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肥大症 | 子宮肥大

子宫肥大症(hypertrophy of uterus),是指子宫均匀增大,肌层厚度超过2.5cm以上,伴有不等程度子宫出血的一种疾病。

子宫肥大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子宫肌层内 ...百度首页网页新闻贴吧知道音乐图片视频地图文库百科首页历史上的今天百科冷知识图解百科秒懂百科懂啦秒懂本尊答秒懂大师说秒懂看瓦特秒懂五千年秒懂全视界特色百科数字博物馆非遗百科城市百科恐龙百科多肉百科艺术百科科学百科用户蝌蚪团热词团百科校园分类达人百科任务百科商城权威合作合作模式常见问题联系方式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已投票0子宫肥大症编辑锁定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子宫肥大症(hypertrophyofuterus),是指子宫均匀增大,肌层厚度超过2.5cm以上,伴有不等程度子宫出血的一种疾病。

子宫肥大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子宫肌层内平滑肌细胞及血管壁的变化。

一般可见子宫呈均匀增大,肌层肥厚达2.5~3.2cm.切面呈灰白色或粉红色,硬度增加,纤维束呈编织状排列。

外1/3肌层内血管隆突,内膜正常或增厚,有时可见合并小型平滑肌瘤(直径小于1cm)或内膜息肉。

中文名子宫肥大症外文名hypertrophyofuterus科    室妇科目录1正常生理变化2病因3诊断4宫颈肥大的主要症状及危害5治疗措施6子宫肥大与宫颈肥大的区别7预防子宫肥大症正常生理变化女性胎儿离开母体后,子宫和子宫黏膜有一定程度的发育,幼年期早期,子宫位于腹腔内,接近骨盆上缘,子宫体积很小,子宫颈较长约占子宫全长的2/3,子宫的肌层也很薄,其整体仍处于幼稚状态;7岁以后,子宫逐步向骨盆下降。

从青春期开始,子宫体明显增大,由于卵巢的发育,产生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周期性的子宫黏膜的脱落与修复,于是月经开始来潮。

到了性成熟期,也就是女性18岁以后,子宫发育成熟,外形如倒梨形,上部较宽为宫体,下部狭窄呈圆柱形为子宫颈,宫体与宫颈的比例为2:1,子宫肌层也明显增厚,最厚约0.8厘米。

妊娠期间,宫颈血管增多,充血变软呈紫蓝色;腺体分泌增加,甚至黏稠的分泌物充满宫颈管,堵塞宫颈口,成为防止细菌侵入官腔的一道屏障。

妊娠以后,子宫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而逐渐增大,子宫内血管增多。

扩大后的子宫变软,子宫似圆球形并有囊性感;妊娠3个月后子宫又变为椭圆形,同时肌层也明显增厚,重量也明显增加,足月妊娠子宫的重量为非妊娠子宫的20一25倍(正常子宫约40克)。

分娩后子宫骤然缩小,6-8周后子宫恢复到正常大小,子宫颈也由产前的充血、水肿,逐渐恢复原形。

初产妇的宫颈外El失去原形而变为横裂形。

进入更年期后,突出表现为月经的紊乱,经常闭经,最后绝经,绝经期子宫和子宫颈萎缩,这时子宫内膜也再不会发生周期性变化,因此月经也就停止了。

子宫肥大症病因(一)多产妇慢性子宫复旧不全:多产妇的子宫肌层内弹力纤维组织在平滑肌间及血管周围增生,致使子宫肥大。

(二)卵巢功能障碍:雌激素持续刺激,可使子宫肌层肥厚。

临床上常见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尤其病程较长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增大。

(三)炎症引起:慢性附件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子宫慢性肌炎,引起子宫肌层内胶原纤维增生,使子宫纤维化。

(四)盆腔瘀血,引起子宫结缔组织增生,亦可致子宫肥大。

(五)子宫肌层血管硬化:原发性子宫血管病变等。

子宫肥大症诊断多产妇,月经地多而子宫一致性增大,子宫内膜正常或增厚,个别呈息肉状,但病理检查多数正常,少数显示增生,则可诊断为子宫肥大症。

应注意与子宫肌瘤鉴别,尤其肌核为单一壁间或粘膜下者,其宫体均匀增大时,往往不易与子宫肥大症鉴别,通过诊刮探查宫腔及B超检查可协助诊断。

但仍有少数病例上有在剖腹探查时方能确诊。

此外,还应注意与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癌等疾病鉴别。

子宫肥大症(hypertrophyofuterus),是指子宫均匀增大,肌层厚度超过2.5cm以上,伴有不等程度子宫出血的一种疾病。

 子宫肥大是子宫肌层内平滑肌细胞及血管壁的增大。

(一)大体所见:子宫呈均匀增大,肌层肥厚达2.5~3.2cm。

(二)镜检:图象所见不一致,有以下几种形态:①单纯平滑肌细胞肥大。

镜下观察与正常子宫肌层相同,无胶原纤维增生,血管壁亦无明显变化;②子宫肌层内胶原纤维增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