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怪,可能是病了:認識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11月

不只是怪,可能是病了:認識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

作者:劉震鐘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14年10月17日
ISBN:9789863570165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168元

在病與非病之間,沒有明顯的分隔線
不妨先以寬容的心去理解:「啊!原來也有這樣的人」
一旦發現徵兆,就需要精神科醫師的鑑別與治療,
學習面對與調適,即可有效改善病情!

  ●隔壁太太每天戴花帽、穿蓬裙、見人就笑,鄰居都說她好怪…
  ●孩子最近常亂發脾氣,在房間自言自語還唱歌,難道精神出毛病?
  ●爸爸說他被特務植入晶片,聽得到國家機密,我是否該帶他看醫生?
  ●是不是得到精神分裂症,這輩子就完了?能夠康復嗎?要終生吃藥嗎?

  人的精神跟身體一樣,都可能生病。但精神疾病種類繁多、症狀多元,若非專業醫療人員,實在不易判別。

  精神科衛教經驗豐富的劉震鐘醫師,在本書中詳細介紹各種精神疾病的特徵、診斷依據、發病風險評估、及早介入處置的可能性,並著墨精神分裂症的發病歷程與復健之路。

  多認識精神疾病、提高警覺,能夠提早發現自己或親友的異狀,以利及早處置,但也毋需過度擔憂,以免形成另一種壓力。劉震鐘醫師提醒:當我們覺得壓力太大、快撐不住時,千萬不要勉強,應適時紓壓、請教專業,便可迅速返回健康生活。

  此外劉醫師特別希望,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得到家人與大眾的接納與鼓勵,保有個人生活與尊嚴。若患者能謹慎地勇敢面對未來,秉持永不放棄的信念,康復之日不是夢!

本書特色

  ◎臺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的專業權威,提供正確的相關知識,以深入淺出方式,針對患者的常見疑惑,完整加以解說。宛若醫師親自在你面前,娓娓為你解惑,是實用可親的居家必備健康叢書。

  ◎我好「憂鬱」、你好「自閉」、他好「過動」,我們都是「精神病」?現代生活壓力大,我們常遇到心理上的狀況,不知到底該及早就醫,還是不必太擔心?透過醫師輕鬆又專業的解說,充實對於精神疾病的認識,有助於及早預防精神疾病的發生,守護你我的精神健康!

作者簡介

劉震鐘

  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主修社會與行為科學。曾任行政院衛生署八里療養院主治醫師、一般精神科主任、居善醫院主治醫師,澳洲墨爾本大學青少年精神健康中心訪問學者。現任臺大醫學院精神科助理教授、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臺灣精神分裂症研究學會秘書長。曾獲得台灣精神醫學會研究論文獎。

  劉震鐘之主要研究領域為精神分裂症發病前後之追蹤。因工作關係,接觸多樣的精神病患者和他們的親人,和許多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及一般大眾有過精采交集。

【總  序】 視病如親的具體實踐    高淑芬
【主編序】 本土專業書籍的新里程碑    王浩威、陳錫中
【自  序】 守護精神健康 劉震鐘

【前    言】是病非病的界線
一、病名大會串
二、這樣算是病了嗎?

【第一章】什麼是精神病?
一、精神為什麼會生病?
二、精神疾病中的精神病
三、精神病的特徵

【第二章】在病與非病之間
一、是生病還是沒病?
二、精神病可以檢測嗎?
三、診斷為什麼那麼難?
四、常用來判斷病與非病的依據

【第三章】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
一、精神分裂症
二、妄想症
三、其他常見的精神病
四、併發精神病症狀之其他疾病

【第四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
一、從小說一窺精神分裂症
二、S的故事:走不出去的旋轉門
三、C的故事:戒慎恐懼勇敢挺進
四、Z的故事:重整步調自在人生
五、家人也要學習與病共處

【第五章】精神病前兆或是青春期風暴
一、打開機會之窗
二、到底會發展成什麼病?
三、別急著說孩子有精神病
四、及早介入處置的可行性

【第六章】如何與病共處?
一、精神病會好嗎?
二、藥物扮演什麼角色?
三、病人與家屬是命運共同體
四、調整期待與壓力因應

【結語】 期待雨過天青、撥雲見日
【附錄】 延伸閱讀

【自序】

守護精神健康

  「這人怎麼那麼奇怪,是不是有病啊?」通常人們這麼說的同時,還會夾帶特定的手勢,食指中指交扣指著太陽穴比畫兩下,搖搖頭。有時是嘆息,有時是挖苦、嘲笑,有時則是憤怒,甚至恐懼。對於不熟悉的現象和反應,人們習慣尋找一個方便的解釋,以緩和陌生帶來的不安。「有病」,特別是指「有精神病」,就經常被拿來當做「這人好奇怪」的理由。

