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蜱目 | 蜱蟲

蜱蟲能夠感應到附近的宿主所釋放的熱能或者呼氣時的二氧化碳。

當牠們吃飽了,便會離開,但一般需要數日後才發生。

有些情況蜱蟲會寄居更長時間以便繼續吸血 ...真蜱目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0年9月8日)請協助改善這篇條目,更進一步的訊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擴充請求中找到。

請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蜱化石時期:森諾曼期至今PreЄЄOSDCPTJKPgN篦子硬蜱Ixodesricinus科學分類界:動物界Animalia門: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綱:蛛形綱Arachnida亞綱:蜱蟎亞綱Acari總目:寄蟎總目Parasitiformes目:真蜱目Ixodida總科:蜱總科IxodoideaLeach(英語:WilliamElfordLeach),1815科Ixodidae(英語:Ixodidae)Argasidae(英語:Argasidae)Nuttalliellidae(英語:Nuttalliellidae)多樣性18屬,約900種蜱(拼音:pí,注音:ㄆㄧˊ,音同「皮」),又名蜱蟲、壁蝨、扁蝨、蜰蟲、草爬子,是一種體形極小的蛛形綱蜱蟎亞綱蜱總科的節肢動物寄生物,僅約火柴棒頭大小。

不吸血時,有米粒大小,吸飽血液後,有指甲蓋大。

宿主包括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和兩棲類動物,大多以吸食血液為生,叮咬的同時會造成刺傷處的發炎。

蜱在叮刺吸血時多無痛感,但由於螯肢、口下板同時刺入宿主皮膚,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腫、急性炎症反應,還可引起繼發性感染。

蜱還會帶來傳染病,如萊姆病、Q熱、科羅拉多蜱熱(Coloradotickfever)、兔熱病(Tularemia)、蜱傳回歸熱(relapsingfever)、巴貝西蟲病(Babesiosis)、埃里希氏體病(Ehrlichiosis)、蜱媒腦炎(Tick-bornemeningoencephalitis)、牛無形體病(Anaplasmosis)、犬黃疸病(Jaundice)、新布尼亞病毒(SFTSVirus)等。

萊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體(Borreliaburgdorferi)所感染。

蜱蟲主要棲息在草地、樹林中,因此外出遊玩時最好在暴露的皮膚上噴塗防蚊液,儘量避免在野外長時間坐臥。

注意做好個人防護,穿緊口、淺色、光滑的長袖衣服。

蜱蟲常會附著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

目錄1生存環境及習性1.1產卵和孳生地1.2吸血習性1.3宿主關係1.4分布與活動1.5季節消長和越冬2形態3分類3.1硬蜱3.2軟蜱4參考文獻5外部連結生存環境及習性[編輯]蜱是吸血的寄生動物,常活躍於長長的草叢中,等候宿主經過,趁機緊貼宿主身上。

它把螯肢和餵食管插入宿主的皮膚,以緊扣宿主身上。

餵食管表面布滿了倒齒,以當錨來用。

[1]未成年的蜱也會襲擊馬匹、牛隻、麋鹿、獅子和其他哺乳動物,導致貧血、癱瘓、被傳染疾病(Q熱、萊姆病、猩紅熱、立克次體類病原體所傳染的疾病等),甚至死亡。

這種蟲害難以檢測,除非已經寄居了數千隻蜱蟲,但已經難以消除。

[2][3]溫度改變,日照長短也影響蜱蟲會否尋找新的宿主。

蜱蟲能夠感應到附近的宿主所釋放的熱能或者呼氣時的二氧化碳。

當牠們吃飽了,便會離開,但一般需要數日後才發生。

有些情況蜱蟲會寄居更長時間以便繼續吸血。

雖然蜱蟲要天氣溫暖才比較活躍,但隨時都有能力襲擊任何宿主。

[4]產卵和孳生地[編輯]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木叢、開闊的牧場、草原、山地的泥土中等。

軟蜱多棲息於家畜的圈舍、野生動物的洞穴、鳥巢及人房的縫隙中。

雌蜱受精吸血後產卵,硬蜱一生產卵一次,飽血後在4~40天內全部產出,可產數百至數千個,因種而異。

軟蜱一生可產卵多次,一次產卵50~200個,總數可達千個。

吸血習性[編輯]蜱的幼蟲、若蟲、雌雄成蟲都吸血。

宿主包括陸生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有些種類會侵襲人類。

多數蜱種的宿主很廣泛,例如全溝硬蜱的宿主包括哺乳類200種,鳥類120種和少數爬行類,並可侵襲人體。

這在流行病學上有重要意義。

硬蜱多在白天侵襲宿主,吸血時間較長,一般需要數天。

軟蜱多在夜間侵襲宿主,吸血時間較短,一般數分鐘到1小時。

蜱的吸血量很大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