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11月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作者:蔣若琳
出版社:蘭臺網路
出版日期:2021年07月01日
ISBN:9789869950756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612元

  出身福建惠安的石匠辛阿救於清末來臺,所作石雕龍柱風格瀟灑獨特,作品遍布台灣北中南,如台北八里天后宮、新竹城隍廟與臺中林氏宗廟等16間祠廟。筆者經由田野與史料分析研究,並考證其係「閩南人」而非客家人。出版本書系將他的生平、在臺工作概況、崛起與成名的過程詳做論述,補充歷史和文獻的缺口。
 
  本書出版也將當代另三位龍柱石雕頭手匠師─蔣梢、張木成、蔣梅水的作品,做圖像分析與藝術研究。從出版圖片和文字論述中,可清楚辨明他們個人獨特的龍柱風格特徵。末章附許多對照圖,方便讀者按圖索驥,發掘鑑賞更多當時代各具特色的石雕龍柱。

作者簡介
 
蔣若琳
 
  台灣傳統建築堆疊著歷史與故事,其中龍柱石雕和建築美學,對筆者最具吸引力。已入中年才再進入學院研讀,只為書寫臺灣近代龍柱石雕工藝缺漏的一塊拼圖「祠廟龍柱石雕大師辛阿救」。
 
  鑽研歷史、田野考證的過程中,充滿了偵探與挑戰。將研究的成果化為文字書寫流傳,補充歷史的缺口。如今出書在即,無限歡喜,期許自己未來仍持續於文化資產、匠師匠藝的研究和保存。

前言 4
推薦序─顛覆與典範─卓克華教授 7
─點滴積累的知識─王志宇教授 9
─薪火傳承─陳仕賢老師 10
自序─站在前賢的肩膀上 12

第一章 惠安石匠辛阿救的生平事跡 16
第一節 辛阿救的生平及發展 16
第二節 辛阿救的原鄉祖籍之探討 30

第二章 辛阿救龍柱石雕風格研究──兼論合作匠師林添福作品 39
第一節 辛阿救的龍柱 41
第二節 辛阿救的人物柱與壁堵石雕 61
第三節 林添福的龍柱 74
第四節 辛阿救與合作匠師所作的龍柱石雕 80

第三章 辛阿救的崛起和成名──以北埔慈天宮、獅頭山勸化堂、艋舺龍山寺史料研判 90
第一節 辛阿救的崛起──北埔慈天宮 91
第二節 辛阿救石雕風格的轉捩點──獅頭山勸化堂 96
第三節 辛阿救的成名──艋舺龍山寺 107

第四章 石雕匠師和臺灣祠廟的互動──以《水竹居主人日記》為例 118
第一節 豐原慈濟宮 119
第二節 苗栗中港慈裕宮 130
第三節 苗栗後龍慈雲宮 133
第四節 從日記觀察當時的社會時勢 139

第五章 石雕龍柱風格研究──以石匠蔣梢、辛阿救、張木成、蔣梅水為例 146
第一節 臺灣龍柱風格之演變 146
第二節 石匠蔣梢、辛阿救、張木成、蔣梅水石雕龍柱風格特徵 150
第三節 各匠師石雕龍柱風格特徵差異 166
第四節 各匠師石雕龍柱風格差異分析 174

第六章 結論──各匠師龍柱石雕圖文對照 180
附 錄 石地發石雕師傅訪談記錄 206
參考文獻 211
圖片索引 216
表格索引 219
後記 221

前言
 
  中國在明代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開國後,歷經百年安定承平的生活,因為太平盛世,經濟富裕,人口急遽增加。到了明朝後期約16世紀末,福建和廣東沿海的平原及丘陵地已經人滿為患,因為人口壓力和耕地過少的原因,推動了沿海地區的漢人向海外移民。此時歐人東來,帶動商業貿易和沿海地區的開發,對漢人的商業和勞力的需求大增,更增加了沿海移民向海外發展的拉力,即所謂經濟上的「推←→拉」理論。受到推力和拉力的雙重作用,使得17世紀以後,大陸沿海地區的漢人大規模向海外移民,臺灣也成為漢人渡海移民的主要區域之一。
 
  清康熙年間(1662-),海禁開放和禁航令的解除,東南沿海地區居民透過各種管道,渡海到臺灣農耕、經商或勞動以謀求生計。臺灣土地肥沃,道光中葉(約1835年)以後,移民臺灣的漢人為求開墾,廣開埤圳,農田水利的興盛使得旱地水田化,農業生產增加,也因此加速了臺灣農村社會的繁榮和民間富裕。移入臺漢人宗教信仰觀念傳承自閩粵原鄉,廟宇是鄉鎮村落信仰的中心,在傳統行善積德、功果觀念的傳播下,臺灣各地有能力捐輸的信徒捐地、捐銀修建祠廟的情形非常普遍,這可從許多廟內所立的〈捐題緣碑〉和〈寄附碑〉上看出。(1) 信徒捐款以支持寺廟的重修,廟方才有能力購置材料並聘請匠師。再加上臺灣地震頻繁,祠廟常因地震而倒塌,使得全臺各地建築工事大增,工匠人才與勞動人力需求孔急,吸引了東南沿海的移民和建築匠師跨海來到臺灣工作求發展。
 
  帶有一技之長的福建、廣東一帶的建築工匠們在此時機渡海來臺尋求工作機會,如福建惠安縣溪底村的大木匠師王益順便曾應辜顯榮的邀請,率領匠團來臺參與艋舺龍山寺的重修工程。1951年出版的《艋舺龍山寺全志》中就記載了惠安地區的建築工匠群參與該廟重修建時的設計和建築工程。志中所載工匠有大木匠、陶工、石工等,其中石工包括辛阿救、蔣細來、蔣金輝等多達9人,是來臺工匠中數量最多者。(2)
 
