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隧道症候群 | 腕隧道 症候群 神經內科

首頁>>神經內科>>衛教資訊腕隧道症候群                      馬偕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崔百青醫師什麼是腕隧道症候群腕隧道症候群就是當正中神經在手腕處被擠壓或壓迫時,所產生的麻木、刺痛或甚至無力的症狀。

正中神經從前臂經過手腕抵達手掌,來控制手掌手指的感覺(不包括小指)以及部分手指的運動。

在手腕這裡,韌帶和骨頭形成了一個狹窄堅硬的通道-腕隧道,而正中神經和肌腱就從其中通過。

若是有外傷、骨折、韌帶發炎硬化、反覆的手部過度使用、組織水腫、關節發炎、腫瘤、或先天腕隧道較狹窄等情況導致正中神經被壓迫或受損,就會產生麻痛無力等症狀。

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   在感覺方面,正中神經的支配區域,包括大拇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的一半會出現麻木、刺痛或腫脹感,也可能會無法分辨冷熱感覺。

症狀常常在晚上睡覺時更為明顯,甚至麻痛到醒來。

起初症狀會暫時因手甩動而減輕,但隨著病情變化,症狀逐漸擴展到整天都麻痛,而且會因持續性的手腕動作而加重。

在運動方面,會有大拇指的對抗或外展無力,使得手握力變差,手的精細動作做不好。

在慢性腕隧道症候群的病人,會有魚際肌(大拇指基部的肌肉)萎縮等症狀出現。

腕隧道症候群的原因腕隧道症候群常常是多個因素加起來導致腕隧道狹窄而壓迫正中神經,像是先天腕隧道構造就比較窄、手腕骨折或扭傷、甲狀腺功能異常、生長激素分泌異常、類風溼性關節炎、腕關節發炎退化、反覆出力的動作或使用震動的工具、周邊組織水腫、或腕隧道內有囊腫或腫瘤。

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得到腕隧道症候群,或許是因為女生的腕隧道天生就比較窄。

慣用手通常會先被影響到。

有糖尿病、洗腎、內分泌或自體免疫疾病的病人,由於周邊神經功能較差,更容易有腕隧道症候群。

若是常反覆用手出力做彎曲或過度伸展的工作,也容易得到腕隧道症候群(例如打字員、生產線工人、清潔人員、裁縫師、餐飲業人員、騎摩托車、牙醫師、家庭主婦等)。

腕隧道症候群的診斷神經科醫師可藉由詢問病史和神經學檢查來診斷,而神經傳導和肌電圖檢查可用來輔助診斷。

另外,可藉由抽血來檢查是否有糖尿病、腎功能不佳、內分泌或自體免疫等疾病。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治療要儘早開始,以避免正中神經產生不可逆的傷害。

若有糖尿病或關節炎等相關疾病也要一併治療控制。

內科治療儘量讓手部休息,避免過度手腕動作或負重可以在工作或入睡時帶著護腕或夾板以避免手腕彎曲口服消炎止痛藥或維他命B對上述保守療法無效者,可考慮在腕隧道處局部注射類固醇外科治療對於嚴重的腕隧道症候群,例如魚際肌萎縮,或經內科治療兩個月以上仍未改善者,可以考慮開刀。

手術是在局部麻醉下,將腕橫韌帶切開以減輕正中神經的壓迫,病人通常不需要住院。

術後,病人手部麻痛感可能持續一段時間,通常一周後可正常使用患手,但一個月內不能提重物。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