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部毛囊炎 | 外陰毛囊炎

外陰部毛囊炎. 「醫生,我的私密那裡,長了很多一顆顆紅紅的,好像痘痘的一粒 ...首頁 > 私密困擾知識 > 外陰部毛囊炎外陰部毛囊炎「醫生,我的私密那裡,長了很多一顆顆紅紅的,好像痘痘的一粒粒凸起,走路會一直磨到,好痛哦,我的私密怎麼了?」台灣長期處於潮濕的環境,不論夏季或冬季,女性會容易私密濕悶而長了一顆顆像是青春痘的顆粒,其實這可能就是外陰部毛囊炎。

外陰部毛囊炎正確的名稱叫做「外陰膿皰性毛囊炎」,夏季與冬季都是好發的季節,患者大多數為10幾到20幾歲年輕女性。

外陰部毛囊炎其實就是外陰部的皮膚長了「青春痘」,通常都在外陰皮膚的毛囊孔或毛囊周圍產生症狀。

外陰部毛囊炎其實跟有沒有性行為無關,但年輕女性得到此症時,往往怕被家長誤會自已有性行為,而沒有及時就醫,持續的搔抓或磨擦,使病症加重。

在就疹的病例中,甚至有女性病患的發炎顆粒長到直徑3公分的大小。

【外陰部毛囊炎原因】女性大陰唇內側為黏膜組織,外側是正常的皮膚組織,外陰部皮膚與一般的皮膚一樣,有豐富的毛囊及毛髮(陰毛)。

由於私密處容易沾染尿液、糞便、白帶,這些液體都夾帶著致病細菌,加上不論是夏季穿著緊身褲子,或是冬季穿著多層厚厚的褲子,都使私密肌膚處於潮濕的環境中,適合致病細菌的生長。

外陰部毛囊炎主要由二種原因造成,其中高溫、潮濕、流汗、搔抓、摩擦都是誘發的條件之一:一、細菌逆行至毛囊造成發炎女性私密的毛髮較粗,毛囊孔也較粗大,外界的致病細菌容易沾附在毛髮上,再順著毛髮入侵至毛囊孔及毛囊腺體,當人體抵抗力低下、外陰皮膚因磨擦、搔抓受損時,皮膚表面的毛囊及毛囊周圍就會因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鏈球菌、念珠菌等致病細菌的感染,引發急性、亞急性、慢性的外陰部毛囊炎。

外陰部毛囊炎患者有時會一次長出好多顆粒,尤其在經期,因為雄性激素上升,陰部的分泌物增多,使致病菌更容易跑入毛囊中引起發炎症狀。

二、汗腺阻塞造成的發炎私密肌膚的毛囊也有汗腺,尤其陰部跟一般皮膚不同的是,一般皮膚分泌汗液的是小汗腺,而陰部有些地方是大汗腺,大汗腺除了分泌水份以外,還有較多油脂的成份,使陰部保持皮膚的彈性,也可以減少走動時磨擦造成的不適。

由於油脂成份較多,容易使分泌的汗液堵塞在汗腺開口,造成局部發炎腫起。

發炎處如果因為磨擦有小傷口,使致病細菌有機會入侵,會引起更大的發炎反應。

陰部的毛囊炎,由於觀察不容易,有時顆粒會長到很大甚至蓄膿變成膿瘍的情形,並造成局部疼痛時,才會察覺。

【外陰部毛囊炎症狀】外陰部毛囊炎一開始皮膚毛囊口周圍泛紅、腫脹,之後逐漸形成小紅皰,紅皰頂部出現小白點變成錐狀膿皰,其中心有一根穿出的陰毛,外觀看起來會有一顆顆像是青春痘的硬粒。

膿皰頂部的小白點會逐漸增大,過幾天後白點中央組織壞死變軟,出現黃色小膿栓,再過幾天膿栓脫落,膿液流出,發炎症狀漸漸消退,此情形反覆的發生。

好幾個相鄰的小膿皰可相互融合形成大膿皰,觸碰或走路摩擦就會有疼痛感。

如果發炎症狀加重,很可能會形成癤腫(更嚴重的毛囊炎)。

【外陰部毛囊炎易受感染的族群】潮濕的環境是毛囊炎發病的主因,冬季穿太厚褲子、夏季穿太緊褲子都會使陰部悶濕,而增加發病機率。

下列都是外陰部毛囊炎好發族群:1.女性經期。

2.衛生習慣不好女性,例如:尿尿完未擦。

3.曾經患過毛囊炎女性。

4.褲子太厚、太緊、太悶。

5.產婦排出惡露未清潔乾淨時。

6.肥胖行動時陰部表皮摩擦受損。

7.陰毛剃度後未注意清潔。

【外陰部毛囊炎治療方式】臨床上會觀察病症的表現,通常是觀察毛囊的周圍,並取毛囊周圍的分泌液做細菌培養,觀察確診後採用以下幾種方法治療,有些方法是搭配使用的:1.治療時請患者保持陰部乾燥。

2.使用1:5000(0.02%)的高錳酸鉀液一天坐浴2次。

3.使用抗生素、硫磺藥水塗抹外陰處。

4.若有膿皰成熟者,會刺破並清除膿液,用生理食鹽水沖洗後,再塗抗生素藥膏。

5.膿皰處理後3天內未結痂,可能有其他合併感染症,例如:假絲酵母菌感染等,需再做進一步的治療。

6.較嚴重時,請患者多做休息。

7.若毛囊炎反覆發作則則需注意檢查有無全身性疾病,例如:糖尿病等。

外陰部毛囊炎與有無性生活無關,預防應注意外陰部清潔、乾燥,像是洗澡後以吹風機吹乾陰毛,以保乾爽,另不要穿太緊的褲子,少熬夜,畢免身體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