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女兒:蒂帕嬤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11月

佛陀的女兒:蒂帕嬤

作者:艾美.史密特
出版社:橡樹林
出版日期:2013年06月20日
ISBN:
語言:繁體中文

自2003年出版後,暢銷不斷再版2013年全新改版,收錄17幅蒂帕嬤珍貴照片
  12歲嫁到陌生國度  20年不孕的羞辱  10年內面對喪子喪夫的變故  40歲心力交瘁  看她如何不在絕望中死去,卻在佛法中重生……
  誰是蒂帕嬤?
  ※ 她12歲遠離印度家鄉、嫁到陌生國度,歷經20年不孕的羞辱,又在10年間嘗盡喪子和喪夫之痛,40歲時她已心力交瘁,生不如死……
  ※ 她一生之中只到過西方世界兩次,卻對西方的佛教產生深遠影響。當今美國重要的心靈導師,如傑克.康菲爾德、雪倫.薩爾茲堡、約瑟夫.葛斯坦等都是她的學生。
  ※ 雪倫.薩爾茲堡形容,「蒂帕嬤是慈心的典範,她的教導方式既溫馨、單純,又好心腸。」
  ※ 傑克.康菲爾德說,「每當我沒有全心全意以身心靈生活時,蒂帕嬤如老奶奶般叨叨絮絮的問題就會出現:你的生活態度是否讓自己的所作所為都得到祝福加持?每個片刻的喜悅、哀傷、每一個人,都得到祝福了嗎?你是否讓自己深入看清所謂的真實面?」
  ※ 本書作者艾美.史密特說,當她瞥見相片中的蒂帕嬤,從鏡片後面所散發的是她見過最寧靜、最慈愛的眼神,讓人知道自己正注視著一位偉大的老師,而這位女性已經獲得了內在的平靜與自由。
  接觸過她的人是這樣形容蒂帕嬤的:「看她為小偷祈福,你會驚覺自己從來沒有真正愛過;看她洗衣晾衣的專注,你會訝異修行的證量如此憾人。」
  偉大的靈性導師往往會以許多不同的方式來教導世人,其中最強而有力以及最神祕的教導方式,就是「純粹示現」。這樣一位不平凡的人,僅僅因為存在於世間,就能夠轉化我們的生活方式。蒂帕嬤就是其中之一,她由衷地流露出一股能夠感動每一個人的獨特氣質,讓所有人都沐浴在她無盡的愛與包容中,勇敢地邁向佛陀的覺醒之路。
  身為一個女性、一位母親和家庭主婦,蒂帕嬤的生命故事成為女性佛教徒的典範,讓她們有信心踏上修行之旅,從禪修中獲得重生。不僅如此,她的故事讓我們相信,佛陀的求道之路以及偉大的解脫目標,都是在此生可以達到的。
  無論我們內心有多麼失落,對這個世界有多麼絕望,不論我們身在何處,蒂帕嬤面對曲折命運的態度,一次又一次地展現了人性的美善與韌性,療癒了許多在悲傷憤怒中枯萎沉淪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她從不放棄在禪修旅程中引導我們走向解脫證悟。
作者簡介
艾美.史密特(Amy Schmidt)
  麻州內觀禪修協會的常任老師以及美國西南僧伽中心「新墨西哥州隱修中心」的創會成員。她是醫療社工人員,與人合著有《認識阿茲海默症》(華盛頓大學出版,1993)。她的漫畫作品發表於《佛陀笑呵呵》(Bell Tower, 1999)。
譯者簡介
周和君
  台灣大學哲學系,美國紐約新社會研究院碩士,專攻性別研究。曾任廣播節目主持人(紐約)、採訪編輯、專業口譯及主編。
  譯有:《狂喜之後》《觀照的奇蹟》《天使學》《千福年天書》《平心靜氣》《女女相繫》《開心》等。
江翰雯
  一九七一年出生,資深英語教師,由根本上師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親自訓練法會中英文口譯與筆譯多年,也是上師授權之藏傳瑜伽修持教師及「虔心憶念遙呼之歌,噶瑪巴千諾」專輯製作人。目前在噶瑪列些林高級佛學院攻讀藏文翻譯,譯有《全然接受這樣的我》《不生氣的生活》(橡樹林出版)、《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橡實出版)與多種中英文文章互譯。

