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你的棋子:從小做孩子的知心好友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10月

他不是你的棋子:從小做孩子的知心好友

作者:洪春瑜才永發
出版社:崧燁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07月10日
ISBN:9789865162672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36元

  你或許會抱怨:
  我努力工作賺錢供孩子吃喝,
  我培養他各種興趣才能,
  我比這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愛他……
  為什麼他不願意聽我的話!

  「這不是愛,只是以愛為名的感情勒索。」

  成人往往以「愛」的名義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而這種標榜著「愛」的言行,其實很少照顧到孩子的內心感受。
  成人選擇這樣做或者那樣做,更多的是成人自己一廂情願,大多數情況下,孩子只是成人言行合理化的招牌。

  孩子也有自己的情感,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心!

  孩子不會跟一個自以為是、高高在上,跟自己不在相同視角上的人探討自己遇到的問題。
  他無法用成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要,但是他可以躲在自己的房間裡不跟你說話,他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與爸爸媽媽對抗。

  因此,你要做的事不是當孩子的「上司」,要求他、命令他、讓他按照你的計畫走;
  而是要蹲下身子,用和孩子同樣的視線高度來看這個世界,理解他、傾聽他,成為他的知心好友!

  ◎信任自己的孩子
  →父母越信任孩子,孩子就會越信任父母。否則孩子可能會對父母撒謊、反抗。比如偷看孩子的日記和信件等行為,不僅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嚴重傷害孩子的感情,導致孩子產生對抗父母的行為。

  ◎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
  →父母與孩子之間應是真誠、平等的朋友關係,而不是「上下級」關係。父母千萬不要把孩子當作自己的附屬品,要讓孩子從小學會獨立自主,學會自我管理、自我約束。

  ◎給孩子自由創造的空間
  →父母要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孩子有權擁有自由。父母應了解他們的喜好興趣,讓他們在不違反社會道德的情況下,能夠跟隨自己的心意自由發展。

  教育是一門藝術,可是大多數的父母工作都比較忙,在對待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沒有什麼可以借鑑的經驗,對於孩子,往往是讓他吃得最好,穿得最舒服,僅此而已。

  但是對於孩子心裡到底在想些什麼,孩子到底需要些什麼,你真的了解了嗎?

  本書將帶給你全新的育兒方式,讓你輕鬆打造最親密無間、和諧融洽的親子關係!
 

作者簡介

洪春瑜

  全職媽媽,十幾年的育兒經驗讓她在親子關係、教養小孩上整理出了一套獨家的育兒經,而她也樂於將這份育兒心得分享給所有新手家長們,讓大家在面臨孩子的叛逆、別扭、鬧脾氣、青春期等等令人頭痛的時刻,不會手足無措,反而能夠走進孩子的內心,和孩子成為好朋友。

前言

第1章 形成良好親子關係的前提認識
家長應正確看待自己的身分
親子關係中十個基本要素
理想家庭環境的基本特點
珍惜孩子的自我價值是培養自尊的關鍵
自我價值決定一生成就
父母對孩子的引導模式一覽

第2章 了解孩子,把握孩子的特點
孩子渴求朋友,不當孤獨的小螞蟻
和孩子「平視」著一起成長
孩子渴求受到尊重
孩子渴求得到保護
孩子需要得到賞識
了解孩子的優點
了解孩子的特長
了解孩子的愛好
觀察孩子最在乎什麼
觀察孩子最忌諱什麼
觀察孩子喜歡交什麼樣的朋友
了解孩子最喜歡吃什麼
了解孩子最信任的人是誰
了解孩子最近的變化
順應孩子的天性,依照興趣培養孩子
放手讓孩子去做他們能做的事

第3章 尊重孩子才是真正的愛孩子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愛和尊重不能混為一談
尊重孩子成長的規律
尊重孩子的內心世界
請尊重孩子的思考
善待孩子的隱私
請尊重孩子的人格
不要強迫孩子聽自己的話
信任是面對孩子隱私的關鍵

第4章 做孩子的親密榜樣和楷模
重視自身教育為孩子樹立榜樣
家風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父母要教孩子做駕馭生活的強者
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生存環境
長年堅持以身作則的要訣
用行為告訴孩子該怎麼做
對孩子一定要信守承諾
把美德化為孩子的習慣
淡化教育痕跡,做到不教而教
不要以「權威」面目教育孩子

第5章 父母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切忌說那些讓孩子無法插嘴的長篇大論
把握好與孩子交流的時機
關注孩子的實際行動比追問孩子的問題更重要
把不便跟孩子說的話寫給孩子看
與孩子討論問題時要平等地說
讓孩子幫忙做家務好處多
孩子做了錯事要溫和地批評
孩子失敗時要用溫情的話語鼓勵
孩子撒謊時要進行引導性教育
孩子心理出現問題時要用談心的方式說
孩子說髒話時要適度提醒
糾正孩子的壞習慣要用淡漠的態度
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要冷靜地說
與孩子發生衝突要平心靜氣地說
有些時候要使用暗示,做到無聲勝有聲
孩子最容易接受提建議的方式
讓孩子學會傾聽
鼓勵孩子交談時多提問
增加與孩子的心靈溝通
和孩子溝通時要懂得換位思考
用故事訓練孩子的傾聽能力

第6章 父母如何聽,孩子才會說
父母要蹲下來聽孩子說話
別中途打斷孩子,讓孩子把話說完
要聽懂孩子的話外之意,弦外之音
認真對待孩子的意見
孩子提問時家長應該怎麼做
注意孩子的體態語言
讀懂孩子的眼神
冷靜對待孩子的氣話
了解孩子的「另類語言」
和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的遊戲
當孩子插嘴時要用提醒的方式
當孩子受了委屈時要用疏導的方式
當孩子哭泣時要施以同情
當孩子煩惱時要為之排解
當孩子恐懼時要給予鼓勵
當孩子發脾氣時要先理解後教育
當父母與孩子有誤會時要先自我檢討
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看法
引導孩子參與聊天

