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隧道症候群及術後照顧 | 腕隧道症候群開刀後要注意什麼

什麼是「腕隧道症候群」. 1.1腕隧道症候群為上肢最常見的周邊神經壓迫病變,主要原因是因為手部神經(正中神經)在經過手腕處由腕骨與韌帶所圍成的「腕隧道」時,受到 ...首頁骨科腕隧道症候群及術後照顧:::最新消息焦點新聞本院公告各科新聞門診公告人事徵才招標資訊杏林溫情重大政策資訊圖像化衛教資訊:::骨科友善列印分享至fb分享至line腕隧道症候群及術後照顧發佈單位:網管中心發佈日期:109年09月28日1.什麼是「腕隧道症候群」1.1腕隧道症候群為上肢最常見的周邊神經壓迫病變,主要原因是因為手部神經(正中神經)在經過手腕處由腕骨與韌帶所圍成的「腕隧道」時,受到位於神經上方的韌帶壓迫而導致的神經學症狀。

2.「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2.1拇指、食指、中指及橈側無名指會感到痲痹和刺痛,嚴重的病人症狀可以延伸至前臂、上臂甚至是肩部。

2.2疼痛的地方在手部、手腕,嚴重時可能傳到前臂、手肘、肩膀。

2.3初期在夜間會有間歇性麻痛、感覺遲鈍症狀,甚至麻痛到醒過來。

2.4嚴重時手部和手指會因肌肉萎縮而無力,使細微的手指動作(扣鈕扣)出現障礙。

2.5症狀逐漸在白天也會出現,並會隨重複的手腕動作使症狀加重。

3.哪些人比較容易罹患「腕隧道症候群」3.1以中年家庭主婦居多,與女性腕隧道較細窄及常年操持家務有關。

3.2手腕曾受過傷或骨折、長期握抓工具使手腕重覆性受壓迫或手腕常有過度操作的人,肌膜韌帶老化失去彈性,使腕隧道內壓力增加造成,通常好發於慣用手,如:搬運工、文書打字人員或電腦工作者。

3.3其他如:糖尿病、發炎性關節炎、末端肢體肥大症、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低下及長期血液透析患者,常併有橫腕韌帶肥厚纖維化,而致使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加劇。

3.4懷孕期間亦會因水腫而使腕隧道症候群症狀加劇,但生產完後會自然緩解。

4.「腕隧道症候群」常見的治療4.1初期的腕隧道症候群可藉由減少過度手腕動作、使用藥物、持續配戴護腕2-6週、物理治療等方式加以治療。

4.2若支持性治療6週後未有任何改善,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通常是採腕關節鏡手術,將失去彈性的兩層肌膜切開,鬆解受壓迫的神經。

5.「腕隧道症候群」手術後如何照顧5.1手術後護理5.1.1術後24小時應密切注意開刀手部的感覺,如有麻木、麻痺、疼痛等,需告知醫護人員。

5.1.2手術後傷口會以紗布與彈繃固定,請保持乾燥並以枕頭抬高患肢,另配合冰敷以減輕疼痛腫脹,並促進末梢循環。

5.1.3術後患肢手指仍可活動(可於手掌放一軟球做抓握練習),勿固定不動。

5.1.4抓握運動:手指輕輕伸直至完全張開,維持此姿勢3~5秒,之後手指再慢慢彎曲成拳頭狀,重覆5~10次,一天數次。

5.2出院護理5.2.1保持傷口敷料清潔乾燥並正確換藥,待拆線線孔癒合後方可正常碰水。

5.2.2勿使用單手取重物,多使用雙手來協助,避免加重手腕負擔。

5.2.3讓手腕處於自然放鬆狀態,避免讓手腕長久處於彎曲(屈曲)、伸展或扭轉的姿勢。

相反地,要儘量讓手腕維持自然(伸直)的姿勢。

5.2.4持續執行手部抓握運動,也可拿兩個小球放置在手掌上,來回的轉動。

5.2.5請按醫師指示時間返診。

 6.參考資料王桂芸、楊木蘭(2013).腕隧道症候群.於劉雪娥、王桂芸、馮容芬總校閱,新編護理學下冊(四版,330-332頁).台北市:永大。

陳泊儒、呂岳謙、王培銘、黃志芳(2018).腕隧道症候群.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33(8),214-221。

 國軍桃園總醫院關心您! 瀏覽人次:1,959更新日期:109-09-28回前頁 至頂端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