【序言】慈心的典範  雪倫.薩爾茲堡【推薦序】蒂帕嬤不凡的一生與教法  約瑟夫.葛斯坦 【作者序】打開內心,迎接宇宙的恩典 【前 言】發現蒂帕嬤
第一部 不平凡的人生   第一章 生為佛教徒   第二章 覺醒   第三章 無可撼動的寧靜 第二部 蒂帕嬤的心靈之道   第四章 超越極限   第五章 透視我們的故事   第六章 最深刻的自由   第七章 你如何過你的人生?   第八章 愛向愛禮敬   第九章 在陌生的領域如魚得水   第十章 佛陀無畏的女兒 第三部 蒂帕嬤的傳奇   第十一章 十項必修的功課   第十二章 面對大師答客問   第十三章 綿延中的傳奇故事
【後記】【附錄】參與者簡介

推薦序
蒂帕嬤不凡的一生與教法
  在我們的生命中,或許有時候會遇到這麼一個不凡的人,他或她僅僅因為存在於世間就能夠轉化我們生活的方式。蒂帕嬤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當我在一九六七年第一次到印度的菩提迦耶時,就從老師阿那加利卡.穆寧拉那裡聽到有關於她的事蹟。他在緬甸訓練過蒂帕嬤,過去九年裡,他一直在緬甸從事修行及教學工作。他經常提到蒂帕嬤是一位了不起的修行人,而且成就不凡──有許多事蹟都可以在本書中讀到。他並沒有用言語對她多加描述,但我卻在初次遇見蒂帕嬤時,就感受到她身上流露出一股特殊氣質,能夠感動每一個與她相遇的人。那是一種非常寧靜而且充滿了愛的特質,那股沉靜與愛跟我以前所見過的人截然不同。它們不是某種自我人格的顯現,是既不期盼也不需要任何回報的。簡單的說,這是因為無我的關係,所以愛與和平就會自然呈現。
  她,告訴我什麼是可能的
  蒂帕嬤不是透過戒律,而是經由啟悟讓人獲得最大的成就。她以自己存在所呈現的可能性,來向世人顯現什麼是可能的。這樣的生命為我們的決心樹立最佳典範,使我們每個人對於自己追求法所具備的能力,產生堅定的信心。這份信心來自於全然接受自己的真正面目,再加上她不斷地鼓舞大家透過持續的修行來加深我們對佛法的了解。
  雖然蒂帕嬤只到過西方國家兩次,但是她對美國佛教界所產生的影響卻相當深遠。她是上座部傳統中第一位真正有大成就的女性修行者,並且能夠在美國弘揚佛法。雖然她全心投入上座部傳統,但同時也深刻了解到女性修行者,包括家庭主婦等的禪修成就,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甚至比起絕大部分屬於男性宗教威權世界的人,她們的精神修行更加深刻。蒂帕嬤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在這裡成為女性以及男性共同的典範,她在共修社團中對許多修行者的影響至今仍餘波盪漾,連綿不絕。
  我很高興並且感激艾美.史密特(Amy Schmidt)完成了這麼一本了不起的著作,讓許多人有機會了解蒂帕嬤不凡的一生,並且有機會初次認識蒂帕嬤。
約瑟夫.葛斯坦(Joseph Goldstein) 寫於美國內觀禪修協會 二○○二年三月 (本文作者為美國「內觀禪修協會」的創會成員及老師)
前言
發現蒂帕嬤
  早在我聽說過蒂帕嬤的名字之前,她就已經在召喚我了。
  當我十九歲的時候,有人送給我赫曼.赫塞的《流浪者之歌》這本書。我把書讀了四遍,幾乎對每一句話都了然於心。這本書給了我希望,書上說:「而我真心渴望這是真的,這世間有一條能夠解脫痛苦的道路,我們有可能在此生就獲得自由。」於是我開始修習超覺靜坐,但還是沒辦法找到那條通往真理或是佛陀教法的道路。直到五年後,我在西雅圖的某個陋巷裡一家叫做「艾莉閣樓」的小咖啡館中,看見佈告欄上有某個共修團體所張貼的廣告。在好奇心驅使之下,我參加了那個團體,在那兒,有人教我如何靜坐。