  奇怪就是病嗎?身為精神科醫師,我常面對「這到底是不是精神病」之類的問題。

  精神病,特別是精神分裂症,是所有精神科專科醫師訓練過程必修的第一課。就算不夠精熟,也絕不陌生,換言之,每位精神科醫師應該都能診斷精神分裂症。然而對於非精神健康相關的專業人員來說,「精神病」仍是令人難以捉摸、無法理解,甚至常被誤解的一個命題。為什麼在專業人員與一般讀者之間會有這麼大的鴻溝?這是寫這本書時的一大挑戰。於是我站在一個微妙的立場:一方面提的是專業醫師們早已耳熟能詳的老生常談,另一方面則試圖讓普羅大眾對精神疾病有正確的認知。我深信專業知識也能深入淺出,執筆本書的初衷,就是希望讀者擺脫莫須有的臆測與誤解,獲得正確的知識,守護自己和家人的精神健康。

  本書第一章先用比較多的形容詞讓讀者習慣精神科有趣的現象,介紹什麼是精神疾病、怎樣才算是精神病;第二章摘取生活周遭常見的故事或新聞事件,來釐清「病」與「非病」之間的界線;第三章列舉常見的各類精神病,簡介個別病症的主要症狀及可能的因應方式;第四章記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長期病程中的日常生活,期盼讀者能有多一點的瞭解、包容與尊重;第五章是近來進行早期精神病相關研究常碰到的兩難,希望在強調「預防」的同時,不至於造成過度擔心;第六章是慢性精神病的日常生活重點提示,只求特效藥或是一味排斥用藥都不妥。在復原的路上,除了就醫服藥外,還有其他功課要修煉。

  全書不提供個別精神病的診斷準則,也沒有提供自我篩檢的量表工具,避免自己對號入座,或是用這樣的框架將周遭看不順眼的人貼上標籤。我也試圖打破追求「確診」的迷思,把重心回歸到出現哪些現象時可能是病了、精神生病時該怎麼辦會比較好這幾點上。全書大量直接使用「精神病」三個字,儘管有人提醒我有些人可能不太習慣,讀了會不舒服,我還是決定用這個方式,試著讓讀者對這三個字「減敏感」(desensitization)。

  書名來自大師佛洛伊德的名著《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 (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直譯為「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類比精神病其實也是日常生活中,不經意間就可以察覺到的狀況。只要願意接受「或許是病了吧」的想法,就可以明瞭一些原本令人納悶的現象,不一定非得用專業的眼光才能解析。同樣的,當我們嘗試從心理角度去分析,卻還是很難解讀某些特別的現象時,也別忘了考慮或許是生理疾病的可能性。

  書中提到相當多故事,除了媒體新聞的案例大致依其報導來描述,原則上是我直接接觸過的個案,或是同事、機構中的見聞。當然也都會增刪部分當事人特徵及病情相關內容,避免個人病歷赤裸呈現。由於有些精神病的症狀較常見,讀者請別急著問「是在說我嗎?」,通篇讀完後應該可以知道只是巧合,就算真是用某人的故事,也只是雛形而已。

  感謝高淑芬主任的領導,胡海國教授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上的指引,台大精神醫學部同仁的互相鼓勵,以及心靈工坊的出版團隊,特別是這本書的文稿統籌周麗玲小姐,除了提醒第一次寫書的生手該注意哪些事項,還容許我在全書的安排和寫作上保有一些小小堅持。更感謝二十多年來跟我有緣互動的個案和主要照顧者,這本書是我從您們身上學習和體認到的精華,希望您會樂意透過這個媒介,來幫助許多跟您有一樣困擾的朋友。


劉震鐘

【前言】是病非病的界線

  一、病名大會串

  你「焦慮」嗎?你「憂鬱」嗎?你覺得「煩『躁鬱』悶」嗎?這些形容詞對一般人而言並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會因為即將發生的重要事件、緊急突發的狀況、拖了好久卻還沒解決的問題而困擾。這些不管來自學校或職場,有關愛情或親情、牽涉金錢或者人際糾葛的各式壓力,都可能給你帶來高低起伏、五味雜陳的情緒反應,甚至干擾了日常生活。但這些擾人的感受,是病嗎?

  【案例一】憂鬱的年輕小姐

  一位年輕小姐來看診,說她最近快煩死了,心情悶到很想打人,覺得自己快得憂鬱症了。她說:「都是我男朋友害的,他可能有強迫症,因為他總是規定我裙子不能穿得太短,不可以跟別的男生講話,晚上call我一定要馬上回call,強迫我都要聽他的,不然就會大發脾氣,非常恐怖!我壓力超大的,被他搞得快要得憂鬱症了!」

