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瘤或顱內腫瘤 | 星狀細胞瘤 好 發 於

在成人病患中最常見的原發性腦瘤是腦膜瘤(meningiomas)和星狀細胞 ... 最常見且最惡性的成人原發性腦腫瘤之一, 好發於大腦半球, 但也會發生於腦幹和 ...首頁>醫療新知>腦瘤或顱內腫瘤歡迎光臨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腦神經外科,有任何建議與意見,請與我們連絡,謝謝 本科沿革大事紀要醫療服務組織架構未來展望發展計劃主治醫師住院醫師教學研究論文集醫學會議資訊論文報告討論版病患心聲瀏覽人數:81684回列表腦瘤或顱內腫瘤 腦瘤或顱內腫瘤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腦神經外科鄭敏雄醫師撰寫 一.介紹腦瘤或顱內腫瘤是指腦內異常細胞的形成,定義為任何顱內腫瘤,發生的位置包括了腦本身各種細胞(神經元、膠質細胞、淋巴組織以及血管)、腦神經(許旺氏細胞)、腦膜、頭骨、腦下垂體以及由其它器官轉移的轉移性腦瘤。

主要分成兩種:惡性或癌症腫瘤,以及良性腫瘤。

癌症腫瘤可再分為:原發性腦瘤(Primarybraintumor)與轉移性腦瘤(Brainmetastasis).全球每年發生原發性腦瘤的人數約為250,000人,占所有癌症少於百分之二。

在15歲以下兒童族群中,腦瘤在癌症發生率排名中僅次於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在美國原發性腦瘤約佔癌症1.4%,且佔癌症死亡的2.4%,每年每十萬人口約14人診斷為原發性腦瘤,每十萬人口有6-8人為惡性腦瘤腦腫瘤的症狀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腫瘤的大小(體積),腫瘤的位置。

而症狀出現的時間點和病程通常和腫瘤的性質有關(良性-慢速增長/晚期症狀出現,或惡性-快速增長/早期症狀出現)。

大型腦腫瘤或腫瘤腫脹伴隨的腦水腫會導致顱內壓升高,在臨床上會造成頭痛、嘔吐、意識狀態改變(嗜睡、昏迷)亦或是瞳孔病變。

此外,即便是小型腫瘤,也都可能阻礙腦脊液(CSF)的通過而導致早期顱內壓的增加。

在幼兒,顱內壓的增加也可能導致頭骨直徑增加和窗門鼓脹.根據腦腫瘤的位置,無論是經由壓迫或滲透轉移,都有可能會直接損害腫瘤生長部位以及附近的腦結構,導致局部神經症狀的發生,例如認知和行為能力的下降、個性變化、偏癱、感覺遲鈍、失語症、視野變小以及顏部癱瘓等.大部分腦瘤的發生原因不明,某些危險因子可能牽涉其中,包括一些基因症候群如神經纖維瘤病(neurofibromatosis),結節硬化症(tuberoussclerosis),以及暴露於化學物質(如氯乙烯)、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Epstein-Barrvirus)或游離輻射。

目前原發性惡性腦瘤的治療成效並不理想,在低惡性度原發性腦瘤平均存活約6~8年,然而在多形性惡性膠母細胞瘤的平均存活約12~18個月在成人病患中最常見的原發性腦瘤是腦膜瘤(meningiomas)和星狀細胞瘤(astrocytomas),神經膠母細胞瘤(glioblastoma);而在兒童病患中最常見的則是髓母細胞瘤(medulloblastoma)。

 一. 影像學診斷,切片檢查影像診斷在腦腫瘤的判讀上是相當重要的,除了臨床症狀的判斷,隨著科學的進步,影像檢查可快速並增加腦瘤診斷的準確性,對於術後追蹤治療也相當有幫助。

目前影像檢查包括有:電腦斷層掃瞄(ComputedTomography;CT)、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腦波圖(Electroncephalography;EEG)以及腦血管攝影。

雖然影像檢查的進步,醫師常常可以藉由影像檢查來做腦病變的診斷,但有些情形更需要做切片檢查以確定病理診斷,尤其在腦瘤經評估是無法開刀切除時,切片手術有助於後續治療,目前切片檢查包括了立體定位切片檢查以及開顱切片檢查.腦瘤的診斷以身體檢查搭配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dtomography)或磁共振影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為主,另外血管攝影輔助性檢查,而後會進行切片檢查確認,再根據病理結果區分為不同等級或嚴重度(WHOgrading). 二. 腫瘤組織分類與說明 A.    膠質瘤最常見的腦瘤是膠質瘤(glioma),其源自膠細胞,而膠細胞是腦組織中的支持性組織。

其分類為a.星狀細胞瘤(Astrocyticglioma):是最常見的膠質瘤,占膠質瘤的70~80%,可生長在腦或脊髓內的任何地方。

成人的星狀細胞瘤大多長在大腦,而兒童的星狀細胞瘤則常長在小腦及腦幹。

就腫瘤的惡性度而言,可分為四級如下(WHOgrade):第一級-毛狀星細胞瘤(PilocyticAstrocytoma),第二級-星細胞瘤(Astrocytoma)屬低惡性腫瘤,第三級-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