  自古在石雕、石材方面,中國即以「北曲陽、南惠安」聞名。位在福建省惠安縣泉州城東北,洛陽江口的跨海石製古建築「洛陽橋」,始建於北宋皇祐5年(1053),有「中國古代四大名橋之一」的美譽,此橋即為惠安石匠的傑出作品。(3) 惠安石雕匠師蔣梢、辛阿救、張木成、蔣梅水等多人,清末從福建來到臺灣工作。其中辛阿救與合作匠師於日明治37年(1904)到昭和3年(1928)間,在臺灣諸多宗祠廟宇留下精彩的龍柱和壁堵石雕。迄今有實證紀錄為其所作龍柱石雕的祠廟,全臺灣共有9間;另經風格特徵分析,研判另有7間,合計共施作了16間。辛阿救所作的龍柱,雕工流暢,作品獨具特色,本書以石匠辛阿救為中心,分析他的戶籍謄本,透過口訪其子孫後代,併追循線索至大陸原鄉田野踏查,確證辛阿救實為惠安閩南人。另研究他在臺的戶籍搬遷史料與承作祠廟之間的關聯性,併論述其所作龍柱石雕與人物的風格特徵。
 
  迄今我們對辛阿救的所知不多,從現有的史料和老照片,與清同治10年(1871)北埔慈天宮、大正3年(1914)苗栗獅頭山勸化堂的龍柱石雕,互相交叉應證比對,以了解辛阿救的師承傳統、石雕風格的轉變,研判分析其在臺灣石雕界崛起和成名的歷程。其在臺灣的工作和發展,應該可以表徵當時福建惠安地區技術移民來臺工作的概況。
 
  先人的文字手稿就是最寫實的歷史,從張麗俊的《水竹居主人日記》中可看到石匠辛阿救、蔣梢與蔣梅水等人的相關紀錄。(4) 經由閱讀日記,通過觀察,將他們與祠廟間的互動關係,做綜合的整理和研究闡釋,並從字裡行間分析當時社會時勢的變遷。1895-1945年間,臺灣祠廟重修眾多,當時來臺匠師所作的石雕龍柱,多是藝術性極高的工藝品。其時來臺的石匠中,迄今已知有蔣梢、辛阿救、張木成、蔣梅水等4位石匠的作品,能從文獻、石刻落款與匠師風格特徵上確證並充分辨識。以這4位石匠施作的龍柱為基礎資料,佐以中、外美術理論為研究根基,對他們所雕作的龍柱作客觀的型態品評與風格分析,據此說明各龍柱風格的差異性與優異性,以期建立臺灣當時石雕匠師所作龍柱之基礎樣本。

第一章 惠安石匠辛阿救的生平事跡 臺灣傳統祠廟建築中,石作部分所占的比例很多,因為石材耐水性佳且不易損壞可長久保存,所以當祠廟改建或重修時,可將舊石材拆下再利用,因此在三川殿或正殿中,常可見不同時期和材質的新舊石雕交雜呈現。1895年之後臺灣祠廟重建和整修的數量增加,工人需求量也日益增多,故許多福建沿海惠安地區的工匠群趁此時機渡海來臺工作,有些祠廟更特別聘請惠安當地有名的匠師來臺建築設計 。(1) 迄今已知石匠辛阿救之名最早出現是在大正8年(1919)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中的記載:「晴天坐頭幫(班)列車往中港視察慈裕宮重修石料。石匠係辛救與蔣梢二人競爭琢造,其龍鳳柱、竹節窗、壁屏堵等,人物、花鳥、禽獸類各件琢造精巧,比我葫蘆墩慈濟宮現成琢就龍鳳柱、壁屏堵,更覺美麗。」(2) 接續,在民國40年出版的劉克明編《艋舺龍山寺全志》中也可看到石匠辛阿救相關的記載:「〈中華民國九年之再建〉,設計者及土木石工等。設計技師兼建築監督者:王益順、助手王樹發。石工蔣玉坤、辛阿救……。同由惠安招聘而來者,悉斯道熟練者也。」(3) 辛阿救來臺後,因為雕刻了艋舺龍山寺的龍柱而名氣大增。(4) 各地的祠廟因此競相邀請其作龍柱石雕。他在臺灣各地寄留戶籍,隨著工作地點遷移住處,當時的除戶謄本都記載得非常清楚詳實。本章將以辛阿救的除戶謄本為中心,探討他的生平事跡和原鄉祖籍。 第一節 辛阿救的生平及發展 石匠辛阿救的故鄉福建省惠安縣自古即以盛產良好的石材,製作石屋、打製石器、石雕聞名,為中國大陸有名的石雕之鄉。筆者至辛阿救的祖居地東嶺鎮湖埭頭村田野口訪時,四處可見石作器具、石水槽、石桌椅等,居民長久以來皆從事石作相關的工作,歷史悠久綿長。村內居民耆老表示當地早期生活不易,有許多人到臺灣和東南亞等地區工作謀生,族人散居海外各地。目前村內仍有一位曾到過臺灣工作的80多歲長輩,長輩表示其10多歲時曾和族人一起到臺灣工作,對臺的印象非常深刻。目前湖埭頭村內族人仍大多從事石材加工和打製石器的工作,但亦有些人朝石雕藝術創作發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辛小平於2009年以「和平之舟」石雕創作作品獲得藝術節一等獎的殊榮,即為辛氏族人的驕傲。(5)(圖1-1)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