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衛教資源> 中風患者復健流程 | 中風 復 健 衛教

罹患中風之後,病人以及照顧的家屬都必須面對漫長的治療以及復健過程。

現代的復健治療觀念是以病患為中心,各類醫療人員、社會福利協助 ...:::衛教資源北區腦中風雙月會腦中風的簡介及其預後頭頸部動脈狹窄與腦中風腦溢血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於心房預防頸動脈血流重建出血性中風之外科手術方法動脈瘤簡介及手術治療現況頸部血管支架介入治療方式搶救腦中風新方法中風患者復健流程腦中風與腦血管疾病的叮嚀:::首頁>衛教資源>中風患者復健流程中風患者復健流程A-AA+中風患者復健流程                              北榮復健部部主任 詹瑞棋醫師罹患中風之後,病人以及照顧的家屬都必須面對漫長的治療以及復健過程。

現代的復健治療觀念是以病患為中心,各類醫療人員、社會福利協助人員以及家屬環繞病患提供適當的協助,以團隊互助的方式來處理可能面對的種種困難。

完整而積極的復健治療,已經證明可以明顯降低病人住院日期與功能缺失,而在整個過程當中有很多需要病患與照顧者注意的事項。

本文就由復健治療團隊的立場,用非醫療專業的語法,簡單介紹發生中風之後,可能會進行的各種復健治療流程,並再由各個復健治療領域的專業人員針對各階段的注意事項一併撰文提醒,以協助病友或家屬建立較為清晰的概念。

一、           加護病房期:此時期由於中風剛剛發生,有時連中風種類、部位以及嚴重程度都尚待確認,而且常常有危及性命的狀況,所以並不宜移動病患,事實上在二十年前都還主張急性中風後要完全臥床至少兩星期,但是隨著醫療水準提高,現在只要有中風病人住進中風加護病房,復健部門就可以派醫師或治療師前往展開初期的病情評估、活動量設計以及關節保護運動指導等,以減少臥床不動所帶來的併發症,並擬定後續復健計畫。

二、           急性住院期:病人沒有立即生命危險,而且血壓、呼吸、心跳等生理跡象較為穩定後,就會轉入一般急性病房,這時復健醫師會經由會診前往檢視病人,再根據病人的神智狀況、溝通能力、體能狀況以及其他醫療需求(例如插管、打點滴、使用氧氣等等),為病患設定復健計畫,包括:1.模式:病床邊治療或是可送到復健室積極治療,視病患體能而定。

2.治療種類: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心理評估等。

3.內容:被動關節活動、傾斜台訓練、墊上翻身坐起運動、移位訓練、手功能訓練、姿態平衡訓練、日常生活訓練、聽覺訓練、口腔動作訓練、發音溝通訓練、吞嚥治療、認知功能評量等等,但是病床邊的治療因為設備關係,治療項目較為有限。

4.注意事項:例如注意血壓、避免太累、預防跌倒、注意暈眩、監看呼吸或咳痰等等。

這個時期通常都是執行短期目標,以安全地進行復健訓練及減少併發症為主。

當然病房的復健護理以及家屬的照顧也佔了很重要的角色,例如要幫病患肢體擺位、翻身、坐立移位、盥洗、協助運動等,都是在病房中進行的。

三、           亞急性及慢性住院期:此時期通常在住院數週之後。

而因為中風病人的病情與恢復情況個別差異很大,所以住院期間略有不同,但是此時大致上病變部位及程度都已確定,病情也較為穩定,復健治療的重心就轉移到行動與生活功能的恢復,以及居家生活的安排準備,比較屬於中長期目標,包括:1.模式:以送到復健室訓練治療為主。

2.治療種類:視病患的功能需求、體能狀況與合作程度提供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心理評估、就業諮商、輔具設計、社工協助等。

3.治療內容:偏向較為高階的訓練,例如走路、上下樓梯、跨越障礙、自我衛生照顧、日常生活處理、運動肌力及耐力促進、有效進食、營養平衡、溝通能力及社交活動練習等。

由於腦中風對於病患及家庭所帶來的衝擊大多是長期的、廣泛的,復健醫療團隊也就會進一步提供心理諮商、職業鑑定、社工協助,來減輕病人及家屬的憂鬱或焦慮;對於某些組織或功能受損較為嚴重,可能無法有效恢復者,輔助器具可以改善及代償一部份的功能,例如助行器、手杖、輪椅、氣墊床、肩部支撐帶、垂足板、語言溝通板、手部抗張力支架、進食用特殊餐具等。

4.注意事項:病人的腦中風後遺症可能需要較為長期的訓練來克服,必須病人與家屬通盤了解並預作準備。

照顧者要開始檢視居家環境如何配合後續的生活,如果有疑問可以拿家中擺設圖片與復健醫療人員討論。

對於病人所接受的各項復健治療以及進度都要有初步的輪廓,才能接手在居家期照顧病患。

四、           居家或看護中心期:病人有些康復良好者可以回家療養,有些則因各種原因仍然無法在家照顧者(例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