第7章 保持信任給孩子一個未來
對孩子的能力放心
信任孩子的潛力
信任孩子的品質
建立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
父母的信任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心態
信任孩子不等於忽略孩子
孩子犯了錯誤父母仍要信任他
信任孩子才能讓孩子學會信任

第8章 如此讚美孩子效果更好
想方設法讓孩子相信自己是好孩子
準確、具體、及時地表揚才更有效
表揚孩子要「就事論事」
充分給予孩子認可和讚美
增加讚美孩子的機會
表揚孩子時一定要充滿誠意
表揚孩子的每一點進步
在理解孩子的基礎上進行讚美

第9章 掌握處理孩子情緒的技巧
培養EQ先從家長做起
以退為進,冷靜處理
應懂得接納孩子的情緒
給予孩子情緒支持
正確對待孩子的負面情緒
幫助孩子學會表達情緒
認可孩子的情緒感受
應這樣平衡孩子的情緒
關心孩子的情感需求

第10章 應這樣看待孩子的學習和成績
遵循孩子的大腦規律明確上學的新價值
不要以分數高低論英雄
愛孩子是沒有條件的
分數可以成為孩子的隱私
人有差異,世界才有不同
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做具體分析
多方讚美激發孩子的自信心

 



  一個你所親近或尊敬的人表揚你時你會欣喜不已,批評你時你會格外愧疚。
  這就是關係的影響。關係是什麼?按照專業人士的解釋是「事物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狀態」,是人與人之間某種性質的聯繫。
  就親子關係而言,彼此的關係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是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關係,而絕非是一方「管教」另一方的關係。親子之間保持親密的關係,是勝過許多教育的。
  那麼,如何和孩子維持好關係呢?
  現在的家長總埋怨孩子太難琢磨,無法走進他們的內心。
  不是孩子太複雜,只是家長和孩子溝通時缺少技巧。
  一些家長為孩子,財力、精力都沒少付出,但是沒用到正確的地方。
  還有的家長一下子想一蹴而就,恨不得自己的孩子馬上變成資優生。
  這些都是家長的教子錯誤方法。
  要想了解孩子,家長要先了解孩子的喜好。
  每天閒聊一會兒他感興趣的話題,聊天的時候要誇獎孩子知道得多,裝作你很崇拜他的樣子,這可以讓他有被理解的感覺。
  有的孩子比較喜歡運動鞋,那就針對兒子一段時間的表現,給孩子買雙珍藏版或限量版的鞋作為獎勵。
  現在的孩子覺得你真心為他付出了,他也一定有所回報,各方面都會努力。
  這種方式,家長雖然破費了點,卻是和孩子溝通的最好方式。
  一些家長會在給完孩子「獎勵」之後,提這樣或那樣的條件,會讓孩子有被利用的感覺。要等孩子被你徹底感動後,你再提出要求,孩子一定會因為感恩而開始聽話。
  現在孩子的作業多,有的週六週日還要上補習班。
  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記住,學習是很枯燥的事情,作業以外的時間,不要總是無休止地讓孩子做額外的「作業」。
  喜歡玩電腦的,就讓他玩一會兒;喜歡看電視的,就讓他看一會兒。
  如果家長把這些都做到了,一定會贏得孩子的信任,你和孩子的關係一定會相處得更融洽。

家長應正確看待自己的身分 有很多家長常常抱怨,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不聽自己的話了,還總是做出讓人跌破眼鏡的事情來。比如,有的家長說:孩子很晚了還在看電視,讓他去睡覺也沒用,氣得我火冒三丈。有的家長說:我兒子的瀏海比女生還要長,都快扎到眼睛了,叫他去剪,他怎麼也不肯去。的確,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會做出一些家長所謂「出格」的事情。倘若能在孩子的青春期為孩子在世界觀與人生觀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礎,將會對孩子的終身產生極大的影響。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應做到如下幾點: 1.走進孩子的世界。 走進孩子的世界的前提是了解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的生理變化,孩子上國中後,身高明顯增加,性機能日趨成熟,男女生都會出現第二性徵。此時的家長應幫助孩子正確認識和接納自己的生理變化,珍惜自己的性特徵。其次,要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孩子進入國中後,自我意識有了迅速發展。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發展起來,但仍帶有片面性和表面性。開始意識到兩性關係,萌發出性愛和戀愛的需求,但不善於把感情與理智結合起來。家長要經常與孩子溝通思想,了解孩子所思、所好、所行,才能走入孩子的世界。 小澤是個孤僻且倔強的孩子,有一次,因違反校規受到了紀律處分,家長得知後氣得打罵孩子,可孩子仍屢教不改,越陷越深。怎麼辦?家長自查自省,開始調整自己的心態。平靜下來後平視孩子,發現孩子身上有很多優點。當換位思考時,發現孩子心靈深處是孤獨的,孩子沒有說話的朋友,在父母面前要麼點頭要麼不說話,是不是孩子也苦於不被父母理解呢?這位母親決心放下架子,走進孩子的世界,為了尋找共同語言,她放下外國文學,捧上了流行小說;收起古典音樂,換上了流行音樂,不明白的地方還請教孩子。孩子先是吃驚,後感到母親是真誠的,便手舞足蹈地和母親聊起來,其眼神不再是憤怒、平淡的,而是單純、溫和的。孩子與母親的話題越來越多。孩子不斷地將看到的新書推薦給母親,母親也將名著推薦給孩子。意外的收獲是孩子也迷上了世界名著。可見,平等不僅使人易於交流,而且易於互相影響。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