日本人的心急,急著要為這座城市煥然一新─劃設新的街道、開鑿人工河、設立種滿花草的公園、建造各種可以代表現代化的建築物。而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臺中火車站的出現。他第一眼的臺中火車站,應是一座木造的小火車站,而車站建成不久,縱貫線鐵路便全面通車,這代表以後去基隆或高雄,不用再靠人力或畜力辛苦奔波,旅程縮短許多。當時還在臺中公園舉辦通車典禮,載仁親王更前來參加主持,對於一般的庶民而言,皇族與自己如此靠近,自然是永遠記憶猶新的事情。後來,他可能為了家庭生計而忙碌,鮮少真正認真注意到四周地貌的變化,等他再一次經過臺中火車站前,才發現臺中火車站又經過了一輪蛻變──變得巍峨巨大,是舊火車站的四倍,磚石建造的站體看起來禁得起各種風吹雨打。他的心情想必擁有一種驕傲,無關乎政治或民族,只因為自己的家鄉出現了一個美麗的地標,而這地標更讓皇太子專程來到這裡,神氣地巡禮了一遭。之後為了紀念此事,日本人又蓋了一棟名為行啟紀念館的建築,在周遭舉辦了大型展覽活動,可想而知在古早鮮少娛樂的時代,宛如祭典的氣氛多麼令人心醉神迷,夜晚的霓紅燈彷彿會一直在黑夜中為臺中閃亮下去……皇太子蒞臨臺中的那一天,身為市井小民的他,雖然拿不到月臺票、進入車站月臺上近距離目睹皇族的風采,卻可以站在站前廣場前那座光鮮亮麗的「奉迎門」旁,和大多數市民一起參與「路邊奉迎」。他擠在從臺中火車站前往臺中公園會場的人潮,與這座城市一起沉醉在這片歡愉與興奮中。據說這天的人潮造成臺中火車站周邊大塞車,是「臺中當得未曾有之盛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