  【案例二】聽到重要機密的男子

  門診出現了一位男性,說他最近非常沮喪、每天失眠,因為一直聽到有人告訴他許多重要機密,「你們不懂,我不是在幻想,是真的聽到有人在跟我說很多重要的事,很緊急也很複雜,不弄清楚會出人命的。只是他們常常又不講清楚,有時還測試我到底了解沒。路人的眼神、電視上的新聞、半夜外面的喇叭聲,都在傳達訊息給我,我被弄得好煩、整得好慘,可是都沒人相信我。難道連你也是他們的一夥,一起在耍我的嗎?」但一旁家屬卻搖頭悄聲說:「這一切都是他腦子裡的幻想。」

  想像某一天,股市崩盤金融危機再起,眼看著畢生積蓄即將付諸流水;或是公司突然倒閉,工作與退休金一夕之間成為泡影。又比方經歷生死瞬間的意外,失去至親好友,或者目睹老公和自己的手帕交曖昧、為老闆賣命卻被出賣成為代罪羔羊……,這時候似乎需要更強烈的字眼,才足以描述這種非常狀況:徹夜「失眠」、有時「厭食」有時「暴食」、覺得「恐慌」、總不由得想「強迫」自己忘記、有時失神「解離」,或是「自閉」才能擺脫「創傷」。

  然而顧及現實的需要,你仍得打起精神應付每一天。人前若無其事的硬撐著,人後卻暗自啜泣,覺得自己瀕臨「人格分裂」或是「精神分裂」。有時「幻想」突然有個神仙出現,許你三個願望化解一切煩憂,但事與願違,通常可能出現不斷被責備的「幻聽」,比如「不好好加油,在做什麼白日夢!」走在路上對陌生人的眼神產生「錯覺」,好像周遭充滿敵意,或是嘲笑,甚至發展出「被害妄想」,覺得一切的不順都是某某人的陰謀。

  上面描述的狀況好像越來越嚴重,不過即便到了幻聽、被害妄想的程度,精神科醫師還很難確定這樣是不是病了。雖然上述許多引號裡的形容詞後面加個「症」字,就變成精神疾患的名稱,不過精神科的診斷卻不能只靠望文生義就對號入座。

  比如說:「自閉症」與內向害羞無關,而是指從小就陸續浮現的語言及社交發展障礙;此外「一個人因為必須在不同場合扮演不同角色,結果產生了價值混淆和負面情緒」的情形也並非「精神分裂症」。大眾從病名字面上所產生的聯想,與臨床上醫師判別病況的標準,兩者差距甚大,而且臨床上並沒有所謂的「憂慮症」或「幻想症」。

  幾年前連續發生名人自殺事件時,媒體大肆報導憂鬱症相關的新聞,一般民眾似乎因此比較不忌諱看精神科了,甚至出現不少擔心自己得了某某精神疾病而來就醫的個案,特別是都會族群。原本我以為這是社會進步的現象,但對不特定的大眾進行衛生教育時,卻發現令人啼笑皆非的誤解,甚至恐慌。曾有個案看診後如釋重負說:「還好『只是』焦慮症,不是憂鬱症,我很怕死的,怎麼可以去自殺。」言下之意好像得了憂鬱症的人一定會自殺,或是有想死的念頭才是憂鬱症。

  二、這樣算是病了嗎?

  關於大眾對精神疾病的慮病心態與誤解,還有一個例子。2007年,臺大醫院精神部希望從病患發病早期,即開始進行精神分裂症的追蹤研究,因此開設了「思覺功能障礙」特別門診。8月間,有一場精神分裂症國際研討會,許多媒體記者針對這個特別門診進行了採訪。不多久,某大報的頭版頭條新聞出現「青少年叛逆當心是精神分裂」的標題,內頁詳細介紹疑似精神分裂症的前驅症狀,並為了平衡報導,還採訪外院的醫師,把叛逆行為和精神病的差別做了解釋。結果呢?

  報紙出刊前,原本一個月中來看特別門診的人次不到十位,見報之後,不但門診人數爆增,醫院還得提供看診以外的時間進行評估。

  為了招募疑似前驅期或初次發病的精神分裂症個案,這是必要的過程,在那一波大量的門診人潮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是我們想研究的對象。然而,那些不是收案主要對象的人,真的都「沒病」嗎?其實,非主要對象的其他個案分別是患了強迫症、社交畏懼症、自閉症/亞斯柏格症、憂鬱症、躁鬱症、器質性腦症候群、藥物引起的精神病症、心身症、失眠症、暴食症……。

  更引起我注意的是,有些民眾的困擾甚至談不上是「症」,但也來掛門診:壓力情緒反應、情緒行為障礙,或整天宅在家裡、網路成癮、親子互動不良等。面對他們,醫師不能只說「恭喜你,你不像精神分裂症,請放心」就算了。

  到底病與不是病之間,能不能畫出界線?各別又該如何處理?

  這是許多民眾共同的問題。怎樣才算生病?精神為什麼會生病?醫師到底怎麼診斷的?這個病和那個病有什麼不同?分裂症是不是最嚴重,而且醫不好?「疑似前驅期」是什麼意思,用白話文是說我快瘋了嗎?這些問題,本書都將試著一一回答。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