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耳鼻喉頭頸外科部 | 鼻咽腫瘤切片

2.一般使用硬氏鼻咽反射鏡伸入嘴內及可詳細觀察鼻咽,如病人嘔吐反射強烈或看不清楚時, 則由鼻腔噴灑局部麻藥後,直接使用硬式或軟式鼻咽內視鏡,由鼻孔進入觀察。

3.若已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網路掛號看診進度門診時刻醫師介紹:::耳鼻喉頭頸外科部訊息公告單位簡介歷史沿革醫療團隊門診時刻表衛教資訊教學研究學術活動學術成果學術特色網網相連English:::首頁 /耳鼻喉頭頸外科部 /衛教資訊過敏性鼻炎鼻咽癌鼻竇炎鼻腔內視鏡微創翼管神經阻斷術鼻竇癌唇顎裂的鼻整形無線射頻鼻部冷觸氣化下鼻甲手術鼻咽癌發表人:三軍總醫院耳鼻喉部朱永祥主任發佈日期:2016/3/3前言  鼻咽癌是中國人特性的癌症,好發於中國南方地區,如廣東、廣西、福建及臺灣等地區,白種人極少罹患。

粗略估計臺灣地區每年約有1000~1200位新病例,且每年約有700人死於鼻咽癌。

由於鼻咽癌常發生於青壯年期,因而使個人、家庭及社會蒙受巨大的損失。

而鼻咽癌得致病原因除遺傳因素外最可能和鼻咽癌病患感染Epstein-Barr病毒有關,臨床上常見一家庭多名成員同時或先後罹患鼻咽癌。

病人最常見的症狀為頸部淋巴結腫大,而其治療方法目前以放射治療最為有效,再輔以化學治療及手術治療,病患5年存活率約可達70%,是屬於治療效果良好的癌症之一。

症狀  鼻咽是指鼻腔後方、軟顎上方像乒乓球般大小的空間,後上方為顱底骨骼,兩側各有一耳咽管開口通往中耳。

耳咽管開口上方,有一羅氏隱窩,是鼻咽癌最易發生之處。

因為鼻咽的解剖位置特殊及含有豐富的淋巴組織,所以鼻咽癌患者有許多特殊的症狀,最常見的是外側上頸部淋巴結腫大,這是癌細胞轉移到頸部,導致一群或數群淋巴結腫大。

所以國人如在青壯年期在側上頸部發現無痛性淋巴結腫大,往往要懷疑是罹患鼻咽癌。

由於中耳腔和鼻咽經由耳胭管相通,鼻咽腔裡的腫瘤往兩側長大時便容易堵住了該管出口,或是侵犯該管造成耳咽管功能不良,因而出現中耳積水、發炎、產生重聽、耳鳴或耳痛現象。

而腫瘤向前生長則會阻塞鼻腔引起黏稠帶血絲的鼻涕,腫瘤太大時更容易潰爛出血,血可由口中吐出或鼻子流出,因鼻咽後上方即是顱底,若腫瘤往上往後生長則會引起顱底及蝶竇骨質的破壞,進而侵犯中樞十二對顱神經,造成失明、複視、上眼瞼下垂、臉部知覺麻痺、面神經麻痺,及半邊頭痛等症狀。

十二對顱神經中以第三、四、五、六對最常被侵犯。

如腫瘤往下長侵入口咽、扁桃腺則會有吞嚥困難及呼吸困難等症狀。

上述所有症狀可能單獨呈現或多個症狀同時出現,少數患者頸部淋巴結已經腫的很大,反而沒有上述症狀。

病因  基本上,發生鼻咽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較可能的致病因子包括基因遺傳,Epstein-Barr病毒感染及環境等因素。

臨床上我們常遇見父子、兄弟、姊妹一家數口同時或先後罹患鼻咽癌的情形,科學家也在部份鼻咽癌患者耳上發現一些特殊基因。

另一重要原因則是Epstein-Barr病毒感染;我們在鼻咽癌病人的體內可偵測到高含量的抗Epstein-Barr病毒的抗體,治療後抗體量會降低,而復發時,抗體含量又會升高。

但Epstein-Barr病毒感染與鼻咽癌的因果關係扔無法完全定論。

環境對產生鼻咽癌的影響更是眾說紛紜。

診斷1.病患與醫師必須有高度警覺性,一旦有鼻咽癌之常見症狀或屬於高危險群病患(如:有家庭 及出生於兩廣、福建、臺灣)皆應仔細檢查鼻咽部。

2.一般使用硬氏鼻咽反射鏡伸入嘴內及可詳細觀察鼻咽,如病人嘔吐反射強烈或看不清楚時, 則由鼻腔噴灑局部麻藥後,直接使用硬式或軟式鼻咽內視鏡,由鼻孔進入觀察。

3.若已發現腫瘤或高度懷疑罹患鼻咽癌,則必須進行鼻咽切片,有時需重複切片來確立診斷, 切片與否並不會減低腫瘤的治療率,同時接受血清學檢測,若抗E-B病毒抗體效價高,那罹 患鼻咽癌機會就更高了。

4.確定診斷後,就要做一系列的檢查,除一般血液檢驗與胸部X光外,尚包括鼻咽及頸部的電 腦斷層掃瞄或核磁共振,骨骼掃瞄,腹部超音波檢查,聽力檢查及口腔檢查,主要目的在徹 底清楚癌病的侵犯範圍,以作為治療的依據。

治療  許多人有錯誤觀念,認為癌症是不治之症,其實許多癌症都可以治癒,鼻咽癌便是個最好的例子。

大體而言,大約50%的病患可以治癒。

習慣上國際將癌症分成一至四期,越早期預後越好,頸部淋巴結轉移越大越多位置越低的或是出現顱神經異常的病人,治癒的機會相對越低,而鼻咽癌一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