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 釋老志 論拓跋氏佛教溯西域的研究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6月

魏書 釋老志 論拓跋氏佛教溯西域的研究

作者:阮忠仁
出版社:蘭臺網路
出版日期:2007年02月20日
ISBN:9789867626462
語言:繁體中文

  本書研究之對象:「《魏書》〈釋老志〉論拓跋佛教溯源西域」,係指〈釋老志〉的一段文字「魏先建國於玄朔,風俗淳一,無為以自守,與西域殊絕,莫能往來。故浮圖之教,未之得聞,或聞而未信也」所構成之研究課題。

自序
第一章 緒論1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1第二節 研究方法、架構、史料6
第二章 溯源至「魏先」的拓跋史脈絡9第一節 以拓跋珪登國元年(386)至皇始二年(397)開疆為溯源起點10第二節 溯源烈帝元年(329)至拓跋珪登國元年(286)階段20第三節 溯源神元帝三十九(258)至烈帝元年(329)階段23第四節 溯源「魏先」至神元帝三十九年(258)階段31
第三章 「魏先建國於玄朔」之拓跋史軌跡33第一節 「魏先」的範圍33第二節 「魏先」之尊號35第三節 「魏先」人物世系及真偽問題41第四節 「魏先」的民族屬性46第五節 魏先「建國」之語意50第六節 魏先「建國」的實態54第七節 「玄朔」之地理時空有待深究68
第四章 拓跋史、魏王朝與佛教之關係年代71第一節 魏王朝與魏佛教之斷代年代問題72第二節 「魏先」年代問題74第三節 印度佛教起源年代問題81第四節 阿育王傳播佛教年代問題87第五節 西域佛教起源年代問題93
第五章 釋「風俗淳一」103第一節 風俗之形成及定義103第二節 風俗即整體文化106第三節 風俗簡稱俗110第四節 「淳」之語意113第五節 「一」及「淳一」的語意117第六節 「淳一」意指最周全、清淨的德行123
第六章 釋「無為自守」127第一節 「無為以自守」思想之混融127第二節 道家為主的「無為」以自守132第三節 儒家為主的「無為」以自守135第四節 北魏帝王的「無為」以自守138第五節 無為以「自守」之涵義145第六節 無為以「自守」思想之混融148
第七章 釋「與西域殊絕」151第一節 所謂西域151第二節 「殊絕」指路途遙遠的隔絕義154第三節 「殊方」、「絕域」之路途遙遠的隔絕義158第四節 「殊絕」指文化差異之隔絕161第五節 「殊」亦指文化差異之隔絕165
第八章 釋「往來」及「未之得聞」~「莫能往來。故浮圖之教,未之得聞」義169第一節 《魏書》〈序紀〉的官方「往來」義169第二節 《魏書》〈西域傳〉的官方「往來」義171第三節 《魏書》〈官氏志〉的非官方「往來」義176第四節 「聞」的認知識185第五節 「故於浮圖之教,未之得聞」的語意189
第九章 釋「或聞而未信也」195第一節 「或聞而未信也」之無法通釋的困境195第二節 「或」字之語意196第三節 「或」字語意代入「或聞」之敘事矛盾201第四節 「莫能往來」不否定非官方往來之通釋206第五節 「或聞」語意含間接聞之通釋207
第十章 結論219徵引文獻225


  《魏書》〈釋老志〉說:「魏先建國於玄朔,風俗淳一,無為以自守,與西域殊絕,莫能往來。故浮圖之教,未之得聞,或聞而未信也」。這這段話,是該志追溯(北魏、東魏)佛教源流的溯源終極點,值得加以研究。這段文字,做為研究對象,本書稱作「論拓跋氏作教溯源西域」之研究課題。
  以個人淺見所及,這研課題,自古迄今,從未引起學者矚目,遑論曾有過專題研究。作者乃揣淺陋,有心為之。
  此文只有短短的四十個字,表面似屬單純,其實文內所含之問題,複雜多端,為了方便進入研究起見,有必要先對研究課題之原文,進行逐一解讀,以資梳理出研究方向。因此,本書所謂「研究」,係指「研究序說」,意謂展開研究之線索。
  縱使僅是研究線索之探討,卻因作者能力有限,不僅此一工作歷經多年始告完成,而內容所涉之全般論述,亦自料必不逮精密無瑕,錯誤及疏漏自屬難免,謹祈方家賜正,不勝感激。
  阮忠仁  謹序 2007年2年月8日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