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發燒,中醫怎麼救? | 不明熱

不明熱患者常需做許多檢查,以便釐清可能病因。

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說,一開始會先抽血、血液培養、驗尿、照X光或超音波;下一步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天下網路書店康健好書雜誌訂閱康健雜誌訂閱每日報首頁看文章養生保健中醫養生不明原因發燒,中醫怎麼救?收藏圖片來源/陳昱任瀏覽數77,9192014/05/01·作者/趙敏·出處/康健雜誌第186期放大字體長時間發熱找不到原因,不妨試試中醫療法。

發燒大部份是感冒引起,三天左右就會退燒。

但有一種發熱(幼兒體溫達攝氏38度、成人攝氏37.5度以上)特別令人困擾,患者長期感到發熱不適,住院檢查超過一星期也找不出病因,這種情形就稱為「不明熱」。

不明熱患者常需做許多檢查,以便釐清可能病因。

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說,一開始會先抽血、血液培養、驗尿、照X光或超音波;下一步會做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找出身體哪個器官發炎。

如果還是找不到原因,醫師會建議病患做侵入性的檢查,像切片、骨髓穿刺或抽腦脊椎液等。

然而,有些病患與家屬東奔西走,歷經一連串繁複的檢查、求診各科醫師,也吞了不少退燒藥,依然找不到原因。

患者每天嚷嚷身體在發熱,什麼事都不能做,甚至有醫師直接告訴患者:「發燒沒有達到攝氏38度不必來看診。

」使病患與家屬頓時覺得孤立無援。

 當所有能做的檢查、轉診、轉院都跑過一輪,發熱原因仍撲朔迷離,恢復健康看似遙遙無期,這時中醫能幫上什麼忙?外感與內傷引起發熱,中醫辨證論治,幫人體回歸平衡找不到病因讓人頭疼,「但不代表不能治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醫療部主治醫師申一中一語道破。

廣告中醫診所主治醫師余雅雯也提到,有時檢查結果是正常的,可是患者會自覺身體在發熱,又不到西醫界定的發燒標準,「這時候辨證論治就是我們的強項,」中醫會根據患者的症狀表現來緩解熱,使人體回歸陰陽平衡。

臨床上看到不明原因發熱的患者通常以低熱偏多。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任陳朝宗指出,發熱在中醫裡分成許多種,如身熱肢寒、惡寒發熱、低熱或潮熱等,許多年長者因免疫機能降低或新陳代謝不佳,發熱情形多屬於低熱,體溫約介於攝氏37.5~38度之間,摸起來有點微燙,但又不是超過攝氏39度的高燒。

引起發熱的原因大致可分成外感發熱及內傷發熱。

「發熱是一種訊息,」余雅雯解釋,中醫將侵犯人體致病的因子稱為「邪」,外感發熱是身體受到外來的風、寒、暑、濕、燥、火等六淫病邪入侵,免疫系統為了對抗,就會啟動大腦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告訴人身體出狀況。

內傷發熱則是因身體過度勞倦或久病堵塞體內,形成「瘀」而發熱。

內傷發熱又可下分為陰虛、血虛、氣虛、痰瘀等多種證型,其中以「陰虛」引起的發熱最為常見。

陰陽是人體平衡的兩大元素,不過當這個平衡被破壞時,陰陽就會失衡,「發熱就是一種陰不制陽的現象,」申一中說。

廣告陰虛證的患者體內的津液、精、血等陰液不足,主要臨床表現為口乾舌燥、潮熱盜汗,有些患者還會合併便秘症狀。

「簡單來說就是水不制火,這時就要補水。

」申一中比喻,燒開水時,如果壺內水乾了,瓦斯爐上的火勢會變大,這時就應加水,而非滅火。

中醫會再根據個人肝、心、脾、肺、腎五臟的狀態來決定用藥,治療時多從清熱及滋陰兩方向著手。

常用的清熱中藥如石膏、黃連解毒湯、白虎湯或龍膽瀉肝湯等;滋陰則多用增液湯、六味地黃丸、豬苓湯、五苓散或大、小承氣湯,不僅瀉熱也能讓人體保有水分。

另外,中醫的瀉法包含發汗、放血、利大小便或下吐,能快速將體內瘀熱代謝出去。

但陳朝宗提醒,除非患者身體狀況還不錯或處於高熱狀態,醫師才會考慮使用,一般還是以溫和的調養為主。

一發熱就吃退燒藥,恐不利醫師診斷不明原因發熱以年長者和幼兒居多,年長者因免疫機能衰退,孩童可能是免疫功能發育不完全,兩者都很容易受病邪影響而發熱。

但如果是同樣的病邪引起發熱,年長者的免疫機能較差,發炎反應沒那麼快,加上氣血循環不佳,低熱時往往沒有察覺,復原速度也相對較慢。

廣告至於有哪些情況應提高警覺?余雅雯說,攝氏40度以下、三天以內退熱或期間熱度有高有低的都算還好;不過如果是長時間反覆發熱、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