  體證開悟的寧靜喜悅
  在這次靜坐練習中,我很快就發現自己找到了某種極為深刻而又有意義的東西,我知道這正是我必須去追求的。有一位從泰國來的老師加入了這個團體,並向大家闡明開悟是什麼。他說開悟是禪修的目標,而且是「無以名之」的,不但超越了身心,也超越了所有的痛苦。然而,比他的話語更吸引我的,是那無法用言語表達的部分:那縈繞在他話語四周神祕的靜默,以及他眼神中深刻的寧靜安詳。那天晚上,我在雨中走路回家,因內心受到強烈的震撼而停下腳步。在黑暗中,雨水滑下我的臉龐,就在那一刻,我立誓要窮盡餘生之力尋求開悟。無論這個過程要花費多長的時間,不論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我知道在我能夠親自體驗到這份寧靜喜悅以前,永遠不會停下腳步。
  有時候會有佛法老師來參訪我們的團體:有一位在緬甸受戒的男士,以及幾位泰國南傳佛教系統的僧侶,這些老師無一例外地都只談到他們自己的男性上師。我心想:「在這個傳承中,到底女性在哪裡呢?我的精神導師又在哪兒呢?」
  因為渴望了解更多有關佛教的女性修行者,於是我開始閱讀佛教經典,但這只更加深了我的失望。在諸多經典中,不僅鮮少提到女性,一般而言,在這些古老的文字裡,更是充滿了對女性輕蔑的觀點。就跟那個時代的女性一樣,我放棄了尋求女性佛教徒典範的念頭,只是一頭栽進狂熱的禪修中。
  經過五年精進奮發的努力之後,我開始覺得自己有需要進行更密集且長時間的禪修。有幾個朋友告訴我在麻州的巴爾(Barre)有一個內觀禪修協會,在那裡,每年秋天都會舉行一次為期三個月的禪修營。我當時提出的參加申請被接受了,接著便度過三個月完全沉默的日子--許多朋友都認為我瘋了。當時是一九八九年。
  這個位於森林和原野中的禪修中心,是由禪修老師雪倫.薩爾茲堡、約瑟夫.葛斯坦、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以及其他人共同創立的。中心的主體建築是一幢堅實的磚造結構,建造於一九一一年,屬於政府的私人產業。我匆匆忙忙整理行囊,見過從瑞士來的室友之後,就去參觀這個像迷宮一樣的建築物了。在未來的九十天,我都會待在這個地方。當我舉目四顧時,注意到這裡有佛陀的雕像,也有許多祖師大德們的畫像。這些激勵人心的肖像,被仔細地安置在每個隱密的角落以及牆壁的小洞中,但這些圖像的主體全部都是男性。
  那是我所見過最寧靜慈愛的眼神
  然後,突然間,我在M101房的角落邊,發現了一幅印度女性的相片,相片中的人身穿白色衣服,像一朵白雲似地坐在夏日綠草如茵的草地上。她戴著一副寬邊眼鏡,鏡架上還貼有白色膠帶的接補痕跡,而鏡片後面所散發的是我所見過最寧靜、最慈愛的眼神。這幅照片並沒有命名,但我知道自己正注視著一位偉大的老師,這位女性已經獲得了內在的寧靜與自由。我心想其他的老師能否告訴我有關於她的故事,而她能否成為我的精神導師。
  答案很快就揭曉了。在禪修進行幾天之後,有些老師們開始討論相片中的這位女性。她原本叫做娜妮.拜魯雅(Nani Bala Barua),但是一般人都叫她「蒂帕嬤」(Dipa Ma),也就是「蒂帕的母親」(Mother of Dipa)的意思,她兩個禮拜前才剛剛過世。這五位老師都跟她很熟,並且深愛著她,其中有兩個人追隨她將近二十年,他們的內心依然充滿了悲傷。我為自己再也沒有機會遇到這位女士感到非常沮喪,但後來我恍然大悟:透過我所聽過各式各樣關於蒂帕嬤的故事,以及其所帶來的啟發,事實上,蒂帕嬤已經是我的精神導師了。
  一股強烈的精神連繫
  我覺得自己和她之間有一股強烈的精神連繫:她和我的故事有太多相似之處。她這一生遭遇過太多巨大的痛苦,十二歲那年,她就必須與家人分離,依照印度傳統嫁到他地。至於我,也是在十二歲的時候,家庭遭逢巨變:某天早上我剛睡醒,卻發現摯愛的母親在前一夜竟然企圖自殺。雖然她在數年後才自殺成功,但是這件事卻對我造成全面毀滅性的影響。就如蒂帕嬤的童年一樣,我的童年也幾乎在一夜之間突然結束。至於在我青少年時期及二十多歲時所發生的其他事件,似乎也跟蒂帕嬤在發現禪修之前所遭遇的種種失落和變故相當類似。
