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到C肝病毒即可治療! C肝治癒後如何追蹤? | c肝治療時間

衛福部今年編列了81億6千6百萬元的C肝防治經費,目標為治療6萬名C肝病人,只要驗出有C肝病毒的人,都可接受治療!呼籲民眾應抽血檢查了解自己有沒有C ...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第89期出刊日:2020-01-15返回上一層驗到C肝病毒即可治療!C肝治癒後如何追蹤?近年因為藥物的進步,C肝已經可以根治了。

然而,血液中再也驗不到C肝病毒,是否表示從此不用再追蹤了呢?如果仍需追蹤,該如何進行較好?  撰稿╱林姿伶(好心肝門診中心副院長、臺大醫院綜合診療部兼任主治醫師)去(2019)年底衛生福利部曾因健保C肝藥費不足,限縮用藥資格為肝纖維化F3級以上,自今(2020)年開始,因經費充足,資格又放寬了。

衛福部今年編列了81億6千6百萬元的C肝防治經費,目標為治療6萬名C肝病人,只要驗出有C肝病毒的人,都可接受治療!呼籲民眾應抽血檢查了解自己有沒有C肝,有的話早日接受治療,達成台灣根除C肝的目標。

 而根據衛福部統計,迄今已有4萬5千多人接受C肝治療,治癒率達98.5%。

這些已經根治C肝的人,是不是還需要追蹤?為什麼廓清C肝病毒之後,病人還是會得肝癌?甚至肝癌復發?C肝病毒消失之後,被啟動的致癌因子是不是就能回復正常?已硬化的肝能「軟化」到跟沒感染病毒前一樣嗎? 如何追蹤?兩大肝病醫學會建議有出入針對C肝治癒後的追蹤準則,亞太肝臟醫學會(APASL)跟美國肝病研究協會(AASLD)分別給了兩個不太一樣的建議: 亞太肝臟醫學會(APASL):a.如果C肝治療前已經罹患過肝癌,建議每4個月追蹤一次,做腹部超音波檢查和檢驗甲型胎兒蛋白腫瘤標記。

b.如果沒有得過肝癌,則每6個月檢查一次。

c.如果沒有肝硬化或嚴重纖維化,半年檢查一次、連續2年後,可以改為1年檢查一次。

 美國肝病研究協會(AASLD):a.如果病人沒有肝硬化,追蹤頻率的建議就如同他們從來沒得過C肝病毒一樣。

b.只有當病人有不明原因肝功能異常的時候,才需要再檢查是否有C肝復發的問題。

c.高風險族群可每年評估是否有C肝再感染的現象。

d.有肝硬化的病人需要繼續做肝癌的定期篩檢。

 整體而言,即使血液內的C肝病毒已經測不到,但對為數40萬的國內C肝病人而言,C肝新藥出現得太晚,因為大多數人的肝臟都已經發現或多或少的變化,有些人已經有了肝臟纖維化甚至肝硬化,將來發生肝癌的機率還是比一般人高很多,因此在C肝病毒消失之後,一定要定期追蹤。

 依照病況不同有不一樣的追蹤建議臨床上可以發現,即使C肝病毒清除乾淨後,先前得過肝癌的病人,或是肝硬化、嚴重纖維化的病人,仍有得到肝癌的風險。

高風險族群的病人因為缺乏足夠保護自己的知識、能力或措施,再感染的案例也時常可見。

所以,C肝治癒後,並不是都不用再追蹤了。

 那麼,是否有「誰」不用再追蹤了?如果把所謂「低風險」族群排除在「定期追蹤」的目標群之外,有多少比例會被「犧牲」? 低風險族群半年追蹤一次綜合兩大學會的建議,以及臨床的經驗,我們可以發現,當C肝病毒被清除後,沒有或極輕度纖維化的病人,將來罹患肝癌的機會是極少的。

可是因為C肝新藥的上市時程畢竟不長,是否這些人真的再也不會罹患肝癌仍未知,更何況還有些病人會重複再感染,因此,全民健保仍給付,讓這種情況的病人定期追蹤,我們的建議是繼續半年一次的追蹤。

 半年追蹤一次的建議,是基於肝癌的平均生長速度跟適合手術的腫瘤大小、超音波的檢查極限等。

 嚴重纖維化的病人,已經步入早期肝硬化的灰色地帶,也建議半年追蹤一次。

 高風險族群3個月追蹤一次肝硬化或曾經得過肝癌的病人,因為C肝病毒廓清之後,仍無法讓他們完全免於肝癌發作的風險,再加上病人們的肝臟可能有一些增生性結節、或是癌前病變結節,3個月一次的追蹤頻率應該是較好的選擇。

 至於從未得過C肝或B肝的病人,因為肝癌風險顯著偏低,半年一次的檢查太過頻繁,所以每年一次的「健康檢查」應該是比較有效益的建議,特別是有脂肪肝的人。

 曾罹C肝懷疑復發建議直接檢驗C肝病毒量當曾經得過C肝且經證實血中已無C肝病毒存在的病人,發現肝功能異常時,若懷疑C肝復發,直接檢驗病毒量會比較合理,因為只要感染過C肝病毒,C肝病毒抗體(anti-HCV)幾乎會保持終生的陽性率。

排除C肝復發的可能性之後,再詳查其他病因,但若病情需要,亦可同時進行。

 至於同時有B、C肝病毒慢性感染的病人,在根除C肝病毒後,B肝病毒少了C肝病毒的「抑制」,會有重新活躍起來的可能,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