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肉要追蹤嗎? | 膽囊息肉

內視鏡超音波搭配顯影劑幫助鑑別診斷. 許多人對於膽息肉都有疑慮,擔心會變成膽囊癌,不久前有一個大型研究發現,小於1公分的 ...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第93期出刊日:2021-01-15返回上一層膽囊息肉要追蹤嗎?會不會變成膽囊癌?內視鏡超音波搭配顯影劑幫助鑑別診斷許多人對於膽息肉都有疑慮,擔心會變成膽囊癌,不久前有一個大型研究發現,小於1公分的息肉很少與膽囊癌相關,而大於1公分的膽息肉,癌變的機會雖然較高,但也低於百分之一以下。

必要時可採內視鏡超音波搭配顯影劑,提高鑑別診斷的準確性。

 諮詢/陳柏達(臺大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韓明倫(臺大醫院綜合診療部主治醫師)撰稿/張靜慧、黃靜宜 膽囊位於右上腹、肝臟旁邊,容量約50cc,用來暫時濃縮和儲存肝臟分泌的膽汁。

人進食後,膽囊就會開始收縮,將膽汁經由膽管送往十二指腸,幫助消化。

膽囊壁上可能出現突出物,稱為息肉。

膽息肉多為膽固醇堆積膽息肉其實是黏膜增生形成的,通常是良性,最常見的原因是膽固醇堆積,也可能是腺瘤或發炎性黏膜增生。

雖然膽息肉跟膽固醇堆積有關,但跟飲食、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的關係並不明顯,跟其他消化道器官的息肉也沒有相關性。

 單純的膽息肉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不像膽結石可能會導致膽囊炎或因磨擦膽囊壁而使患者感到不適;因此,民眾通常是在接受腹部超音波時,意外發現有膽息肉;或者因膽結石引起腹痛,就醫檢查時一併發現有膽息肉。

 膽息肉大於1公分建議處理膽息肉要不要處理(指開刀切除膽囊)?原則上是以息肉大小和病人有無症狀來判斷。

國內醫界目前多參考2017年歐洲指引,1公分以上建議開刀,1公分以下,首先要看病人有無症狀?是否為膽息肉造成?若是,也建議開刀。

 另外病人年紀若大於50歲、有原發性硬化性膽道炎(primarysclerosingcholangitis,PSC)、廣基性息肉(sessilepolyp,包括病灶附近的膽囊壁厚度大於0.4公分)等危險因子,也可以考慮處理。

若沒有,建議依照以下原則追蹤:●0.6公分~0.9公分:半年後追蹤一次,若無變化,之後每年追蹤一次。

●0.6公分以下:一年後追蹤一次,若無變化,於第3年及第5年再追蹤(隔兩年追蹤一次)。

●如果有膽囊癌家族史,或者是60~70歲男性(膽囊癌發生率最高的族群),當初次發現膽囊息肉時,也建議提高警覺,務必定期追蹤。

追蹤就是要注意膽息肉是否變大,例如短時間內有明顯變大,就要特別注意惡性可能。

 膽息肉偏惡性的特徵膽息肉如果偏向惡性,在超音波下常有這些特徵:1、息肉大於1公分:大於1公分就要特別注意是否有惡性可能,評估是否開刀切除。

2、息肉有寬的基底:這種比較像惡性,明顯從黏膜長出來,通常是單發性、單一位置的增生。

良性息肉通常是多發性,可能有數顆。

3、膽囊壁局部增生、變厚:如果超音波影像沒有看到膽結石,病人卻有膽汁流出不順、疼痛等症狀,可能是膽囊壁增生影響膽囊管,這種情形醫師會高度懷疑已有惡性變化,建議再做電腦斷層檢查或內視鏡超音波檢查,可以看到更清楚的影像。

 膽息肉小於1公分癌變機率低多數人的膽息肉小於1公分,變成膽囊癌的機率其實非常低。

台灣膽囊癌的盛行率每十萬人約3到4人,至於膽息肉盛行率各研究不一,但可以高達20%,也就是有膽息肉者非常多,真的發展成膽囊癌的很少。

 2020年5月一篇由北加州凱撒永久醫療(KaiserPermanenteNorthernCalifornia,KPNC)Jean-LucSzpakowski及Lue-YenTucker教授所進行的研究,以美國加州60萬人為研究對象,所得結果發表在知名的《美國內科醫學會雜誌》(JAMA)。

該研究發現膽息肉盛行率為4.5%,研究還指出,膽息肉長大很常見,如果只是緩慢的增長,在該研究中因此而變成膽囊癌的機會仍然不高(總發生率為11.3例/每10萬人/年,而觀察至少1年的患者,其發生率為3.6例/每10萬人/年)。

而即使大於1公分的膽息肉,癌變的機會也低於百分之1以下。

 不過,研究的另一發現是,大於1公分的膽息肉相較於0.6公分的膽息肉,變成惡性的機率大了100倍,因此建議大於1公分的膽息肉要特別注意,這也跟以前的觀念一致。

 研究指膽息肉小於1公分是否要追蹤值得討論該研究追蹤5年以上持續有做超音波者約兩千人,發現他們的膽息肉幾乎或多或少都有變大,但很少大於1公分;而通常只有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