  從小我就很喜歡聽母親告訴我種種有關非裔美籍人士的故事,他們如何排除萬難,在艱苦的環境中屹立不搖,成為偉大的領導者和精神導師。我知道的人就有瑪哈莉亞.傑克森、馬丁.路德.金恩博士、麥爾坎.X、保羅.羅賓森、瑪莉安.安德森以及費德力克.道格拉斯、羅莎.帕克斯等等,這些人都是我童年時候崇拜的英雄人物。我最想知道的是,像蒂帕嬤這樣一個平凡的家庭主婦,如何能克服不只是自身所遭遇的困難,更是全亞洲文化裡父權教條的束縛,而不畏艱難地精進修行,並且以她那個時代極不尋常的方式教導他人修行?雖然蒂帕嬤從沒自稱是女性主義者或是弱勢團體的領導者,但是她在面對橫逆時所展現的力量,讓我想起童年時聽過的種種英雄故事。
  我很渴望能夠追隨她的腳步,也極想知道關於她的所有事情。三個月的禪修營結束之後,我跟約瑟夫.葛斯坦見面,我問他,是否有任何一位老師想寫有關蒂帕嬤的故事,他說沒有,而且他所認識的人裡面也沒人有此計畫,他本人更是沒有時間。然後,他以一貫熱情洋溢的態度對我說:「你應該去做這件事!」
  對於他的建議,我整整考慮了四天,心想:「我怎麼可能寫出素昧平生的人的故事?」雖然有幾位朋友指出,在佛陀過世後的兩千五百年中,世界上有千百萬的人接受佛陀的教法,但只有極少數的人親眼見過他。當然,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耶穌、穆罕默德,以及其他精神領袖身上,他們生平的事蹟就是活生生的經典。
  追尋蒂帕嬤的足跡
  後來,我透過認識蒂帕嬤的人所說的話,開始了追尋蒂帕嬤之旅。八年來,我蒐集遍布在美國、印度以及緬甸的蒂帕嬤的學生們所寫的有關於她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所發生的點點滴滴,所有的相聚與分離,所有的談話和回憶,都是因為愛而連結:這是對於蒂帕嬤、對於佛教的道路,以及對於珍貴人生無比的愛。
  佛陀描述禪修的教法是,「不論開始、中間或結束,都是美好的。」當我傾聽這些人的故事時,蒂帕嬤的教誨一次又一次地展現了種種人性的美善。即使她過世之後,都將一如既往地活在人們的心中。許多學生說他們覺得蒂帕嬤仍然在修行的道路上指引他們。有些素昧平生的人說,蒂帕嬤在修行上幫助他們,並曾到夢裡來看望他們。有些人說他們聽見了蒂帕嬤的聲音,有些人則感受到她的存在。多年來,我不斷聽到蒂帕嬤指引行者的各種事蹟,透過這些事蹟以及我個人的經驗,我深信,她修持的力量仍舊影響著大家。無論我們內心有多麼失落迷惘,無論這世界的處境變得多麼令人絕望,倘若我們遙呼蒂帕嬤,她都會從我們自性中顯露,向我們揭示原處即有的真理。
  但願以下這些故事能夠在你的禪修旅程中引導你。但願眾生都能得到解脫。
序言
  在我的記憶中,蒂帕嬤不僅是我的老師,也十足是位女性;是母親,也像是老祖母一般。當年蒂帕嬤和家人來美造訪內觀禪修協會,在巴列市暫住的屋子裡,她坐在地板上的模樣還清晰地烙印在我心中。她一邊跟年幼的孫子利西玩遊戲,開心地笑著,之後又站起身來指導學生禪修;接下來,她也許去洗洗衣服,親自用雙手搓洗,然後吊起來曬乾;有時也許做做徒步經行的禪修,然後再回到屋內禪坐。這時利西在一旁滿屋子亂跑,她的女兒蒂帕則在廚房裡做菜,蒂帕嬤就在這一切活動之中做禪修。每當一有人坐到她面前,她就會睜開雙眼,施予對方滿滿的祝福加持。這就是蒂帕嬤的教導方式,既溫馨、單純、又好心腸。
  她的聲音時常在我耳畔響起,低語叮嚀著,鼓勵我挑戰自己的極限,開發自己的能力,特別是慈愛與悲心。蒂帕嬤就是慈心的典範,她從生命的苦痛中重生,從此於自心不斷憶持著生命中最首要的一件事。每當我猶豫不前,沒有勇氣向他人敞開心房時,彷彿就會看到她的身影,從吵吵嚷嚷的屋子裡走出來,施予他人滿滿的祝福,彷彿也會聽到她為我加油打氣,然後,她的加持盈滿我的心,使我得以跨越自己的恐懼,在內心找到慈愛,而這就是她一生所示現的。

第一章 生為佛教徒「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攀緣。」 一九一一年三月二十五日,娜妮‧拜魯雅出生於靠近緬甸邊境孟加拉東部的一個小村落。契塔剛(Chittagong)區域向來以融合宗教傳統而聞名,這個區域中的印度教、伊斯蘭教以及佛教徒們都能夠和諧地生活在一起。這個佛教社區所保留的原始佛教傳統,或許是現存佛教文化中唯一能夠回溯到佛陀那個時代的佛教傳統。 娜妮的家人是屬於孟加拉拜魯雅家族,他們是印度原始佛教徒的後裔。雖然在娜妮出生的時候,禪修的傳統幾乎都已經式微,但有些家庭依然奉行佛教的儀式和風俗。她的父親普那‧謙卓(Purna Chandra)以及母親芭莎娜(Prasanna)也是如此。娜妮是六個孩子中的長女,跟兄弟姊妹們都很親近,而且還是這個大家族中最受寵愛的孩子。娜妮和母親的身材都很嬌小,皮膚很好,母女倆的關係特別親密。娜妮還記得她的母親是個很嫻靜且充滿感情的女人,父親則是個堅守原則的人,但即使他看見不合宜的行為也絕不會高聲斥責。儘管父親的管教方式嚴格而堅定,娜妮和父親的關係還是非常好。 娜妮家中向來奉行慷慨的布施傳統,若有任何佛教僧侶、印度教托缽僧或者任何前來要求施捨的人,娜妮的父母都會慷慨布施。這個年輕女孩從父母身上學到了布施的意義──那就是當你布施的時候,人與人之間就不再有區別了。你是在布施給所有的人。當娜妮還是個孩子時,就已經對佛教的儀式產生極大的興趣。她喜歡到寺廟去,並服侍那些僧侶們。雖然孩子們通常都不准靠近正在化緣的僧侶,但由於娜妮受到強烈的吸引,所以大人就允許她把食物和救濟品布施給僧侶們,讓她替他們洗腳,並且和他們一起坐著吃飯。什麼叫做飢餓?娜妮平時沉靜獨處,不會找其他同伴玩耍。她最常玩洋娃娃,卻也特別喜歡捏塑佛陀雕像。當其他的印度小女孩都還在玩扮家家酒的時候,娜妮卻在幻想世界中製造許多供品以及採集鮮花,獻給佛陀,她會準備好神龕,然後舉行宗教儀式。拜魯雅家的位置靠近湖邊,在湖另一端的盡頭有一座色彩亮麗的亭子,娜妮常常到那裡去獻供品。她回憶說自己這股奉獻的心意是自然生起的,父母絕沒有特別鼓勵她這麼做。娜妮不僅不喜歡烹調,甚至對吃東西也沒什麼興趣。困惑的母親總是沒有辦法哄騙娜妮乖乖地坐下來吃一頓飯,而娜妮往往只吃一片水果或一塊餅乾就夠了。她常常問父母:「你們覺得餓嗎?什麼叫做飢餓?」 另一方面,娜妮對於知識的飢渴卻是永遠無法得到滿足。當時在她的村落裡,女孩子去學校上學並不常見,但是娜妮堅持要到學校上課。有時她因為生病而被留在家中,但她還是會想盡辦法偷偷跑去上課。晚上,她通常會跟父親一起坐在餐桌邊,要求父親跟她一起討論學校的功課,雖然大多數的孩子都不會把功課帶回家裡。 在那個時代的印度,一個女孩的童年很早就結束了。那些有幸去上學的女孩,五年級以後就再也沒有求學的機會。根據當時的傳統,娜妮必須在第一次月經來潮前嫁出去。所以在十二歲的時候,她被帶離學校,嫁給一個二十五歲的男人。她的未婚夫拉雅尼‧拜魯雅(Rajani Ranjan Barua)是一位來自隔壁希法塔(Silghata)村的工程師。依據當時的習俗,在婚禮儀式結束後,娜妮就必須馬上跟她的夫家住在一起,這使得娜妮非常想念她的家人。更糟糕的是,新婚一個禮拜後,娜妮的丈夫就回到緬甸的工作崗位了,娜妮一個人留在夫家跟嚴苛的公婆住在一起。她十分害怕那些親戚,雖然她偶爾可以回家探望自己的父母,但是夫家的人很快就會來把她帶走。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